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曹溪原本▪P44

  ..續本文上一頁,碰到這種砍不死的人,還砍叁次呢![久而方蘇,]才醒過來,久而方蘇。[求哀悔過,即原出家,]希望跟著六祖出家。[祖遂與金曰:]六祖就告訴他,說:[汝且去,恐徒衆翻害與汝。]六祖沒有問題,六祖就是佛,佛怎麼會去計較衆生呢?你要害他,他怎麼會動一個念頭?這樣怎麼叫做佛呢?還慈悲的:你拿著錢趕快走,要不然,我的徒弟,我受得了,徒弟受不了,徒弟會讓你死的呀,趕快走![汝可他日易形而來,吾當攝受。]講到這兒,就講到這個經典,講到目健連,目健連尊者是大神通第一,在經典裏面講、記載,目健連他證阿羅漢果後,也是弘揚佛法;但是,宿世也有殘害衆生,宿世,過去的。結果他要弘化的時候,去得罪了外道,得罪了外道,這經典上記載。得罪了外道,外道就用那個石頭,石頭、棍棒,活活的把舍利佛砸死。舍利佛因爲證阿羅漢果了,了解說這就是果報,一定要還,所以,就安住在那個地方,入定,然後,神識就……,因爲他就超越了,就進入實報莊嚴土了,因爲證阿羅漢果的人,他沒有什麼恨,該還的就是要還。結果目健連的徒弟:哇!這怎麼得了!殺死了我的師父。就派人,動用到人手,持刀去殺掉,把那個外道的領導,外道的領袖,就把他幹掉、殺掉,殺死他。這個外道的這些徒弟,那更恨了!兩邊就戰爭。這個事情到世尊的耳朵來,世尊就製止,以殺止殺,不順孝道,孝道就是不順真如之道。目健連被殺了,有他的業報啊!你再去殺掉那個外道的領袖,這外道領袖的徒弟,再來殺掉目健連的徒弟,殺來殺去,世尊趕快製止:不可以這樣子的呀!這樣殺到什麼時候呢?六祖,你看,多了不起,我看到這一段,哎呀!這六祖啊,我們不知道說,怎麼來贊歎這這一個大聖人,還原諒他,還拿錢給他,還怕徒弟傷害他,叫他改天再來。

