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己是凡夫,往生沒有分,我是凡夫,還硬說自己是凡夫往生沒有分,不得生淨土就是我不能生淨土,[且自持齋戒。後世願爲人。]像我們打了八關齋戒,有的人在家裏自己持齋戒,這個有福了,他願發錯了,發錯就是我後世再一次的想要繼續做人,這就壞了,有持齋戒功德無量,但是一定要回向發願極樂世界,[輾轉更修行。]我下輩子再一次來繼續輪回再來修行,[方可生彼國。]才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多見修行人。常作如是說,不稱彌陀願。]稱就是合,不合于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的第十八願,就是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所以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大願,就是我們應當合于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不稱就是不合,就是想要下輩子再來繼續做人,再來繼續修行的,這個不合于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不合淨土經。]淨土經典裏面明明講的,五逆十惡重罪,臨命終一念忏悔,也會往生極樂世界,不過記得這個機率很難,到臨命終才要來念佛,才要來忏悔來不及了,比中樂透更難,樂透人家算出來,要中大樂透的機率有多少呢,一千叁百萬分之一,所以就這樣子了,機率很小,修行是不能等到臨命終的,臨命終是絕對來不及的,絕對來不及的,[邪見障覆心。畢竟難出離。]邪見就是惡知見,沒有碰到大善的知識,障覆,覆就是覆蓋,自己的覺知不知道被障礙被蓋起來了,所以我告訴你,碰到惡知見的,碰到邪師邪見的,你碰到師父邪見,完了,法身慧命統統斷掉,不但不能了生死,而且修行錯誤,不但是錯誤而且傷害你的法身慧命,徒勞無功。所以覓大善知識,第一個關鍵是修行的關鍵,沒有找到大善知識,他就會愈走愈遠愈走愈遠,這樣修一修好像是又好像不是,因爲他親近的本身也不了解正法是什麼,也不了解,所以愈修就愈遠,愈修就愈遠,所以斷了衆生的法身慧命,這個邪知邪見,《阿含經》講得特別嚴重,特別嚴重,畢竟難出離,[非是他人障。皆是自障心。]因爲沒有福報,自己到外面碰不到好的因緣,碰不到好的因緣,也自己不能開智慧,自己無明就自己障礙自己,[今世不得生。一蹉成百蹉。]一錯再錯又錯,[勸汝修行人。]蹉就是蹉跎,就是等于錯的意思,一錯再錯又錯,勸汝修行人,[信我如來說。佛無不實語。]佛沒有一句不實在的,自古以來往生極樂世界的千千萬萬的,種種的瑞相太多了,你看看《淨土聖賢錄》就知道,[豈是虛诳言。]這個難道是虛诳嗎?[但當自精勤。一心求淨土。因風吹于火。用力不消多。]火,風吹火就助長,風比喻彌陀的大願,火就是自己,念佛的人,有彌陀的大願在接引著我們,又有我們自己肯念佛,用力不消多,你要了生死,就不需要用太大的力,意思就是不需要用很大的苦,卻又不能了生死,因風吹于火就是助長,風吹火勢愈大,我們仗著彌陀的大願,又自己肯下工夫,這兩種力道,用力不消多,消就是需,用力就不需要太大,就可以了生死,豈是虛诳言,但當自精勤,一心求淨土。
底下說,[幸有念佛心。回願超叁界。逢寶不取寶。遇食苦長饑。]我們有幸運能夠碰到念佛法門也有這顆念佛的心,我們要回願,要徹底的發願要超叁界,時時刻刻要念著阿彌陀佛,不管有沒有出聲,這一顆往生的心不會改變,逢寶不取寶,這個寶就是念佛法門,你碰到了淨土法門,念佛法門卻不修念佛法門,淨土法門,不取這個法寶,怎麼樣?遇食苦長饑,你碰到了,食就是淨土法門,卻反過來挨餓,碰到了食物卻自己挨餓,表示你碰到淨土法門,卻不能了生死的比喻,遇食就是你本來就可以解饑餓的,可是你碰到了卻不能解饑餓,爲什麼?不修淨土念佛法門,[咄哉大丈夫]。咄哉就是感歎,就像我們今天所講的,唉呀!大丈夫就是指一切的修行人,一切的修行人,[不見真實意。]因爲沒有見到對淨土法門真正的義理,不可思議的法門,[我今略勸贊。輾轉傳與人。代我廣流通。作于如來使。]做爲世尊,使就是特派員,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大使,你今天勸導人家念佛,你自己肯修行,又可以宣揚淨土法門就是世尊派來的,[真是諸佛子。真名報佛恩。]你要報佛恩就推廣正法,推廣正法勸人念佛,[普願如說行。同生極樂國。]因爲我們的時間有限,所以沒有辦法一直講,所以消文釋義顯得比較重要。
