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烈地運作。然後我們到飛機場,鋼鐵結構的,功能性特別強的這麼一個科技的空間,在那裏登機,登到一個密閉的空間裏,更加高科技的密閉的一個空間,然後我們坐在那邊。
如果你有修行的,如果你懂得駕禦生命的,你在一個密閉空間裏,也會展現出一個慈悲喜舍的生命狀態來。但是大數多人不知道,只是在那裏睡覺,等著十二小時過去。這個時候的飛機的空間是什麼?像不像地獄?至少是個牢獄啊! 每個人都出不去,就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艱難地等著。所以大家爲了消遣都帶筆記本啊,帶隨身聽啊,來排遣自己的寂寞難耐。
這種對生命是不是一種侵害?好在我回來的時候,邊上放了個幾個月的小孩,看著他心裏還蠻開心,有時候幫他抽抽紙,給他擦擦口水,然後就在那等,我覺得我還是不錯的。盡管這樣,我還不是那麼無聊,我那十二小時不是枯枯地等待,在難耐當中度過的。
但是我回來之後,連續兩晚上我在睡夢裏面都處于什麼狀態呢?我睡下去的時候是完全的放松,我的自我的生命狀態已經超越了我肉體的狀態的時候,我感受到的是什麼?我繼續還在被搬運著,我的生命在機器裏,像絞肉機一樣的被絞著。這個時候我才體驗到那些科幻家爲什麼要做我們的人被現代科技在侵略著,我們製造了它,它卻殺掉了我們。
你在面對電腦的時候,你要適應電腦的程序,你在學習駕馭它,你正在駕馭它,但是于此同時,你的生命有沒有跟電腦合在一起?電腦有沒有深入到你的生命裏去,有沒有左右你的生命?電腦有沒有人性化的東西?它會不會慈悲喜舍?那反過來說,你的生命有沒有被一臺無情的生命在吞嚼?你關掉電腦,上床睡覺,你的電腦真的被關掉了嗎?年輕人想一想看,有沒有你躺在床上,真的電腦被你關掉的?這時候反過來電腦在吞噬你了,你閉著眼睛的時候電腦還在對你起著作用。
那你長時間坐飛機之後,就會在你生命裏殘留這些訊息,真的你已經回來了嗎?也就是這個小的肉體被從歐洲搬回來了。但是大的一個,生命除了小的肉體存在之外,你有沒有第七意識,第八意識?第七意識、第八意識沒有來去的,那你還是存在在歐洲的。
當中這是什麼東西?所有你經曆的飛機場,這種功能性的、科技性的一個。飛機場它不承擔什麼,它栽兩棵綠樹已經對你客人比較尊重了,比較人性化的一種環境了,它主要的功能是一個登機的地方。爲什麼空中小姐要花幾十萬培養她,讓她學會微笑,學會給人優良的服務,因爲這個狹小的空間太枯燥無味了。如果長時間坐在飛機裏面,你就會感覺到這些,而且並不是你下飛機就結束了。
我那兩天睡下去一直就是這樣,然後我起來打坐,我就根據這個分析了,真正的生命體不是我下了飛機就結束了,不是的,我的生命還繼續被高速運轉的機器像絞肉機一樣的吞嚼著。我們現在製造了一個超前發達的科技世界,同時現代科技吞嚼了我們的人性,讓我們人變得越來越冷漠,越來越無情,像一臺機器一樣。
爲什麼卓別林偉大?他早在上個世紀初的時候就已經闡述這一個主題了,當大工業社會的時候,越來越城市化、工商業社會的時候,人逐步地變成一顆螺絲釘,只是這個強大的社會機器當中的一個部件,由不得你自己,卓別林花了很大的力量來闡述這麼一個話題。我們只知道哈哈笑,你不知道卓別林在表現什麼,他如果僅僅是讓你笑的話,他怎麼會成爲世界這麼著名的一個人物。他每一個笑的背後對生命是有啓迪的,他是以我們每個人都願意接受的方法,闡述一個很偉大的命題。
現在我們看科幻片,你不知道科幻片在幹嘛,無聊嗎?我這樣講你們去體驗,你去看電視,看個八小時,把電視關掉,你這個生命,真的你的電視被關掉了嗎?沒有,電視還在繼續,不單單在繼續,電視在吞嚼著你,讓你無法入睡,讓你無法沈到很靜的狀態。你現在擁有一部手機,你真的要駕馭它,這要有很大的修行你才能駕馭它,很多人都不是你駕馭手機啊,都是被手機奴役了。
所以做人不修行,真的很可怕,隨隨處處都是陷井,生命的陷井。所以蒙山裏面給那些鬼開示說,隨時隨淨,要正念分明。
初心最難發 唯依善知識
什麼念是正念的?我們省庵大師在阿育王寺寫了《勸發菩提心文》,心有偏,有狹、有小,心有各種各樣的狀態的,心也有偉大的,有光明的狀態,心有無障礙的狀態,你要選擇怎麼樣的心的狀態?心的狀態都是你生命的本質,你要選擇怎樣的你來依靠它?所以佛就體現了一個人通過修行,彰顯了他最美妙的一面。這個任何生命都有,就看你願不願意去做,所以就有法寶,任何人只要你遵循這樣的方法,你都會成佛。
也不是佛給法了,說了就算了,就躲到邊上去了,佛是這樣慈悲,留下指導的人,《地藏經》就體現了這個,不要舍棄衆生,爲衆生做導師,爲衆生做背包袱的人,引導衆生,叫僧寶。是把法遞在我們面前,引導我們怎麼樣來正確地認識法,向法靠近。
