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身在此山中。”更不要說一個形無狀的無量光無量壽,你怎麼描繪無量光無量壽是什麼狀態?一個形而下的東西,如果一個沒有超脫之外的人,都沒有辦法了達它的真面目,更何況是一個形而上的。
一個弘揚淨土的祖師他不是自己封的,他是整個佛教界公推他的,因爲他太偉大了,他完全知道阿彌陀佛是什麼,他以任何方便都能度化跟他結緣的衆生。就像大勢至菩薩:“我來此土攜那些求解脫的人,帶人解脫的。”這種他自己是有把握的。反過來說自己是一個瞎子,一盲引衆盲,相牽入火坑,不管你是以什麼美好的口號,你打著什麼標語。
現在佛教界裏,包括我們甯波地區幾年前就出現過,那時我還在蕭山,他們就跟我說,有一個人以念佛自居的,跟某人學的,到山裏面住著茅篷天天念佛,別人也跟著他念佛。後來自己著魔了,滿山遍野地跑,誰也救不了他。看他可憐嘛,自己的師父變神經病了,看到誰打誰,打誰罵誰倒算了,他盡拿一些不幹淨的東西往別人身上弄,後來就這樣死掉了。
很多呢,東北那個也是的,帶大家精進念佛,一個星期念多少萬佛號,很精進啊!結果自己出問題了。我們廟也來過的,母女都出家的,到處帶人念佛,念佛的時候給別人開示。
有一天,有一個聲音說:“你度度我吧!可憐、可憐我吧!你把嘴張開,讓我進到你肚子裏去。”她真的把嘴張開,結果有一個東西一進去,自己講話不是人話了,小鳥一樣“啾啾啾……”馬上就沒有正常狀態了。跟他念佛的弟子愁死了,我的師父怎麼這樣啊?到處找,後來她媽媽帶著她到我這裏來。在座的你們有的也見過的,住了一段時間,然後越來越改善。後來我就告誡她不要不懂裝懂,佛法是不能夠開玩笑的啊!佛法是很神聖的,有資格就是有資格,沒資格不要亂充啊!這個不能充的。
南無阿彌陀佛不容易的,念很容易,弘揚是不容易的,要帶業的。你教別人,那你就要帶業。你自己就沒能往生,那你帶業幹嘛?你帶到哪去?自己都跳不出六道,你帶到哪去?那不是大家相牽入火坑啊?都下去了。
這個很最重,所以我們在座的佛教徒要學佛,還要有正確的學習佛法的方法。所以有個正法,正法很重要,學習正法,擁護正法。
胸襟坦蕩問耕耘
魯迅講的,一個民族的脊梁,一個國家的脊梁,一個世界的脊梁,就是這樣的。魯迅筆下的民族脊梁就包括玄娤法師,他是民族的脊梁,爲了追求真理,這樣子的執著,這種執著。
中國很多字有兩重意思,執著從佛教一方面講是不好,另外一方面又是好。這個都有不同的涵義的,對善的執著那是好的,對無明的執著那是不好的。精進也有正精進和邪精進的,精進也不一定是正面的,正精進是對的,邪精進是不對的。
七月是“地藏月”、“孝月”、又稱爲“鬼月”,諸衆生,特別是惡道衆生都敞開大門來。反而有時候我跟那些鬼講這些,它們很容易聽懂,我說對不對?它說,對對對!我說,你以前相不相信有輪回?不相信。現在呢?現在相信。有的人很犟,我就是不相信!我說,你就不相信好了,總有一天你會相信的。
所以佛就用馬來比喻,有叁種馬,良馬是見鞭影就走,中等的馬鞭子打在屁股上就知道走,還有下等的馬鞭子打在屁股上也不知道走。有覺悟的人一看這個馬上就覺悟,有的受到苦會覺悟,有的受到苦也不知道覺悟。
所以學佛也不是一刀切的,我們只能努力,效果怎麼樣,根本不知道,所以只管耕耘,不問收獲。我要問收獲,那我有時候也很那個,甚至我也在想,我這麼執著地在耕耘,是不是也有點著魔,我也在反省呢!但是想想,這個世界確確實實就是這樣。而且從東西方的科學家,我們中國當前的各位領導者都已經指明了方向,那我們現在就有一個莫大的責任感,我們如果不去做,誰去做?真是這樣的。我內心裏來說,我是很坦蕩光明的,甚至我是抱著奉獻的這樣一種精神來做的,縱使沒有機會奉獻我也不後悔,哪怕有挫折我也不後悔。
心內叁惡道不空不成佛
我們前面《月藏經》裏面看到的種種的這些,我有時候會很脆弱的,讀到佛的這樣爲了我們,我有時候會感動。有時候讀到父母對子女的那種愛,人間的那種真情也會感動。我們學佛不能少了那份感動,人間要有這個,我們心裏要保持。像那種至真、至愛就叫慈悲了,往那上面去修。我們本來就是凡人,甚至有時候我們心裏充滿了罪惡,充滿了自私、黑暗,但是我們知道那將毫無出路,所以人往高處走,我們畢竟要選擇這樣一種道路。
下面我們唱首佛曲,我們這個佛曲,唱一遍有一遍加持,不像世間流行歌,唱兩下就沒有味道了,佛曲是越唱越有加持。
有個小紙條遞上來,說“學佛和實際生活如何處理關系?”學佛就在我們生活當中,生活你能保持正知、正念,按照佛的教導去做,這就是學佛。就像目犍連去供養這些自恣僧的時候,就是供到佛了,他就是入到諸佛菩薩的其德汪洋之中,他媽媽就能得救。你如果離開這些僧衆,你想去找佛,能找到嗎?如果我們這個世間寺院也沒有了,出家人也沒有了,還有沒有佛?緣就沒有了,佛還在的,但是與我們就不相幹了,你沒辦法了解到佛。佛要示現,他要垂濟,叫垂濟示現,從高處,我們很難領會的那種狀態。然後一種方便垂濟化現人間,以種種我們能理解的,總是比我們高一點,講了我們總是能理解一點,這樣逐漸的,漸見無數佛,漸見真實的佛。
