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就是愚癡,不見道,在黑暗的地方,你看不到真正的道路,我們內心愚癡也是這樣。[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如果說:這是一個真正修行人,不要看世間人的過失,看到世間人的過失,就染汙了我們清淨自性啊!是不是?若見他人非,如果你看到別人的過失,自非卻是左,注意喔!上面那個非跟下面這個非,不太一樣,若見他人非,上面那個非是指過失,[自非]是指毀謗,自己卻去毀謗人家。我也可以解釋說:自己落入是非的觀念,卻是左,[左]就是錯,人家說旁門左道,就是錯.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別人的過失跟我的清淨自性沒有關系啊,叫做他非,別人的過失,我不非,我清淨自性裏面沒有是非這種東西。[我非自有過]我要去動到一個念頭, 去輕視人家,去毀謗人家,變成拿別人的缺點,化作自己的惡的因果,這是不好的,我去毀謗人家,這是不好的。[但自卻非心]你只要放下這一顆是非的心,衆生是非,對錯打轉。[打除煩惱破]你放下這顆是非恩怨,恩怨情仇的心,煩惱就破了。[憎愛不關心]愛恨交織,會毀掉一個人,這[不關心],就是無關于清淨自性。你落入愛恨,就離開清淨自性,清淨自性沒有愛恨這種東西。[長伸兩腳臥]一個人沒有妄想,沒有攀緣,沒有是非,那怎麼樣?長伸兩腳臥,表示妄想歇滅,攀緣心息,我們的妄想歇滅了,長伸兩腳臥,把兩條腿伸的長長的,表示自在的意思,放下,休息。凡夫俗子就是休息不了,停不下來,世間一定要搞出什麼有形象的相的東西,要不學畫畫,就是學音樂,要不學雕刻,就是學這個,要不就學那個,我不是說學那個錯,而是說不究竟。衆生一定拿一種東西來做依靠,而依靠的東西剛好錯誤,因爲依靠的是生滅法,我們修行人,依靠的是不生不滅的真如自性。[欲擬化他人,自須有方便][擬]就是准備。你准備要度化衆生,記得,要善巧方便,要善巧方便。對不對?
底下,[勿令彼有疑]不要讓對方有所懷疑。怎麼樣?要善巧方便。[即是自性現,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佛法早這個世間,不要離開這個世間,離開世間,沒有覺悟,離開染汙,沒有清淨,離開生滅。沒有不生滅。對不對?不能離開世間種種的法。對不對?離開世間,怎麼覺呢?如果加一個[之]意思更清楚,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之覺,就是你體悟到世間生滅,當體即空,就是清淨自性,什麼也不要談,連轉個彎都不用。[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我們的教授念[覺]離開這個生滅的世間,覓無上的菩提,就象覓這個什麼?找這個怎麼樣?求這個兔的角,兔就沒有角。離開了生滅,你找不到不生不滅,體悟到生滅當體即空,不值得我們這樣執著,不值得我們這樣分別,慢慢的放下,放到最後,沒有東西可以放下。[正見名出世]你有正知正見,就是出世間。[邪見是世間]邪見,動一個念頭,那就是生滅法,有正知正見,就是出世間。所以,我一生一世的願望,就是四個字:正法重現,我每天都祈求佛菩薩,祈願正法重現,這是我一生一世的願力,希望和抱負。我了,這些也是空,做我該做的工作。我們今天也是演一出戲,一切法無生,今天也沒有能說、所說,也沒有能聞、所聞,無我、無衆生、無一切法,我做該做的事情。[邪正盡打卻]卻就是掃除。邪見不可著,我告訴你:連正見也不可著,如果你落入一個說:我是正見,別人是邪見。記得,你那個也是邪見。知道嗎?動一個念頭,認爲比別人行,那個就是不行,那個就是不行。邪正盡打卻、掃除。[菩提性宛然]宛然就是顯然可見。我們的清淨覺性,很顯然的看得到。[宛然]就是很明顯的見的到。你只要邪見……也不能著一個:我擁有正見。統統放下,二元的對立,統統放下,我們的清淨覺性就顯現了。[此頌是頓教,亦名大法船],載運你度過生死。[迷聞經累劫]我告訴你:迷了就塵點劫,累劫就是塵點劫。[悟則刹那間]悟了就在當下。[師複曰:今于大梵寺說此頓教,普願法界衆生,言下見性成佛]諸位都有佛性,拿出來用,心中有妄就是妄用,那麼。心中有自性,就是淨用啊!對不對?所以,現在在大梵寺說此頓教,頓悟自性,普願法界的衆生,言下見性成佛.[時韋使君]韋使君就是韋刺使,].跟這些屬下,[與官僚][道俗]就是四衆弟子,[聞師所說,無不醒悟。一時作禮,皆歎善哉,何期嶺南有佛出世]何期就是:哎呀!真想不到啊!我們中國這個廣東嶺南,竟然有一尊佛出世啊!是這個意思,所以,六祖是東方如來。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十九頁,十九頁,我們明天就從十九頁的釋功德淨土第二來開始。
