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佛刹。有世界名曰極樂。法藏成佛。號阿彌陀。成佛以來。于今十劫。今現在說法。有無量無數菩薩聲聞之衆。恭敬圍繞。
凡夫最大的障礙,就是虛妄、分別、執著,習氣太深,佛說真話,我們聽不懂;華嚴會上初住以上菩薩都沒有過現未,講六道,講十法界,都是分別執著。如講真話,十法界、六道輪回、菩薩界位、極樂世界全沒有了,到了一真法界。佛是不生不滅,無去無來。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叁世古今不離于當念;一念就是,二念就錯了,二念就變成十法界。我們現在把一念變爲阿彌陀佛,把所有其他念頭統統放下,只是一心念佛,心中清淨,無雜念,無妄想,所以境界就高了。譬如許多河流,流到大海裏,即無法在大海中指出那些是河水,那些是江水,以及其先後次序。成佛以後所有一切分別執著全部消失,可知對此念頭不要執著,“有”是假有,謂之“妙有”。彌陀在西方示現成佛,以四十八願普度衆生。“那由他”是億,“俱胝”是十萬,“俱胝那由他”即十萬億,彌陀經講,在我們國土十萬億外“有世界名曰極樂”。注意“有”字,此“有”是真有不是假有。法藏菩薩成佛,號阿彌陀。“成佛以來,于今十劫”,此十劫是我們的時間,西方沒有時間,離開分別執著即無時間。
彌勒菩薩造瑜伽師地論,將一切法歸納爲六百六十法。天親菩薩認爲對初學仍感繁複,再歸納爲百法,教導初學,其中空間與時間均占一條。百法分爲五大類:(一)心法,即心理學。(二)心所法,即心理作用。(叁)色法,即物質。(四)心不相應行法,此法是有,但不屬于心法、心所法,亦不屬于色法,此乃衆生抽象的根源,絕對不是事實,全是假設的。以上四種稱爲“有爲法”,有生有滅。(五)無爲法,不生不滅,共有六種,前五種是“相似無爲”,例如虛空沒有生滅,只好把它歸到無爲。最後一個是“真如無爲”,即真如本性,純真無妄。時間空間完全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所以佛說阿彌陀佛“成佛以來,于今十劫”,是對我們娑婆世界說的。
皆願作佛第十
佛說阿彌陀佛爲菩薩求得是願時。阿阇王子。與五百大長者。聞之皆大歡喜。各持一金華蓋。俱到佛前作禮。以華蓋上佛已。卻坐一面聽經。心中願言。令我等作佛時。皆如阿彌陀佛。佛即知之。告諸比丘。是王子等。後當作佛。彼于前世住菩薩道。無數劫來。供養四百億佛。迦葉佛時。彼等爲我弟子。今供養我。複相值也。時諸比丘聞佛言者。莫不代之歡喜。
釋迦佛從第四品開始介紹到本品,說阿彌陀佛作國王發願出家,累劫修行,建立西方世界,已經成佛十劫。阿阇王子及五百大長者,聽了世尊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皆大歡喜。爲了表示敬意,各持一金花蓋,到佛前作禮,供養佛。心裏起了個念頭,我將來作佛亦如阿彌陀佛。佛有他心通,佛即知道,向大家宣布,這些人將來必定作佛,他們過去生中無數劫來,修叁學六度,曾經供養四百億佛,在迦葉佛時,彼等爲我弟子。迦葉佛是賢劫中第叁尊佛,釋迦牟尼佛是第四尊佛。迦葉佛時我們本師叫護明菩薩,其地位與現在的彌勒菩薩一樣,住在兜率天內院,作後補佛。現在釋迦佛成佛,阿阇王子他們又來了。
李老師在這段經文上面批了叁點:(一)住菩薩道,供四百億佛,仍隔陰退轉。這些人住菩薩道,都是菩薩,曾供養四百億佛,現在是王子大長者,退下來了。這樣深厚的善根雖修叁學六度,並未證果,乃權小菩薩,仍會退轉,殊爲可畏。
佛說:“是王子等,後當作佛。”後到什麼時候並無期限,可能遠得很。何時他們能發心求生淨土,就成佛了。一個人一聽到淨土法門,馬上發心念佛願生淨土,他的善根福德超過阿阇王子及五百大長者太多了。雖然經中講臨終一念十念造作惡業的衆生都能往生,那些人在過去生中,善根福德比阿阇王子這幫人深厚,而是這一生迷惑顛倒,造作無量罪業,到臨終時遇到善知識一提醒,頓覺宿緣,所以一念十念即能往生,不簡單。我們有幸聽到這個法門,若能相信、接受、修習這個法門,要珍惜自己這段因緣,證明我們的過去善根福德,超過阿阇王子這幫人。反而言之,如果不能相信接受,必至如李老師所說的第二點“遲早遇緣,長劫流轉”,沒有期限的流轉六道輪回。第叁點是:“不求帶業往生,非愚即狂”。真要把這個事實搞清楚,就應當下決心求生淨土。
國界嚴淨第十一
佛語阿難。彼極樂界。無量功德。具足莊嚴。永無衆苦。諸難。惡趣。魔惱之名。亦無四時。寒暑。雨冥之異。複無大小江海。丘陵坑坎。荊棘沙礫。鐵圍。須彌。土石等山。唯以自然七寶。黃金爲地。寬廣平正。不可限極。微妙奇麗。清淨莊嚴。超踰十方一切世界。
