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P48

  ..续本文上一页,我们是知道的,心照不宣,太好、太棒了,英文怎么说?SO GOOD!会讲吧!SO GOOD !如果糟透了怎么说呢?SO BAD !BAD ,糟透了叫SO BAD 太棒了!SO GOOD !我们前几天讲的叫做SO WHAT?好了!礼辞归阙,[表奏师语。]表奏,写奏折呈给皇上看,六祖讲些什么话,叫做表奏师语。[其年九月三日有诏,]皇帝下的命令。[奖谕]“谕”就是皇上的指令。[师曰:]谕师赞叹,来褒扬一下。[师]就是皇上讲,说:六祖惠能叫师,皇上尊称他,师,[辞老疾,]你辞掉不来皇宫,说你老了、你病了,[为朕修道,]你为我皇上来修道。[国之福田。]这个六祖当时不得了啊,轰动啊!连皇上都是钦佩:你这样修行是国之福田。[师若净名托疾毗耶,]六祖啊!您就相维摩诘居士,维摩诘,净名就是维摩诘。托疾:推脱、假设,假装说:你是生病了,毗耶就是毗耶离,就是维摩诘居士住的地方。维摩诘居士他就生病了,内心动念就说:世尊为什么不派人来看我呢?我现在生病了。就像维摩诘居士一样,托这个疾病,住在这个毗耶离,来阐扬不二的大乘的法要。[阐扬大乘,]才有《维摩诘经》,维摩诘不托疾在这个毗耶离,那怎么会有一部《维摩诘经》呢?阐扬大乘不二法门。[传诸佛心,谈不二法。薛简传师指授如来知见。]知见就是无见,如来的知见就是无所见,[朕积善余庆,]我皇上多么的有善,积累了很多的善,积善余庆,余庆就是很多很多,值得庆贺,是不是?积善余庆,[宿种善根,值师出世,]哇!要碰到六祖啊!我告诉大家,我们这一团要碰到六祖啊,个个都开悟了,对不对?一下子到六祖那边去,尤其我最快了,一去,让六祖……,那就OK 了!是不是啊?宿种善根,值师出世,[顿悟上乘。]上乘就是佛乘,跟佛一样的。[感荷师恩,]你看这皇上讲话很客气的,对六祖非常客气的,非常的感恩。“荷”就是说,好象加被我,感恩加被。“荷”本来就是一种负担,就是承担起来。我有感到、承担到,六祖惠能大师您的恩。[顶戴无已,]我最恭敬的用顶撑起来,叫做顶戴,承受起来叫顶戴,我承受师恩。[拜奉,]我现在赐给你,[摩衲袈裟]摩衲就是高丽,韩国的高丽,高丽国,我们不是有韩国人参嘛!到高丽,摩衲袈裟,[及水晶钵。]以及水晶钵。当然,这是价值连城,这是一种荣耀:而六祖是佛了,怎么会看那个呢?是不是?昨天麦老师问这个问题很好,就说;六祖是佛,那为什么没有转三十二相呢?为什么?知道答案举手,不知道喔!我宣布答案:诸佛菩萨都有默契的,在一个时间、一个空间,只能一尊佛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只能一尊,不能第二尊喔!三藏十二部经打开,里面就写的很清楚了,来示现人间的佛,只有一尊,如果有两尊,我告诉你:佛没有问题,我现在告诉你:高雄也出一尊佛,台北假设也出一尊佛,好了!这两尊佛是绝对平等,好!传下来的弟子呢?那可不一定了,我告诉你:会加上自己的意见,现在很多注解,都是加上自己的意见,再来开始就争论了:我讲的是高雄的那一尊佛讲的,你讲的是台北那一尊佛讲的。佛跟佛没有问题,传到底下,问题可大了,这到底谁讲的呀?到底要按照哪一尊说的?所以,诸佛菩萨,除了释迦世尊,来到这个裟婆世界,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其他一律不准,不能这样子,佛度众生有方便的,相是表法的。知道吗?相是表法的。我今天戴这支眼镜讲经,你看:这是三宝。理所当然:你想象一下,我现在把这支眼镜拿下来,戴一只黑道大哥的墨镜挂着。是不是?讲起经来这样,晃,左边晃一晃,是不是?奇怪!师父怎么如此没威仪?像法师吗?法师要表相的。是不是?所以,我们不能戴太阳镜讲经,除非我眼睛有毛病,眼睛有毛病、有问题,当然有时候要戴太阳眼镜,怕太阳太强,出去,有的人要戴太阳眼镜,要不然会伤到眼睛。这是表示说:相是表法的,就是说:十方三世一切佛,这些佛陀、世尊,都有一个规定,示现哪一个世界就是一尊,不能第二尊,示现再第二尊,佛没有问题啊,底下就乱掉了。知道吗?

