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P47

  ..续本文上一页京城,皇上住的地方,当然就是最主要的嘛,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台北市啊,或是北京啊,人多啊!是不是?京城学道者。[譬如一灯燃百千灯,] 一个灯点燃了百千灯。[冥者皆明,]昏暗的就让它明亮。[明明无尽。]这样子一灯传千灯……,明明无尽。[师云:道无明暗,明暗是代谢之义。]哇!太了不起了![明明无尽,亦是有尽。]只要你动一个念头,说:明出现,暗除掉,这个就不是见性。没有明,没有暗,没有来去、生灭、增减的东西,所以师云:道没有明暗,为什么?明暗是相啊!对不对?明暗是代谢之词,生灭无常,代谢就是生灭无常之义。你讲明暗,那是生灭无常的意思,你就是讲明明无尽,还是有一天会尽。所以,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我没有伎俩,因为有伎俩就会用完了。对不对?你有伎俩,你就用得完。所以,明明也是有尽,明明无尽,还是有尽。为什么?相对立之名,[相待立名。故净名经云:法无有比,]真正见性的人,不比较、不计较,自己快乐最知道,很清楚。法无有比,有比就是相待。[无相待故。]法没有比较,就没有能所,就没有相待、相对待。[简曰:]因为薛简没有开悟,他就问了。[明喻智慧,暗喻烦恼。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破烦恼,]倘就是如果。如果不用智慧照破烦恼,[无始生死凭何出离。]这个文字简单。[师曰:]烦恼当体即空,烦恼不可得,[烦恼即是菩提。]不要离开本处。[无二无别。]烦恼就是菩提,当你见到清净自性的时候,你悟到烦恼本空,菩提本自具足,无二无别。[若以智慧照破烦恼者,此是二乘见解,]就是修声闻、缘觉的。[羊鹿等机。]羊就是小乘,鹿就是中乘。[上根大智,悉不如是。]薛简,[简曰:如何是大乘见解。]什么是大乘人的见地呢?[师曰: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永远是能所对立的。[智者了达其性无二。]大智慧的人,了达明无明性,暗无暗性,明暗统统毕竟空,相不可得,自性就展露了。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当下,其性无二就是其毕竟空性是不可得,没有两个,暗毕竟空,明也是毕竟空,这个毕竟空当下无着,这个不二之性,当下就是实性。[实行者,]如果悟到我们的清净自性。[处凡愚而不减,]就是你凡夫,你的佛性也不灭。[在贤圣而不增,]你有一天悟道了,没有任何增加。[住烦恼而不乱,]真正在一切境界里面,如如不动,烦恼不可得。[居禅定而不寂,]就算在禅定当中,也不会落入寂灭,因为要起大用。我们的清净佛性,不断灭,也不常。为什么?起大作用,当然是无常。我们居禅定,但是也不寂,不落入寂静,因为它会照,寂而常照。[不断不常,]它不是断灭,它有作用啊,有作用叫做不常啊,就是无常嘛!我们的清净自性,本来就[不来不去,不在中间,]中间是人家设立的。诸位!有的人看不懂,讲个例子,譬如说:这个桌子,左边,这左边,这个是右边,我们说:这个是中间。你跑去外面虚空看看,你说中间在哪里?你跑去外面看看,你指给我看看?这个桌子,你说师父坐的这个桌子,这个叫左边,这个叫做右边。是不是?这个叫做什么?中间,你跑去外面看看,哪里是中间?所以,我们要了解,没有八邪道,就没有八正道,八正道也是方便说。我们为什么要八正道呢?就是因为众生邪迷啊;悟了,难道你还扛一个把正道吗?是不是啊?正是对邪讲的嘛,邪是对正讲的嘛,正邪两边衬托出中道。所以,我告诉你:佛教没有中道,毕竟空叫做中道,离两边叫做中道,不生不灭叫做中道,无相叫做中道,无减叫做中道,要不然怎么讲呢?毕竟空叫做中道。没有讲中的,有两边才讲中嘛!我们讲八正道也是这样子,佛为什么要讲八正道?要破除众生的邪迷,你对六祖这个本性具足的大圣人,哪里是八正道啊?一道也没有啊!是不是?底下,说: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为什么?不攀缘这个相,动念着这个相都不会,心都安详,定在那个地方,虽定,但是,有大般若智慧起作用。[名之曰道。]你悟到这个清净本来的自性,不迁灭、不生灭,不来不去,性相如如,这个叫做道。[简曰:师说不生不灭,何异外道。]外道也讲不生不灭啊![师曰:外道所说不生不灭者,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尤不灭,生说不生。我说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无灭。所以不同外道。]诸位!在这个地方,把笔放下来,放下来,这个没有人看的懂,只有我知道,你要注意听,我现在告诉你:我先讲外道的,先讲外道的,外道的不生不灭,所谓不生不灭,将灭止生,我现在举个例子,我们几点讲经呢?两点半,两点半过去以后,再来就半个钟头做一个点吧!三点、三点半、四点,注意听,注意看哦!两点半、三点、三点半、四点、四点半,一个一个点来,好!注意听,外道,先讲外道的,两点半,三点跟两点半来比较,怎么样?将灭止生,三点到了,两点半怎么样?灭了。很好!还知道会回答,很好!三点到,两点半灭了,将灭止生,三点生,怎么样?两点半灭了,把两点半灭了,止住两点半生,以生显灭,三点生,来显示两点半灭。灭尤不灭,你说两点半灭,你用三点来灭掉两点半,可是,再继续推进,三点又推到三点半,将来三点半又把三点灭掉,灭尤不灭,你说,三点来灭掉两点半,就有一个时候,要灭掉你这个三点,一定有一个时候,灭掉你这个三点。好!三点半灭掉三点,四点又灭掉三点半,四点生,三点半灭,四点半生,四点灭,就是这样子了。!两点半、三点、三点半、两点半灭了,三点生,三点灭了,怎么样?三点半生,三点半灭了,四点生,这样算灭吗?继续生灭啊,灭不掉啊,灭不掉。生说不生,将来又会生,他说不生,你拿三点来灭掉两点半,知道灭的这个点是对立存在的,对立存在的,有一天人家也会把你干掉、灭掉。对不对?你讲,诸位!如果有人讲:我很伟大。意思是什么?意思是说:一定还有人比我更伟大的。知道吗?比较啊,比较之下,我很伟大,意思就是不伟大,你有比较嘛!对不对?自己觉得很了不起,就一定有人比你更了不起;可是,我统统摆平了,我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也没什么伟大,大不大,小不小,统统没有,摆平了,就绝对的大,没有人跟你比较,你最大。对不对?就是这样子。大彻大悟的人,心见到的,跟众生是大不相同的,你只要有比较,就叫做生灭。好了!我们现在来讲六祖的了,还不要看课本,不要看,等一下我会再讲。好!我说不生不灭,本自无生,今也不灭。要注意听喔!两点半了,我们来分析两点半,两点半一开始的时候,你记得!那个开始,大家集合,集合,好了!集合以后,我们要准备开始讲经了,两点半分析起来,众缘和合,自性本空,两点半,其实根本就没有开始,是我们妄执、妄动。知道吗?假设说:有两点半,因为当体即空,时间、空间,就是人类假设出来的,因为虚妄的执着,两点半当下就是空。对不对?方便说:两点半是开始,即一切相。离一切相,根本就没有两点半开始,这开始叫做妄动,六祖讲的:本自无生,两点半有生吗?缘起性空,哪个地方生?我们现在一直讲经……,也没有生啊!方便说:我们在讲经。今也不灭,所以不同外道。诸位现在看课本了,这样再来听,那就看得来了。

