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亲闻记(下)▪P19

  ..续本文上一页因计因,又称为戒禁取见。善因得善果,恶因受恶报,此一定不移之理。印度有些修行人定功很深,得定即有神通,得天眼通。他看到牛死后生天,于是持牛戒,吃草、耕田,过牛的生活,希望死后生天,因为学牛,死后必会变牛无疑。他不知牛前生造有生天之因,善果成熟而生天,非因其今世作牛即可生天。这是在因地上的错误。第二是果上错误,非果计果,又称为见取见。一般宗教徒认为生天是永生,错了。天不究竟,纵然生到非想非非想天,有八万大劫之寿命,命终仍入轮回。除此四大类外,其余不合正见之思想一律均属邪见。

  思惑也有五大类,即贪、嗔、痴、慢、疑。有此见思二惑,故有六道轮回,欲拔除生死根本,必须断见思。小乘圣者断了八十八品见惑,才证得小乘初果须陀洹,即入圣流,从此不会堕三恶道,天上人间七次往返,思惑断尽,证阿罗汉果。无佛出世,靠自修而证道者谓之“独觉”,又观十二因缘而悟道者谓之“缘觉”,此二者皆属小乘。虽属小乘而修起来极难,非普通人在一生中所能作到。念佛法门不须断见思二惑,只靠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工夫得力,伏住见思使其不起作用,心中没有贪嗔痴慢人我是非,人人均能有成就。其他法门,若不断见思,修的再好,达到四禅八定,也只能生到色界无色界,出不了三界。念佛把心定在阿弥陀佛上谓之念佛三昧,其力量与禅定类似,而且不须很深的定,即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令获五德,升无为之安”,“五德”即五善,乃清净戒律,把境界向上提升到无为之安。“无为”是不生不灭,指往生不退成佛。佛七十九岁示现入灭,迄今三千余年,已入末法时期。佛的经典及修行方法日渐消失,很少人修学。从表面上看,佛教似乎还兴旺,其实已经贬值。经典依旧,而解错修错在所不免。佛在华严经上说: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解。真正修行人深入经藏,有心得,有感应,才能说得仿佛。如仅凭自己的聪明,难免说错。现在这个时代,最好自己读诵经典,直接承受佛陀教法,先把自己的文言文底子打好,每天念本经两遍,认真读诵,一年后一定有阅经的能力。若要研究经论,我主张读古人注解。宋以前靠手抄,其后发明木刻版,而费用颇昂。古人注解若非真有价值,绝不会流传至今。

  经道渐渐消灭,人心亦渐虚伪,必再造作罪业。况众生无始劫来的烦恼是因,内无圣贤教化的薰陶,外受社会恶劣风气的感染,内外夹攻,五烧五痛,久后转剧,一代比一代严重。我是八二年初次来美,去去来来已十三年,所看社会情况,一年不如一年,世风日下,佛弟子应当互相劝勉,亲友之间,凡相识者,善言慰劝,断恶修善,有福德者,闻而接受;缘未熟者,相机进言,一历耳根,其八识田中即播下种子,永为道种。从三十二品至此共六品,皆说善恶是非,因果报应,修净土者至少每日将此六品读诵一遍,提醒自己,检点一日的思想行为,改过自新,断恶修善,此即所谓“持戒念佛”。

  礼佛现光第三十八

  佛告阿难。若曹欲见无量清净平等觉。及诸菩萨阿罗汉等所居国土。应起西向。当日没处。恭敬顶礼。称念南无阿弥陀佛。阿难即从座起。面西合掌。顶礼白言。我今愿见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供养奉事。种诸善根。顶礼之间。忽见阿弥陀佛。容颜广大。色相端严。如黄金山。高出一切诸世界上。又闻十方世界诸佛如来。称扬赞叹。阿弥陀佛种种功德。无碍无断。

  此品显示出佛说法用三转法耣,即三种方式。一、事转,给众生说明事实真相,根性利的能完全接受无疑。二、劝转,善根差的,用很深的感情,显示佛对众生真正爱护,令学人觉得不学对不起老师,此属摄受方便。三、证转,善根更差的,好说拿出证据来,这一品就是显示真实状况给大家亲眼看看,谓之证转。佛叫著阿难说,你们大家要想见阿弥陀佛及诸菩萨所居西方极乐世界,应向西方恭敬顶礼,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即能看见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我们现在为什么见不到佛,因为心尚不清净,如真见到,心惊喜若狂,反而把平静的心给扰乱了。纵然见到佛,亦应见如不见,才算正道。

  东晋慧远大师,净宗初祖,一生先后三次见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其状况与经中所述西方依正庄严完全一样,临终时才告诉弟子。一般人偶尔也有小的感应,见到佛相佛光,或闻异香。达拉斯有一位同修,因父亲生病,返台省亲。有一天在家中窗户上见到一尊金色弥陀坐相,约二、三尺高,显现时间大约一、二十分钟,绝非眼花看错。后来他作生意在一古董店中看见一尊佛相与前见窗上之相一样,即请回家中,现已转送达拉斯道场供奉。他就是看见佛相才信佛。见到光,闻到异香,多半在初学时候,是好现象,此是为取信于初机。若常常见到,恐怕著魔。

  阿难听佛所说,即合掌顶礼,愿见极乐世界与阿弥陀佛,“供养奉事,种诸善根”。“供养”是如教修行,“奉事”是辗转劝化。一心一意,自行化他,即“种诸善根”。在顶礼之间,忽然见到阿弥陀佛,容颜广大,色相端严,如黄金山。佛所现身是高大报身,金色光明,比作黄金山,高出一切世界之上。