  底下,[敇韶州刺使]“敇”就是天子颁布臣民的诏书,叫做敇,皇上的诏书叫做敇,天子颁布臣民之诏书。韶州刺使,[修饰寺宇。]“寺宇”就是道场,整修、建这个道场。[赐师旧居]旧居之地,加两个字更清楚:旧居“之地“,以前住在哪一个地方。[为国恩寺。]皇上命的名字。

  [法门对示第九 。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叫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智彻、志道、法珍、]前面都有,但是,这个法珍就没看到了,前面都有参的嘛!法海是记录人。志诚有,法达有,神会也有,智常也有,智通也有。对不对?智彻也有啊,智道也有啊,法珍就没有了。[法如等曰:]叫这些徒弟进来。[汝等不同余人。]来自各个师门,不同的师门。[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我灭度以后,你们各居一方,弘传开来。[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我教你说法,不失顿悟、见性这个禅宗。本宗就是顿教。[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三科: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叫做三科。动用三十六对,只要你起用,就用三十六,显现这个名词。[出没即离两边。]有人讲明,你就讲暗,有人讲生,你就讲灭,有人讲善,你就讲恶,这样互相破除,中道就产生。出没即离两边,什么叫做出没?你一问,我一答,叫做出没,你一问,我一答,你就离两边。离两边就是中道,就是佛性,就让对方见性。[说一切法,莫离自性。忽有人问汝法。]有人问你这个法,[出语尽双。]嘴巴一讲起来,“双”就是一对一出现,一对一出现,你讲话就一对一对的出现。[皆取对法,来去相因。]来跟去,来去,他一问一答,互相作为因,就可以破除对方的执着。叫做来去相因。

  五十八页,[究竟二法尽除,]众生因为没有办法进入不二法门,所以,他一动念,就是能所不断。所以,我们现在要破除他的执着,产生种种的分别、执着、对立,我们现在要让他进入不二法门,就除掉他的执着,他就没有去处。[更无去处。]更无去处,这个就是见性,见性无处可去,也没有东西来。[三科法门者,阴界入也,。]五阴、十八界、十二入。[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是也。入是十二如。]就是六根对六尘,叫做十二入。入就是六根对六尘,来入我清净心,染污了我的清净心。从这十二个地方,因缘一接触,来入到我清净心,染污了我的清净心。哪十八界呢?[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法是外界落射的影象、影子,叫做法尘。内呢?[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就是:“六尘” 色、声、香、味、触、法。“六们” 眼、耳、鼻、舌、身、意。“六识”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也。自性能含万法,明含藏识。]因为那是惟识讲的,第八意识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你起这个执着、分别,就生这个六识,这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就跑到六们来,就看到六尘。起思量就是起执着,还有分别心、颠倒见,叫做起思量,你就把清净自性转成意识、意识状态,执着的意识心。那么,见六尘,[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用自性。意思就是说:你如果能够用真如自性,那么,自性就起用。如果你用妄心,妄心就起用,最重要的就是你有没有见性?这十八界,完完全全就在性跟识,你起自性,那么自性作用,你起邪见,那么邪见在作用,你起意识,意识在作用,起执着,执着在作用,看你起什么就得什么。所以,六根、六尘,其实最要是识,还是性在作用。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们,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现在讲了,自性如果邪了,[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 就是看你有没有见性?这十八界不重要,问题就是你有没有见性?[含恶用即众生用。]众生就是造业,就是众生在用了。[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从自性来。[对法。]自性对法就是一对一对出现了。好!把笔拿起来,[外境无情五对。]先编号(A),把它括弧起来,编号(A),先把它括弧起来。看隔壁一行,中间,法相语言十二对,括弧起来写(B),标号(B)。再跳过一行,中间,自性起用十九对,编号(C)。好,我们先来看(A),外境无情五对,哪五对呢?有人讲天,你就回答地,([天与地对。])有人讲日,你就回答月,[日与月对,]天跟地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一对一对,对对碰。[此是五对也。法相语言十二对。语与法对,] 语与法对,语言就是说法用的。是不是?[有与无对,]语言法对就是语言就含有佛法。有跟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此是十二对也。]这很简单,[自性起用十九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有的慈心,有的心很毒,心慈,有的心狠毒。[戒与非对,]就是持戒,这个非就是恶、不好。[直与曲对,]有的直心,有的曲,扭曲了。[实与虚对,]实跟虚对。[险与平对,]险跟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悲就是有悲心,而有的人就有害心。[喜与嗔对,舍与悭对,] [悭]就是吝啬,吝啬不舍叫做悭,而有的人很肯布施。[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法身是无相,色身是有相的。[化身与报身对。]讲化身,就讲到报身。[此是十九对也。师言:此三十六对法,若解用,即道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只要有谈论,你用这个对对碰的方式下手,就离开两边,两边就没有能所了,没有能所就是自性。[自性动用,共人言语…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达磨大师血脉论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