[蓮宗寶鑒]蓮宗就是淨土宗,寶鑒就是寶貴,鑒就是鏡子,淨土宗寶貴的一面鏡子,很重要的,修淨土法門的一面鏡子,讓你很清楚的怎麼樣下手,[優昙法師。慈照宗主]宗主就是尊稱,就是慈照大師[雲][離相念佛叁昧者。上根智人。]離相,諸位,我們今天所見到的統統叫做緣起如幻之相,不管你是修哪一宗,不能離相煩惱斷不了,今天所以會煩惱、貪瞋癡就是因爲不能離相,你認爲那個相是真的,所以你會貪,你認爲那個相是真的,所以不順你就瞋,凡夫統統按照自己的意思,諸佛菩薩,統統依照衆生的意思,叫做隨順衆生,因爲佛菩薩知道所有衆生都是自己清淨心中,所影現出來的,所以他法界平等,法界平等,因此不管哪一個宗派不能離相,就永遠沒有辦法成就。離相,即就是即一切相,即一切相當下就離一切相,所以離相念佛叁昧者是上根智人所修。[悟此深理。]什麼理呢?就是無生,因爲相不可得,爲什麼?緣生,緣生就是無生,譬如說那個鳳梨,這是鳳梨或這一朵花,這一朵花,聖人看它就是究竟實相,凡夫看就起爭執,這一朵花好看不好看,聖人看,看到究竟處,不管你用分析的,它是空,這一朵花分析開來就化學元素,你用觀照的也空,因爲生滅無常,你用緣起它也是空,所以聖人一看,它就是不可得,所以在《金剛經》裏面講的那一句話,我們要好好的體悟,佛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一般人所解釋的就是佛所說的世界即非世界,因爲世界當體即空,所有注解都是這樣寫的,幾乎所有注解都這樣,即非世界,因爲世界當體就是空,是名世界,方便說那個叫做世界,大徹大悟的人他不是這樣解釋,他要轉過來切入,悟道的人他對這一句的解釋,就完全不是這樣子,佛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怎麼解釋呢?佛所說的實相,不生不滅的清淨心的世界,即非世界,不是你意識心觀念所看到假相的世界,是名世界,這才是真正實相清淨不生不滅的諸佛的世界,是這樣解釋的,悟到一切法無生的道理,[常運虛空平等心。]爲什麼?平等心是諸佛最了不起的,萬法平等,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佛法是心法,所以修行人最重要的每天是降伏自我,全世界的人是降伏別人,降伏別人,你最好聽我的,不聽我的就,世尊不是這樣,我降伏我自己是最重要的功課,至于你被不被我感動,或者降伏那是你的事,臨命終是誰也取代不了,現在降伏自我,臨命終生死自在,因爲無牽無挂,沒有任何的障礙,因此我們受人家的侮辱或者是攻擊、傷害,內心自我降伏就好,傷害我們的人他繼續輪回,他繼續輪回,起心動念就是惡的念頭,繼續輪回,因此平等心是佛教最可貴的,乃至一只狗,乃至任何一個衆生,他都不會去傷害。
今天休息的時候,看一下新聞報導,因爲我有這個習慣,有一個年紀很大的阿公,老爺爺,他早上一早起來去做運動,one more 、two morethree more、nomore在那邊要運動,走出去的時候兩個未成年,未成年,你知道嗎?因爲沒有人,他早一點起來運動,走過去就二話不說就搶錢,這個老伯伯因爲沒有家屬,沒有眷屬,放在家裏的錢怕被偷走,隨身攜帶,好死不死剛好搶到一個有錢人,結果搶了,老伯伯抵抗,抵抗,用什麼打你知道嗎?用那個golf,golf叫做高爾夫,用那個高爾夫球杆猛K他,下手之重,剛剛我看到那個新聞報導,整個眼睛都黑掉了,頭破血流,十六、七歲的孩子不學好,搶錢,他沒有想到這個老伯伯年紀可以當他的阿公,下手之重前所未聞,打到那根高爾夫球杆斷掉,阿彌陀佛,是不是?現在要早一點起來運動,還不是去幹壞事,要運動而已,真的,有一個人,有一個人家裏夫妻鬧意見,結果這個先生氣得半死就去外面,去外面,結果淩晨一點多他一直想不開,一直想不開、想不開,好死不死後面一輛計程車,碰,快速的撞下去,那個人失蹤了叁、四天,沒有人知道,老婆認爲他吵架吵得很厲害,就是避開我而已,沒有想到死了叁、四天,沒有人問,後來慢慢查慢慢查,查到了通知他家人,死了,誰撞到的?不知道,只知道計程車車牌看不清楚,太早出去運動也不行,太晚回來也不行,很麻煩就是了,很麻煩,現在的人要修行,愈來愈糟糕,愈難修行,真的,現在的人要修行,真的愈來愈困難,那個小孩出去一刷卡刷爆,沒有賺錢,父母親講他,殺他的爸爸、媽媽,殺死他爸爸、媽媽,現在的人要修行愈來就愈難,愈來就愈難,網路都是色情,網路,網路一玩玩到…那個大肚子的媽媽才二十幾歲,帶著一個小女孩去吸二手煙,現在的世界整個變了,整個變了,所以說諸位,來坐到這個地方修行真不簡單,真不簡單,記得你出去的時候,我奉勸你,男孩子出去除非萬不得已,要不然你就隨便穿,不要讓人家看出來你有錢,女孩子記得,你的首飾、鑽戒、名表,希望你有同伴的時候或者是舞會的時候你才戴,拜托,拜托,出去回來,奇怪這個人每天都來聽經,怎麼這一次不見了,死掉了,譬如說穿得招搖,是不是?項鏈或者是出去的服裝,有錢人,有錢人,所以真的要看狀況看場合,非萬不得已千萬不要招搖,樹大就招風,招風就引蝶,真的,花香就引蝶,就很麻煩,所以我們說實在話的,長得醜真的很有好處,照後面看的,你知道嗎,以前電視報導的,就是有一個婦女她有怪癖,六十幾歲了,她就是喜歡穿馬靴穿短裙,從後面看,那個頭發染得黑黑的,不要轉身就好,對不對?後面的人給她吹口哨,就吹口哨,走過去要跟她攀緣一下,哈拉兩…
《深信淨土誓死不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