以下這幾品都是介紹極樂世界的狀況,在古今許多大著述中可以找到有關資料作參考,不妨講得快一點,至于修行作工夫方面的教訓,可以多費一點時間研究。西方極樂世界有無量功德,一切美好,找不到一點缺陷。十方諸佛世界與娑婆世界均有苦,佛在經論中把衆苦歸納爲八萬四千苦,再歸納爲一百零八類,我們用的念珠有一百零八顆,即含有破苦之意。再歸納爲叁苦、八苦。苦是果報,有因必有果。過去世,雖有苦的因,但西方世界沒有苦的緣,所以不起現行。如此地球,人口大約五十多億,若人人都修善,世人還會有苦嗎?今世作惡者多,作善者少,念佛是修淨業,少之又少。念佛能消衆生之業,此時災難多,衆業所感,如此地區念佛人多,讀誦大乘者多,此區災難可減緩,如有十分之一的人念佛,即可化解共業。凡往生者無一人再造惡業,每天同西方叁聖見面,聽佛說法,佛不說法,六塵皆說法,永無中斷,你的惡念惡習氣煩惱永不會再起作用。
“難”是困難障礙,我們有八難,障礙我們的道業、學業、事業,以及生活幸福。西方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人事無障礙;環境隨心所欲亦無障礙。“惡趣”,娑婆有惡道,而西方無。“魔惱”,魔是折磨,魔有四大類:五陰魔、煩惱魔、死魔,此本身具足,外來的叫天魔。惱是煩惱,貪嗔癡慢,西方不但無此事,且無其名字。“亦無四時、寒暑、雨冥之異”,西方與娑婆不同,無四時變化,無四時即是無時間觀念,一切萬物都是無量壽,不生不滅。我們的生活要靠大地生長五谷雜糧維持,西方世界人的生活來源都是由自性變現出來的,不要操心費力,自然現前。西方大地寬廣平正,不像地球上有丘陵、坑坎、沙礫。西方亦有水,但與我們的水不同,稱爲“八功德水”,可以往上流,隨心所欲。“唯以自然七寶,黃金爲地”,西方是寶地,寶有光有香,而且是透明的,香光是自性中本來具足的,我們迷失了自性,此項德能喪失了,到了西方,因心清淨,心淨則土淨。經上說:“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發菩提心是信願,一向專念是行;叁資糧具足,往生有望。
所有一切物象,皆由基本物質所組合,叫它原子、電子、核子均無不可。佛法中稱之爲“微塵”。一切萬物皆由基本物質所組成,因其排列方程式不同而各異,惟其基本元素則一。金剛經說的“一合相”,這個“一”就是基本物質。如組合順其自然,其德能完全顯示出來;如不順其自然法則,則其組織就變更了。我們今天的組織就不自然,因我們有妄想。宇宙大組織如何産生出來?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常想到身心愉快,身內組織就正常不生病;如想身體那裏不對,不久就會生病,所有一切生病的根源,統是由妄想分別執著而來。我們的心健康,身就健康,身心健康,環境就正常,風調雨順。整個世界一切所有的變化都與人心息息相關。
西方世界微妙奇麗,清淨莊嚴,超踰十方一切世界。十方諸佛世界是佛的願力與衆生善惡無記業力所變現出來的。西方世界是佛的願力以及念佛往生者之功德願力所成就者。因不一樣,果就不一樣。凡是往生者只修淨業,善業尚且不修,何況惡業。
阿難聞已。白世尊言。若彼國土無須彌山。其四天王天及忉利天。依何而住。佛告阿難。夜摩兜率。乃至色無色界。一切諸天。依何而住。阿難白言。不可思議業力所致。佛語阿難。不思議業。汝可知耶。汝身果報。不可思議。衆生業報。亦不可思議。衆生善根。不可思議。諸佛聖力。諸佛世界。亦不可思議。其國衆生。功德善力。住行業地。及佛神力。故能爾耳。阿難白言。業因果報。不可思議。我于此法。實無所惑。但爲將來衆生。破除疑網。故發斯問。
阿難聽了佛上面一番開示之後,頗有疑問,于是對佛說,假如彼國沒有須彌山,其四天王天及忉利天依何而住?阿難對西方世界的情況不甚明了,認爲西方亦應有須彌山。佛反而問他:夜摩兜率及四禅天四空天依何而住?夜摩以上是空居天,不在地面。科學家說,人是在叁維空間內。如在四維五維及無數維空間,他們的境界,人類無法了解。我們自己的果報,衆生的業報均不可思議。還有衆生的善根亦不可思議,每人都有善根,蚊蟲螞蟻毒蛇猛獸都有善根,說不定來生它得生人道,遇到佛法,他就成佛作祖。諸佛本願威神功德不可思議,你善根成熟,佛自會來幫你成就,生到西方見到阿彌陀佛,即得平等身業,與阿彌陀佛一樣。聞名得平等口業,口中只一句阿彌陀佛。遇到光消除業障,增長智慧,即得平等意業。心地清淨光明,無所不知,即入如來家,住彌陀行業。即使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亦複如是。業因果報不可思議,阿難統統明白,他是爲了衆生破除疑網,所以發問請佛開示。
光明遍照第十二
佛告阿難。阿彌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諸佛。所不能及。遍照東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複如是。若化頂上圓光。或一二叁四由旬。或百千萬億由旬。諸佛光明。或照一二佛刹。或照百千佛刹。惟阿彌陀佛。光明普照無量無邊無數佛刹。諸佛光明所照遠近。本其前世求道。所願功德大小不同。至作佛時。各…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親聞記(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