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啊,是這樣子,因緣果報。我若吃得很差,人家說:師父,你只吃稀飯啊!我說:這是我的果報啊,我喜歡吃稀飯,沒辦法啦!所以好菜或是平常的菜,都一樣的過日子,識心達本,一切都是因緣果報嘛。想讓有錢人變窮是很困難,想讓窮人變富有也很困難,人家拿那麼好的食物來,我要是拒絕就不好意思了,當然就吃羅,所以我也從來不牢騷、也不抱怨吃這麼好的東西。
[此心生時,與理相應,]
這個心生的時候,與理體、真性相應。
[體冤進道,故說言報冤行。]
我們能夠體察這個冤,是因爲因緣果報而來的,就沒有什麼好冤恨的。一個人除掉貪、除掉恨,就能夠入道了,進趨道業,是不是?故說言[抱冤行]。
[二隨緣行者:衆生無我,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
[緣業],就是因緣業力。我們衆生本來就是沒有一個主宰的我,因爲沒辦法主宰,就必須跟隨因緣跟業力所轉,所以苦受或者是樂受都有,叫做[苦樂齊受],統統來。
[若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
以前有一個人,接這個祖師的法,叫做法子,他就拿給我看,然後對我說:慧律法師!你要不要接啊?我說:接那個也不會了生死啊,接什麼?那麼他覺得這個榮耀啊。我說:你接這個華嚴的法,你要弘揚啊!他說:華嚴我看不懂。我說:你看不懂,爲什麼要接這個法?前幾天,有一個法師打電話來,他說大陸的明陽法師,也就是圓瑛法師的弟子,他要來臺灣,今年八十幾歲了,他希望臺灣的法師要能夠接這個法,還有他是曹洞宗的,也不曉得第幾代祖師啦,就是楞嚴的法,還有這個禅宗的法,他打電話來就說:法師!你要不要接啊?我說:我不夠資格接,你拿給別人好了!他是硬要,我說:那好吧,你跟老和尚講吧。我說:老和尚幾歲了?他說:八十叁了。大陸的法師,他八月份要來。他說:我跟你來安排,八月二十八,你要徒弟舉辦儀式,這兩個法統統給你接好了!我說:你叫老和尚看看,我行的話你再來啦,先見面再談嘛!他說:就這樣決定了!我說:我可不一定啊!反正接這個也不是很高興的事情,你接下去就會變成第幾代祖師了,那你就要弘揚啊。我還一次接兩個,如果像以前接華嚴、天臺,我就變成四宗祖師,四個祖師的法統統接,臺灣可能沒什麼人才了,像我們這麼爛的人,還會接這個法,實在是不可思議,這麼差的,是不是?以前我都推托了,但是聽說老和尚八十叁了,我說:可以!可以!因爲那本《楞嚴經》注釋,就是明陽法師記錄的嘛。那以後接了以後,假設有了,也許因緣會有變啦,應該是不會變啦,八月二十八,可能要作午供哦!如果沒有變,圓瑛法師我就要叫他師公羅,那接法了,那圓瑛法師就是師公,那麼他們那些徒弟就要叫師祖:師祖!師祖!你們師祖是什麼人?圓瑛法師啊!大陸的。意思就是希望我弘揚《楞嚴》啦,或者弘揚禅宗的啦,可是我這個人很不孝順,都給它會歸到淨土宗,我知道這個沒有把握,修禅那裏有把握的,臨命終一個念頭起來,那麻煩大啦!淨土就是最穩的!不得了了,現在接這麼多,以後出去的話,搞不好象八宗共祖龍樹菩薩,統統你接好了,所以我對這個沒有什麼感受,或者是很光榮,我沒有起心也沒有動念,我就是隨緣,反正老和尚快死掉了嘛,那就換年輕的人來嘛,我是說怕他快死掉了沒人了。那個法師就說:哎呀!當今的年輕人,當然你的影響力很大啦,你不接誰接啊?好吧!我一副很委屈的樣子:那好吧!沒辦法羅,很委屈啊。他說:通知你的信徒來歡喜啊!我說:我這個人,不喜歡排場面的哦,先講清楚,我不喜歡鋪張的哦!他說:那做一個午供總可以吧!午供可以啦,那沒有問題。做個午供,就接了兩個祖師的法,那沒有問題,這午供太簡單啦,煮幾碗擺著,南無常住十方佛。。。。。。念一念就OK。所以以後要叫圓瑛法師叫師公,這一本我師公寫的。當然有接是這樣子啦,因緣會不會變,不曉得啦,他是硬要啦,我是半推然後半就啦,到最後很不得已就說:好!所以得失從緣。
[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
我也不覺得這是什麼榮譽不榮譽的事情,有什麼好歡喜的啦?
[得失從緣,]
就是隨順緣起緣滅,得、失,它就是緣,緣起就是得嘛,緣滅就失嘛,那緣起緣滅當中,沒有真實性的東西啊。
[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于道,]
[冥]就是暗合,暗地裏的順于這個道,如果你能這樣觀照,一切沒有增減,一切如如不動,那麼就合于見性之道。
[是故說言隨緣行也。]
[叁無所求行者: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爲求。]
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毛病啊,放眼看天下,那一個不貪求呢?
