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曹溪原本▪P19

  ..續本文上一頁直,心要是平直,不要扭曲別人,不要醜化別人,是不是?不要妄語,不要把不實在的事情加在別人的身上,不過,開玩笑例外,開玩笑當然是例外,心直何用修禅,你心沒有醜化別人,不扭曲,沒有執著,沒有煩惱,那修什麼禅呢?無相,有東西修嗎?[恩則親養父母,][恩]就是知恩的人,知道報恩的人,怎麼樣?[親]就是孝,孝養自己的父母。[義則上下相憐。]有正義感的人,對上對下,都互相的憐惜,互相的扶持,共患難,共饑寒。

  6

  [讓則尊卑和睦,]讓,你肯退讓的人,退一步海闊天空,衆生是爭,不肯讓,不肯讓就是爭了,爭就是你死我活,世間就是你死我活。了解緣起性空的道理,就是說:我存在就是他存在,我毀掉他,就地毀掉我自己。我有一天打開這個電視,看到有這個連續劇,它在描述什麼?在描述這個大老婆很辛苦,結果這個二老婆,想盡辦法要除掉她,想盡辦法要幹掉她,有一天就買通這個殺手,她認爲就是:我把他搶過來,我一生一世就是共處在一起,就是我的了,就買通一個殺手,把這個大老婆幹掉,就真的,大老婆就死了,被她殺掉了,這個事情經過了幾年,大家都調查不出來,她就故布疑陣,讓你調查不出來,變成好象自殺一樣的,後來慢慢調查。。。。。。查到了是誰殺的,再來,幕後的指使者抓起來了,判死刑。本來是要自己好,結果統統完蛋了!看到這一幕就是說,告訴大家:衆生好,就是自己好,傷害衆生,只要你動念喔,就不對。要趕快停止,動那個念頭就不對。讓則尊卑和睦,你肯退讓,[尊]就是上,[卑]就是下,就很和睦相處。[忍則衆惡無喧,]能夠忍,那麼一切衆惡就不會吵雜,能忍,一切的惡就喧騰不起來,[喧]就是吵雜不起來,[若能鑽木出火,]諸位,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只要你修行精進不懈怠,必定見性成佛。這個鑽木出火,就是下功夫一直鑽木,這個木頭要鑽出火來,就表示一直用功。。。。。親近善知識開示,自己能夠知道進退,也能夠知道退讓, 了解心性的道理,又懂得淨土的可貴,鑽。。。。。。有一天就會冒出火花來,極樂世界就在當下這一念了,[淤泥定生紅蓮,]淤泥,就是染圬,定生紅蓮,就是菩提的意思, 表法的,表法的。淤泥定生紅蓮,諸位!我們一定要了解,在這個世間,汙穢跟清淨都是可貴的,諸位一定要有很正確的觀念。好,你看到那個電視的名模嗎?姓林的那個名模嗎?漂不漂亮啊?漂亮,你有看到那個蕭大美女嗎?漂亮!漂亮從哪裏來?她要會怎麼樣?直截了當講:她要會排泄,才漂亮得起來啊!是不是?要是林名模跟蕭大美女明天便秘了,我告訴你:這裏面的排泄物堵在裏面,那個叫做毒素啊!知道嗎?肮髒的東西跟美的東西,這個都是很可貴的呀!我告訴你:只要見自性,看的世間的道理,跟世間人是完全不一樣的,世間人看到汙穢的,就說:哎呀,很髒,很髒。告訴諸位呀!沒有肮髒,沒有我們今天,諸位!大小便不清淨,記得!清淨的佛性就靠這個,你回去不大便不小便,你慘了。清淨佛性,不會大便,你就完了,就不用唱下去了。不要厭惡那一些不清淨的東西,去追求什麼叫做清淨的。諸位!淨跟不淨,還是在這一念之間啊!我們今天的佛性在哪邊?就在大小便裏面啊!是不是啊?不大小便你怎麼辦?是不是?看事情,叁百六十度的每一個角度,你看:這就是不一樣,就是不一樣,是不是?所以,有的人瞧不起那些窮人,象我學佛以後就不一樣了,我讀大學的時候,象微積分考九十,或是考一百,有的人就會輕視那一些考二十分的,我大一就開始學佛了,我的觀念就不是這樣子了,一般的人:你才考二十分啊!哼!不中用!我就不一樣,我就走過去跟他講:喔!還好你二十分,襯托我一百分 ,沒有你考二十分,怎麼顯示我一百分?謝謝,THANK YOU ,(日語)不然。沒有你二十分,因爲有二十分才能襯托一百分啊!是不是?所以,襯托法就是這樣子嘛!你要感謝那些窮人,你不要輕視他,因爲有那些窮人,你才顯示你自己是富豪 啊!是不是?我們要感恩衆生啊!因爲衆生活的很辛苦,才顯示我們學佛人的高超。萬法都感恩,萬法都平等,沒有淨,沒有穢,沒有美,沒有醜,萬法就在這一念,你轉得過來轉不過來!好了![苦口的是良藥,] 苦口就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所以要善巧方便,就是我們要規勸一個人,記得師父一句話:要規勸一個人,要先贊歎他的優點,認同他的存在,而後用柔軟的角度,慢慢慢慢的跟他勸,一個因緣一個因緣慢慢來,你一下子要把他轉變,兩個就幹起來!我告訴你:這個很重要的,我現在舉個例子,你要注意聽,你要用這個方法,無往不利,你看過小孩子哭泣嗎?小孩子生病的時候,他是不是:哇。。。。。。小孩子哭啊,生病的時候一直哭,可是,那個藥很苦啊,那個藥很苦啊!好,把它放到他的嘴巴裏面,一吃下去,馬上嘔吐,吞不下去,因爲太苦了,這個藥啊,我告訴你們:這個藥是苦的,你把它放在中間,外面把它包一層糖衣,知道嗎?包一層糖衣,或者是你把它加一點蜜糖,這個要家一點蜜糖,把它灌下去,這個小孩子肯吃,病又會好。諸位!規勸一個人就是要用這種方式,你說:我直心啊!我說那個不叫直心,那叫莽撞,不懂得人性,我直心,我又不會講好聽的話,我說:你死定了,我告訴你,什麼叫衆生?衆生就是,你明明知道你在講虛僞的話,可是你拍他馬屁,他就是一個字,爽!衆生相就是這樣子。你要講真相,馬上跟你翻臉,對不對?你要講什麼話呢?認同他的優點,認同他的存在,慢慢來,一不一步來,需要一點時間,說:我就不會講謊話,我就不會講,我就是直心的人,我告訴你:那不叫直心啊!見性的人有善巧方便的,我要引導你好,我知道需要一點耐性,慢慢的來,急不得,急也沒有用啊!學佛法也是這樣子,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肯改過的人,一定有智慧,[護短心內非賢,]這個護短就是說:什麼叫護短呢?自己的缺點隱藏起來,自己的錯誤又把它隱藏起來,越來越糟糕,心內非賢,不是好的,[日用常行饒益,]平常的生活,就要學習寬恕衆生,因爲他是佛,只是目前暫時被迷了,[成道非由施錢,]你要見性成佛,那不是靠布施的,布施是生滅法的,[菩提只象心覓,何勞象外求玄,]你要求清淨自性,你不是要開悟嗎,要成佛嗎?很簡單!從我們的自性清淨心下手。何勞象外求玄呢?心法以外,沒有正法,正法就是心法。離心性以外,沒有正法。[聽說依此修行,]什麼聽說呢?這[聽說]加四個字,心性正法,你聽到這個心性的大法,正法, 就依照萬法回歸當下這一念,本自具足的清淨自性修行,[天堂只在目前,]天堂就在眼前了,[師複曰:善知識!總須依偈修行,見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 [相待]就是有二,自性,清淨自性是不二的,佛法是不二法門。[衆人且散,吾歸曹溪,]我要回曹溪了,[衆若有疑,卻來相問,]有疑問就來問吧,[時刺使官僚,在會善男信女,各得開悟,信受奉行。]因爲韋刺使請法嘛!所以說,韋刺使還有這些屬下官僚,怎麼樣?在會的善男信女,統統開悟,信受奉行。

