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天臺小止觀》講記 問答彙集

  問答彙集

  (1) 問:人要修定,叁十歲就比較不容易成就!是否有此事?

  答:叁十歲修定就比較不容易成就!我想叁十歲!每個人從生下來到叁十歲,因緣的變化其實很多!有人可能其體質變化很多,所以這叁十歲,其實不一定是那麼明確!但是我們可以說,年紀愈大!愈修愈困難!

  因爲我們一般人,如果沒有接觸到佛法;一般而言,都是在造業,造的業愈多,要消當然就困難的多,所以年紀愈大,再來修是比較困難。廿歲就比十歲困難,四十歲比叁十歲困難,這是以個人而言。

  如果就一般大衆而言,他的叁十歲,跟你的四十歲,不能夠用數字來比了,但這句話如果能夠聽懂,就是真的要修,就要實時修,能夠把握這個觀念就好了!身體爲修行之工具,如果身體退化,仍會障礙修行。那如果問我現在是廿九歲,或是叁十一歲呢?只是說愈後修,愈困難,所以要修,要趁年輕!早一點修就好了!

  (2)問:如果身體退化了呢?

  答:我們剛才講到,身體的機能,這身體算是我們修行的工具,如果這身體,工具已經壞掉,對你的修行,也是一種障礙;所以說身體退化了,還是會産生障礙的;我們不要想說,佛法偏重于講調心。

  其實就真正的佛法,並不離開身,心物是一體,所以不可把身完全放掉,不管了,然後說我要修心,是修不起來的。像《天臺小止觀》,所講調五事,而主要先經過調身、調息、然後再講調心,如果這身體的情況極差,可能還是先調身爲宜!

  (3) 問: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有沒有需要刻意的修習,才能相應于四無量心的境界?

  答:慈、悲、喜、舍四無量定,是有專門的方法去修的觀想,觀想我因爲發這個心,對一切的衆生慈悲,拔苦與樂,可以用專門觀想的方法,發生這樣的境界;也可以因爲打坐之關系,而産生慈悲喜舍的結果,這也就說如果你要很快達到這樣慈悲喜舍,就是用專門的方法去修比較快,如果用打坐方法慢慢地也可以得到。

  因此事實上,真正之定,是定在統一和諧之中;如果我們的心,能慢慢把一些矛盾、業障消除,自然能夠産生統一和諧,慈、悲、喜、舍的心態跟行爲,自然能夠慢慢流露出來!

  (4) 問:身體放松,容易昏沈?

  答:身體放松與精神放松不一樣,你不要想身體放松,精神也放松了,當然就昏沈 !等一下我們會講如何使注意力集中的方法,要有方法,打坐不只是身體放松,坐在哪裏,沒事做,當然就昏沈去了!

  (5) 問:打坐久後身體會歪一邊?

  答:有一種狀況爲習性,爲什麼坐久後會有偏左或偏右這樣的習性呢?跟我們日常生活的習慣有關系;所以有人剛開始打坐,身體會偏一邊,幫他改過之後,他又偏一邊去了,也就是在我們左右氣血不一樣,有人習慣用左手,有人習慣用右手,這會造成左右氣血的不平衡,則會導致左右氣血的偏差。

  如果在這種狀況,你怎麼調他,他還是容易又變回去,只好讓他經過一段時日,左右氣血慢慢通順,平衡了就會恢複正常,如果嚴重時再矯正,如果只是偏一點就當作過程即可,他會慢慢自己調整的。

  (6) 問:剛才老師說,數息如果不會數,可先取它的聲音,怎麼數法?

  答:剛才說數一就是一的聲音,數二就是二的聲音;不刻意想到數字的形象,也就說,如果你可以從一數到十,而不産生妄念就好了,但有人沒辦法掌握,只好先令他去抓數字的聲音。

  (7) 問:如果開刀一個月,可否打坐?

  答:我想如果醫生認定他已健康了,大概就沒有問題!如果還在複原之中,有一種狀況就是,如果我們傷在,在打坐時氣血循環的會比較快,如果傷還沒好,氣會漏得比較多;如果外傷完全好,打坐反而可以幫助我們療傷;要看外傷是否都好了?如果還沒好!傷口─就像有個洞一樣,氣血循環的較快,氣會漏得多;而傷口會痛,我想因爲在傷口的部位,那肉已在收縮了,脈還沒通之前,會痛是很正常的,這跟我剛才講的氣漏,沒有完全的關系!

  (8) 問:像有人身體弱,氣不足,似乎看不到呼吸好數,可否先用練氣的方式,比如:深呼吸,再打坐調息?

  答:數息並非練氣功,我們本來就有呼吸的,只是順著自然的呼吸來數數字而已;這是一個觀念的問題,我想如果平常就可以呼吸,應該就能夠數息;剛才講到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愈不要你刻意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而你用深呼吸、用刻意的呼吸方式,身體放不下。

  只有用自然的呼吸,才有可能慢慢把我們身體忘掉!所以我剛才講到,有人因爲帶了一些觀念,什麼腹式呼吸、深呼吸、就很容易把注意力放在身體上,這就練身而言,有初步的功效;然就打坐調心而言─車子不動,是打牛還是打車哩!不是車子的問題!

  (9) 問:有人說打坐可否用單盤方式?

