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曹溪原本▪P46

  ..續本文上一頁你說痛嘛,就跟凡夫起嗔恨心一樣。六祖考試看看,有沒有真的見性。[汝向前見不見,] [向]就是剛剛。你剛剛那個見跟不見,你講的說:問我見跟不見,你落入兩邊,([是兩邊。])[向]就是剛剛。你剛剛問我惠能那個見跟不見,你這一句就落入兩邊。 [痛不痛是生滅。]不痛,就是不痛啊,就是生滅法。[汝自性且不見,敢耳戲論。]碰到聖人,這下沒辦法耍大刀了,要是我們沒這個能力的話,他來:我以無住爲本,見就是主。你馬上昏了,你不會回答。是不是?六祖是聖人,大徹大悟的聖人,敢來這裏耍!你自性且不見,敢來這裏戲論。戲論就是耍嘴皮,不是真功夫,耍嘴皮。[神會禮拜悔謝。]忏悔。[師又曰:汝若心迷不見,]你如果不悟,迷了,不悟。[問善知識覓路。]找尋一條解脫的道路。汝若心悟,[汝若心悟,即自見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見自心,]你自己迷了,還不見,沒有見到自己的心性。[卻來問吾見與不見。汝見自知,]關你什麼事啊!我見不見自知啊![豈代汝迷。]是不是?我沒有辦法代替你迷。你如果自己見性,[汝若自見,亦不代吾迷。]你見性,沒辦法代替我迷。就是各人生死各人了。[何不自知自見,]意思就是說:你何不當下自知自性,自見本心。這個“自知”底下加兩個字:叫做[自性];“自見”的底下加兩個字,叫做[本心],就更清楚了,何不當下自知自性,自見本心?[乃問吾見與不見。神會再禮百余拜,求謝過衍。]這十叁歲的小孩子真有福報,碰到六祖。[服勤給侍,]神會在六祖旁邊服侍。[不離左右。一日師告衆曰:吾有一物,]我有一種東西。六祖當然是指我們的清淨自性。我有一種東西,這種東西,[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沒有背、面。[諸人還識否。]你們認識這種東西是什麼嗎?六祖問的當然就是我們的清淨自性,我們的清淨自性,沒有頭也沒有尾,沒有名字,沒有正面,也沒有背面。你們大家認不認識這個清淨自性?神會就跑出來了,[神會出曰:是諸佛之本源,神會之佛性。師曰:向汝道無名無字,汝便喚作本源佛性。]你沒有聽清楚嗎?我剛剛不是跟你講嗎?這種東西是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的嗎?無背無面,你竟然跑出來說:是諸佛之本源,神會的佛性,這不就又落入名字了嗎?剛剛跟你講沒有名沒有字,你便喚作本源佛性,還加上一個[本源佛性]這四個字。[汝向去有把茅蓋頭,也只成個知解宗徒。]諸位注意看,把筆放下來,注意看這裏,現在要解釋了,什麼叫做向去?向去。以這個爲中間,這個中間,這個爲偏位,這個是正位,這個偏位。從偏位向到這個正位,叫做向去;從正位來到偏位,叫做卻來,卻來,就是一個去,再一個ㄗ,注音符號ㄗㄊㄙ的ㄗ,卻,一個去。卻來,從偏到正,叫做向去;從正到偏,偏向一個方向,叫做卻來。說:向去有把茅蓋頭,這個“向去”的意思就是說:你本身也沒有什麼德行,你現在還不錯,能夠住在這個地方。這個[向去]用我們現在的話才聽得懂,叫做:你托大衆的福,用現在的話你才聽得懂。你因爲托了大家的福,怎麼樣?有把茅蓋頭,這個茅蓋頭就是草覆蓋在上面,遮遮雨啊、擋擋陽光啊,意思就是說:所幸還有一間這個茅屋,表示不是很富麗堂皇,還蓋在上面,怎麼樣?還可以讓你住下來,福報不錯了。可惜,你只成個知解宗徒,知解就是在文字上下功夫,表相上下功夫,不是在真的清淨自性上下功夫。我再講一遍:向去有把茅蓋頭,也只成個知解宗徒,你還算不錯,托了大家的福,還有一個不錯的茅棚、草庵,給你住下來,福報算不錯了;但是,很可惜,你只是一個依文解義的文字上下功夫,不是真的見性的一個真正的修行人,只在表相、文字上下功夫的人。[會後。]就是神會。後來,[入京洛。] “京”就是京都,“洛”就是洛陽,河南洛陽。[大弘曹溪頓教。著顯宗記,]他就是荷澤禅師,“荷”就是一個草頭,加一個爲何的何,“澤”就是叁點水,德澤加被,恩澤的澤。荷澤禅師,《顯宗記》[行于世。師見諸宗難問,鹹起惡心,]不只是我們現在,一千叁百年前的六祖,互相攻擊、毀謗、傷害,就從來沒有停止過。真的!爲什麼?嫉妒啊!所以,我們要認爲:世間、莎婆世界這個就是成常的,不需要太難過,也不需要太在意,衆生六道輪回,就是這樣子。好了!鹹起惡心,[多聚座下。憫而謂曰:]因爲看底下的人,那個發心都不是好的,爲什麼難問呢?難問就是故意刁難。諸宗就表示各大宗派,修學佛道,以各大宗派爲依據經典,各人修各人的,可是,就一直來爲難六祖。做一個聖人還不簡單!師見諸宗難問,鹹起惡心,起的念頭都不好,都跑來他的座下,六祖就憐憫大家,憫而謂曰:[學道之人,一切善念惡念,應當盡除。]應當盡除就是說:不應當起惡念,也不要著一個善念。[無名可名,名于自性。]我們的清淨自性,沒有任何一個名字,方便說:名于自性這個名就是方便。清淨自性沒有名字可以名,但是,方便叫做自性。[無二之性。]這無二就是當下,見善惡當處,不起心、不動念、不著,叫做不二。這個善惡不而之性,善性本空,惡性本空,無所住著,這個清淨的自性,就是無二之性,就是實性,就是我們的本性。[是名實性。于實性上建立一切教門,言下便須自見,諸人聞說,總皆作禮,請事爲師。]

