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死掉的意思。我說:裝聖人!不開悟,亂講!因爲他沒有悟,你知道嗎?他沒有悟,哇,好痛,好痛!痛的快入涅磐了!受不了了。這個就是沒有悟,裝聖人。
底下,一切時中,就是這樣子用功,凡夫就說:哎呀!我是國王,終不可得。[非吾弟子,善知識,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初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諸位!每一念都不愚癡,這個有多難,每一念起心動念都是大智慧。[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 常行智慧,[一念愚,即般若絕,] 一念愚癡,般若就消失了,絕,就跟智慧每一因緣了,[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般若,心中常愚,當自言我修般若,]我在修般若,[念念說空,不識真空,]每一念都 在念,念這個空,講空,這個大家都會講。可是不了解真如自性的空,不識,不了解真如自性的般若的空性。[般若,]這個我們的大智慧是[無形象。][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我們這顆智慧心就是般若,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何名波羅蜜。]叫做波羅蜜呢?[此西國語,][西國]就是印度話,中國話叫做到彼岸,底下這句很重要,[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這個要畫雙黃線!這一句話很重要,解這個無生的義理,萬法當體即空,這個[義]就是義理,就是無生的道理,無生是十方叁世一切佛所共宣說的,所共宣說的。叫做:解這個無生的義理,當體即空,你就一定要放下這個生滅,[離]就是放下,在這裏不是指離開,徹底的放下假相,生滅,叫做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執著這個境界是實在的,生滅就起來。我們今天紛紛擾擾,政治,經濟,不管怎麼樣,環保,哇!不得了!對不對?爲什麼?著境,生滅就起,鬧的很嚴重,是不是?[如水有波浪,]水,幻化出來,受風一吹,波浪就跑出來,波浪不離水,如水有波浪,[即名爲此岸,]叫做生死的此岸,[離境無生滅,]只要放下,徹底的放下假相,心不執著,就是修行。離境無生滅,不著一個境界,哪有什麼生滅呢?就不起心,不動念嘛。心生則種種法生嘛,心滅則種種法滅嘛,對不對?[如水常通流,]意思就是說:心著相,心就不通,著相,心就不通。如果悟到無生,離開一切境界,不著一切境界,就像水很流動。[即名彼岸,故號波羅蜜。善知識,迷人口念,當念之時,有妄有非,]迷人,愚癡的人,嘴巴念這個般若,在念般若的時候,有種種的妄想,有種種的是非。[念念若行,]只要我們每一個念頭,若行,就是若行般若,[是名真性,]當下就是真性,念念若行,就是念念若行般若,當下就是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我們就是佛,[善知識!凡夫]當體即空,[即佛。][煩惱]當體即空,[即菩提,]不離當下,[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十四頁,[前念著境,即煩惱,]所以衆生都是依靠錯誤的東西,依靠緣起的假相,所以,有無量無邊的煩惱,我們修學佛道的人,多少,增減,其實這個都是觀念,本不存在,隨緣度日,我們盡心盡力,該做的事情做,該擁有的責任擁有,該完成的事情要完成,可是,要徹底放下。前念著境就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善知識,摩诃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就是無住一切相,不執著一切相。[無往,]就是沒有去,[亦無來,]來去是生滅的假相,心的體性,沒有來去,生滅,增減,沒有住著。[叁世諸佛皆從中出,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色,受,想,行,識,所緣起幻化出來的假相,[煩惱塵勞,如此修行,定成佛道,變叁毒,]貪,嗔,癡,[爲戒定慧,善知識,我此法門,]從這個真如自性的一個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其實即一切相,離一切相。對不對?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個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何以故,]爲什麼呢?[爲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你可以知道,世間人活的牽腸挂肚,痛不欲生,男女朋友叫出去談判,談不成,從十四樓跳下來。前幾天我才看到新聞報道,那個男的,得抑郁症,一百公斤,從上面跳下來,撞到一部車子,撞到一部車子,因爲他體重一百公斤,掉到底下來,重力加速度,變成二十噸的力量,撞擊到一部車子,那個車子駕駛的是女性,知道嗎?撞擊到的時候還沒死,送到醫院幾天,死掉了,這個要跳樓自殺的人,沒有死,這個比中樂透還難那!這個女衆要這樣開車,找一個時間,空間,專門來個他撞都很難,你什麼時候要自殺?我就說啊:你什麼時候自殺?