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曹溪原本▪P47

  ..續本文上一頁京城,皇上住的地方,當然就是最主要的嘛,就是我們今天講的臺北市啊,或是北京啊,人多啊!是不是?京城學道者。[譬如一燈燃百千燈,] 一個燈點燃了百千燈。[冥者皆明,]昏暗的就讓它明亮。[明明無盡。]這樣子一燈傳千燈……,明明無盡。[師雲:道無明暗,明暗是代謝之義。]哇!太了不起了![明明無盡,亦是有盡。]只要你動一個念頭,說:明出現,暗除掉,這個就不是見性。沒有明,沒有暗,沒有來去、生滅、增減的東西,所以師雲:道沒有明暗,爲什麼?明暗是相啊!對不對?明暗是代謝之詞,生滅無常,代謝就是生滅無常之義。你講明暗,那是生滅無常的意思,你就是講明明無盡,還是有一天會盡。所以,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我沒有伎倆,因爲有伎倆就會用完了。對不對?你有伎倆,你就用得完。所以,明明也是有盡,明明無盡,還是有盡。爲什麼?相對立之名,[相待立名。故淨名經雲:法無有比,]真正見性的人,不比較、不計較,自己快樂最知道,很清楚。法無有比,有比就是相待。[無相待故。]法沒有比較,就沒有能所,就沒有相待、相對待。[簡曰:]因爲薛簡沒有開悟,他就問了。[明喻智慧,暗喻煩惱。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破煩惱,]倘就是如果。如果不用智慧照破煩惱,[無始生死憑何出離。]這個文字簡單。[師曰:]煩惱當體即空,煩惱不可得,[煩惱即是菩提。]不要離開本處。[無二無別。]煩惱就是菩提,當你見到清淨自性的時候,你悟到煩惱本空,菩提本自具足,無二無別。[若以智慧照破煩惱者,此是二乘見解,]就是修聲聞、緣覺的。[羊鹿等機。]羊就是小乘,鹿就是中乘。[上根大智,悉不如是。]薛簡,[簡曰:如何是大乘見解。]什麼是大乘人的見地呢?[師曰:明與無明,凡夫見二。]永遠是能所對立的。[智者了達其性無二。]大智慧的人,了達明無明性,暗無暗性,明暗統統畢竟空,相不可得,自性就展露了。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當下,其性無二就是其畢竟空性是不可得,沒有兩個,暗畢竟空,明也是畢竟空,這個畢竟空當下無著,這個不二之性,當下就是實性。[實行者,]如果悟到我們的清淨自性。[處凡愚而不減,]就是你凡夫,你的佛性也不滅。[在賢聖而不增,]你有一天悟道了,沒有任何增加。[住煩惱而不亂,]真正在一切境界裏面,如如不動,煩惱不可得。[居禅定而不寂,]就算在禅定當中,也不會落入寂滅,因爲要起大用。我們的清淨佛性,不斷滅,也不常。爲什麼?起大作用,當然是無常。我們居禅定,但是也不寂,不落入寂靜,因爲它會照,寂而常照。[不斷不常,]它不是斷滅,它有作用啊,有作用叫做不常啊,就是無常嘛!我們的清淨自性,本來就[不來不去,不在中間,]中間是人家設立的。諸位!有的人看不懂,講個例子,譬如說:這個桌子,左邊,這左邊,這個是右邊,我們說:這個是中間。你跑去外面虛空看看,你說中間在哪裏?你跑去外面看看,你指給我看看?這個桌子,你說師父坐的這個桌子,這個叫左邊,這個叫做右邊。是不是?這個叫做什麼?中間,你跑去外面看看,哪裏是中間?所以,我們要了解,沒有八邪道,就沒有八正道,八正道也是方便說。我們爲什麼要八正道呢?就是因爲衆生邪迷啊;悟了,難道你還扛一個把正道嗎?是不是啊?正是對邪講的嘛,邪是對正講的嘛,正邪兩邊襯托出中道。所以,我告訴你:佛教沒有中道,畢竟空叫做中道,離兩邊叫做中道,不生不滅叫做中道,無相叫做中道,無減叫做中道,要不然怎麼講呢?畢竟空叫做中道。沒有講中的,有兩邊才講中嘛!我們講八正道也是這樣子,佛爲什麼要講八正道?要破除衆生的邪迷,你對六祖這個本性具足的大聖人,哪裏是八正道啊?一道也沒有啊!是不是?底下,說: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爲什麼?不攀緣這個相,動念著這個相都不會,心都安詳,定在那個地方,雖定,但是,有大般若智慧起作用。[名之曰道。]你悟到這個清淨本來的自性,不遷滅、不生滅,不來不去,性相如如,這個叫做道。[簡曰:師說不生不滅,何異外道。]外道也講不生不滅啊![師曰:外道所說不生不滅者,將滅止生,以生顯滅。滅尤不滅,生說不生。我說不生不滅者,本自無生,今亦無滅。所以不同外道。]諸位!在這個地方,把筆放下來,放下來,這個沒有人看的懂,只有我知道,你要注意聽,我現在告訴你:我先講外道的,先講外道的,外道的不生不滅,所謂不生不滅,將滅止生,我現在舉個例子,我們幾點講經呢?兩點半,兩點半過去以後,再來就半個鍾頭做一個點吧!叁點、叁點半、四點,注意聽,注意看哦!兩點半、叁點、叁點半、四點、四點半,一個一個點來,好!注意聽,外道,先講外道的,兩點半,叁點跟兩點半來比較,怎麼樣?將滅止生,叁點到了,兩點半怎麼樣?滅了。很好!還知道會回答,很好!叁點到,兩點半滅了,將滅止生,叁點生,怎麼樣?兩點半滅了,把兩點半滅了,止住兩點半生,以生顯滅,叁點生,來顯示兩點半滅。滅尤不滅,你說兩點半滅,你用叁點來滅掉兩點半,可是,再繼續推進,叁點又推到叁點半,將來叁點半又把叁點滅掉,滅尤不滅,你說,叁點來滅掉兩點半,就有一個時候,要滅掉你這個叁點,一定有一個時候,滅掉你這個叁點。好!叁點半滅掉叁點,四點又滅掉叁點半,四點生,叁點半滅,四點半生,四點滅,就是這樣子了。!兩點半、叁點、叁點半、兩點半滅了,叁點生,叁點滅了,怎麼樣?叁點半生,叁點半滅了,四點生,這樣算滅嗎?繼續生滅啊,滅不掉啊,滅不掉。生說不生,將來又會生,他說不生,你拿叁點來滅掉兩點半,知道滅的這個點是對立存在的,對立存在的,有一天人家也會把你幹掉、滅掉。對不對?你講,諸位!如果有人講:我很偉大。意思是什麼?意思是說:一定還有人比我更偉大的。知道嗎?比較啊,比較之下,我很偉大,意思就是不偉大,你有比較嘛!對不對?自己覺得很了不起,就一定有人比你更了不起;可是,我統統擺平了,我沒有什麼了不起,我也沒什麼偉大,大不大,小不小,統統沒有,擺平了,就絕對的大,沒有人跟你比較,你最大。對不對?就是這樣子。大徹大悟的人,心見到的,跟衆生是大不相同的,你只要有比較,就叫做生滅。好了!我們現在來講六祖的了,還不要看課本,不要看,等一下我會再講。好!我說不生不滅,本自無生,今也不滅。要注意聽喔!兩點半了,我們來分析兩點半,兩點半一開始的時候,你記得!那個開始,大家集合,集合,好了!集合以後,我們要准備開始講經了,兩點半分析起來,衆緣和合,自性本空,兩點半,其實根本就沒有開始,是我們妄執、妄動。知道嗎?假設說:有兩點半,因爲當體即空,時間、空間,就是人類假設出來的,因爲虛妄的執著,兩點半當下就是空。對不對?方便說:兩點半是開始,即一切相。離一切相,根本就沒有兩點半開始,這開始叫做妄動,六祖講的:本自無生,兩點半有生嗎?緣起性空,哪個地方生?我們現在一直講經……,也沒有生啊!方便說:我們在講經。今也不滅,所以不同外道。諸位現在看課本了,這樣再來聽,那就看得來了。

