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有的人着空见嘛![若全着相,即是邪见。若全着空,即长无明。]认为有一个空可以执着。[执空之人,有谤经,]为什么?底下讲:执空,执着空的人,执着一个空的人,会谤经典的。[直言不用文字。]不立文字嘛!对不对?我告诉你:[即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语言。]你讲不用文字,坐在那个地方,着一个空,就说不用文字,这不了解见性大法。你讲不用文字,人家也不需要跟你讲话,不合语言。[只此语言,便是文字之相。]一讲话,文字是有形象的语言,语言是无形象的文字。对不对?再讲一遍:语言是无形象的文字,文字是有形象的语言。是不是?[又云:直道不立文字。]你只要,直道,只要讲说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就是动念即乖,动一个念头说不立,这两个字,不立,就是文字。[见人所说,便即谤他言著文字。]哎呀!这个太多了,动不动就讲别人执着,自己不晓得境界多高,动不动就讲别人执着文字,自己不见性,还排斥这些见性大法的语言、文字。[汝等须知,自迷犹可,又谤佛经。你自己迷没有关系啊,你又谤佛经。[不要谤经,罪障无数。]谤佛经,这个断佛的慧命,这个罪不得了啊!谤佛、谤法、谤僧,千佛出世,不通忏悔,这怎么得了,断众生的慧命啊![若着相于外而作法求真,]如果你着相,于外而作法求真,向心外求法。[或广立道场说有无之过患。]哇!这个太多了,自己建立一个道场收徒弟,自己用那一套,一开口,说有说无之过患,偏有偏无,不是偏有就是偏无,太极端的意思,太极端,因为不中道,没有见性。偏有或者偏无,这个是严重的过患,这不能见性。叫做:广立道场,说有无之过患,就是偏有,要不然就是偏无的过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可见性。]因为你我、争夺事相不断。[但听依法修行。]我只允许我的徒弟,依顿教法、见性大法,好好的来修行,不要搞那个表相的东西,互相攻击、互相毁谤。六祖还是苦口婆心劝我们,修学佛道不应当如此,一千三百年前的唐朝,都是互相攻击、毁谤,我们今天一千三百年后,我们的根器会比他们强吗?不可能!所以,我们今天这些是非、恩怨、毁谤,这很正常的,没有什么很特殊的,六祖都人家毁谤,世尊都人家毁谤了,你佛弟子你又不是圣人,是不是?人家一定对你有意见的。底下,[又莫]“又莫”加四个字,写四个字:就是[千万不要]。千万不要修哪一种行呢?千万不要修什么?[百物不思而于道性窒碍。]你不要什么都不要去想,想没有关系,但去除执着、去除分别,那就是动用到智慧。问题在着,我们现在动念就是着,妄想就一直起来、一直显现,这着性彻底放下,妄念虽是生死因,不着一物尽菩提。是不是?如果百物不思,像外道一样,什么都不想,于道性窒碍,对道有障碍,他什么都不想,起不了作用。[若听说不修,令人反生邪念。]“听”就是只听。只听闻法,只听说顿教之法,不修顿教见性大法,只听不修行,令人反生邪念。意思是不在见性下功夫,听一听,不下手,不能契入顿教大法,会产生种种的不正见,邪知邪见。[但依法修行,]怎么修行呢?[无住相法施。]无住相,无住于法,统统不着。相不着,万法不着,这样布施。[汝等若悟,依此说,依此用,]什么用呢?依此顿教说,依此顿教的用。依此顿教行,([依此行。])依此顿教作。([依此作。])[即不失本宗。若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相因,]两个当作对方的因,它一出现,就破除它。[生中道义。]加两个字:实相,佛教没有中道的,佛教没有中道的。佛法所谓的中道,就是无所住相叫做中道,中道是儒家讲的,是用这个名词比较方便,儒家才讲中庸,佛道不讲中庸,佛教讲实相,方便用中国的名相。要不然你打开佛经,从原始佛教看到大乘佛教,究竟《大般涅磐经》,没有“中道”两个字的,这个中道是中国儒家才用的,佛法没有这个名词,佛教讲的是实相。[汝一问一对,]你一问,我就一对。[余问一依此作,]“一”就是一切。其他的问,一切依照这样相对的回答。[即不失理也。设有人问,何名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缘,明没即暗。以明显暗,以暗显明,来去相因,成中道义。]底下,六十页,[余问悉皆如此。汝等于后传法,依此迭相教授,勿失宗旨。]这文字简单。其它的问,就按照这样子。汝等于后传法,因为六祖快入涅磐了,因为他住世,讲的法也是都一样,每天讲的法都一样,每年讲的法还是一样,六祖住世不住世,其实都一样的,是不是?依法嘛!所以,生人就是来我们人间演一出戏,释迦世尊也是来这个世间演一出戏,都是演戏的。但是,看到这个演戏以后,大智慧启动了,这一出戏就很有意义了。师父前几天讲了:一个人的一生一世,没有听到正法,生命没有任何的意义。