  14

  简曰:五十六页,简曰:师说不生不灭,何异外道所说的不生不灭呢?师曰,六祖惠能就说了:外道所说的不生不灭,其实还是落入生灭,还是落入生灭。为什么呢?将灭止生,把这个灭停止这个生,譬如说:两点半,对不对?三点,它就这样子啊,两点半灭掉了,就止什么?两点生,两点半再往前推,将灭止生,两点半灭掉,怎么样?两点半没有生,但是它还是生。为什么?三点来把它除掉,所以叫:将灭来止这个生,把灭产生,然后这个生除掉,灭还是生。以生显灭,用这个生来显这个灭,互相显,有生,它就有灭,用生来显灭,将灭止生嘛,灭止掉生,生显灭,那不是生灭吗?灭尤不灭,还是没有灭掉啊,你只是互相衬托,继续产生。底下加三个字,“生”说不生,将来又,“将来又”生,这“生”加三个字,“将来又”生;生的底下加两个字,“如何”说不生。你怎么说不生啊?所以,生说不生,这个看不懂。生说不生,意思就是说:将来又生,你如何说它不生呢?诸位!如果我们也照见五蕴皆空,万法不可得,不要妄执、不要妄动、不妄分别,不要虚妄的世间过日,如如不动,性相本如,没有增减、生灭之相,没有明暗、来去之相。所以,底下,这六祖啊:我说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两点半,两点半无生。对不对?现在两点半既然没有生,我们现在讲的五点有生灭吗?没有。为什么?当体即空嘛,也是没有啊!是不是?方便说:我们在讲经,你们在听经,这个也是虚幻的、不实在的,所以,不同外道。[汝若欲知心要,]你想要禅宗见性大法的心要,这个底下就是关键:[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就是不能执着任何的善念、恶念,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就是不能落入根、尘、识的观念,二元,不能落入二元对立,善恶就是二元对立。[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 湛然常寂,就是光明的清净自性,妙用恒沙,无量无边叫做恒沙。[简]就是薛简。[蒙指教,豁然大悟。]这个“大”要念很大声,替他高兴。诸位!有没有这个字要念大声一点的?哇!豁然大悟,那就恭喜大家了,你本来就具足了,我也没有给你们,你们也无所得,大家都平等。[礼辞归阙,]“阙”就是皇宫,礼辞归阙。这个薛简大悟,你看!人家到六祖那边去,对不对?这样讲不到几分钟,大悟啊!我们搞到今天,第六天了,人家去,几分钟、几秒钟,就解决生死了;我们搞到现在,几天几夜了,还没什么消息,讲到无常常就……。不过,还是有人有所悟,有所悟…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达磨大师血脉论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