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在黑夜間,看不見一切境界,太陽一出來,一切都能看得清楚。
“泥犁”是地獄,“溪谷”是龍蛇雜居之處,屬畜生道,“幽冥”屬餓鬼道。叁惡道也在佛光普照之下,都能表現出來。阿彌陀佛有此殊勝能力,令人景仰,但並非佛所獨有,乃是一切衆生之本能,是自性的作用。佛在華嚴圓覺經中告訴我們,一切衆生本來是佛。佛又說,本能決不喪失。如有生有滅就不是真的。現在不起作用,因爲障礙故,把自性障著了,如陰天太陽被雲層遮著了。世尊成道時說:“奇哉奇哉。大地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本能、實相般若),但因妄想(分別心、第六識)執著(我見、第七識)不能證得,若無妄想執著,則無師智、自然智即時現前。”妄想與執著即二障的根源,二障即煩惱障與所知障。妄想發展就變成所知障,執著發展就變成煩惱障。有二障心就不清淨,如去二障,本能即恢複,若全部恢複,如阿彌陀佛,結果是什麼也沒得到,因爲是本有的,不會再得到什麼。楞嚴經說的好,“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不過恢複本能而已。恢複本能一定要修定,無量法門目的是求恢複清淨心。淨土宗叫一心不亂,一心即禅定,二心則非。佛法所說全是事實,絕無迷信,均能求證。佛希望我們把所有修行方法,靠自己工夫予以證實。
“猶如劫水,彌滿世界,其中萬物,沈沒不現。”此小段經文是比喻,形容佛光之殊勝圓滿。佛光一出,“一切光明,悉皆隱蔽,唯見佛光,明耀顯赫。”
此會四衆。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皆見極樂世界。種種莊嚴。阿彌陀佛。于彼高座。威德巍巍。相好光明。聲聞菩薩。圍繞恭敬。譬如須彌山王。出于海面。明現照耀。清淨平正。無有雜穢。及異形類。唯是衆寶莊嚴。聖賢共住。
“此會四衆,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皆見極樂世界,種種莊嚴”,可見此法會中非只阿難一人見到,當時參加法會之大衆及天龍八部護法神等皆見到極樂世界。佛滅度後阿難負責結集經典之工作,參加者皆阿羅漢,結集的方式,由阿難照佛已講的經重複再說一遍,所有參加者同意證明,才正式記下來,如會中有一人提出懷疑或持反對意見,此文句即刪去,並非少數服從多數,此表示對後世負責,告訴我們經典字字句句可以相信,保持經典流傳之純正。阿難說出參加此次法會情況,大家一致同意,因爲阿難所見到的,他們也均見到。本經是會集本,其五種原譯本皆有此次法會之記載,由此可見衆目共睹極樂世界之顯現,乃真實不虛。
與會大衆見到阿彌陀佛坐在高座上,講經說法,威德巍巍,相好光明;聲聞菩薩,圍繞恭敬。我們讀這部經,從開經迄今已知西方極樂世界只有菩薩,並無聲聞,亦無人天。即使下下品往生者,到達西方即爲阿惟越致菩薩,即不退轉菩薩。以凡夫身生到極樂世界,帶業往生,到達以後,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使其有能力看到十方一切諸佛刹土以及六道輪回狀況,幾乎等于八地以上菩薩,但其煩惱未斷,等于他方世界的人天身份。見思斷,塵沙無明未斷,等于他方世界的聲聞。佛在經中說聲聞菩薩有兩個意思:一、就斷煩惱層次說,等于他方聲聞菩薩天人。二、這些人未到西方前的身份,如我們往生即人天,證得羅漢往生即聲聞。一切諸佛刹土皆不平等,唯獨西方是平等世界,其平等是阿彌陀佛本願加持所致。
清淨心、平等心、正大光明,與西方世界才能相應。西方世界無有雜穢及異形類,全是菩薩。經文由前面一直讀下來,明顯的看出,西方極樂世界是普賢法界,凡是往生者皆是普賢菩薩。華嚴經說,不修普賢行,不能圓成佛道。西方有四土叁輩九品,亦如大乘法門所講,從初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共五十二個階級,等于學校有五十二個班次,全修普賢行,事實上有大小之別,而生到西方後沒大沒小,乃不可思議境界,因有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小菩薩也全部提升變爲大菩薩,其智慧、神通、道力,種種一切受用都等于八地以上菩薩的境界,而其自己實際上並未達到這個境界,因其見思煩惱未斷,塵沙無明亦未斷,所以仍要努力進修,用功勤奮精進,成佛快,因其壽命長,如不精進也不會退轉,只是慢一點而已。修行環境好,老師是阿彌陀佛,同學是觀音、勢至、文殊、普賢諸大菩薩,諸上善人聚會一處,焉能有退。
阿難及諸菩薩衆等。皆大歡喜。踴躍作禮。以頭著地。稱念南無阿彌陀叁藐叁佛陀。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蠕動。睹斯光者。所有疾苦。莫不休止。一切憂惱。莫不解脫。悉皆慈心作善。歡喜快樂。鍾磬琴瑟。箜篌樂器。不鼓自然皆作五音。諸佛國中。諸天人民。各持花香。來于虛空散作供養。爾時極樂世界。過于西方百千俱胝那由他國。以佛威力。如對目前。如淨天眼。觀一尋地。彼見此土。亦複如是。悉睹娑婆世界。釋迦如來。及比丘衆。圍繞說法。
