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每時每刻都在非理作意,胡思亂想。我們的所作所行都是殺盜淫妄酒,都在造業。我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啊?也不知道你們是怎麼想的,我是真的說實話啊!修法的時候,一思維一觀察,真的可怕啊!
壽命無常。我們處處都有死亡的可能,每時每刻都有死亡的可能。若是突然死了怎麼辦?墮落惡趣,下地獄了怎麼辦?我們不就要感受地獄的痛苦了嗎?八寒地獄,八熱地獄,近邊地獄,這些痛苦,真的難以表達,無法形容,無法想象!所以要珍惜機會。我們現在爲什麼要學修這個?因爲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思維,都要考慮,都要仔細觀察,我們所得到的這個人身,是不是暇滿的人身?如果不是的話,盡快讓自己的人身變成暇滿。
我們現在看看自己,若是我們在地獄、在傍生處,我們可能暫時無法改變,無法轉變。但是我們現在還沒有下地獄,還沒有投生爲餓鬼,還沒有托生爲傍生。邊鄙地我們也不是。不管是在藏地還是漢地,都有佛法,而且現在內地佛法可以說是很興盛,發展得很好。尤其是我們通過網絡這些方式,通過這些電子産品,很容易就能獲得佛法,很容易就能學到佛法,很容易就能學法修行,所以我們沒有在邊鄙地。長壽天我們也不是。然後是邪見。這個我們要注意啊!再然後就是暗劫。沒有佛法的劫,沒有佛法的光明,非常黑暗,所以叫暗劫。我們這個劫,不是暗劫,這個劫會出現一千多尊佛,會轉很多很多的*輪,這個劫有佛法的光明,所以這個劫叫光明劫。我們現在處在光明劫。喑啞,我們也不是,這裏所有的人都不是喑啞,都是六根具足,尤其是意根具足。
然後是這些圓滿。所依圓滿,就是擁有人身;環境圓滿,就是能夠學習佛法;根德圓滿,就是六根具足;意樂圓滿,就是對佛法有興趣。我們在座的這些人,這些應該都具足了。如果是對佛法沒有興趣的話,就不會千裏迢迢來到這裏。到這裏來,爲了什麼?就是爲了修行,就是爲了修解脫麼!所以對佛法肯定有興趣,對佛法肯定有信心。這樣的話,意樂圓滿我們也有了。然後是信心,對佛法,對上師叁寶有信心。看看自己,自己最清楚自己,自己最了解自己,對上師叁寶,對佛法有沒有信心?
然後就是五種他圓滿。如來出世也有了,佛已說法也有了,佛教還沒有隱沒,還沒有滅盡,還存在,佛法住世也有了。自入佛教,這個我們要注意。在表面上我們都進入了佛門,都皈依了叁寶。但是事實上,還是沒有皈依。這些我們自己都要仔細觀察。佛出世了,也說法了,佛法還在住世,自己也入佛門了,但是佛法廣大奧妙,沒有上師、善知識的攝受與引導,我們無法能夠領悟佛講的這些道理。師已攝受有沒有?自己看看。這一點可以說我們在表面上都有,都皈依了上師,都有自己的上師、善知識,但是如果你沒有依教奉行,沒有表裏如一,如果嚴格來講的話,還是沒有師已攝受。因爲你不聽話,沒辦法啊!就比如你是個病人,你去找了一個良醫,要他給你治病,但你不聽他的話,你沒有聽從他的要求,沒有按他的治療方式去做。比如說服藥,他說每天服兩次,你卻服叁次、四次、五次,這樣不僅不管用,甚至還會給自己吃出新病來。還有每天怎樣吃藥,你沒有按照他說的做,自己亂吃亂弄,或者根本沒有吃,醫生再好,再有經驗,再有技術,也無法治療你。
同樣的道理,無論是上師還是善知識,他再有修行的經驗,有再好的竅訣,再慈悲,再給你傳法,如果你沒有依教奉行,沒有表裏如一,你也不能解脫。這樣也不算師已攝受。有人說自己和上師、和善知識沒有相應。是啊,因爲他說東你就向西,這樣顛倒而持,能相應嗎?仔細地觀察自己,有的人確實就是這樣的。不按儀軌,不按次第,不按傳承,也不按上師的要求,然後自己瞎弄、瞎修。今天念這個,明天弄那個,東跑西顛,東學西學,學來學去,最後什麼也沒有學到,滿腦子都是煩惱痛苦。哎喲,我不行了,我如何如何……晚了!然後開始怨天怨地,開始怨上師叁寶,是不是上師叁寶沒有加持啊?怎麼沒有加持我啊?是不是沒有攝受我啊?這都你自己的問題。
師已攝受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我以前也講過,嚴格地要求那就難了。什麼叫暇滿?我們所得到的這個人身是不是暇滿的人身?若不是暇滿的人身,你學也是白學,修也是白修,沒有用,真的,不會成就的。你看剛才講的自入佛教,其實很多學佛人根本沒有進入佛門,根本沒有入門,還自以爲是修行者。我給大家講過皈依,那個時候你們心裏怎麼想的?難哪,不是很容易的事。皈依叁寶,是最基本的皈依,也可以說是最最低調的,最最初步的皈依。佛法僧叁寶爲究竟的導師、道路、道友,縱遇命難也不改變。相續中、心目中有沒有這樣的決心?恐怕很難,恐怕很少有,恐怕沒有吧?肯定很多人是這樣的。所以一定要把佛法當作鏡子,隨時隨地照自己,才會明白,才會知道自己。
