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2008加行開示 佛法是種活法

  2008加行開示 佛法是種活法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我在這裏給大家簡單地開示一下。我們學佛修行,不僅僅是來世不墮落惡趣,能夠往生西方淨土,今生今世也有非常大的好處和利益。我們學佛修行不是要爲了今生這些暫時的利益,也不是特意要求世間的這些名聞利養,這都是自然而然就能得到的。每一個人都一樣,都想自己能夠得到幸福快樂,都想自由自在地活著,輕松自在地活著。誰也不願意受苦,誰也不願意受累。我們學佛修行就是爲了解決這個問題。學佛了,修行了,我們就不用再受苦,不用再受累了。

  我經常跟大家講,佛法不是神話,是一種活法,佛法是解決我們生活中、工作中的問題的一種方法。有佛法、有修行才能解決這些問題,才能擺脫這些煩惱與痛苦,才能活得輕松自在,快樂幸福。如果沒有佛法這個活法,我們永遠得不到輕松自在,快樂幸福,因爲解決不了生活上的這些困惑。有錢也解決不了,有權也解決不了。有錢有有錢的煩惱;沒有錢有沒有錢的煩惱。有權有有權的煩惱;沒有權有沒有權的煩惱。沒有佛法就解決不了這些問題。

  有錢的人有的是,有權力的人也有的是,但就是解決不了生活上、工作上的這些問題。這些有錢有勢的人,一遇到事情,遇到困境的時候,都是心慌意亂,手忙腳亂,根本想不到是什麼原因,也根本解決不了這些問題,非常的煩惱痛苦。很多大老板,大企業家,大富翁,以前一直追求錢財,一直追求物質,認爲有錢財、有物質的享受就能得到快樂幸福,然後一直追求到現在,拼命地追求。現在有錢了,也有權了,有勢力了,但是煩惱越來越多了,痛苦越來越大了。

  我跟大家講過,精神的享受才是最大的享受,內心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物質再豐富,有再多的錢財也解決不了問題。越有錢,越有權,越有壓力,越有煩惱,越有痛苦。現在很多大老板、大企業家壓力非常大。他們很多人都是這樣,晚上睡覺特別希望就那麼睡過去,不願意再醒過來。壓力太大了,煩惱痛苦太大了。那怎麼才能解決這些問題與困惑?擺脫這些痛苦呢?就是學佛修行。你學佛了、修行了才能擺脫這些痛苦,才能解決這些問題。有錢也快樂,沒有錢也快樂;有權也快樂,沒有權也快樂;有家也快樂,沒有家也快樂。我經常跟大家講,不懂佛理,沒有修行,怎麼也是不行的,怎麼也是個痛苦。有家也是個煩惱痛苦,沒有家也是個煩惱痛苦;有錢也是個煩惱痛苦,沒有錢也是個煩惱痛苦。你們看看現在是不是這樣。都想賺錢,都想發財,真賺錢了發財了,更不行,煩惱、壓力、痛苦更大了。

  互相不了解,有家的就羨慕沒家的,沒家的就羨慕有家的。沒家也不行,覺得孤獨,活的沒有意義,還擔心沒有人關心,沒有人照顧,非常的煩惱痛苦。有家也不行,有家也有很多煩惱壓力,有很多不順心的事,天天吵吵鬧鬧,天天互相怨恨,非常的煩惱。這些事情你們都比我了解,現在我這麼講是不是這樣啊?佛在經中也是這樣講的,不會有錯的。那你看看有家也不行,沒有家也不行,有錢也不行,沒有錢也不行,怎麼也不行,怎麼也是個煩惱,怎麼也是個痛苦。那怎麼辦呢?

  如果你有修行,你懂得了佛理,懂得了諸法的真理,這樣你不會迷惑。到時候你一定能解決問題,能把握住自己,不會動心的,遇到境界的時候能安住心,能把握住自己,能保持穩定,能把自己的心放平。自己的心放平了,一切都會風平浪靜,什麼事都沒有。沒有人讓你煩惱,沒有人讓你痛苦,都是自己的心,自尋、自找的。自己能夠把握住自己,你不自尋煩惱,不自找痛苦你就能解脫,就能擺脫一切痛苦,能解決所有的問題。這樣的話,有家也快樂,沒有家也快樂;有錢也快樂,沒有錢也快樂。所以學佛修行對我們的幫助非常非常的大!不是僅僅來世不墮落惡趣,能夠往生西方淨土,今生今世也能擺脫煩惱與痛苦,自己能夠獲得輕松自在,快樂幸福,活得快樂,死得安心,這就是修行的結果。

  如果你真想輕松自在地活著,真想自己得到幸福與快樂,你就好好地學法修行。佛法是人活的一種方法,你活得痛苦,我活得快樂,就是因爲你的活法不是佛法,我的活法就是佛法,咱們兩個活法不一樣,別的沒有什麼不一樣,沒有什麼別的原因,所以一個活得快樂,一個活得痛苦。

  佛法不是神話,現在有的人把佛法當做神話了,然後把佛法和生活分開。佛不是神。最慈悲、最有智慧的人就是佛,現在很多人都把佛當做神了,然後覺得離自己遠遠的,高高的,這都是搞錯了。其實佛離自己很近,自己也可以做佛。最有慈悲,最有智慧的人就是佛,所以每一個人都可以學佛,都可以成佛。