當時與會大衆,見到阿彌陀佛與極樂世界,皆大歡喜,踴躍頂禮,稱念南無阿彌陀叁藐叁佛陀,“叁藐叁佛陀”是梵語,“叁藐”是“正等”,“叁佛陀”是“正覺”,現在以“佛”字代替“正等正覺”,簡稱“阿彌陀佛”,念誦較便。“南無”亦梵語、有歸命、敬禮或歸依等義。諸義中以歸依解釋最真實恭敬,從一切法回頭,專依阿彌陀佛。經典所在之處即佛所在處。
阿彌陀佛用清淨心平等心放光普照法界,“睹斯光者,所有疾苦,莫不休止”,佛光能啓發衆生的智慧,能消除衆生的無明煩惱,所以接觸佛光會回心向善,幫助衆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一切憂惱,莫不解脫。
六祖大師開悟時向老師提出報告,他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此言性德是圓滿的,絕無絲毫欠缺。又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此處天樂鳴空,乃性德之顯露。鍾磬自然作五音,有類今日之交響樂,極其美妙,供養佛菩薩及一切大衆。
“諸天人民,各持花香,來于虛空散作供養”。彌陀的威德,一切諸佛敬仰贊歎。佛光遍照,使盡虛空遍法界變成一體,所有隔礙盡失。因此我們能見到十方一切諸佛刹土,他們那邊人說話,我們能聽到,我們這裏講經說法,他們也一樣看到聽到。佛的威神使極樂世界與我們的距離拉近,如在面前,看得非常清楚,聽得非常清楚,並且使人見到其他世界是立體形,在感觸中完全真實,彼此一樣。如對此段經文深信不疑,我們現在這一會,他們也看得清楚。我們在此地念佛,何時往生,他們屆時來接,決不會耽誤。
慈氏述見第叁十九
爾時佛告阿難。及慈氏菩薩。汝見極樂世界。宮殿。樓閣。泉池。林樹。具足微妙。清淨莊嚴不。汝見欲界諸天。上至色究竟天。雨諸香華。遍佛刹不。阿難對曰唯然已見。汝聞阿彌陀佛大音宣布一切世界。化衆生不。阿難對曰。唯然已聞。
此段經文以彌勒菩薩來作證明,證明佛所講的話句句真實,其旨趣是令我們斷疑生信。慈氏菩薩即彌勒菩薩。阿難與慈氏是此次法會主要當機者,接受佛的教誨,將來還要承傳弘揚。佛問阿難及慈氏,你們看到極樂世界的宮殿樓閣泉池以及一切狀況與我以往所說是否一樣?有無出入?你們看到欲界諸天嗎?
欲界諸天是六欲天,從四王天向上忉利天,這二層名地居天。夜摩天以上居住在空中,名空居天。夜摩、兜率、化樂、他化自在天均稱欲界。再往上去色界四禅十八層天。色界天頂名色究竟天。這些天人散花供養莊嚴道場。上邊讀過,西方極樂世界純一菩薩世界,那來的諸天呀?此有二說:一、阿彌陀佛變化所作,如西方諸鳥爲佛變化所作,經有明文。此諸天亦爲阿彌陀佛所變。二、諸菩薩變化所作,遊戲神通,供養老師及同學,不妨表演表演。只要生到西方,即使下下品往生,即有此能力,如普門品所講的觀音叁十二應身,自在隨意變化。阿難答覆得非常肯定說,已經看見,如佛所說。又問阿彌陀佛講經說法,你們聽到否?
諸位學佛,假如有人問你,佛的經典甚多,主要所講的是什麼?你應該說:佛四十九年說法,歸納起來,不外乎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若用佛教術語說,即“諸法實相”。人生就是自己,宇宙就是生活環境。如果了解此項事實,一定要學佛,因爲在世間沒有比這事更重要。不了解自己與生活環境謂之“迷”,因迷,遂有許多事想錯作錯,招來苦果。
我們達拉斯佛堂建好之後,開幕第一天招待鄰居外國人前來參觀。我曾簡單介紹佛法大概,由同學翻譯。略謂我們所供奉的阿彌陀佛乃表示長壽、快樂、與清淨的象征。他們聽了非常高興,表示這全是急切需要的。我又告訴他們,佛法講叁世因果,善惡報應,絕對公平,一切事均可化解。果能奉行教義,必可帶來快樂幸福。
佛言汝見彼國淨行之衆。遊處虛空。宮殿隨身。無所障礙。遍至十方供養諸佛不。及見彼等念佛相續不。複有衆鳥。住虛空界。出種種音。皆是化作。汝悉見不。慈氏白言。如佛所說。一一皆見。
“佛言汝見彼國淨行之衆”,他們日常生活狀況,你們看到否?“淨行之衆”,“淨行”要注意,唯有淨行才能往生,念佛誦經,如行不清淨,不能往生。行是行爲,歸納爲叁大類,身口意叁業要清淨,有惡念惡行不清淨,入叁惡道,有善念善行亦不清淨,入叁善道,都超越不了六道輪回。要修淨業,兩邊不著,必須斷惡修善而不著斷惡修善之相,心就清淨了。如般若經所講的“叁輪體空”。如對經典不熟悉,不知如何用功,最簡單的辦法即執持彌陀名號,不思善不思惡,一門深入,自然能達到目標。
拜佛是重要修行科目,對健康長壽有益。世人不知養生之道,人是色心集合之體,身要動,心要靜,而現在人適得其反。佛法如輪,表法,輪的心找不到。心是定的,而心要清淨,本來無一物,一塵不染,身要勞動,所有一切疾病的根源皆由心動而生,所以心理、精神、思想、知見的汙染是所有一切疾病的根源。真念佛人心地清淨,不生病,可以站著走,坐著走,走的自在,所以佛法…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親聞記(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