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釋量論略解▪P49

  ..續本文上一頁或可現無所見之隨一因,以是成立彼宗之正因故。若許爾者,則有生滅與覺樂心之系屬,立論者自己何故不成?應當成立,以事實成立故。若彼不成者,則余有生滅,余佛弟子由汝了解覺樂無心,亦不應理,以與無心不系屬故。

   庚二、斷自同過

   以他所妄計,成立其過失,二者系屬故,一無破余故。

   或問:若他所許不能爲因者,則汝與前諸論師,以他許爲因成立過失,不應道理。謂以他勝論派假立常事牛總。破曰:汝常事總應成多性,以與多別法,勝義系屬故。如是成立其所不欲之過失,有所爲義,以一總若無多自性,爲破與余多別法勝義系屬故。以彼無多自性,與多別法勝義不系屬相系屬故。(本段大意是說:佛弟子以勝論妄計之“常法總”與“多別法”相系屬爲因,破其妄執。此因唯就他許,非以量成立。旨在破執,故無過失,數論派則是以佛教所許爲因,欲成立其覺樂無心宗。其因不成,故成過失。與佛弟子以勝論所許破勝論妄葉不同也。)

   戊二、說義之所爲

   言義彼諸聲,分別增益體,爲成其非因,由義成義故。

   分別及諸教,唯屬作者欲,除事,有他故,假立是錯亂。或問:說顯示自所見爲因,是他義比量即可,何故言義耶?曰:解說他義比量之言中,而言義者有所爲義,以于未成立義,諸聲及分別增益爲體之因,爲成立其非正因故。顯示要由于義所有之叁相(因),成立于義所有之所立(宗)故。問:彼何以非正因耶?曰:由分別及言教所假立諸因,遍相錯亂,以唯與作者之欲樂相系屬,除同品事外,容向余轉故。

   戊叁、說善顯之所爲 分叁:己一,破宗語爲能立語支,二、斷自同過,叁、明余答辯無系屬。初又分二:庚一、明能害,二、破能立。今初:

   由義解義故,說宗及說因,于義無功能。故彼等自己,

   非住于能立。宗言若能示,說者之意樂,是量彼生疑,

   故非親能立。由宣說所立,傳亦無功能。說因自無能,

   而能示功能。即由因義境,而說彼無能。

   或問:言善顯有何義?曰:于彼言中,言善顯者,有所爲義,爲遮宗言是能立支故。問:如何遮?曰:說宗及因之諸言,非由自身安住成立有煙山上有火之能立,以無生起了解山火聚義之功能故。此因決定,以凡是正因,須由叁相之義了解所立之義故。或問:若爾,何爲所說之聲量?曰:如說聲無常之宗言,是能顯示說者自意樂之能立量,是成立彼宗之叁相故。又彼宗言非聲無常之親能立,以由汝于聲無常引生疑故。或問:若爾,是傳能立(即間接作能立)耶?曰:彼言傳亦無成立聲無常之功能,僅是親說所立聲無常故。或問:若爾,因言亦傳非能立耶?曰:如雲“凡所作性皆是無常,譬如瓶等,聲亦是所作性”,此說因之言,自己雖無親成立聲無常之功能,然可說是聲無常之能立,以是顯示叁相親能成聲無常之言故。或聞:陳那論師許否“宗言若親若傳皆非能立”?曰:亦許。如雲“從彼生疑故”,及雲:“彼顯所比者,許爲因義境”。此即解說宗言無成立宗之功能,是說彼宗故。

   庚二;破能立

   若彼亦有能,因言轉故者。彼由疑,欲知,依止彼分位。

   受許異品者,同故,應無窮。內支分功能,正住于叁相。

   于彼生憶念,正住于彼言。若謂未示境,因無轉趨故,

   由顯示境故,許功能成者。先遍雖無彼,然說聲所作,

   如此皆無常,義生彼壞覺。雖未顯示宗,成立無障故。

   叁中隨一相,未說即不全。

   若謂彼宗言亦有成立宗之功能,以依于汝(宗言)因言轉故者。破曰:由疑彼聲常無常之原因,而欲了知,征問立論者之分位,亦應是能立語之支分,以依于汝,因言轉故。又諸受許彼異品聲常之言,亦應是能立語之支分,以是依止汝因言轉之言相同故。若許爾者,成立聲無常之能立語支應無窮,說聲常之言亦是成立語之支分故。宗言無成立所立之功能,以內支分親成立所立之功能,正住于叁相。于彼叁相生起回念者,則正住于宣說彼叁相之言故。若謂若無顯示宗境,則因不轉故,由于顯示宗境許成立宗功能得成者。破曰:如說“凡如此所作性皆是無常,喻如瓶等,聲是所作性”。說此遍相爲先之能立語,雖未親顯示宗,然以義引生了解彼聲壞滅之覺,以雖未親顯示宗,然是成立聲無常無諸障礙之能立語故。或問:何爲能立語不完全?曰:如雲“聲是無常,所作性故,喻如瓶等”。說此言是不完全之能立語,于叁相中隨一遍相未親顯示故。

   己二、斷自同過

   說所立爲宗,彼說亦非過。由爲說能立,似因非過故。

   雖無簡別說,一類則生疑,余凡說所立,皆應成爲宗。

   說成,能立故,余亦無過者。彼顯示所立,豈是能立支?