很多人很多時候沒有注意,覺得自己很有修行,很有成就,很了不起似的。佛法確實是如意寶,它能改變我們的命運,能讓我們解脫,能讓我們成就、圓滿。但是我們不能讓佛法和相續脫離。
在座的各位居士,都很贊同我的說法,很贊同我的修持方法,這就說明你們都是實修者。如果不是真正的修行人,不是真正的實修者,是不會贊同我說的這些的,也不會認同我的這個觀點,也不會來修這個法。在座的各位,多少都有些修行,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這些,不要錯過。我們得到了人身,而且是暇滿的人身,這個時候我們要利用它承辦自他的利益。暇滿的人身才是學佛修行的殊勝機緣,暇滿的人身才是解脫的機會。
我們首先要具足這個條件,要使自己的人身變成暇滿的人身。如果我們確實是暇滿人身,那麼就要珍惜它,要好好的利用它,通過暇滿的人身承辦自他的利益,承辦究竟的解脫。我們不能靠吃喝玩樂來實現人身的價值,這不是人身的價值。吃喝玩樂連螞蟻都會,連畜牲都能。我給大家講過,那些畜牲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吃喝玩樂,這不是人和畜牲的區別。我們得到了人身,得到了暇滿的人身,依靠並通過暇滿的人身承辦自他究竟的解脫、利益,這才是真正的人身價值。就好比黃金和石頭。這裏有一塊黃金,你便宜賣給別人十塊錢,或者五塊錢,真的太可惜了,太愚癡了。一塊石頭也能值五塊錢或者十塊錢。我們現在就這樣,吃喝玩樂,吃喝嫖賭,坑蒙拐騙,虛度人身,把這些當做人身的價值。在你的境界,在你的眼裏,在愚癡的人的手裏,黃金和一般的石頭沒有區別。這不是浪費嗎?黃金有它自己的價值,能賣好多好多的錢。所以一定要好好的利用這個人身,不要浪費。
暇滿的人身非常非常難得,我們現在既然得到了,這是宿世修來的福報。很多生生世世修來的、積累的福報,最終才得到這個人身,一旦失去了再也得不到了。猶如優昙花麼。優昙花是一種花,是一種非常罕見的花,它非常美,有很多很多不可思議的功德,可以說在傳說中有,實際上沒有。在傳說中有這種說法,在這個世界上,佛住世的時候,它就出現一次,時間也很短,以後就不會再有。這是傳說,不是真正的記載。爲什麼用這個比喻來說明人身難得呢?因爲一旦失去了這個人身,以後你再也得不到了。
佛在經中比喻,光滑的牆上撒一把豆子,不會停留一兩個。同樣,在流轉的過程中,再想得到人身是不可能的,再也不能得到人身了。佛就用這樣的比喻來說明人身難得。還有盲龜鑽木孔,這都是不可能的。什麼意思呢,就是很難,如果你沒有珍惜,一旦失去了,基本上得不到了。
“既得大義超勝如意寶。”它遠遠超越如意寶。真正的如意寶,你向它求什麼,求吃、穿、住、用,它都能給你。世上沒有比如意寶還好、還珍貴的東西。真正的如意寶啊,你把它擺上,然後你向它求,求什麼得什麼。但是我們得到的人身,遠遠地超越了如意寶。爲什麼這麼講呢?因爲如意寶只能給我們暫時的利益,只能給我們屬于世間的一些東西,它無法能夠賜予我們解脫成佛。若是我們真正能夠好好地利用暇滿的人身如理如法地學修,我們可以解脫,可以成佛,所以說是超勝如意寶。
暇滿的人身非常非常的珍貴,不能白白地浪費,你不能用它僅僅做一些暫時的事情,這樣太浪費了,太可惜了,真的。我們利用這個人身,可以成佛,可以承辦究竟的解脫,可以承辦自他的利益,可以幫助無量的衆生,可以救度所有宿世的父母,多好啊!暫時的利益,自己的解脫,這都是自然而然的,還可以做更多更有意義的事,怎麼不做呢?我們現在每天都在奔忙,都忙得不得了,累得不得了,苦得不得了,爲了什麼呢?就是爲了暫時的這些利益麼!吃穿住用都好一點。我們好好學佛修行,這些都是自然而然就有的。
獲得如是此身唯一回,若未修持究竟大義果。
“究竟大義果”就是解脫成佛。若是沒有承辦究竟的解脫,沒有承辦自他的利益,光吃喝玩樂,吃喝嫖賭,多沒有意義啊!有的人連吃喝玩樂都沒有,就是浪費時間,每天混日子。今天馬馬虎虎過去了,明天也馬馬虎虎過去了,真的太可惜了,太可憐了。我在修行的時候,一想到這些事情,一想到這些衆生,有時候感到可憐,有時候感到可惜。每時每刻都是解脫的機會,但是我們都錯過了。剛才一轉眼錯過了好幾個刹那,這一轉眼又錯過了好多個刹那,一分一秒、一小時一天、一月一年,就這樣過去了。
我從七歲出家,一直在山上學法修行,有時真的感覺自己很了不起,很驕傲。但是自己一觀察、一想,真的慚愧啊,連最基本的暇滿難得這個道理都沒弄明白,都在錯過!我們在大殿裏,或者在佛堂裏,或者在道場裏還好一點。一出這個門,一出這個佛堂,完全是凡夫,完全是那種凡夫的狀態。我強調,把佛法應用到生活中,一定要抓住每時每刻,走路的時候,吃飯的時候,睡覺的時候,都要思維觀想,把一切…
《2009年萬盞法會1·開顯解脫道之暇滿難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