在生活當中能正知、正念,按照佛教的人生觀、世界觀,這就是學佛。就好像我們現場,我們現在儀軌還沒有開始,但是你說儀軌有沒有開始?我們帶著大家破迷,讓大家發菩提心,有真實的出離心,對佛有仰止的心,贊歎佛,感恩佛的心,這是不就是修行啊!當你生命裏面感覺被觸動的時候,那你心裏的蓮花就飄出來啦,那你的有緣衆生坐著蓮花就可以超度了。
爲什麼我每次要花這麼長時間來做鋪墊?天臺宗裏面做蒙山有六番開示,我這個比那個還要長,我也可以做蒙山按照那個六番開示,所以我每次念那個六番開示,我都字字分明,意思念得很清楚,但是我不好意思停下來給大家解釋。
現在這個儀軌的話可以給大家講講,在整個過程當中,其實你的心花一開,你的有緣衆生就開始釋放出來了。叁惡道在哪裏,知道嗎?叁惡道就在你心裏,所以這叫地獄不空,你就成不了佛,你心裏還有地獄,你哪裏成得了佛?必須要衆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然後用更智慧的狀態,自性衆生,原來是無內無外的,自性衆生、自性煩惱、自性法門、自性佛道。當你內心感動的時候,那你外在依報的世界也都感動了,當你內心的蓮花開的時候,外在的那些牢獄都破了。
所以像我們儀軌裏,《破地獄真言》要觀想我們像觀音菩薩一樣,坐著蓮花以大悲心來到地獄門前,然後虔誠地讀《破地獄真言》,地獄門就打開了。現在我也沒那樣講,但是在引導的時候,大家心真的感動了,有良好的心靈狀態的時候,那是不是自己坐在蓮花裏啊?當你大悲心生起來的時候,你的有緣衆生的地獄就破了。
我們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我們這個道場有點特別,極樂世界叫諸上善人聚會一處“蓮池海會”,我們現在有點像蓮池海會,大家給自己鼓鼓掌,我內心裏面看到你們非常地高興,因爲你們都很可愛。
梵呗佛曲淨身心
有時候唱一首歌能非常好地抒發自己的情感,對叁寶的感恩,對善知識恩德的這種感動。我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曲的時候,當下就淚眼朦胧的,特別這一句“悲智妙語牽心弦,道心引領動江水”,多優美的詞,一個沒有深刻體驗的人寫不出這麼美妙的詞。本來是“甯動千江水,莫動道人心”,緣何這個道人動心了呢?不忍衆生苦,不忍這麼大恩典的聖法在世間消失掉,甯願放棄自己的那種寂靜的快樂。
修行人兩種狀態,一個是探索超越生滅的永遠寂滅的一種,生命更深層次的,甚至包容宇宙的,先天地而生的這種狀態,這種法身的狀態。什麼是報身的佛?就是浩氣長存的那種狀態,報身的狀態。什麼叫化身呢?是以這種悲憫的心深入一切衆生的心,對機而說法這就是化身佛的狀態。修行人常常也是安住在探尋甚深的超生滅的狀態,先天地而有的。另一方面隨著衆生的波浪,像婆婆媽媽一樣噓寒問暖。
我聽到這個,我翹大拇指,寫《師恩》詞的這個人很了不起,所以唱佛曲淨化心靈很重要,陶冶情操很重要。
有時候我在山洞裏,我在藏地海拔四五千米,連寸草都不生,小鳥都不去的地方,然後找到一個小洞坐在裏面。但是這個時候,好像從心靈的深處飄來一首對佛贊美的歌,那個時候一個人在唱,會被感動,自己感動自己。所以梵呗佛曲,它是修行道路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方法,是淨化自己,淨化他人非常好的一種方法。音樂的力量是無形的,音樂的力量同時也是強大的,今天我們是享受,享受在菩薩的懷裏。
聖者的情懷
《宗喀巴大師祈禱文》,宗喀巴大師是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叁尊合一的。爲了悲憫我們衆生,修祈禱佛,修供曼紮,替衆生忏悔業障,修福報,把自己的手骨都磨出來,祈禱正法住世五百年,所以在他的這個教法裏果然就是正法住世五百年。
弘揚佛法的時候,他媽媽已經年紀大了,頭發已經白了,想兒子,就請人帶了一封信,然後剪了一撮媽媽的頭發夾在信裏,帶給宗喀巴大師。宗喀巴大師收到了這封信之後,心裏很難受,也非常想念自己的媽媽。媽媽在信裏說我非常想你,自從你十七歲離開我之後,現在已經幾十年沒有見到你了。我現在已經老了,頭發已經白了,我不知道還能不能見到…
《盂蘭盆淺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