[智者悟真,理將俗反,安心無爲,]
有智慧的人悟到真道,然後,[理將俗反],用這個真理、理性、空性的理,將俗反,[反]就是回光返照。將事相來回光返照,會歸到理體,就是借重空性的理,借重見性的理,借重無生之理,然後把這個千差萬別煩惱的俗世,把它返回來清淨性,所以說[安心無爲],因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東西,一切世俗都不真實,刹那刹那一直變化的東西,是是非非、恩恩怨怨何時了?放下就了!如果你發一個心:我都不聽是非,我也不講是非,我也不傳事非,來啊!一點用處都沒有,你聽什麼都如如不動啊,是非跟生死沒有什麼關系。
[形隨運轉,萬有斯空,無所願樂。]
我們這個身體是隨著因緣,你怎麼轉沒有關系,爲什麼?[萬有斯空,無所願樂],這八個字就是根本。萬有斯空,一切的緣起就是萬有嘛,斯空,當然是空嘛,那一樣不是空呢?你看這個世俗,那一樣不是空呢?萬有斯空,心中無所願樂。[願]就是求,心中也無所求樂,求什麼快樂?所以衆生是這樣子,總是迷惑顛倒,像我們臺北市,最近舉辦一個幾萬人的飙舞,借大馬路前面,連我們臺北市長也在那邊飙舞,讓這些辛苦的聯考的學生發泄一下,下大雨他們還在那邊跳,跳的時候像個陀螺,全身在土地上打轉。。。。。。學那個國外的熱舞,飙舞,就這樣子弄一弄,第二天,那個垃圾六噸多,製造髒亂。你今天晚上跳熱舞,跳了以後,你又覺得什麼樣?什麼都沒有,明天睡醒的時候,一樣啊,納悶啦、空虛啦,坐著就開始打妄想了,看看電影啦,那邊又可以好玩的啦,沒錢,沒錢用偷,到最後就搶了,就抓出去槍斃了,殺人放火。前幾天才槍斃一個強暴十六次,那是計程車司機哦,他連續在民國七十八年、七十九年,連續犯案十六次,就是針對單身的女子,你進去計程車的時候,他就拿刀子出來,連續十六次,得逞了八次,搶奪的金項鏈、財寶、典當花用,就是這樣子。所以這個衆生啊,他這個無明卡住了,他什麼事都做得出來,沒辦法,碰到那樣的司機,你就什麼都慘了!計程車司機,大半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好的,只有少數,微乎其微一二個出現,這個報章雜志一登,沒有人敢坐計程車了,其實只有一二個。所以我告訴諸位,你們晚一點的話,自已要能夠騎摩托車就好了,晚上叫計程車,這個有時候很麻煩的,當然如果有無線的計程車,是比較保障一點,無線的,有可查詢。所以這個衆生,著迷在五欲六塵,不了解萬境皆空,因此就在這個無明裏面拼命的造業,造了以後什麼也沒得到。
[功德黑暗,常相隨逐;]
這個[功德],不是指自性的功德,是指善報,黑暗是惡報,我們造善業就得善報,那麼造惡業就得到惡報。善報惡報怎麼樣?常相隨逐啊,苦盡了,樂就來,樂盡了,惡就來,善惡交替,苦樂相隨,世間那一個不是這樣?
[叁界久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而安?]
[了達此處,故舍諸有,止想無求。]
如果我們了解這個地方,故舍諸有,止想無求。什麼叫做止想無求呢?就是止息妄想,無所貪求。
[經曰:有求皆苦,無求即樂。]
你怎麼樣叫做快樂?有求統統是苦的,有求就是內心裏面的缺陷,無所求,本身就具足了,所以有求皆苦,無求即樂。
[判知無求,真爲道行,]
這樣的判別而知,明白的了知,無所求才是真正的道行,就是少欲無爲無所求,才是真正修行人。
[故言無所求行。]
[四稱法行者:性淨之理,目之爲法。]
[性]就是本性,[淨]就是清淨。我們本性清淨的道理,稱之爲法。
[信解此理,衆相斯空,]
按照這個道理,一切萬相皆空,爲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無染無著,]
因爲即是虛妄,你染它幹什麼?你執著它幹什麼?
[無此無彼。]
[無此]是無我,[無彼]就是無人,意思就是沒有能所對立之相。
[經曰:法無衆生,離衆生垢故;]
這個是《維摩诘經》弟子品第叁。法本來當體即空,沒有所謂的衆生相,即然沒有所謂的衆生相,你就要離開這些衆生造成你的煩惱,[垢]就是煩惱。[離衆生垢],就是這些衆生會帶給我們困擾,是因爲我們著相。所以說:法無衆生,這個法,真正的法,它是無我、無衆生相的,那麼我們能夠透視萬有斯空,就可以離開這些衆生之垢,因爲衆生而引起內在的煩惱,我們統統是受人家影響,人家講兩句話,就煩惱得不得了,或者是人家罵我們一句話,我們就恨得不得了,這個就是因爲離衆生垢不徹底,如果我們徹底的離衆生垢,那麼就沒有問題。
[法無有我,離我垢故。]
法那裏有我呢?一切法無我,法那裏有真我呢?那離我垢,因爲[我]而産生的連鎖煩惱,叫做離我垢。
[智者若能信解此理,應當稱法而行。]
[法體無悭,]
在空性清淨的本體裏面,沒有所謂的悭,悭跟貪是連鎖的。法體無悭,空一切法,那裏有什麼悭貪這個東西?根本就沒有,意思就是本性本來就沒有這個貪的東西,是因爲我們妄執,[悭]就是吝啬的意思。
[於身命財,行檀舍施,]
行檀就是以身命,財就是外財,對…
《達磨大師血脈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