你随时可以看到,生命没有任何的意义,哈韩族的跑到韩国去,叫做哈韩族,哈日族的,跑到日本去,哈美族的,跑到美国去,一直玩……,玩到最后,只有一句话:回家的感觉真好,(广告词)累死人了!拖着老命游玩,出国就这样子嘛!我跑了三十几个国家了,早上起来,morning call 再来,吃早餐,再来,准备游览车,上游览车以前,上上大号、小号,车子就开始拖了、拉车了。再来嘛!到中午还找个素菜馆。我们到德国去,人家那老板还很不高兴呢!以后你们吃素的不要来,不会煮,叫我们以后吃素的不要去。我们到法兰克福去,那个老板因为都卖荤食的,德国人也没有人在吃素,又很少,停在那个地方,老板就跟我们讲:哎呀!他是广东人,就告诉傍边那个人,那个人会讲台语,讲广东话我又听不懂,那老板煮的广东菜,香港人去开的。讲广东话我听不懂,他就告诉旁边那个人,脸色很不好,旁边那个人,我就问他说:他讲什么?他说:你们这些吃素的吵死人。我们吃素的,还比吃荤的更贵喔,更贵喔!吃荤的还没这么贵喔,吃荤的没这么贵,吃素的比吃荤的贵,他还不煮,因为不会煮。这个吃素的,你看我们到日本去,那个日本人多可爱,吃素的,那个茄子怎么煮,你知道吗?那个茄子怎么样?还削皮呢,茄子还削皮呢!然后到日本去的时候,他们出来,有什么油炸的甜不辣,甜不辣,油炸类的东西,(日语)就是搞这个东西。刚刚去日本的时候,很高兴,玩啊!每天都吃什么?吃饭啊,然后再来就是什么?味曾汤,那个味曾汤,我告诉你:喝下去肾脏衰竭,那个日本人吃的,那个咸,咸的实在受不了,真的没有办法,到最后,只有带台湾带去的泡面,你听过出国带泡面出去泡的吗?出国本来就是出去享受的,你看这个出国……,为什么?没办法啊,人家国外不会煮素食啊!所以,这个我说实在话,一个修行人,除非他是没有吃素,他才方便啊,要不然,吃素的时候,你不晓得喔,我去日本十几天,回来上大号,一蹲下去,昏天暗地,贫血啊,贫血啊!哇!那没办法了。我讲到这个,就是告诉大家说:我们都在苦中作乐。我为什么喜欢出国呢?我喜欢出国有个好处,叫做运动,因为我在讲堂五楼就是静养,静养就是每天生活都规律的,也很少走路,也很少劳动。所以,我就问麦老师:麦老师!你要不要出国啊?师父带你去啊,喜欢就爸爸买给你啊!出国为什么?出国我才会运动啊,要不然我懒的要死,去动动吧,活动活动一下空间嘛!我的生活就这样子啊,从小到大都这样子。所以说:看尽天下百类的,到最后一句话:就是要修行,没有修行,就是没有路可以走,没有路可以走。闯荡江湖,跑遍大江南北,就是要修行,没有路。好了!明天做一个了结。
好!诸位法师、护法居士大德,今天是《六祖坛经》的第七天,我们今天就会把它结束。诸位看六十页,[付嘱流通第十]那就是最后了,就是要交代这个顿教大法,流通出去。说:[师于太极元年]这太极元年是唐睿宗的年号,唐睿宗。西元710年,六祖在太极元年,西元710年,[壬子七月,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乃命促工。]要赶工。[次年夏末落成。]第二年夏天的最后,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众徒曰:吾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须相问,]趁六祖在世,有什么问题要赶快问。[为汝破疑,]对这个见性顿教大法,有什么疑问,赶快问。[令汝迷尽。]迷尽了,就悟了。[吾若去后,无人教汝。法海等闻,悉皆涕泣。]哭了。这个法海就是写这一本的,抄写这一本的。悉皆涕泣,[惟有神会不动神情,亦无涕泣。]神会就是那个小孩子,童子出家的。他也神情如如不动,也没有哭泣。[师曰: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这个“小师”就是说:比人家来慢,或者是年龄比较小,其他的都是他的前辈。神会小师,虽然是小师,但是,却得善跟不善、毁誉如如不动,世间的[哀乐不生。]为什么?不可得嘛,都是幻相嘛![余者不得。]其他的人,没有得到见性大法。意思就是说:功夫还差,虽然有悟,可是,控制不住。[数年在山,竟修何道。]这么久在山,你们在修什么道呢?[汝今悲泣,为忧阿谁。]你们在担心谁呢?你们到底是担心谁呢?[若忧吾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忧”就是担心,担心。说:担心我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这个就要讲,我们有几个地方,我们要弄得很清楚,我们如果没有修行,不断惑,我们就会继续六道轮回,没有任何例外,就是继续来。每一个国土,包括娑婆世界,要注意听!包括这个娑婆世界,包括极乐世界,都分成四土,每一个国土都分成四个土,第一个,叫做凡圣同居土,没有断惑。什么叫凡圣同居土呢?就是凡夫跟圣人,圣人有示现来救度凡夫,芸芸的众生很多,第一个是凡圣同居土,没有断惑,贪嗔痴继续不断的。如果我们在娑婆世界,像佛在世,开示这个《阿含经》,他们断见思惑…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