  五十五頁中間,[唐朝徵诏第八]名氣這麼大的六祖,當然皇上就要徵诏了。[神龍二年,]這個是唐中宗的年號,“中”就是中間的中,中正的中,唐中宗年號。寫一下:西元706年,神龍二年,西元706年。[上元日,]諸位!元宵節叫做上元,正月十五日叫做上元日。中元是幾號啊?七月十五。對了!下元呢?十一月十五。所以,我們就知道了,元宵節正月十五,叫做上元,中元普度七月十五,叫做中元,下元就是十一月十五,這是指農曆。神龍二年,因爲那時候沒有西曆,那時候,哪裏有什麼西曆幾年幾年的?那時候,中國都是用農民曆的,農曆年的。神龍二年上元日,[則天]就是武則天,武則天跟六祖是同一個朝代的人。[中宗]這是唐高宗的太子。這個中宗,他被武則天母後廢掉,貶爲廬陵王,“陵”就是耳朵部,我們嘉陵街那個陵,廬陵王。被這個武則天母後貶爲廬陵王,居房州,房子的房,那個州。居住在房州十四年,這個張柬之迎複位,就是把他迎回來,張柬之把他迎請回來皇宮。經五年駕崩,中宗往生了,走了。講到這個中宗,唐高宗的太子唐中宗。[诏雲:]诏雲就是皇帝下命令,诏雲。[朕請安]就是慧安國師。[秀]就是神秀大師。北宗神秀大師,還有嵩嶽慧安國師,嵩山的嵩,一個山,再一個高,嵩嶽,嵩嶽慧安國師,還有神秀大師,兩位入京。[二師宮中供養。萬機之暇,]國事很多叫做萬機,每天很忙。只要忙完了國事有空閑,怎麼樣?[每究一乘。]一乘就是最上乘。可見唐朝那個佛教有多興盛,連皇帝、文武百官統統信佛,統統信佛,叫做盛唐時期。[二師推讓雲:]神秀大師還有慧安國師就推讓,謙卑的推讓說:[南方有能禅師,]南方有惠能禅師。[密受忍大師衣法,]秘密的傳授這個弘忍大師的衣法,就是正在傳這個見性大法。[傳佛心印,可請問彼,]你可以到南方,請示惠能大師,人家都告訴他這樣子。今,這皇帝就譴……,[今譴]就是派遣大內的高手。譴[內侍]我們叫做大內高手,皇宮內稱爲大內。今譴宮內的高手、將軍,是不是?[薛簡]內侍,意思就是服侍皇上,其實是在左右,在皇上的左右,叫做內侍。在皇上的左右叫薛簡,[弛诏迎請。] 弛诏迎請,就是奔馳,快速的傳達皇帝的命令,來迎請六祖。要我們現在的話,總統召見、主席召見,哎呀!都快樂的不得了。覺得于有榮焉。六祖不去,看下去,六祖他不去的,[願師慈念,速赴上京。]希望六祖到京城來。[師上表辭疾,]六祖就寫一個……,當然是請人家寫的啦。上表,上表就是下對上,他是皇帝嘛!表辭疾,上表辭疾。不要,說我生病,身體不好啊!我不去,不想到宮中。[願終林麓。]麓就是山足,山的底下,這一片森林的腳底下,我們講的山邊。願終林麓,那是森林的底下,山足,足就是腳那個足。[薛簡曰:京城禅德皆雲:]人很多的地方叫做京城。他跟皇上住在一起,做侍者。京城裏面的這些修禅的人都說了:[欲得會道,必須坐禅習定。]想要開悟,會道:想要開悟,[會]就是悟入佛道,必須坐禅而習定。[若不因禅定而得解脫者,]不可能![未之有也。]簡直是不可能。坐在那邊參禅、修定,如果不因爲這個禅定,而能夠得到解脫的,不可能![未審師所說法如何。]不知道您所說的法是怎麼樣呢?您怎麼說呢?[師曰:]這一句太重要了:[道由心悟,豈在坐也。]道,它是心在悟的,不是一直坐在那個地方呀!金剛經不是這樣講嘛,([經雲:])[若言如來若坐若臥,是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是不是?[何故]那是相的東西,世尊指的是你的清淨自性,是不來不去,不生不滅的。[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我們的清淨自性,沒有來去、生滅的,所以,無所從來,也無所去。[無生無滅,]不起心、不動念就得了,不著相,離一切相,就是我們本來面目。老是坐在那邊參禅悟道,道由心悟,豈在坐也?[是如來清淨禅。]這個就是如來的清淨禅。[諸法空寂,]見到一切相,本不可得,畢竟空,透視它,不住著它,不起心動念,無念,[是如來清靜坐。]你叫我坐哪邊呢?說到究竟,還是無證啊,([究竟無證。])無所證啊![豈況坐耶。]連證都沒有,哪是一直坐在那邊參?[簡曰:]薛簡就說了。[弟子回京,主上必問。]皇上一定會問了。[願師慈悲,指示心要。傳奏兩宮,]兩宮就是以前分東宮跟西宮,東宮太子啊!對不對?傳奏兩宮,[及京城學道者,]這個人多聚集的地方,叫做…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曹溪原本》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達磨大師血脈論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