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維摩诘所說經要解▪P69

  ..續本文上一頁叁種就是看到兄弟姐妹、親戚的棺材、屍體,嗯!悟到,悟到,其心乃悟,第四種,看到自己的父母親無常,他的心才悟到,第五種發現到自己的色身無常,極受苦惱,受苦惱,苦惱無量無邊,複加以苦言,痛苦無法言說,這就是第五種人,才會悟到,這都是有悟到的,所以,這五種裏隨便選一種都可以,怕第六種比較嚴重,隔壁的死亡,左鄰右舍死亡,他往生,他也往生,管他全死光,全爛光,與我無關,他自認爲不會死,那是第六種人,左鄰右舍怎麼死亡、怎麼出殡,不過,這真的也沒有用,因爲,我們沒有學佛也沒有用,像我以前出殡,不是我以前出殡,我以前去打铛子,死人不也看得多,死人也看得很多,不會悟到也不知道,根機不夠利,到我讀小學二年級時,我夢見我是出家人,我才開始懷疑,我九歲的時候,我開始懷疑人生是什麼?宇宙是什麼?我爲什麼是一個出家人?九歲,小學二、叁年級而已,或是十歲,也已經忘記了,我夢見我是出家人,走在一個河堤上,走、走…,還背一個僧袋,前面是煙霧,煙霧,海邊的河堤無盡端,我現在回想起來,上輩子可能也是出家人,還是一個老法師,那個老法師就是我,十歲噢,我就夢見我是老法師背個僧袋,你想想看,十歲的小孩子能懂什麼?根本不知道出家人是什麼?根本就不懂,所以說,這也是宿世的,可能要來度衆生,還是要被衆生度走,很難講,因爲唯識都會變,業力的衆生都會變。

  【如是剛強難化衆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

  【彼諸菩薩,聞說是已,皆曰:未曾有也!如世尊釋迦牟尼佛,隱其無量自在之力,乃以貧所樂法,度脫衆生;斯諸菩薩亦能勞謙,以無量大悲,生是佛土。維摩诘言:此土菩薩于諸衆生大悲堅固,誠如所言。然其一世饒益衆生,多于彼國百千劫行。所以者何?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諸余淨土之所無有。何等爲十?以布施攝貧窮,以淨戒攝毀禁,以忍辱攝嗔恚,以精進攝懈怠,以禅定攝亂意,以智慧攝愚癡,說除難法度八難者,以大乘法度樂小乘者,以諸善根濟無德者,常以四攝成就衆生,是爲十。彼菩薩曰:菩薩成就幾法?于此世界行無瘡疣,生于淨土。維摩诘言:菩薩成就八法,于此世界行無瘡疣,生于淨土。何等爲八?饒益衆生,而不望報;代一切衆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以施之;等心衆生,謙下無礙;于諸菩薩視之如佛;所未聞經,聞之不疑;不與聲聞而相違背;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調伏其心;常省己過,不訟彼短,恒以一心求諸功德,是爲八。】

  太好了、太好了。【如世尊釋迦牟尼佛隱其無量自在之力,乃以貧所樂法】 貧就是指二乘人,二乘人喜歡的是小法,他是示現二乘人,貧所樂法,窮人所喜歡的法就是二乘人,二乘人對菩薩來講,他是貧窮人,【度脫衆生。】 諸佛是平等法,二乘人的志願小,所以,他不能像佛那麼自在,佛想顯現就顯現,現出二乘的法相,爲了度衆生。

  【斯諸菩薩亦能勞謙,以無量大悲生是佛土。維摩诘言。此土菩薩,于諸衆生,大悲堅固,誠如所言。】 這裏的菩薩也能勞謙,勞謙就是任勞任怨,任勞任怨很不容易,任勞易任怨難,古時候的人早就講過,任勞易,你要他做,他願意,勞就是去做,無怨難,勞而無怨難,你要他沒有埋怨,沒辦法,你要他不埋怨,他哪有辦法,以前有一首歌叫做:要拼才會贏,什麼一時怎樣不要怨歎,一時什麼失敗不要怨歎,就是那首歌,我常以我的身體來唱,我常常唱:膀胱無力不要怨歎,身體虛弱不要膽寒,我常常以這首歌來自我安慰,安慰我的身體,不然,我會難過,膀胱無力常拉尿,不要怨歎,我也會改歌,改得符合我的身體,你知道嗎?符合我的身體,不然,這世間很痛苦,每天都會埋怨,所以,亦能勞謙,謙虛,以無量大悲心生是佛土,維摩诘就這麼說:此土菩薩對于衆生,大悲堅固,這很難,爲什麼叫做大悲堅固?永遠的大悲,我們哪有辦法做到這樣,我們若看那個人很難度化,就退道心了,不要度他,度我自己就好,包括師父,我承認我還沒有大悲堅固,我會度化跟我有緣的人,我會上臺講經,因爲,我發願抱病上臺,講經說法是我的願力,但是,你要我一個個來,明明這麼難度化的人,要我拼命去度化他,我沒有那種悲心,沒辦法,我沒有辦法大悲堅固,說真的,這我承認,我沒有大悲堅固,我有大悲可是不固,不一定,看能度的就度一度,看不能度的就吃冰,比較涼快【輕松】,不然,你想想看!我們哪有辦法大悲堅固,那個度不了,卻拼命要度他,若是你們,看你們有沒有辦法,至于我,我沒有辦法,我沒有大悲堅固,我是大悲動搖,隨緣,我有悲心,但是無法發揮得淋漓盡致,只有諸佛才有辦法。誠如所言:啊!說得太好啦!

