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智慧的語言 ( 五 )▪P3

  ..續本文上一頁的心、智慧的心,我們的內心就擁有真善美,擁有一個和平的世界。

  要記住!你若是奢望這個世界和平,沒有戰爭。我告訴諸位,不可能!自有曆史以來,人類的記載,不曾超過兩百天,說這個世界都沒有發生戰爭的,不是大戰爭就是小戰事。不是在中國打仗,就是在美國打仗,不然就是中東戰爭,不然就是蘇聯戰爭。直到今天,地球上一百八十幾個國家,大小戰事不斷,無一處、無一天不在戰爭。所以要期待這個世界和平,沒有戰爭,這是不可能的!但是佛陀告訴我們,我們如果希望這個世界和平,我們若是先有一顆智慧的心,真、善、美的心,我們能夠透視這個世間是緣起、是無常,我們這顆心,對世間做到無所求、無所住、無所著、無所懼,那麼我們內心的世界,變成一個快樂的世界。無論別人如何誹謗我們,我們都了解這是空性、無常、不可得;無論別人如何誇獎我們、贊歎我們,我們也了解這是無常,這是空性,這是不可得。別人如果稱贊我們,我們隨喜功德,這是他的修養;別人如果批評、誹謗我們,我們感恩他,他增加了我們修行的願力。所以一個修行人,真正開悟的心,他開悟,他就真正過著世界和平的日子了,外面的戰爭再激烈,他的內心都不會有戰爭,因爲他開悟了!每一個人,如果想要過著和平的日子,你就要來聽經聞法,所以我才說,明天就算下冰雹,你也得來,就是這個道理。

  再來,我們今天說我執痛苦,五欲六塵痛苦,佛陀說,最後一句話,世間最大的苦是什麼?輪回是世上最大的痛苦。輪回,六道輪回,這是世間最痛苦的事。佛曾經比喻,他說我們今天,佛在經典上舉了一個比喻,譬如說我們今天出生,從小孩子開始受教育、讀書,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研究所,認真讀書,爲了找一個好工作,認真讀書,把書本讀得滾瓜爛熟。接下來就是創業,事業創造成功了,娶妻生子,再繼續創造事業,進入中年,開工廠賺大錢,人生已經慢慢要消失了,所以等到他的事業很風光時,他有種種的願望、種種的希望,希望他的女兒有個好歸宿,希望他的兒子能夠繼承他的事業;乃至他會希望活到一百歲,希望可以走遍全世界,他有種種的希望,可是世間不饒人,無常不饒人,他活到五十歲,正是頂天立地,正是充滿著希望時,出車禍死亡了!五十歲而已,死也不是全部解決了,他還必須再來六道輪回!

  講到這裏,再轉回來,佛舉了一個比喻,比喻得讓我們心服口服,佛說:我們從出生,執著、分別,每一天都在希望,就像推著一顆大石頭,從山下慢慢的推,每次用力移動一點點,每天要賺錢啊,上班辛苦啊,每次往上推一點點,眼睛往上一看,已經快把這顆石頭推到山頂了,結果沒有力氣了。還沒有推到山頂,這顆石頭又滾下來了。然後又開始重新推石頭,又從山下一直推,想再推到山頂,本來推到山頂就可以休息了,結果還未到山頂,又沒有力氣了,石頭又滾下來了。釋迦牟尼佛的比喻就是說,我們從小時候,抱著一念希望,對我們的事業,我們的學曆、事業、家庭,一直盼望。每天都有一個希望,結果無常一到,生命就結束了,我們就要從頭來,還要重頭再來。再來轉世、再來出生,然後又開始讀書、教育、工作、結婚生子、養兒育女、創業,還要從頭開始來過。所以輪回不斷,是爲大苦,輪回若不斷,這就是最大的痛苦!你如果能來投胎做人,還算不錯,爲什麼說做人還不錯呢?師父講經你還聽得懂,知道要來修行,知道要來聽經聞法,對不對?做人還知道要來聽經聞法,如果投胎做狗的話,有可能聽得懂嗎?你跟狗講了老半天,它還是聽不懂啊!對不對?所以說,如果做畜生,它想要修行也不可能了!現在報紙上還報道,有些豬得了口蹄疫傳染菌,只好把那些豬全部殺了,因此不是生生世世都能投胎做人的哦,沒有那麼好的事!你生生世世想要做人,誰要做豬?對不對?所以輪回是從哪裏來的呢?欲念不斷,輪回沒有終止,我們的苦也沒有辦法止息——我們的欲望若是不斷,我們就無法停止一切痛苦。

  那麼什麼才能夠使我們真正的快樂呢?學佛、聽經聞法、修行,這是生生世世的事,我們今生沒有修行,不能解脫,來世還得再來,來世你若是又遇到佛法,碰到有人在講經,你還是得修行,你才能夠脫離六道輪回,修行是生生世世的功課,你哪一生遇到佛法,你肯認真修行了,你那一生才有希望,你才有希望哦!所以話再說回來,我們今天也得到人身了,也得到佛法了,也來聽經聞法了,有這麼大的善因緣福報,我們今天就應該把握。「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我們今天聽到正法,又投胎爲人,又知道要用功,那麼我們就要下定決心,機會稍縱即逝。所以要記住,我們若是有因緣出家,你就要把握,出家是比較好修行,因爲比較沒有外緣。如果選擇在家,夫妻倆都學佛,這樣還算不錯。如果我們今生遇到佛法,你不修行,你放棄了,來世你還要再來投胎,你還要繼續等,何況來世不一定能聽到佛法,甚至不一定能夠做人,所以這叫做機會難得。