我開車下去,都很難的對的准,你看這個,業力現前,這個時間,空間一交會,砰!抑郁症,要跳樓自殺的人沒有死,那個開車,無心的人死掉那!那個衰(倒黴),比中樂透還難。我一看到那個新聞報道說:喔!這個實在是衰的透頂,怎麼世間有這麼衰的人呢?倒黴,倒黴到家,哎呀!真的是,要是有一個人投保險,對不對?你什麼時候跳樓?對不對?我跑到你下面去給你壓,怎麼樣?可以領保險金啊!趕快投保,你什麼時候要跳樓?我告訴你:幾算准了那個時間,空間跳,那個人死掉了,沒有撞上,保險費領不到,我告訴你:專門要領保險都沒有那麼准。這個業力的現前,太可怕了!對不對?底下,這個世間人有八萬四千塵勞,[若無塵勞,智慧常現,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諸位,這個[憶]就是因爲憶念,這個愛恨不斷,愛恨不斷,就會毀掉一個人。諸位!活在記憶當中是不幸,過去心不可得,注意喔!或在記憶中的人,是不幸的人。要活在當下的人,就解脫,知道嗎?你過去發生什麼事情,發生什麼事情,是不是?都不關我們清淨自性,有一個法師五十二,他的媽媽八十五,她講到五十二年前,有一個法師還沒有出世的時候,講到他爸爸的無情,還會掉眼淚,她想的是五十二年前呢!那個法師還沒有出世,還發生在前幾天的事情呢!也許她當初是很痛苦,很痛苦,沒有錯,我知道,這個媽媽是很辛苦,對不對?可是,就是沒有悟,以前的確是很苦很苦,可是已經過去了,講到五十二年前的事情,還拿來今天哭,我等一下下去的時候,你每次講經都給我漏氣,你爲什麼要這樣?我說:別人的媽媽我又不敢跟他漏氣,別人的媽媽啊!而我的媽媽沒有關系啊!對不對?就是這樣子,所以說:我們要了解,佛法,要不會運用在這個世間,恨死對方了!我爸爸講那句話就很有智慧,真的,我爸爸講的那一句話,那就是大徹大悟的人講的話:我沒有把你們母子放下,惠律法師你有今天的成就嗎?哎呀!(豎大拇指。)不得了啊!我爸爸是何等動物啊!不是,是何等人物啊!我沒有把你們母子放下,你惠律法師有今天的成就嗎?沒有良心裝智慧,這個不用鼓掌了。就這樣子,我也不恨我爸爸,我是很感恩,萬法都感恩,真的!我從慈濟那邊,什麼都沒有學到,就學到那叁個字,感恩喔!我從慈濟就學到這一句話,就是:爸爸感恩。母親也很辛苦,因緣就是這樣子嘛!要不然你怎樣?每天都討論五十二年前的事情,有什麼意思啊?對不對?苦就已經過去了。這個就是說:衆生那個很難,要放下很難,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狂妄,]一點都不起這個狂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見性成佛道。]諸位!這不取,就是對貪愛的境界,不舍就是我們討厭的境界,惡的境界。我們對這個惡人很厭離,很厭惡,境界,好的境界取,惡的境界舍,這個就是衆生,他會苦惱無良的,就是見性成佛道。[善知識!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叁昧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所以,我鼓勵大家誦《金剛經》,[即得見性,當知此功德無量無邊,經中分明贊歎,莫能具說,此法門是最上乘,爲大智人說,爲上根人說,小根小智人聞,心生不信。]諸位!這個佛法,不能跟那些不相印的人說,跟那些不相印的人說,更糟糕,對不對?[何以故,譬如天龍下雨于閻浮提,]閻浮提,就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天龍八部下雨,在這個閻浮提,[城邑聚落,]大的城市叫做城邑,小的叫做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棗葉,]這個[棗]就是我們所講的草。樹木花草那個草,草葉,這個[棗葉]就是我們講的草葉。[若魚大海,不增不減,]這個就是比喻大智人的容量是很大的,這個世間。。。。。。所以師父昨天已經講過了:大徹大悟的人的心境是什麼?這個世間從來怎麼樣?沒有發生過任何事情,這個就是大徹大悟的人的心境,這個世間從來沒有發生過任何事情,就是大徹大悟的人的心境,任何多少人的攻擊,傷害,多少人贊歎,如如不動,不增不減,跟清淨自性扯不上關系,我沒有開悟,你整天贊歎,我不會成佛的,對不對?我大徹大悟,你每天毀謗我,我一樣照樣成佛,知道嗎?成佛不在于贊歎跟毀謗,在你有沒有見性啊!要弄清楚這個方向啊!所以,真正大徹大悟的人,他的心境就是,了解萬法唯心現量,這些都是心的影象,沒有實體可得,贊歎也是空,毀謗也是空,擁有也是空,失去還是空。知道嗎?就用這個心,不增不減的心。[若大乘人,最上乘人,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觀照故,不假文字。]文字是一種緣起的假象,人類創造出來的,[譬如雨水,不從天有,]空本來無一物,[元是龍能興致,]古時候,佛經裏面都是這樣講的,認爲下雨是龍所興起來的,龍能興致,[令一切衆生一切草木,有情無情悉皆蒙潤,]都得到受益。[百川衆流,]這些百川衆流。怎麼樣?[卻入大海,]流入大海,[合爲一體。]這個很重要的比喻,你要念念消歸自性,歸無所得,每一個念頭都告訴自己:萬法不可得,萬法畢竟空,你動一個念頭叫做妄想,顛倒,執著,不要讓這種情緒化的思想一直葛藤,一直糾纏不清,不可以這樣子的![衆生本性般若之智,亦複如是,善知識,小根之人,聞此頓教,猶如…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曹溪原本》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