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曹溪原本▪P31

  ..續本文上一頁!所以,凡是會影響到往生的,如果你有多余的錢,你只是玩一玩,那就丟著,我事實上有一千萬,我丟一百萬,看都不用看,是不是?管你幾毛買進,幾毛賣出,那當然無所謂,不影響往生。是不是啊?大部分的人都會這樣安慰自己啦!

  好了,底下,我們自己心中要開,不能讓佛開。所以,因爲衆生就是一直往外,甘受驅馳,便勞他世尊從叁昧起,種種的苦口,勸令寢息,莫向外求,與佛無二,與佛無二。[故雲開佛知見,吾亦勸一切人,于自心中常開佛之知見。]自性就具足了。[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惡,]嘴巴講的很好聽,從後面給你打個毒針,你不知道,六祖很了解人性,口善心惡,[貪嗔嫉妒,谄侫,]這個[侫],就是巧言善變,叫做侫,陷曲就是面是背非,前面給你阿谀、拍馬屁,馬屁拍錯了,拍到馬腳去,就是這樣子,谄。[侫] 就是巧言善變,你要跟世人講,講不過他,我們放下,更快。[我慢,侵人害物,] [侵]就是傷人,害物:害一切衆生。[自開衆生知見,]所以,你跟衆生生活在一起,你就知道,那個沒有學佛的,不得了,很嚴重的!那個衆生,有時候那個壞,壞到極點了,真的壞到極點了,可是,你還是原諒他。[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觀照自心,止惡行善,是自開佛之知見。如須念念開佛知見,勿開衆生知見。]我把它彙歸一句更簡單,動念,就開衆生的知見;動到執著的念,就開衆生的知見;著相,就開衆生的知見,千萬不要開衆生的知見。[開佛知見,即是出世。開衆生知見,即是世見。]世見輪回知見,[世見],就是世見輪回知見,是生生滅滅的,不曉得我們這個心體是離念的,心的體是不生不滅的,你見到一切假相,産生了生滅、增減。[汝若但勞勞執念以爲功課者,何異 牛愛尾。]我告訴你:六祖真的是大徹大悟的聖人,太了解我們衆生的毛病了,今天衆生的毛病,問題就出在這個地方。但若,如果你只是,[勞勞]就是很勤勞的,執念就是執著自己,認爲、以爲功課,誦經就是做功課,就是修行,從來不放掉內心裏面的貪嗔癡、執著,六祖說:完蛋了!勞勞執念以爲功課,你很勤勞的一直拜佛,一直念佛,從來沒有在心性上下功夫,而且又執著,以爲這個叫做修行,勞勞執念就是:我這樣跪著誦經、拜經,不須要去見性,執著這個叫做修行。何異 牛愛尾。我告訴你:我們在這個比丘戒裏面,牦牛愛尾,我告訴你:這個牦牛,那尾巴很漂亮,我看過Discovery播出這個牦牛,這個牦牛尾巴很漂亮,只要有人走過的時候,要接近它,它兩只角就向著你,它就一直保護它的尾巴。這個牦牛有時候,閑著沒有事的時候,就會這個嘴巴一直想要咬住自己的尾巴,它就一直在那邊打轉,咬不到自己的尾巴,這個尾巴,頭移動,尾巴就移動,尾巴移動,頭就移動,自己又咬不到自己的尾巴,就在那邊,這樣,稍微有一只蒼蠅停著,它就保護著。牦牛愛尾就是執著,很嚴重很嚴重的執著。諸位!六祖講的這一句話,就是目前臺灣省修行嚴重的弊病,不聽經、不聞法、不開悟,而後每天就是在佛前,阿彌陀佛……,每天就是在佛前誦經。諸位!那不要誦經了?六祖講:經有何過啊?豈礙你誦?師父!那您這樣講的話,我幹脆就不要誦經了。六祖就回答了:經有什麼害處啊?會影響你誦經啊?底下就會講到:經有什麼過失啊?豈障汝念?何異牦牛愛尾。[達曰:若然者,但得解義,]如果按照您這樣子講的話,那就怎麼樣?了解義理就好了,[不勞誦經耶,師曰:]六祖就說了。[經有何過,豈障汝念。]問題在你的心性啊!要誦經,很好啊!我們今天就是這樣。所以,師父爲什麼主張用清淨自性修行,念佛、誦經、拜佛,就是這個道理,經典沒有任何過失。對不對?就是你的動念的問題。[只爲迷悟在人,損益由己。口誦心行,即是轉經。]你口誦經,心要跟著契入實相,就是在轉經啊![口誦心不行,]你每天都誦經,可是你不悟到這個真如自性,不見性。[即是被經轉。]煩惱來控製不住,執著來,割舍不下。對不對?[聽吾偈曰。心迷法華轉,]心中迷了,《法華經》就把你轉的糊裏糊塗的,你每天都誦經啊,可是不悟啊,心還是迷。[心悟轉法華,]你心要見性,整部《法華經》就真的在轉動了。[誦經久不明,]你誦經誦了多少部?叁千多部了,不明心見性,不了解其中的義理,[與義做仇家,]跟這個義理做冤家。這《法華經》,與義做仇家,就是跟法華的經意互相違背的意思,與義,就是跟《法華經》的義理,怎麼樣?相違背,實相是徹底解脫,明心見性,誦《法華經》就是叫你明心見性的,悟入實相的。你只每天誦《法華經》,結一個善緣,不免生死。

