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空法師嘉言錄(叁) 十二 答學佛疑問

  十二、答學佛疑問

  【空】

  ◎ 叁心不可得,所以沒有能得、能控製的心。所想控製的、想得到的,是外面的人事物,這屬于境界,所有的境界都是因緣生法,沒有自性,“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外面一切人事物也不可得。(990224早餐)

  【感應】

  ◎ 所謂“感應道交”,衆生有感,佛菩薩必定有應;不但有情衆生有應,無情的山河大地也供應你。(990224早餐)

  ◎ 我們的心正,感應就正;心邪,感應就邪,所以說“一切法從心想生”、“一切法唯心所現”。(990224早餐)

  【常樂我淨】

  ◎ 佛經上說的“常樂我淨”的“我”是真我,我們現在執著身是我,這是“假我”。禅宗說得好,“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那才是真我。(990322早餐)

  【降魔】

  ◎ 《楞嚴經》講,心邪、行邪,魔就得其便,與魔志同道合,魔就附身。你也能言善道,甚至于也有不少小神通,很能誘惑人。跟魔結合,依舊脫離不了感情,魔不是聖人,感情結合的時間久了會厭倦;到了厭倦時,魔就會離開,你的能力全部喪失,必遭王難。王難就是犯法要受法律製裁,要受輿論製裁。(990414早餐)

  ◎ 《楞嚴經》講,五十一種陰魔(“色、受、想、行、識”是五陰,每一陰裏有十種,共五十種陰魔),每一種都無量無邊。在現前社會,我們看得太清楚、太明白了。展開佛經,就像是講我們現前的事實。我們接觸外面的境界,都是魔境,所以在這種環境裏,要站穩腳跟,修行證果,實在不容易。(990414早餐)

  【佛知佛見】

  ◎ 若將虛空法界比作是一個人身,一切衆生就是身體的每個細胞。每個細胞都是自己,每個細胞都是平等的。雖然各個功能不相等,眼能見,耳能聽,但無論是眼、耳、鼻,或是內髒、四肢、皮膚、指甲,分析後皆變成分子、原子、電子,所有的組織完全是相等的,這是平等。所以,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這是佛知佛見。(990222早餐)

  ◎ 《金剛經》在末後做了總結:“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此看法就是諸佛如來的看法,就是“佛知佛見”。《法華經》上教我們“入佛知見”,佛的知見就是“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990224早餐)

  ◎ “肯定虛空法界一切衆生即是自性”,這就是入佛知見,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特別是在現前時代,若沒有此認知,自己與一切衆生的災難,就無法避免。要認知這個事實,就必須要深入經藏,而經藏並不是指《大藏經》,而是佛教裏的任何一部經典,一部經典所含藏的真理,就能解決問題。任何經論裏含藏的真理是相同的,所以“法門平等,無有差別”。(990409早餐)

  【彌陀村】

  ◎ 一九八叁年,我在舊金山見到一所老人公寓,這裏住有四百多位老人,而且還附設一個幼稚園,這是一位猶太人主辦的,辦得很成功。于是我就聯想到,二十一世紀的佛教道場一定是這樣的形式,啓示我對“彌陀村”的想法,住進彌陀村的就是退休的老人。(990321~0325早餐)

  ◎ 將來在“彌陀村”裏服務的工作人員要接受訓練,要天天聽經,要在念佛堂念佛。我們要以孝順父母的心來服務每位老人,以恭敬佛菩薩的心來恭敬每位老人,這是其他老人院所沒有的。(990321~0325早餐)

  ◎ 在“彌陀村”裏面,每天有兩小時講經,二十二小時念佛。但並不是要求每個人二十四小時聽經念佛,而是要真正發心到念佛堂念佛,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990321~0325早餐)

  ◎ 在彌陀村裏,也會安排其他的娛樂,像民族舞蹈、表演、戲劇,每個星期都安排一場,讓老人有充分的娛樂時間,有平靜、快樂的生活,如同大家庭一樣的和樂溫馨。(990321~0325早餐)

  ◎ 我要求新加坡的彌陀村,所有工作人員要把住在彌陀村裏的老人,都看作是自己父母一樣孝順,都看作佛菩薩一樣尊敬,我們才是佛陀的學生,才是真正佛弟子。盡心盡力爲老人服務。(990429早餐)

  ◎ 我們在新加坡也正在籌備建一個“彌陀村”,對象是幫助年老人,大家在一起過一個最有意義、最幸福、最有希望、最美滿的晚年。(990429早餐)

  【緣】

  ◎ 一切法是緣生的,緣聚緣散,明了這個事實真相,我們才與一切衆生、諸佛如來,結好緣,結善緣。(990224早餐)

  ◎ 善根福德能否成熟,“緣”太重要了。這正是善導大師在《觀經疏》中所說的,九品往生總在遇緣不同。換句話說,若遇緣殊勝,縱然善根福德差一點,可以補足,這一生也決定成就。可見,緣對我們太重要了。(990327早餐)

  ◎ 道場是緣,善友是緣,聞法是緣,世尊當年在世,爲我們示現四十九年天天講經說法不中斷,這就是爲我們做增上緣,使善根福德差一點之人,用聽經的方法來補足,這一生也能成就。(990327早餐)

