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曹溪原本
慧律法師主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好,諸位法師,諸位護法居士,那麼今天呢。。。。。。請放掌,今天呢是2004年10月2號,星期6。很高興有這個因緣,來跟大家結一個法緣。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曹溪原本》。大家都知道,《六祖法寶壇經》是見性的大法,大家都知道。我們看看臺灣,或者是中國大陸,或者是華人的世界,只要是大乘佛法的,幾乎都在念佛,拜佛,打佛七。我們要有正確的觀念,在一念之間就能夠成就,觀念先弄清楚了,才有辦法修行。
譬如說,往生極樂世界,一般人的觀念就是,臨命終請人家來助念,加持,他認爲這個叫做往生,這觀念是錯的。往生是現在的事情,不是臨命終的事情,要先有正確的觀念,你才有辦法走下去,你要等到臨命終人家來助念,人家來加持,是不是有這個因緣?對不對?臨命終割舍的下嗎?不一定。那不一定,就跟賭博一樣,賭博不是輸,就是贏。臨命終靠助念,靠加持,不是說不對,本來就應該這樣做的。但是,你現在的這些顛倒,妄想,執著都沒有處理。臨命終就會很危險。所以我說,往生是現在的事情。不是臨命終的事情,要很有正確的觀念,這一條路才能走下去。明心見性,它有多重要呢,大家都念佛,我也勸人家念佛:可是,我勸人家用真如自性來念佛。我也權人家誦經:可是我權人家用清淨心來誦經。我勸人家禮佛:但是,我也勸人家用真如自性來禮佛。能禮所禮性空寂。
淨土法門跟禅宗是不二法門,淨土法門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不能離開現前當下這一念。對不對?禅宗的即心既佛也是這樣,萬法回歸自性,叫做正法,萬法離開了自性,叫做外道。你今天要念佛,要用功,沒有用清淨自性用功,統統叫做外道,佛法是心法。所以我以前用一個比喻,明心見性有多重要呢?譬如說,這個太空船,這個太空船,我們要發射出去,要擺脫這個大氣層,擺脫這個大氣層以後,進入了大氣層以外,物理學講的:動者恒動,靜者恒靜,那麼就沒有阻力了。明心見性也是這樣,當你見到了空性,真如自性,你的修行就一日千裏,因爲你不會著相,念佛就是現前一念,即心既佛。所以當我們擺脫了無明,煩惱的時候,再用功,就不可同日而語,你要隨便請示一個修行淨土法門的佛弟子,你跟他講:《彌陀經》裏面講的,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你可以看到很多的注解都是這樣寫的,從我們這個地方,太陽落下的,直線對過去的那個地方,叫做西方,從這個西方過十萬億佛土,就是極樂世界。第一個,先講西方,我爲什麼說:觀念錯誤就會很嚴重?西方是指什麼?諸位,西方,如果說:是一般人的注解,我沒有意思是批評任何人,絕對沒有:但是,我必須把我學佛叁十年來的心得,向大家報告。如果,按照那一些注解這樣寫的說,從是西方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是在太陽西下的那個地方,那我問你,你注意聽喔!這個是太陽,這個是中心,這個是地球,諸位,這個地球,它是繞著這個太陽轉動的,知道嗎?地球是繞著太陽轉動的,如果你拿一張圖畫紙,拿一張圖畫紙,把太陽畫在中間,把地球畫在旁邊,然後叁百六十度的旋轉,稍微有一點天文的知識的人都知道,那個西方,每天的落日,西方的方向不是固定的。知道嗎?西方是表法的,是表示說:萬物白天工作,辛苦的工作,刻苦勤勞的工作,一到太陽日落了,要休息,歇即是菩提。就是說:極樂世界就是我們修行人安心休息之處。也就是說:所有天地萬物,一到日落就要止息,停止活動,辛苦的活動,白天辛苦的活動,到晚上要休息。極樂世界是。。。。。。西方是表示萬物止息,安養的地方,所有修行人都應該去這個地方,是表法的。看了幾十年的經典,沒有人點破,怎麼看都搞不懂,注解也是這樣講,這些法師也是:注解就這樣講,我就這樣跟著這樣講。也沒有天文的知識,也不知道那個是表法的東西,也不了解說,極樂世界就在我現前這一念,本自具足的清淨自性裏面,所以一直在相上裏面诠釋,就産生距離,不了解正法的可貴,不二法門。十萬億,十萬就是表示十惡,你造了十惡,就跟極樂世界距離越來越遠,距離越來越遠,所以,過十萬億佛土,這一念清淨心,極樂世界就到,你不這一念回歸清淨自性念佛,你用什麼心念佛?無所依靠,無所依靠。聽經聞法有如是的重要,這不是靠你十年,二十年,叁十年,在佛門用功,你就自己有辦法悟出來的東西,一定要聽善知識來開示,來引導,我們知道,哦,原來極樂世界就在現前這一念。所以,我們開宗明義就說:極樂世界就在現前一念,當下,萬法回歸自性。所以,這個見性是非常重要的,這叫做正法。
明心見性的人,他的心境是什麼?古來大德有幾種形容,你把它體會看看,明心見性的心境,大徹大悟人的心境,生擒活捉,不費吹灰之力,這個可了不起了!什麼叫生擒活捉?就是煩惱,生擒這個煩惱,活捉這個無明,不費吹灰之力。爲什麼?畢竟空,不可得,相不住著,叫:生擒活捉,不費吹灰之力。