  答:不能說不可以!但打坐爲什要雙盤?有它的原因!第一個就是可以坐得比較穩,雙盤如果真的會坐,會比單盤效果好!能夠坐得穩,對氣血的循環會有幫助,不然你說散盤能不能坐?當然不能說不能坐;但效果當然會差許多。

  但有人剛打坐,骨頭比較硬,一下要采雙盤骨頭會打架,因此不容易一下子就采雙盤,會繃得比較緊,剛開始筋骨都會比較硬;可是一段時日後,氣血較順了,腿也不那麼僵硬了,可慢慢改用雙盤的方式;像我現在的盤腿姿勢,也不是天生就是這樣子的,剛開始也是翹得高高的,經過半年之後,好象才比較可以見人。

  (10)問:打坐時胃會痛?本來偶爾會痛!但是打坐時,痛得更厲害!

  答:我先簡單講:打坐時可能會讓你的舊病複發,但這複發,不是發病,而是因爲你這地方有病,打坐時氣血經過這部位,因爲他有病,所以氣血經過時會痛;因此這痛,並非說,你現在病得比以前更嚴重。而是現在氣血通過的過程裏,會産生這樣的現象,不管是胃,或剛才所講的開刀還沒有複原,或者本來受傷的部位疼痛等等,在打坐時,第一個反應大概都是這部位,那都是痛!如果簡單點:就是知道這是過程,內心接受它,忍耐他,病也就可以慢慢地好轉。

  (11)問:老師上次談到有些發物,比較容易引發舊病,最好避免,是指發酵過的食物,像饅頭之類的嗎?

  答:不是發酵的食物,而是指有些發物;有些菜類,稱爲發物,就是比較容易引起舊病複發的,這我再去查了中醫上的書,像芥菜之類的,不是饅頭!

  (12)問:老師上次講到數息法時,是注意鼻端的呼吸而數息,可是心很浮躁,妄想也多!這時候還繼續用數息法嗎?

  答:如果這樣子!這時候最好是將注意力向下,一種就是注意丹田,另外一種就是觀地輪─所謂地輪,就是我們打坐,身體跟地面接觸的這一部份;因爲這一部份,我們會有壓力,所以這種感覺比較好觀;如果你在觀時,就不要注意鼻端,因爲鼻端的部位還是比較高,等到過一段時間,妄想雜念比較少時,再來數息。

  (13)問:數息法如何能把注意力放在聲音上?

  答:我們常說:數息的時候,注意力最初我們是注意鼻端,看呼吸來數數字,最後重點是擺在數字上,但最初很多人,對于把注意力放在數字上面,不太能掌握;我們一般講一講二,講叁,就是取他的聲音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需要特別用什麼聲音或是形狀來說明這一二,而是我們觀念上,都有這一二,這是意象。有人對于意象,是比較抽像的,比較不能夠掌握住,就是用聲音─一的聲音;一的聲音,一直連續到呼完爲止,再從二開始。

  (14)問:有人用練氣功法的方式來強身,這對打坐而言是否有幫助?

  答:我不知道,所謂的氣功是如何的一種氣功法,一般在練氣功時,都有教人家怎樣呼吸?甚至教人家怎樣引導氣脈的方法,不過觀想,怎麼樣走,如何轉?我認爲瑜伽跟太極拳比較好就是,它做的運動,但不刻意去造成氣脈的通暢,所以能夠幫助,都是在最自然的情況之中就能形成的;如果我們在運動之中,也需要刻意的引導,這是造作的;是造作,經常會有一種後遺症。

  因爲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一樣,所以不能用一種先入爲主的方式,應該怎麼走?你自己想象的,會跟你的情況是不一樣的。有很多人,經常都講,我們應該如何觀?最後都走入偏差,偏差就是:他的氣本來要往那個方向走,結果你用意識的觀念,就說應往那個方向走!所以走進去了,出不來了!氣就積在這地方,如果用平常的話講,就是走入死巷,出不來,就會在自己的身體,或情緒上造成一種比較不穩定的現象。這樣子,大概沒有好的辦法,可以調伏,也就說他不要再打坐一年半年之後,讓身體的機能再恢複正常,那很麻煩!其實大部人,在打坐後,很多人都是屬于氣脈上面的偏倒。所以用任何一種氣功的方法,多少都有導脈的方法。一般都會造成差錯。至于說太極拳或瑜伽的方法比較自然一點。

  (15)問:打坐的氣動情形?

  答:氣動的情況,如果講到打坐,就講到有八觸,人在打坐時,最初都比較浮,所以在皮膚表面,因爲一般人的表脈 ,都不是很通暢,所以碰到一些不太順暢的地方,就會産生癢甚至嚴重的情形會痛,像針刺一樣!慢慢地這些脈能夠通暢,這些酸麻刺痛的現象,就會慢慢過去!正常而言:方法用得好,脈應該會慢慢往筋肉、骨頭裏面去攝。往內攝,比較穩定,所以我們的身心,也會比較安定下來。這是講到剛開始脈比較浮、粗淺時的狀況。

  (16)問:女衆生理期間,打坐是否可行?

  答:我想有些人會用觀丹田的方法,如果我們把注意力在下,氣血會往下,在生理期間,可能造成血比較多的現象。所以如果只是很單純的用數息法,或念佛的方法,這問題就比較不那麼嚴重!也可能因每個人的體質而異,最好是可以稍微留意,如果沒有不正常的狀況,就繼續坐,沒有問題。如果有血多的現象,就稍微調整一下,或者把注意力往上,或者就先不要數息,只是單純的念佛!…

《《天臺小止觀》講記 問答彙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