你真的在修行道上,已經上路了,那就很簡單,那個時候很清晰地知道什麼是對,什麼不對,你要依止什麼,最難的就是剛開始。所以佛也跟我們說這兩種狀態,從開始到最後成佛,這兩個的話,還是開始最難呐,邁出第一步是最難的。
“初心畢竟而不二,二心還是初心難”,這句話如果不跟你解釋,你怎麼知道意思,“畢竟”就是成佛的意思,最圓滿的狀態叫畢竟。“初”就是你覺悟的第一步,覺悟的第一步和你圓滿覺悟這兩種狀態的話,還是覺悟的第一步最難。
第一步怎麼開始?這就是要善知識接引,沒有善知識接引,連黑白你都分不清楚,對錯都分不清楚。你能分清楚對錯都要善知識苦口婆心跟你講,講啊講,薰陶薰陶,唉,哪一天有點覺悟了。
要從佛教的角度學佛
每次法會我都要講很多,講幾個小時,那個錄音筆他們整理文字很多,揚揚幾萬言。有的人看得都不耐煩了,“師父,你每次哪裏這麼多話?”然後講的我們都忘掉了。但是你忽然哪一天想起一句話,就那句話受用不盡。所以佛說了八萬四千法,你任何一個得到契機就覺悟了,受用不盡。
世間的苦,我們現在甚至說“師父,做人不是很快樂的事情嘛?”他還說我們是呆子,肉這麼好吃,不吃?他說我們笨,因爲他看不到真相,他要看到真相嚇死他。欠錢還錢,欠命拿什麼還?你吃它肉就欠它命債,你拿什麼還?就是一個吃素的問題,要很久你才能明白吃素的好,就那麼一個簡單的問題好了。
佛法裏很多的命題甚至要用渾身的解數,你要持戒,還要進入一種修行的狀態,然後你才能理解佛的那句話,甚至還要把人類很多的智慧集合在一起。你現在還不能瞎讀,不要說世間的書你不能瞎讀,像印光大師都提倡後人寫的書不要讀,因爲不嚴謹。過去佛門裏有一本書要出來的話,要經過專門的機構去審核、辯論,最後通過,說某人很了不起,他有一篇論是智慧的,是正確的。佛法的這些書要讀古代的,近代的最好不看,近幾十年的。
江澤民說學佛要以佛教方式學佛教,這才是一個科學的學習佛教的方法。連江澤民都給我們很好的學習佛教的方法,你不能從佛教之外,從學問的角度,從不信佛的角度。是不是佛教,有沒有叁皈是標准。如果這一個人他在講佛教,他自己卻沒有皈依,這就是邪知邪見,誤人子弟,沽名釣譽。
上次我在外地的時候就遇到過這樣的人,被我呵斥得後來連法會都不敢來參加了。他是研究弘一大師的,我問他皈依了嗎?沒有。看到出家人,自己腿翹得高高地在抖。你研究弘一大師的啊?弘一大師那麼偉大的一個僧格都沒有感動你,看到出家人生不起一個恭敬心,你是以什麼姿態研究弘一大師的?他研究弘一大師在家的時候是怎麼樣花天酒地的,那不是破壞佛教嘛?那不是弘一法師,那是他在家的時候,那時是浪蕩公子,他研究那個東西,那你不是誤導人啊?
弘一法師真正的偉大形象是在他出家之後,他的這種愛國愛教,爲教獻身,爲國捐軀的那種精神。日本鬼子的炸彈來轟炸的時候他不走,他說我甯願死在這個下面,我甯願做一個殉國者,不逃!多大的一個愛國的激情在裏面,國難當頭的時候不是選擇逃。如果一個國家在面臨國難的時候,你的國民都是這種素質,你的國家會滅亡嗎?他逃都不會逃,他會去做漢奸嗎?那反過來說,一有問題馬上逃,先保住自身再說,管他什麼東西,那這種人很有可能會做漢奸哦!弘一法師他的偉大品格,他綻放著這樣的人格魅力才去救國救難的,他這種品格可以救國救難,沒有這個品格亡國滅種!
這個最經典的東西他哪裏研究啦?他如果研究到了,他看到出家人,一個剃除須發,一個放棄所有自私自利,獻身這個國家,獻身給這個世界,承擔起祖先的這種偉大的學問,幫助著我們泱泱子孫的,叫“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這樣一個神聖的人他會不合掌恭敬嗎?看到一個好的出家人,我們甚至會流淚,我們知道他在做什麼,會被他感動。所以我們在座的學佛要聽江主席的話,從佛教的角度學佛,這才是科學的學佛方法,很重要。
佛法是不能夠開玩笑的
要想學佛,跟一個有宗教情感的,他是佛教徒,甚至他是有資格弘揚佛法的人,佛教裏有傳承的。
你要念佛,你要跟求生極樂世界有把握的人念佛。如果你跟一個他自己都不知道西方極樂世界在哪裏,無量光無量壽是什麼狀態,那怎麼可以了生脫死?阿彌陀佛怎麼接引?他自己都不知道,他怎麼教人念南無阿彌陀佛啊?這也是我們要去思量的。
我常常比喻,一個巨大有形的東西,一個廬山尚且“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
《盂蘭盆淺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