  學佛修行不是必須在廟裏或者在佛堂裏。在日常的生活中、工作中也可以學法,可以修行。佛法主要講的是心。心善一切善,心惡一切惡,在日常的生活中、工作中會轉心,這就是修行。佛法裏就講看破放下。看破不是什麼也沒有,放下不是什麼也不要,看破要看明白諸法的真相和真理,放下是不執著,不牽挂這些事物。放下不是放棄。你真能放下的時候,你什麼也不要放棄,一件事也不要放棄,一個人也不要放棄,你樣樣都可以接待,樣樣都可以處理。放棄是罪過,是一種惡業;放下是解脫,是一種智慧。

  一說看破放下,很多人家也不要了,孩子也不管了,把自己關在佛堂裏念佛誦經,這樣自私地學佛,完全是不如法的。一說看破要放下,有的人家也不要了,孩子也不管了,東跑西顛,今天跑這個廟,明天跑那個道場,結果什麼也得不到,滿腦子都是矛盾沖突,煩惱痛苦的不得了。自找的,活該!學佛修行就是了緣、了債、了生死麼!你緣沒有了,債還沒有還,你想逃跑,你想逃避,這不是不負責任嗎?對家庭不負責任,對社會不負責任,對因果不負責任。

  按佛法來講,該了的緣不了,該還的債不還,然後到處瞎跑,就是逃避,這樣的話又結上了惡緣,又欠了債,你將來還要繼續了這些緣,還這些債,你繼續要輪回,繼續要感受痛苦。這樣學佛修行完全是不如法的,不是佛法,不是正法,是一種邪法。爲什麼這麼說?因爲佛法、正法是對治煩惱,對治痛苦,消除業障,斷除煩惱的方法。你所修的這個法,增加你的煩惱,增加你的壓力,增加你的痛苦,這完全不是正法。“怎麼不是正法呢?我念的是佛啊,我誦的是經啊,我向佛磕頭了啊,我是爲佛教做貢獻啊,我是爲衆生服務啊!”在表面上看都是,實際上都不是。

  

  你成家了,生孩子了,你照顧家人,照顧孩子,這就是你應盡的責任。你爲衆生服務、奉獻是應該的,但是你應該從家庭做起。你該了的緣還沒有了完,自己身邊最有緣分的衆生,還沒有爲他服務、爲他奉獻,然後到處瞎跑,這不叫爲衆生服務,也不叫爲佛教做奉獻。你沒有盡自己的責任,你沒有盡自己的義務。

  我們是要爲衆生服務,要爲佛教做貢獻,但是要從自身,從家庭做起,從自己的家人、孩子,親朋好友做起,然後再一步步逐漸擴大範圍,擴大到一個村子,一個國家。你連與自己最有緣分的衆生都沒有救度,還想救度其他的衆生是不可能的;你最應盡的責任都沒有盡好,卻想做其他的貢獻。這就猶如一步登天,就猶如你一步沒有走,卻想走百步,這是不可能的。你先走一步,然後再走兩步,這樣慢慢就能走一百步。

  照顧家人,關心家人,這都是一種修行。我跟大家講過,不要認爲是我的家,我的孩子,然後去付出,去關心,而要認爲這是與我們最有緣分,最需要我們的衆生,然後去關心、照顧、去付出,這就是菩提心,這就是菩薩行。我們現在有時候也關心關心,照顧照顧,但這都是自私自利,爲了利益,爲了好處,爲了回報。你看看你關心他、照顧他的時候有沒有要求?有沒有求回報?如果有,那就是自私自利,就是造業。那我們關心、照顧家人的時候,從家人做起,從家庭做起,把他們當做衆生,當作與自己最有緣分的衆生,最需要自己的衆生,然後去關心照顧,不求回報,沒有要求地去爲他們付出,這就是菩薩行。這樣才能了緣,這樣才能還債。沒有這樣的心態,沒有這樣的發心,沒有這樣的動機,你付出的再多,你爲他們再奉獻,也了不了緣,還不了債。

  我爲什麼這樣說呢?因爲如果心不正,心不清淨,所以還是欠債,互相都是報恩報怨,討債還債。今天你欠他,明天你還他;今天他欠你,明天他還你,這樣互相欠、互相還,這樣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沒有結束的時候。這也是一種輪回。那怎麼辦?我們發清淨心,不自私、不自利,完全爲他們。發心正確了,內心清淨了,我們才能了這個緣,才能還這個債。所有的債都還上了,再也不用欠了,再也不還了,這叫了緣、了債。不是你做一些事情就叫了緣、了債。

  發心要正確,內心要清淨,一定要真心實意的對待他人啊!我們現在很多時候不是真心實意,都是虛假的,爲了自己,爲了利益,互相利用,發心一點點也不正確,一點點也不清淨,這樣永遠都是欠債還債,討債還債,永遠都是報恩報怨,連續不斷的輪回。

  所有的這些緣都了了,所有的這些債都了了,才能了脫生死,才能擺脫輪回,才能超出叁界。我們一定要從家人做起,從兒女做起,然後逐漸地擴大範圍。你們看看,菩薩的學處裏就有這些,佛講的清清楚楚,一定要這樣做。現在有的人說,我對家人不行,但是我非常慈悲,對別人特別好,別人對我的印象也很好。這就說明了你就是不行,你就是不好!爲什麼呢?因爲別人不了解你呀!你偶爾說幾句好話,幫幫別人的忙,這都沒有什麼可難的。但是你家裏,你身邊的人,經常跟你接觸的人,他才了解你呀。你要經常照顧關心,經常要付出,那才是真正的難處啊!你偶爾跟外人說幾句空話、好話有什麼難的?偶爾幫助幫助別人有什麼…

《2008加行開示 佛法是種活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