   說宗言是能立語支,不僅正理妨害,自許相違亦成妨害。如何妨害?曰:彼宗應是能立支,以宗言是能立語支故。喻如由說宗法之言是能立語之支分,故宗法是能立之支分等。若許爾者,宗應是列爲能立而不極成者,以是能立支而敵者不極成故。喻如不極成之因喻。若許爾者,應非所立也。若謂不遍,列爲能立而不極成,即是所立者。破曰:若爾,不極成之因喻應是所立,由列爲能立而不極成,若不能成立爲非所立者,更等余成立非所立之能立故。若許爾者,則說汝(不極成之因喻)應是立宗也。此遍相已許,以許說所立是宗之相故。或問:若爾,在汝自宗,亦應是所立,以所立體性是敵者不極成,汝(不極成之因喻)亦是敵者不極成故。若許爾者,則說汝應是立宗,以說所立即宗之相故者。答曰:我實不許說所立即立宗之相。即許說所立爲立宗之相,佛弟子亦無說不極成因喻犯立宗之過失,以似因喻無犯應成所立之過失故。以彼不極成之因喻,是作爲能立而不極成者,其所立則非作爲能立而不極成故。或曰:爲遮不極成因喻爲所立宗故,須說指定詞。答曰:彼非所須,即無指定詞簡別,而說“說所立,爲立宗之相”,亦無過失。以于一類(同類)可生疑惑,不極成之因喻與所立,非一類故。余者若非一類亦生疑者,如言當製瓦瓶等凡說所立者,皆應成爲他義因之宗,以說他義所立及不極成,皆相同故。(此頌義,盛寶解爲:吾等建立立宗之相,應無說不極成之因喻,疑爲立宗之過失,若無唯、性等指定詞之簡別,總言“說所立,爲立宗之相”者,有生彼疑之過。然說“說唯所立以爲宗(唯爲所立說名爲宗)”故。如于黃牛與青牛,同一類者可生疑惑,而于柴等則不生是牛之疑故。余者僅說不極成同爲一類,故疑爲立宗者,則陶師說當製瓶等,應成立宗。彼亦說未成就義故。)若謂其他正理派等計宗言爲能立者,亦應無說不極成因喻應爲能立支之過失,以凡是能立交,須說敵者已極成故者。破曰:彼顯示所立者,如何是能立支?應非能立。以說敵者不極成故。(這段辯論,是因爲他宗說“宗旨是能立支”,故難雲:宗不極成,若是能立支,則不極成之因喻,亦應是能立支。彼救雲:不極成因喻非能立支,以能立支須說敵者極成者故。難雲:是則宗言應非能立支,以敵者不極成故。)

   巳叁、明余答辯無系屬

   列舉及似等,余無系堪笑。謂彼非正理,此如前已說。

   有作理門論琉者說:正理派者雲:“宗言是能立語支,以于及似能立時說故。”列此等能立,應答彼雲:“以現量爲不定等。”破曰:此答是智者笑處,以敘無系屬之疑,而作無系屬之答故。或問:若爾,當如何答耶?曰:當答雲:及似能立時所說者,非是成立宗言爲能立支之正因,以成立彼宗之逆遍相不極成故。此因決定聲以凡逆遍相不極成者,理非正因,前已說故(在第一品破吠陀派時已說)

   丁二、釋所诠義 分二:戊一、勢所诠爲所立,二、親所诠爲因。初又分二:己一、立自宗,二、破他派。初又分二:庚一、所立之相,二、似宗之喻,初又分二:辛一、標,二、釋。今初:

   雖由說能立,是所了解義,然爲無愚故,顯示所立相。

   體、介、自、樂言,說彼相有四。未成,非能立,

   義說立者許。

   問曰:若爾,顯示所立祖,不應道理。是由說能立之勢即能了解彼義故,答曰:雖則如是,然顯示所立之相,有所爲義,爲命于所立相無愚蒙故。問:若爾,所立相爲何?曰:論雲“自性、唯,所顯,自、樂,非所遣”,即顯示彼相。問:若爾,宣說自性等四言,有何所爲?答曰:解說他義所立相之語言中,宣說自性,唯詞、隨自、所樂四種言者,有所爲義。以凡是成立他義所立者,爲令了知必是敵者不成,非列爲能立,是立者義說即所樂,及是立者自所許故。(理門論雲:“是中唯隨自意樂,爲所成立說名宗,非彼相違義能遣。”入正理論雲:“隨自樂爲所成立性。”大意相同。唯入論增說:“極成有法、極成能別,差別性故。”可供研究。)

   辛二、釋 分叁:壬一、廣釋所樂,二、廣釋隨自,叁、廣釋不遣,初又分叁:癸一、明所樂境即所立,二、若非所立則太過,叁、此理亦破余派。今初:

   雖未說樂遍,所立,如我用。雖他欲皆遮,疏解說自我,

   爲遮所疑處。此爲彼義作。此觀待而說,法、有法差別。

   雖未說所樂,由時而了解。喻無隨行過。如說我是他,

   彼于喻不成。彼妨害所樂。

   解說他義所立相之言中,說所樂之言者,有所爲義。爲令了解立論者雖未直說,其意樂所遍者,即許爲所立故。譬如數論派成立眼等必爲他用,列積聚性爲因時,意說眼等爲我所用也。(數論計神我是受者,余自性所變二十叁谛是所受用。意欲成立神我受用眼等,矯立眼等爲他所用。其他即意說神我也。)或曰:若爾…

《釋量論略解》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釋量論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