  14

  簡曰:五十六頁,簡曰:師說不生不滅,何異外道所說的不生不滅呢?師曰,六祖惠能就說了:外道所說的不生不滅,其實還是落入生滅,還是落入生滅。爲什麼呢?將滅止生,把這個滅停止這個生,譬如說:兩點半,對不對?叁點,它就這樣子啊,兩點半滅掉了,就止什麼?兩點生,兩點半再往前推,將滅止生,兩點半滅掉,怎麼樣?兩點半沒有生,但是它還是生。爲什麼?叁點來把它除掉,所以叫:將滅來止這個生,把滅産生,然後這個生除掉,滅還是生。以生顯滅,用這個生來顯這個滅,互相顯,有生,它就有滅,用生來顯滅,將滅止生嘛,滅止掉生,生顯滅,那不是生滅嗎?滅尤不滅,還是沒有滅掉啊,你只是互相襯托,繼續産生。底下加叁個字,“生”說不生,將來又,“將來又”生,這“生”加叁個字,“將來又”生;生的底下加兩個字,“如何”說不生。你怎麼說不生啊?所以,生說不生,這個看不懂。生說不生,意思就是說:將來又生,你如何說它不生呢?諸位!如果我們也照見五蘊皆空,萬法不可得,不要妄執、不要妄動、不妄分別,不要虛妄的世間過日,如如不動,性相本如,沒有增減、生滅之相,沒有明暗、來去之相。所以,底下,這六祖啊:我說不生不滅者,本自無生,兩點半,兩點半無生。對不對?現在兩點半既然沒有生,我們現在講的五點有生滅嗎?沒有。爲什麼?當體即空嘛,也是沒有啊!是不是?方便說:我們在講經,你們在聽經,這個也是虛幻的、不實在的,所以,不同外道。[汝若欲知心要,]你想要禅宗見性大法的心要,這個底下就是關鍵:[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就是不能執著任何的善念、惡念,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就是不能落入根、塵、識的觀念,二元,不能落入二元對立,善惡就是二元對立。[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恒沙。] 湛然常寂,就是光明的清淨自性,妙用恒沙,無量無邊叫做恒沙。[簡]就是薛簡。[蒙指教,豁然大悟。]這個“大”要念很大聲,替他高興。諸位!有沒有這個字要念大聲一點的?哇!豁然大悟,那就恭喜大家了,你本來就具足了,我也沒有給你們,你們也無所得,大家都平等。[禮辭歸阙,]“阙”就是皇宮,禮辭歸阙。這個薛簡大悟,你看!人家到六祖那邊去,對不對?這樣講不到幾分鍾,大悟啊!我們搞到今天,第六天了,人家去,幾分鍾、幾秒鍾,就解決生死了;我們搞到現在,幾天幾夜了,還沒什麼消息,講到無常常就……。不過,還是有人有所悟,有所悟…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曹溪原本》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達磨大師血脈論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