  叁十八頁,[無念念即正,]無念,你見到了清淨自性的無念法,這個每一個念頭不住相,就是正確的。我們無念,這個念頭就是正,著相的有念,念念統統叫做邪。我們衆生就是卡在相上,想到過去的不滿,一直憤怒……,不曉得說過去心不可得。看到現在的不順的,就一直攻擊、傷害、毀謗,念頭一直轉不過來,卡死了,就著相,著相就卡死。[有念念邪,]念念成業障。[有無具不計,]著有不對,著無還是不對,世尊都不允許你這樣子的,六祖也不允許[長卸白牛車,]把筆拿起來,[白牛車]寫幾個字:比喻本淨無漏智慧,白牛車就是比喻我們清淨無漏的智慧。長,就是永遠。永遠駕禦著白牛車,就地我們的心性。我們的心性,本來無漏的智慧,本來我們每一個人心中,都有白牛車,後面會講到,你放心,因爲《法華經》白一定每一個人都看過,後面它會講:什麼叫大白牛車?就是一實相的道理,也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清淨自性,這是比喻。如果你有無統統不著,你就控製了你的清淨自性,無漏的智慧就顯發。但是,我告訴諸位:很難!生存是一種殘酷,人類要生存下來,要吃飯啊、要賺錢啊!諸位啊!幾千個人去報名,要考老師喔,才錄取幾個人。真的!一個不怎麼樣高薪的工作,大家都搶破頭,還都是博士、碩士要去找這個工作。有個臺灣大學電機系畢業的,來到文殊講堂的大殿拜佛,拜佛完,他說:頂禮恩師。我說:年輕人!有什麼疑問嗎?從哪裏來?他說:我臺大的學生。你畢業了嗎?他說:我畢業了。在哪裏上班啊?在電子公司上班,他是電機系畢業的。一個月賺多少錢?你猜猜看?四萬多還不到五萬,交通費扣掉,健保費扣掉,保險費扣掉,扣些雜七雜八的,臺語就這樣講啊:“哩哩扣扣”,國語就不會講了。扣這個、扣那個……,一個月剩下不到兩萬塊。臺大電機系畢業的,多熱門啊!對不對?一個月四萬多,不到五萬,剩下多少?不到兩萬,哪有象我們這兒的工作人員,吃我的、穿我的,我還供他住,還領兩萬多,真的!吃我的、穿我的、住我的,對不對?開玩笑的啦!這工作人員是真的值得贊歎,值得贊歎。所以,告訴諸位就是說:如果我們今天生活無慮,身體安康,有佛法可以聽聞,知足了,知足了。人家買一顆水果叁千塊,你不相信喔?以前那個日本的信徒,買一顆什麼?哈密瓜,日本的哈密瓜,多少錢你知道嗎?叁千五百塊臺幣!我跟他講:吃下去當皇帝才吃,當皇帝才吃這個的。我媽媽常常講:要吃下去,就是當皇帝才吃這個的。我們不需要,我們有這麼大福報,我們就簡單嘛!吃一個幾塊錢的就可以了。其實我告訴你:你一桌一萬多塊,像那個餐廳,Chinese restaurant,那個restaurant,那個餐廳,一進去就是,對不對?叁千、五千,對不對?隨便開一瓶XO的,啵!一萬二,很恐怖的。對不對?這個衆生造業的時候,錢象流水一樣的出去。因此我們要了解,生命是很辛苦的,生存是很殘酷的。

  再來,你要結婚,要找一個對象,你長得漂亮,大家就爭啊!對不對?你長得又帥又有錢,大家又爭啊!對不對?你也想要找到一個依靠,因爲沒有學佛的,不知道啊,學佛有佛菩薩依靠,晚上睡覺就會笑,因爲我臨命終要到極樂世界去啊!對不對?我管你那麼多。是不是?好老公、惡老公,好老婆、惡老婆,對不對?統統要往生的,這無關老婆老公的問題,他心有整個依靠,又聽經,又聞法,有大智慧,他可以承受任何的打擊。所以,六祖後面就會談到,弟子就問他,說:師父啊!就問六祖惠能大師:什麼是涅磐的境界?什麼叫做涅磐的境界?六祖惠能大師就說:什麼是一個人大徹大悟,涅磐的境界呢?山崩地裂,天搖地動,無關于清淨自性,都跟清淨自性扯不上關系,清淨自性無相的東西。要到這種功夫,哇!怎麼得了!就是大地震,天搖地動,都無關于清淨自性的,一句就解決了!就是我們世間人講的:泰山蹦于前色不變,就是這種工夫,就是見性。我們現在沒有辦法這種功夫啦,兩句話,比乩童起乩更快,對不對?兩句話他就跳起來了,我是講我自己啦,我不是講大家,諸位都很有修養。我這個人就是這樣,從小就是脾氣不好、我慢,我爲什麼要講經說法?我告訴你:我講經說法不是講給你們聽的,我講經說法是爲了降伏我自己。知道嗎?你們是犧牲者,忍耐啊,忍耐一下,如果受益,是我的福報。講經說法,第一個受益的不是你們,是我,我每天要這樣回光返照,回光返照,降伏我慢。你知道我過去年輕的時候,人不狂妄枉少年啊!年輕的時候也是很狂的。對不對啊!爲什麼?沒辦法,進到大學去,我這個高中念什麼學校,來到逢甲?哎呀!像屈原一樣的,受到無盡的委屈,一直想投汨羅江自殺,那種感受很不舒服,我們這種智商。對不對?名校,還不錯啦!所以,那個進去就很不舒服因爲沒有學佛,沒有學佛就有落差,那個懷才不遇,屈原那種感覺。現在知道了,狂妄已經過去了,時不我予,現在知道了。所以,我就說了:我如果是屈原,我不會去跳汨羅江自殺,屈原跳汨羅江自殺是怎麼樣呢?那就是皇上不聽他的谏言,懷才不遇,對不對?他…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曹溪原本》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達磨大師血脈論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