  ◎ 佛菩薩慈悲,幫助我們有很好的修學環境、工作環境,這個機緣真正是千載難逢,百千萬劫難遭遇,往往我們疏忽沒重視,當面錯過,這多可惜!(990408早餐)

  ◎ 要知道好的機緣很不容易遇到,遇到的時間往往很短促,所以有智慧之人,遇到之後趕緊抓住,決定不放松,利用這個機會成就自己,利益衆生。(990408早餐)

  ◎ 古今中外,世出世間凡是有成就之人,仔細去觀察,都是掌握機會;凡是失敗之人,都是錯失良機。由此可知,認識良機是智慧、學問,把握良機是真正的福報。(990408早餐)

  ◎ 一定要認清楚,這一生不能成就,不免長劫輪回。下次再想遇到這個機會,不是來生,不是後世,恐怕要多生多劫之後,所以大聲聞、大菩薩對于機緣非常珍惜。以爲這些機會常在,今天偷懶沒有關系,還有明天;今年放逸也沒有關系,還有明年。這種思想是錯誤的,這就是業障現前;不僅是業障,是魔障現前。明天還有這個機會嗎?明年還有這個機會嗎?靠不住!(990408早餐)

  ◎ 現在社會上也有所謂“創造條件,創造機會”,佛菩薩也會創造條件、創造機會,但是創造條件也必須在條件具足之下,才能創造;創造機緣,也是機緣湊巧;沒有條件、機緣,是不可能創造的。這在佛法裏稱之爲“善巧方便”,比世間人說得好,說得真實、圓滿。(990410早餐)

  ◎ 人與人相處的時間很短暫,緣分很深。有些人跟我們只有一面之緣,一生就見一次面。這一面之緣是多生多世結的緣分,否則一生都遇不到。一生只見一次面,只有一、兩分鍾的時間,爲何不珍惜?爲何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不高興,還要結這些怨仇?沒有必要。(990412早餐)

  ◎ 我們與家親眷屬、朋友是四種緣:報恩、報怨、討債、還債,若沒有這四種關系,一生當中遇不到。這四種緣都是情執,情執就帶來煩惱,就搞六道生死輪回。(990412早餐)

  ◎ 從世界各地,到“新加坡佛教居士林”來參學的人,數量月月增長,這都是仰慕佛法而來的。爲了求法,不遠千裏而來,這種精神值得敬佩。他們才真正明了緣分之可貴,天天在一起的人,不懂得珍惜緣分,所以也就不會精進努力,這是我們修學成敗的樞紐、關鍵。(990420早餐)

  ◎ 經上說,大千世界七寶不足以爲奇,遇到佛法是珍奇。佛法能幫助我們了生死、出叁界,套一句宗教的話來講,佛法能幫助我們得到真正的永生。有智慧、真正聰明之人認識機緣,他們求之不得,怎麼肯舍棄?諺語常講:“人在福中不知福”,這是說已經遇到機緣之人,不知道珍惜。(990420早餐)

  ◎ 今天要從自己努力做起,全心全力的幫助有緣的衆生。何謂有緣?能聽得進去、能接受的,我們全心全力幫助他。聽不進去、不能接受的,那就沒法子了,這是佛法常講的“佛不度無緣之人”,意思就在此地。(990428早餐)

  【弘護】

  ◎ 在現代的社會,佛法雖然好,可是發心弘揚的人太少。有許多人謙虛說自己業障深重,沒有能力弘法利生,自己這一生能往生就心滿意足。此想法不能說錯,也不能說全對。你得到佛法的利益走了,佛法後繼無人,不就是斷在你這一代嗎?自釋迦牟尼佛創教以來,代代相傳,我們才有此緣分遇到佛法,到我們這一代斷掉了,怎麼能對得起諸佛菩薩、祖師大德們?佛了解這些人的心理,所以常勸導我們,不僅要自行,還要重視化他。沒有智慧,沒有能力,煩惱習氣很重,果真發大心,舍己爲人,做弘法利生的事業,必定得到諸佛如來的加持。(990422早餐)

  ◎ 李木源居士常講,我們做這些事業需要的財力,完全靠阿彌陀佛,仰仗阿彌陀佛;不向人化緣,不向人開口。衆生沒有福,就沒有錢來;衆生真有福報,佛菩薩會差遣人送錢來。向人求,就落在意識裏,會生煩惱。(990430早餐)

  【戰爭】

  ◎ 今天全世界的動亂,武力決定不能解決,武力只有加深族群之間的仇恨,這種仇恨難以消除。滅絕一個族群,消滅一個國家,用現在高科技的武器,容易做到。但是果真消滅了嗎?沒有。這些冤魂死了以後,就到你的國家來投胎,做你的兒孫,將來再來報複你。(990428早餐)

  ◎ 清朝在早年開國之初,憑著自己武力將葉赫氏消滅了。葉赫氏酋長臨死時發誓,“我們族裏將來就剩一個女人,也要報仇,也要把你消滅”。清朝末年亡國就在慈禧太後,她是葉赫氏女子。清朝宮廷裏,祖宗的規約中,“葉赫氏的女子,決定不能進宮”,年代久了,大家就疏忽了。所以慈禧進宮時,當時有人提起這樁事情,但鹹豐皇帝不理會,最後國家亡在她的手上,她是來報仇的。所以武力不能解決問題,冤冤相報沒完沒了。(99…

《淨空法師嘉言錄(叁) 十二 答學佛疑問》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