  【然其一世饒益衆生,多于彼國百千劫行。】 在娑婆世界弘法利生度衆生,他只要在娑婆世界一輩子的功德,多于彼國百千劫行,就是說你在娑婆世界發菩提心,弘法利生、弘法利生,救度衆生,你一輩子所做的功德,有多少?比別國…,因爲別國都是清淨,多于彼國百千劫之所苦行,說到這句,我賺到了,我賺到了,現在不用我度,現在錄音帶播出去就全臺灣省、全世界了,賺到了,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錄音帶。

  下面說,【所以者何。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諸余淨土之所無有。何等爲十。】 所以要用什麼心?第一要感謝貧窮人,因爲,感謝貧窮人你才有布施的機會,所以,你在師父這裏【以布施攝】,我就告訴諸位:諸位!你要感謝叁寶,讓我們有施舍的機會,不要說我今天拿錢給叁寶,有我慢心就種不到福田,種不到福田,所以,我們要會觀照,感謝【貧窮。】人讓我們完成布施之道,要會觀照,第二要感謝五欲六塵的境界,讓我們能夠以歡喜心持清淨戒,【以淨戒攝毀禁,】 你若持清淨戒,一刹那之間無量功德,第叁【以忍辱攝嗔恚,】 衆生每個都有嗔恚心,別的世界沒有這種機會,只有娑婆世界才有這機會讓我們修忍辱,比如說,我到極樂世界,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大家都是等覺菩薩,大家都是上善人,都很好,好到很上,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那麼好的地方,你不可能修忍辱,也不可能被人欺負,所以,在座諸位!感謝給你不好臉色的人,感謝誹謗你的人,感謝給你痛苦的衆生,爲什麼?why?爲什麼?因爲他給你學習忍辱的機會,他不惜造地獄的惡因,來成就我們的忍辱之道,你應當感謝他,娑婆世界才有這種機會,別處沒有哦!別處沒有,【以精進攝懈怠,】 娑婆世界差不多懈怠比較多,一天到晚,吃飽睡,睡飽吃,吃飽睡,睡飽吃,有的是睡不著,整天胡亂闖,不相信你問問看,有的是整天睡不著,睡不著,整天亂闖,不知在闖什麼,忙碌,【以禅定攝亂意,】 以禅定攝亂意,【以智慧攝愚癡,】 就是說娑婆世界有機會修六波羅蜜,【說除難法度八難者,】 八難就是說令不生于八難,餓鬼、畜生、地獄,出生在那裏是八難,說起來很可憐!【以大乘法度樂小乘者,】 我們修大乘法,但是我們度化執著小乘者,樂就是指喜歡于小乘,我們用大乘法來度化小乘,跟他說:修小乘不究竟。【以諸善根濟無德者,常以四攝成就衆生,是爲十。】 全部是十項。哪十項?剛才的六度就是六項,以智慧攝愚癡就是第六,以布施攝貧窮是第一,以除難法度八難是第七,以大乘法度樂小乘者,這是第八,以諸善根濟無德者,這是第九,常以四攝成就衆生這是第十,這是十,十,是爲十。

  【彼菩薩曰。菩薩成就幾法。于此世界行無瘡疣生于淨土。】 下面這段非常之重要,彼諸菩薩,彼菩薩說:菩薩成就幾法,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行無瘡疣,就是所謂的…,沒有所謂的漏洞,才不會有煩惱,這樣的造作,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要注意哪幾個法?注意哪些真理?我們所做的一切才沒有瑕疵,才沒有煩惱,才能夠生于淨土,因爲我們娑婆世界是淺菩薩,他方世界都是深菩薩,所以,要了解一下,【維摩诘言。菩薩成就八法,于此世界行無瘡疣,】 瘡疣就是過失,你只要按照底下做八種情形,你就沒有過失,就可以【生于淨土。何等爲八。】 注意!

  第一【饒益衆生而不望報。】 意思是說我們若在娑婆這個世界,第一件事情要做的,你要寬恕衆生,布施給衆生的錢財、法,都不望報,都不希望你報答我,不用,饒益衆生包括財物的布施、法的布施,都叫做饒益,能令衆生解脫,或者是得到暫時的解脫,都叫做饒益,財布施也叫做饒益,法布施更是饒益,饒益衆生,而不望報;不希望衆生回報我們。

  在娑婆世界第二種要做的,【代一切衆生受諸苦惱。】 就是說你受到一切委屈,你都不要解釋,只要衆生快樂就好,這在菩薩戒裏列爲很重要的菩薩戒,代一切衆生受苦惱,因爲,一切衆生每個人都說自己對,兩個人在鬥爭,他一定會說自己對,一定會講別人的壞話,菩薩,在菩薩戒裏,惡事向自己,好事予他人,若自揚己德,隱他人好事,犯菩薩戒,惡事向自己,所有壞的自己承擔,好事予他人,好的統統給你,他講我們、傷害我們,講我們怎樣不好,我們冷靜、歡喜接受,他快樂就好,能夠教化他就教化,能夠感化他就感化,不能感化我們歡喜接受,沒有辦法,我告訴你,那種人叫做不講會死,不講會死,他不講,他沒有辦法過日子,你就讓他講,代一切衆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以施之。】 所作的功德分布給全部的衆生,施舍給全部衆生。

  第叁【等心衆生,謙下無礙。于諸菩薩,視之如佛。】 這是娑婆世界第叁點重要的修養,娑婆世界第一,饒益衆生而不望報;第二要代一切衆生受諸苦惱,受一切委屈,受一切委屈,所作功德盡以施之;第叁等心衆生,謙下無礙,等就是平等;冤親平等,不要厚此薄彼,尊卑平等、貧富平等、高低平等,等心衆生:用平等的心來看待衆生,謙下無礙,謙下就是謙沖自牧、收攝自己,常常講自己不行,不要常常講自己很行,謙虛…

《維摩诘所說經要解》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