  再來,有的人說:師父!我很想修行,不過這個煩惱沒辦法斷。在座諸位,你不必斷它,煩惱你不必斷它,你用轉念頭,我們面對這個世間,面對這些現實,我們如果會轉念頭,叫做煩惱即菩提,我們如果不會轉念頭,煩惱就是痛苦,煩惱就是輪回的根本。要如何轉這個念頭呢?要記住,我們要訓練自己,把最不理想的情況,做爲最有效的訓練,把不理想的情境,當作是最理想的,這樣時時刻刻的訓練自己。譬如說夫妻吵架,譬如說柏拉圖,是個好丈夫,又是個大哲學家,他的妻子卻是整天唠唠叨叨的,非常惡劣,那張嘴巴好像是潑婦罵街整天沒有一句好話,柏拉圖的學生看了很難過,而他這個大哲學家,卻活得很解脫,很自在。有一天他的學生百思不解:你的妻子這麼唠叨,這麼惡劣,處處限製你,你爲何還能活得這麼自在呢?柏拉圖講了一句非常了不起的話,學生一直問他,他也只是笑一笑,學生說:老師,你是用什麼方法,能夠跟你的妻子和睦相處,而不會煩惱?他說:我常常這樣觀想、觀照,我如果可以容納我這個惡劣的老婆,我就可以容納全世界的人。意思就是說:我如果能夠容忍我這個這麼惡劣的老婆,我就可以忍耐全世界最壞的人。也就是他妻子是最壞的了,沒有人可以超過她了!所以這句話就同佛所說的:「境無好壞,唯心所造」,境界沒有好與壞,就看我們的心,就看我們的智慧了。會轉念頭的人,譬如說,你嫁了很惡劣的先生,你就這樣想:世間是苦的,佛陀說過,慧律法師也這樣說,嫁了很惡劣的先生,你就要這樣想:下輩子不要再來嫁人了,不要了,所以壞的逆境,變成你修行的增上緣,不錯啊。所以他每天打你、揍你,你就當作:我欠你的!但是有一點,我要勸告你們女衆,女人那張嘴巴,你先生如果在發脾氣時,你最好沈默不要頂嘴,這樣你才不會討打,否則你就很淒慘了!沒有幾個男人在發脾氣時,你頂嘴,你還不對你動粗的,所以你先生在發脾氣時,你就學聰明一點,我們就在心中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靜靜的不要說話,對不對?那個時候大家退一步。所以我們要常常這樣想:千百萬人中,臺灣省二千一百四十萬人,你千挑萬選,去選到這麼差勁的先生,這不是欠他是什麼呢?既然欠他,你就要歡喜心償還了,對不對?有錢人、英俊的,你選不到,你偏偏去選個這麼差勁的,整天就是對你動粗,還伸手跟你拿錢,但是也沒關系啊,知道如何轉業,忍耐一點,對不對?把不理想的情境,當作是訓練的辦法。訓練,這是最有效的修行,這是轉苦爲樂的辦法,你不必逃避現實,我們照常把家庭照顧好。假使我們娶到惡妻,惡妻逆子,無法可治,也是這樣。

  有一天,有一個年輕人來問師父,他說:我覺得我父親很可憐!我說:爲什麼?他說:我母親有外遇,結果反而比我父親更凶,我母親只要時間一到,她就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一定要出門,我父親也很無奈,身體又不好,我母親就去外面覓食,算是肚子餓啦,或者是說去找別人「共修」。他很難過,不曉得該怎麼辦?他說:「我父親簡直想去自殺了!」我說:「你叫你父親來。他就請他父親來了。」我跟他說:「你兒子跟我講過你家的情形了。」他說:「這是很丟臉的事。」我說:「這沒有什麼好丟臉的,我們人,生生世世都有種種的緣跟業力。」「師父,你不會瞧不起我老婆嗎?」我說:「不會啊。也許我前世是女人,前世我也去偷人,還偷了十幾個也說不定,你老婆才偷一個而已。前世造什麼業,根本不曉得啊,我們也不能因爲看她今生這樣子,就瞧不起她。」我問了:「你能不能挽回她?」他說:「怎麼可能?她比我更凶啊,怎麼可能?」我說:「那你打算怎麼辦?」他說:「我能怎麼辦?我只有無奈啊,我很無奈啊!」當然我也不好意思問他是什麼原因,對不對?是不是男方無法「共修」,還是什麼原因,因此她就去外面找別人「共修」。「共修」你們聽得懂吧?不然也不曉得怎麼說,做法師又不能講得太粗魯。講得太粗魯,人家會批評、會誹謗。所以她先生不會念大悲咒,老婆就去外面找人「共修」了。我說:「你不能改變她,那你有什麼打算?」他說:「我能有什麼打算?」我說:「不然這樣好了,人力所不能爲,你求佛力。我現在教你,你要不要聽?」他說「:好!我聽師父的。」我說:「很簡單,試試看,有沒有效,我就不曉得了。你每天都誦《普門品》,有時間的話,誦四十九遍大悲咒,沒時間的話,念二十一遍,要認真念哦,虔誠的求。每天都在佛前供一杯茶,念完之後你就說:願以此功德,回向我妻子,希望她業障消除,趕緊回來,全家團圓,你無法改變她,就求佛祖改變她。」他就聽我的話,就這樣子念。經過叁個月、半年,他老婆真的跟情夫分手,結束了,又回來他身邊,全家又團圓了。他來…

《智慧的語言 ( 五 )》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