  13

  [行昌禀旨,]你改天以後,[易形]就是化裝,換個裝。易形而來,你改天換個裝來,我當攝受,我就會攝受你。行昌禀旨,禀旨,[宵遁。] 宵遁就是趁夜遁隱,趁黑夜逃走。[後投僧。]後來投這個僧門,就是一個出家的團體。[出家,具戒,]就是受了具足戒,受了比丘戒。[精進。]具戒精進。[一日憶師之言,]張行昌受到了六祖的恩惠、救度,現在出家了,想到過去六祖交代的話,一日憶師之言,[還來禮觐。]來頂禮、來瞻仰六祖,供養六祖。[師曰:吾久念汝,汝來何晚。]我早就惦念著你了,你爲什麼來的這麼晚呢?[曰:昨蒙和尚舍罪,]從前、以前,蒙惠能和尚舍罪,就是寬恕。您的寬恕,[今雖出家苦行,終難報德。其惟傳法度生乎。]這個文字很簡單。[弟子常覽涅磐經,未曉常無常義。]又來了,你看!這個就是搞不懂,常無常義。[乞和尚慈悲,略爲解說。師曰:無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惡諸法分別心也。曰:和尚所說,大違經文。]人家佛性是常,你怎麼講無常呢?一切善惡分別心,統統是無常,和尚說是常?和尚所說,大違經文。[師曰:吾傳佛心印,安敢違于佛經。曰:經說佛性是常,]《大般涅磐經》說佛性是常。和尚您卻說佛性是無常,([和尚卻言無常。])[善惡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無常,和尚卻言是常。]跟一般人體悟不一樣,跟經典講的大異其趣,有違經典,他懷疑了。[此即相違,]這個跟經典講的不一樣啊!衆生就是這樣子,講無常,執著一個無常,講常,執著一個常,不曉得無常當體即空,就是無常,不曉得常能依體起用,就是無常。不懂!常跟無常,兩個方便說,放下,圓滿清淨自性,無相的東西,你能講無常嗎?能講常嗎?是不是?絕待的東西,又不是相。你要是說我們天地萬物,你說這個桌子、這個教室是無常。是不是?虛空是常,那是方便說,有對立、襯托,這是無常,那個是常。而我們清淨,絕待的清淨圓明的大智慧,它又不是相,它只是清淨的覺性。是什麼呢?對不對?不能講無常,也不能講常啊!好了,慢慢體會。和尚卻言常,就是相違。[令學人轉加疑惑。]本來經典還看的好好的,說無常,恩!觀無常。對不對?說有一個常,我們就說:喔!我本性就是常。又落入一個常的觀念,不曉得無常當體即空,它就是常,就是當下,萬法回歸當下嘛!令學人轉加疑惑。[師曰:涅磐經,吾昔聽尼無盡藏讀誦一遍,便爲講說,無一字一意不和經文。]沒有一字,沒有一義,不合佛的經論這個道理。[乃至爲汝,]我現在爲你講經,[終無二說。]也沒有……,跟過去一樣的,不會改變過去的說法。過去,我對無盡藏比丘尼這樣講,我現在也是告訴你這樣子。[曰:學人識量淺昧,願和尚委屈開示。]希望和尚慈悲開示。[師曰:汝知否。]你知道嗎?現在這一段很重要,諸位!你要全神貫注,不能動到任何的念頭,我來徹底的重複解釋。這個關卡突破,叁藏十二部經典盡通,這個就是關卡。[佛性若常,更說什麼善惡諸法,乃至窮劫無有一人發菩提心者。故吾說無常。]要注意聽喔!我們這個覺性如果是常,[常]就是固定。我們佛性如果是常,就固定,如何轉凡成聖?轉識成智?如何轉煩惱成菩提呢?轉動是無常嘛!就是佛性要起作用啊,它不是死板板的常,就擱在那個地方叫做常。世尊講經說法就是依體起用,大用現前。佛性如果是固定在那個地方的常,那說什麼善惡諸法呢?乃至窮劫,你發菩提心也沒有用啊!因爲佛性就是常,擱在那個地方,不能去惡從善,不能轉凡成聖。對不對?不能轉識成智,一點作用也沒有。乃至窮劫,也沒有一個人發菩提心啊!發菩提心也沒有用,發菩提心到成佛,當然是無常啊!故說無常。自性能轉動,大智慧起用,當然是無常。諸位,現在你就是真如熏習,起無常大用現前,在熏習正法,佛性是無常。[正是佛說真常之道也。]那才是永恒的法身慧命,法身慧命,永恒的法身慧命,能夠轉動*輪,轉動自性,能夠轉凡成聖,不是固定的那個常,起不了作用的常。這個才是真正的常,能起大般若智慧之用,叫做真常,所以,佛說真常之道也,才是我們永恒的法身慧命。我們永恒的法身慧命,能轉動大智慧,摧伏一切的煩惱,當然,方便說:那叫做無常,常怎麼轉呢?你看到一個輪子在那邊,那個車子能動嗎?能動嗎?輪子要轉,車子才能動啊!對不對?就是這個道理。[又一切諸法若無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處。]這一段你要全神貫注,我告訴你,這一段,除非你悟道,包括法師,包括護法居士,沒有人看得懂,看得懂的舉手,哎呀!聖意難測啊!大難大難,摸不著頭緒。注意聽!底下,又一切諸法若無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如果一切諸法,[若]就是固定在。如果一切法固定在無常的角度,就是沒有轉圓的余地,固定在無常,那麼就物物皆有自性,物物:每一個物,沒有辦法都擁有自己的這個性質,那就是無常啊。容受生死,就變成了必定要受生死,就因爲無常當體即空,所以,我們可以了生死。無常若不空,我們變成永遠的六道輪回,永遠的生死。注意聽!再講一遍,若無常者,如果一切諸法若無常,一切諸法如果固定在無常的角度,不是無常當體即空的話,無常沒有辦法空,那麼,我們就必須一直繼續六道輪回的生死。爲什麼?物物皆有無常的自性,就無常啊!這個[自性]不是清淨自性。每一個物都有無常的性,固定的無常,[容]就是必定,一定要生死。意思就是:正因爲無常可以空,所以你可以解脫生死。正因爲無常可以把它空掉,就是永恒的法身慧命,所以,我們可以有辦法把它解脫生死,所以叫做容受生死。而真常性,真常性有不遍之處,注意聽!什麼叫做真常性呢?真常性底下加叁個字,真常[畢竟空]性,有不遍之處,這樣講就更清楚了。好,你看到任何一個物,就是無常:可是,無常它畢竟空,如果無常沒有畢竟空,我們爲什麼佛性盡虛空界,遍法界呢?在坐諸位!我們用這句話,給在座諸位來講,看看你體悟得出體悟不出來?如果一切法是無常,看這裏,如果一切法是無常,你是無常,甲、乙、一號、二號、叁號、四號到一百號、二百號,如果統統叫做無常,固定無常,知道嗎?固定無常,那你就是永遠要生死了。對不對?沒有轉圓的余地,無常嘛,你怎麼轉得過來?轉個角度說:正因爲無常可以空,畢竟空,所以,你有辦法了生死,放下就是。好了!這個無常,在座諸位每一個色身,體悟到無常,當體就是畢竟空性,所以,我們的佛性怎麼樣?周遍法界,人人都有圓滿的清淨自性,周遍法界,萬法平等。對不對?所以,如果固定在無常,就沒有辦法周遍法界了。所以,底下就是說:而真常性有不遍之處,而真常的畢竟空性,變成沒有辦法圓滿的遍一切處。這樣聽得懂嗎?有人點頭了。那很好!我不知道你聽得懂不懂?我再重複的,把這一段再解釋,消文釋義的徹底的講一遍。

  五十叁頁,師曰:汝知否?你了解嗎?佛性若常,佛性如果固定在常,那麼,說什麼善惡諸法,乃至窮劫,無有一人發菩提心。因爲菩提心也沒有用啊,你佛性是常啊,沒有辦法轉煩惱成菩提,沒有辦法轉惡成善,也沒有辦法轉識成智,對不對?因爲它是常嘛,轉不動嘛!所以我說:佛性是無常,正因爲大用可以現前,正是佛所說的,才是法身真常,我們的涅磐、般若大智慧的法身,因爲它可以轉動。又一切諸法,如果固定在無常的角度,無常的角度,每一種東西,都是在固定的角度,那麼,在座諸位你統統要死,而且沒有辦法超越六道輪回,容受生死,你一定要六道輪回,因爲它是怎麼樣?固定在無常。正因爲無常可以空,所以,我們能夠斷煩惱,成菩提,這樣子才是真正的、究竟的無常常義。所以,如果說:你固定了這個生死,物物皆有自性,而必定受這個生死,那麼,我們的法界,圓滿的清淨自性,畢竟空性,就有不周到圓滿普遍的地方了,就偏了,正因爲無常當體即空,所以我們能夠遍滿法界…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曹溪原本》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達磨大師血脈論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