  二十叁頁,[定慧一體第叁],定跟慧統統離不開這個心,不生不滅的真如自體性,你只要見到了真如自體性,本自具足有慧,本自具足有定,一個萬法不著相的人,心當然就是定了,意思就是:定跟慧不必特別修,是這個意思,但得見性,定慧具足。二十叁頁,倒數第二行,[師示衆雲:善知識,我此法門以定慧爲本,]就是清淨自性的定,就是清淨自性的慧,定慧是不二的,[大衆勿迷。]不要迷惑顛倒了,[言定慧別,]言這個定不同于慧,慧不同于這個定,不要說:定慧是有差別的,[定慧一體,不是二,]定跟慧本來就是一體的,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一個是體,一個是用,我們在《十四講表》裏面講:不是有體相用嗎?討論這個佛法,就叁個角度,不是體就是相就是用嗎?那麼,定慧,定是慧的體,慧就起作用,作用統統是大智慧,大智慧,心同時有定,[即慧之時,定在慧,]你大用現前,這個慧,就是大用現前,大般若智慧作用的時候,定就在慧中,當你在定中的時候,智慧就在定中,[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 定慧等學就是即定即慧,定就是慧,慧就是定,不二,[諸學道人,莫言,] [莫言]:不要這樣說,[先定發慧,先慧發定,]一般都是這樣講的,《楞嚴經》也是這樣講的,依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名叁無漏學。六祖直接就告訴你:戒定慧同時具足,莫言先定發慧,先慧發定,[各別,做此見者,法有二相,口說善語,心中不善,]不善的意思就是:不是惡,就是說:不明第一義谛,是這個意思,不明見性大法叫做不善,不是世間造惡業的那個不善,意思就是說:你嘴巴講的都是很好的話,可惜你沒有悟到真如自性,叫做心中不善,沒有悟到真如自性,叫做不善,[空有定慧,]就是你嘴巴一直講,白白的講定,講慧,[定慧不等,若心口具善,]心悟到真如自性,第一義谛,嘴巴講般若,這樣定慧是一體的,[內外一種,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于诤,]因爲诤與道相違。諸位!不只是外诤,還有內心不能诤,有的人沒有見性,自己一個人住,住住茅篷,有時候情緒控製不了,自己跟自己吵架,自己跟自己發脾氣,不止是事相上外相上的诤,內心沒有擺平,你住在哪一個茅蓬,住在哪一個山中,自己會跟自己诤,因爲沒有智慧,煩惱。[若诤先後,即同迷人,]跟迷沒什麼兩樣。[不斷勝負,]沒有放下這個勝負的心,世間不是勝就是負嘛,不是贏就是輸嘛!六祖惠能大師就說:徹底放下,修行叫做贏,執著勝負,徹底的輸,[卻增我法,]我法就是我相,還有法相,我比你有修行,那就是凡夫,我行你不…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曹溪原本》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達磨大師血脈論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