  凡事诚则灵,画符,一笔画下来,心中一念不生,这符就灵,念咒也一样,古德说:“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因为佛号只有四个字,很短,心中不容易打妄想。

  世尊曾介绍说,阿弥陀佛功德巍巍,十方诸佛之所赞叹。现在此法会十方诸佛都出现了,其他菩萨罗汉不计外,肉眼看得见的比丘比丘尼在家男女居士等有二万人,人人都能见到,证明世尊讲的话没错。又闻十方世界诸佛如来,称扬赞叹阿弥陀佛种种功德,无碍无断。本经世尊说十方佛赞,弥陀经说六方佛赞,此时大众统统看到听到诸佛如来无碍辩才对阿弥陀佛赞叹,为一切众生介绍西方依正庄严,从来没有间断过。念诵是赞叹,持名也是赞叹。

  阿难白言。彼佛净刹。得未曾有。我亦愿乐生于彼土。世尊告言。其中生者。已曾亲近无量诸佛。植众德本。汝欲生彼。应当一心归依瞻仰。

  观无量寿经中说,阿难与目犍连同佛到韦提希夫人的皇宫,听佛为韦夫人说法时,曾见到十方无量世界及西方极乐世界,比较之下,极乐世界是无比的殊胜庄严。所以阿难对佛说,彼佛净刹得未曾有,我亦愿乐生于彼土。阿难的善根比阿阇王子要好的多,王子听了,只动个念头,希望将来成佛与阿弥陀佛一样,还未想往生。阿难听了马上就发愿求生净土。信愿行是往生净土的重要条件,叫作三资粮,缺一不可。信愿二者阿难已俱足,如何修呢?佛对他说,凡是生到西方极乐净土者,已曾亲近无量诸佛,此即证了阿弥陀经上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纵然下下品带业往生者,过去生中曾经亲近供养无量诸佛。阿阇王子才供养四百亿佛,与无量还差很多,听了这个法门并不动心。我们现在劝人,人家不信不肯听,乃是正常现象。

  “植众德本”,即多善根多福德。德本有二义:一、勤修六度。二、一向专念。假如此二项均能作到,决定往生。佛又告知阿难,你如果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必须一心归依瞻仰。“一”是专一,过去你无论供养奉持何佛何菩萨,一律放下,专一念阿弥陀佛。如此则其他诸佛菩萨必举手赞叹,祝你成就。归是回归,就世间法说,名闻利养,荣华富贵,五欲六尘,以前孜孜以求者,一律放下,今日回头,只求生西方净土。再者还要从佛法里面回头,以前我所学的许多经论宗派法门,统统放下,从此一心一意专修念佛法门,礼拜专拜阿弥陀佛,口念专念阿弥陀佛,思惟专想阿弥陀佛,身口意三业皆专。净宗书籍有五经一论,专依一部经修行,其余可作参考。专注一经,决定成就。“瞻仰”是平常所讲的仰慕,如童子仰慕父母一样,看不见就想。要用此种心态对阿弥陀佛及西方净土,西方净土如自己的家,如此念佛,一百人念佛,一百人往生。

  作是语时。阿弥陀佛即于掌中放无量光。普照一切诸佛世界。时诸佛国。皆悉明现。如处一寻。以阿弥陀佛殊胜光明。极清净故。于此世界所有黑山。雪山。金刚。铁围。大小诸山。江河。丛林。天人宫殿。一切境界。无不照见。譬如日出。明照世间。乃至泥犁。溪谷。幽冥之处。悉大开辟。皆同一色。犹如劫水弥满世界。其中万物。沉没不现。滉漾浩汗。唯见大水。彼佛光明。亦复如是。声闻菩萨。一切光明。悉皆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

  前面提到与会大众二万人,包括出家比丘比丘尼及在家二众,至于其他国王大臣尚未计算在内。在此盛大法会中,阿弥陀佛现身,大众皆见。不但见到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同时也能看到十方一切诸佛世界。阿弥陀佛从掌中放光,身光属于常光,此是放光,光明普照诸佛世界,大家看到,如处一寻,好像就在眼前。中国古老度量衡制中一寻是八尺,另一解释乃两臂展开之距离为一寻。阿弥陀佛光明无量,殊胜第一,诚如佛在前面赞叹的话,“光中极尊,佛中之王”。佛又说,阿弥陀佛之光极清净故。此句经文要紧,在此世界有很多境界我们肉眼看不到,而佛光一照就全看见。此现象现在科学家能理解,知道光有许多种,光波长度不同,人的肉眼只能看到极小一段光波,看不到的只能用仪器勘察,如X光、紫外线等。耳亦如是,只能听到固定音波。佛的光明极清净,毫无障碍。我们视听能力有限,眼不能看到所有一切光度,耳不能听到所有一切音波,是因为心不清净,因此体会到禅定能发神通,心清净一分,即恢复一分本能。大众借著阿弥陀佛威神,看不见的也看到了,听不到的也听到了,他能见到常人所见不到的境界。

  “黑山、雪山、金刚、铁围”,这些佛在经典里常提到,而一般人确实不知其所在,也无人见过。“大小诸山、江河、丛林”,在我们生活环境中常能见到。欲界色界天之天人宫殿,在佛光照耀之下全都看见了。“譬如日出,明照世间…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亲闻记(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