好,諸位法師、護法居士大德,今天我們進入《六祖壇經》第叁天的演講。諸位看第十九頁,[釋功德淨土第二]解釋什麼是真正的功德,什麼是求生淨土。[次日,韋刺使爲師設大會齋]設這個供齋,用完了餐,[齋訖,刺使請師升坐,同官吏士庶肅容再拜]要有禮貌啊!對說法的法師要有禮貌,所以大家……士庶也是有修養的,或者是一般聽衆的佛弟子,官僚就是有身份地位的。士庶,[士]是讀書人,[庶]就是一般的貧民,[肅容]就是要有威儀。再一次的頂禮,就[問曰:弟子聞和尚說法,實不可思議。]因爲他講的都是見性大法,見性大法就是回歸當下,不拖泥帶水,沒有枝藤,沒有枝葉,沒有葛藤,單刀直入就突破了無明,所以,實不可思議。[今有少疑]現在有少許的疑問,[願大慈悲特爲解說]希望和尚慈悲,爲解答見性大法。[師曰:有疑即問,吾當爲說]有懷疑就問啊,我就會爲你解說。[韋公曰]這個韋刺使就說了,[和尚所說,可不是達摩大師宗旨乎]這個宗旨就是正確的意旨。說:和尚您所說的見性大法,可是不是達摩大師的旨意呢?就是您這個傳承是一樣的嗎?[師曰:是]都是講見性大法,當然都是一樣的。[公曰:弟子聞達摩初化梁武帝,]達摩大師來到震旦。就是我們中國,剛好碰到梁武帝。[帝問雲]好大喜功的人就是這樣子,在有爲的造作裏面,這個比比皆是,舉這個例子就是,我們今天修行,還是都是搞這個,就是要名。[朕一生造寺供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我梁武帝一生一世,造了多少千、多少萬的寺廟,供養了多少的出家人,還布施設種種的供齋,有多少功德呢?有什麼功德呢?對不對?他在生滅法裏面著相,達摩大師是個見性的聖人,[達摩言實無功德。]這一回答,大家都搞不清楚了,其實很簡單,著相,它就是生滅法,見性,就是不生不滅法,所有的施舍、生滅當下不著,就是見性,行一切善,不著一切善。達摩大師就回答:一點功德也沒有。[弟子未達此理,願和尚爲說]六祖就回答了:[實無功德,勿疑先聖之言]實在是沒有功德,不要懷疑先聖,就是達摩大師所講的話。[武帝心邪,]這個心邪不是惡的意思,是著相的意思。凡所有相,都是虛妄。他搞這些生滅法,就是希望達摩大師贊歎一番。本來希望達摩大師贊歎他一番,達摩大師是個見性的人,他講的就是不生不滅的清淨自性才有功德,他就當頭棒喝:實無功德。這梁武帝承受不了了,所以,這個武帝心邪,不是說:他造十惡,或者是惡知見,不是這個意思,是說他著相,著相。[不知正法]修無相法就是正法,正法函蓋叁藏十二部經典,貫通八大宗派,就是緣起無自性,一切法無我,緣起無自性,一切法無我,貫通八大宗派,叁藏十二部經典,不能離開這幾個字,緣起無自性,那就是無相,所以,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供僧布施設齋,名爲求福]福就是生生滅滅的東西,你布施了以後,當大官、當總統、當主席、當總理,或者是當大企業家,這統統叫做生滅的東西。[不可將福變爲功德]你不可以拿這個生滅的造作,來說它是真如無爲的本性的功德,這是兩碼事情。[功德在法身中]如果加兩個字,那就更清楚了,功德在[無相]法身中,一目了然。要加[無相],修無相法,才有辦法進入絕對的真如自性,不著一物盡菩提,住就不對。所以,功德在無相的法身中。諸位要進入佛的領域,這個功夫可要下的很深,不住相布施。[不在修福]因爲在無相的法身中才有功德可言,不在修福。現在的比比皆是,我到你這個道場來,打個齋、刻個佛像、出個多少錢,都要名字啊,都要名字啊!以前我們建這個文殊講堂的時候,有一個人拿了八十萬來講堂,說要跟他雕刻一尊地藏王菩薩,供奉起來讓大家拜,我說:行!但是,他有一個要求,就是把他的名字,刻在這個地藏王菩薩的底下,我就想起了廣化律師的一句話,廣化律師就說了,說:我們一般人不懂,把自己的名字刻在菩薩的下邊,你有多大的福報啊?人家每天在拜地藏王菩薩,就順便拜你?一切福報,早晚都拜,很快就拜完了!所以,我就堅持一個理念,希望大家有正信,能夠修無相的布施。我跟她講:哎呀!居士啊!這個女居士,五、六十歲了,也是很著相、執著,就是一定要這樣子做。我說:哎呀!真的很抱歉!後來這八十萬又拿走了,不刻了,就是她一定要給你寫個名字。有的人就說:師父!您就給她一個方便嘛!對不對?我說:那不行!所以,你到我文殊講堂來看,沒有任何的名字,那個柱子、牆壁,沒有任何的刻什麼功德芳名,沒有,一個都沒有,我希望他們能夠進入無相的修行,要不然這樣搞的話,百千萬劫不得解脫。
底下,[師又曰]底下這一段很重要了:[見性是功,平等是德]諸位!再加幾個字就更清楚了,見清淨自性,才是真正的功,平等心才是德。哇!你要見到了清淨的自性,悟到了平等的心性,才有功德。諸位!這個見性大法,可是最上乘論啊,是最上乘的法,萬法回歸自性,六祖惠能大師的《法寶壇經》,怎麼能不研究呢?不好好的研究呢?底下,很重要,[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這個[滯]就是著。你只要動一個念頭去著相,就卡死了,就卡死了,…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曹溪原本》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