我們現在就是:我要斷我執,我要斷煩惱,我要斷無明,搞了十年,二十年,叁十年,不了解清淨自性,撞的頭破血流,拜佛拜了十年,二十年,煩惱依舊,執著依舊,每天都誦經,一直都用壓的。。。。。。你要注意看哦,這個叫做無明,我的左手代表無明,右手代表念佛,(左手上,右手下暫停姿勢。)我們衆生念佛就是這樣,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但是怎麼樣?無明卡住,知道嗎?他很想用功:可是,他不曉得法本身當體即空,不了解無相的道理,他就很想用功,他也很精進,拜二十四個小時的,7~11那一種的,拼死命的要求生極樂世界:可是,碰到境界,比任何人更執著,更煩惱,更爭執,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無明蓋住,阿彌陀佛。。。。。。爲什麼?他沒有見性,無明卡住,我們現在要做的功夫就這樣子,知道吧?無明把它拿掉,見性,拿掉了,阿彌陀佛。。。。。。就往上沖了,(左手拿開,)你知道嗎?這一層無明要卡住。。。。。。感恩,勞煩大家爲我鼓掌,好了。
第一點,什麼叫做大徹大悟的心境,大徹大悟的心境就是,于刹那之中,即見永恒,永恒跟刹那不二,刹那是我們意識形態,永恒也是意識形態,那是我們對刹那講永恒,對永恒講一刹那,破了這一刹那的執著,永恒根本就不存在,這個是真正的永恒。萬法當體即空,這個才是真正的永恒。大徹大悟的心境就是,刹那之中,即見永恒。什麼是大徹大悟人的心境呢?如萬人之中,如入無人之境,了知萬法都是唯心現量,本沒有實體可得,一切萬法,都是心所影現出來的影相,沒有實在性的東西。而我們衆生剛好顛倒,認爲那個境界是實在的,就拼死命的執著,這一念就錯,我們動一個念頭,要追求佛法,也錯!因爲佛法本來就具足,本性具足了。對不對?衆生因爲離不開這個起點,所以統統錯!一講:就是一個“我”。對不對?你可以看到,隨時隨處可以看到,政治,臺灣的政治形態,我怎麼樣。。。。。。世間呢?一動念,我怎麼樣。。。。。這個“我”的動點一執著下去,壞了。人生宇宙,紛擾,困擾,鬥爭統統來,什麼統統來,所以說,虛空法界盡是佛,其中多了一個小人就是“我”。就是多了一個“我”,卡死了這個“我”的觀念,就變小人。會背喔,會不會背呀?虛空法界盡是佛,其中多了一個小人,就是“我”,就卡在一個“我”的觀念,你就安了一個“我”,完了,就完了!修行統統卡住了。什麼叫做大徹大悟人的心境呢?就是懷著一顆宇宙的心,過活你的現象界的每一分,每一秒。叫做大徹大悟。One more time , 懷著一顆宇宙的心, 過活你的現象界的每一分,每一秒, 叫做大徹大悟人的心境。再來,大徹大悟人的心境就是,當處發生,當處寂滅。什麼叫做大徹大悟人的心境呢?在這個世間,從來沒有發生過任何事情,叫做大徹大悟人的心境,體會得出來嗎?什麼叫做大徹大悟人的心境呢?就是這個世間,從來沒有發生過任何事情,他碰到種種的苦難,逆境,沒有說“我在委屈,我在受苦。他絕對說:緣起空性,就是不可得,緣起無自性,一切法無我,一切法無生,是十方叁世一切佛所宣說的,緣生就是無生。有的人看起來兩顆眼睛兩眼無神,人家看的是炯炯有神,他是。。。。。。沒有關系,慢慢來,我等一下就會給你塞一顆摩尼寶珠進去,吞下去就OK啦,你就開大智慧。好了!那麼今天,大前提就是這樣簡單提示一下,開悟的重要跟正確的觀念。
因爲我們時間只有七天,我們每天要講十頁,所以,變成說,消文釋義很重要,要碰到困難的,我們再來好好的做解釋,討論:要碰到簡單的,我們就消文釋義帶過去,因爲我們沒一天的進度十頁,不可少,底下。《禦製六祖法寶壇經敘 唐釋門人法海錄》,這個可以自己看,“禦製”當然就是皇上所寫的,那麼,那個“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叁稱)”,《開經偈》是武則天寫的。你要記住一個觀念:六祖跟武則天同一個朝代。知道嗎?你要想到說:六祖惠能大師,你就第一個想到武則天,因爲他們同一個時代的人。你看到武則天,就想到六祖,六祖就是跟武則天同一個時代,這樣,觀念先弄清楚。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的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意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爲什麼叫做〈壇經〉呢?這個“壇”,就是土,木所做成的一個講臺,叫做“壇”。這個“壇”,就是講經說法的地方,這個“壇”,是宋朝(劉宋)求那跋陀羅叁藏法師所建的,他立一個碑,這個碑的大標題叫做:“當有肉身菩薩于此受戒。” 這個“壇”,是宋代求那跋陀羅所建的,他立一個碑,這個碑文就是:“當有肉身菩薩于此受戒”。這個智藥叁藏,智慧的…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曹溪原本》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