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亲闻记(上)▪P26

  ..续本文上一页佛刹。有世界名曰极乐。法藏成佛。号阿弥陀。成佛以来。于今十劫。今现在说法。有无量无数菩萨声闻之众。恭敬围绕。

  凡夫最大的障碍,就是虚妄、分别、执著,习气太深,佛说真话,我们听不懂;华严会上初住以上菩萨都没有过现未,讲六道,讲十法界,都是分别执著。如讲真话,十法界、六道轮回、菩萨界位、极乐世界全没有了,到了一真法界。佛是不生不灭,无去无来。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三世古今不离于当念;一念就是,二念就错了,二念就变成十法界。我们现在把一念变为阿弥陀佛,把所有其他念头统统放下,只是一心念佛,心中清净,无杂念,无妄想,所以境界就高了。譬如许多河流,流到大海里,即无法在大海中指出那些是河水,那些是江水,以及其先后次序。成佛以后所有一切分别执著全部消失,可知对此念头不要执著,“有”是假有,谓之“妙有”。弥陀在西方示现成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那由他”是亿,“俱胝”是十万,“俱胝那由他”即十万亿,弥陀经讲,在我们国土十万亿外“有世界名曰极乐”。注意“有”字,此“有”是真有不是假有。法藏菩萨成佛,号阿弥陀。“成佛以来,于今十劫”,此十劫是我们的时间,西方没有时间,离开分别执著即无时间。

  弥勒菩萨造瑜伽师地论,将一切法归纳为六百六十法。天亲菩萨认为对初学仍感繁复,再归纳为百法,教导初学,其中空间与时间均占一条。百法分为五大类:(一)心法,即心理学。(二)心所法,即心理作用。(三)色法,即物质。(四)心不相应行法,此法是有,但不属于心法、心所法,亦不属于色法,此乃众生抽象的根源,绝对不是事实,全是假设的。以上四种称为“有为法”,有生有灭。(五)无为法,不生不灭,共有六种,前五种是“相似无为”,例如虚空没有生灭,只好把它归到无为。最后一个是“真如无为”,即真如本性,纯真无妄。时间空间完全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所以佛说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是对我们娑婆世界说的。

  皆愿作佛第十

  佛说阿弥陀佛为菩萨求得是愿时。阿阇王子。与五百大长者。闻之皆大欢喜。各持一金华盖。俱到佛前作礼。以华盖上佛已。却坐一面听经。心中愿言。令我等作佛时。皆如阿弥陀佛。佛即知之。告诸比丘。是王子等。后当作佛。彼于前世住菩萨道。无数劫来。供养四百亿佛。迦叶佛时。彼等为我弟子。今供养我。复相值也。时诸比丘闻佛言者。莫不代之欢喜。

  释迦佛从第四品开始介绍到本品,说阿弥陀佛作国王发愿出家,累劫修行,建立西方世界,已经成佛十劫。阿阇王子及五百大长者,听了世尊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皆大欢喜。为了表示敬意,各持一金花盖,到佛前作礼,供养佛。心里起了个念头,我将来作佛亦如阿弥陀佛。佛有他心通,佛即知道,向大家宣布,这些人将来必定作佛,他们过去生中无数劫来,修三学六度,曾经供养四百亿佛,在迦叶佛时,彼等为我弟子。迦叶佛是贤劫中第三尊佛,释迦牟尼佛是第四尊佛。迦叶佛时我们本师叫护明菩萨,其地位与现在的弥勒菩萨一样,住在兜率天内院,作后补佛。现在释迦佛成佛,阿阇王子他们又来了。

  李老师在这段经文上面批了三点:(一)住菩萨道,供四百亿佛,仍隔阴退转。这些人住菩萨道,都是菩萨,曾供养四百亿佛,现在是王子大长者,退下来了。这样深厚的善根虽修三学六度,并未证果,乃权小菩萨,仍会退转,殊为可畏。

  佛说:“是王子等,后当作佛。”后到什么时候并无期限,可能远得很。何时他们能发心求生净土,就成佛了。一个人一听到净土法门,马上发心念佛愿生净土,他的善根福德超过阿阇王子及五百大长者太多了。虽然经中讲临终一念十念造作恶业的众生都能往生,那些人在过去生中,善根福德比阿阇王子这帮人深厚,而是这一生迷惑颠倒,造作无量罪业,到临终时遇到善知识一提醒,顿觉宿缘,所以一念十念即能往生,不简单。我们有幸听到这个法门,若能相信、接受、修习这个法门,要珍惜自己这段因缘,证明我们的过去善根福德,超过阿阇王子这帮人。反而言之,如果不能相信接受,必至如李老师所说的第二点“迟早遇缘,长劫流转”,没有期限的流转六道轮回。第三点是:“不求带业往生,非愚即狂”。真要把这个事实搞清楚,就应当下决心求生净土。

  国界严净第十一

  佛语阿难。彼极乐界。无量功德。具足庄严。永无众苦。诸难。恶趣。魔恼之名。亦无四时。寒暑。雨冥之异。复无大小江海。丘陵坑坎。荆棘沙砾。铁围。须弥。土石等山。唯以自然七宝。黄金为地。宽广平正。不可限极。微妙奇丽。清净庄严。超踰十方一切世界。

  以下这几品都是介绍极乐世界的状况,在古今许多大著述中可以找到有关资料作参考,不妨讲得快一点,至于修行作工夫方面的教训,可以多费一点时间研究。西方极乐世界有无量功德,一切美好,找不到一点缺陷。十方诸佛世界与娑婆世界均有苦,佛在经论中把众苦归纳为八万四千苦,再归纳为一百零八类,我们用的念珠有一百零八颗,即含有破苦之意。再归纳为三苦、八苦。苦是果报,有因必有果。过去世,虽有苦的因,但西方世界没有苦的缘,所以不起现行。如此地球,人口大约五十多亿,若人人都修善,世人还会有苦吗?今世作恶者多,作善者少,念佛是修净业,少之又少。念佛能消众生之业,此时灾难多,众业所感,如此地区念佛人多,读诵大乘者多,此区灾难可减缓,如有十分之一的人念佛,即可化解共业。凡往生者无一人再造恶业,每天同西方三圣见面,听佛说法,佛不说法,六尘皆说法,永无中断,你的恶念恶习气烦恼永不会再起作用。

  “难”是困难障碍,我们有八难,障碍我们的道业、学业、事业,以及生活幸福。西方诸上善人,聚会一处,人事无障碍;环境随心所欲亦无障碍。“恶趣”,娑婆有恶道,而西方无。“魔恼”,魔是折磨,魔有四大类:五阴魔、烦恼魔、死魔,此本身具足,外来的叫天魔。恼是烦恼,贪嗔痴慢,西方不但无此事,且无其名字。“亦无四时、寒暑、雨冥之异”,西方与娑婆不同,无四时变化,无四时即是无时间观念,一切万物都是无量寿,不生不灭。我们的生活要靠大地生长五谷杂粮维持,西方世界人的生活来源都是由自性变现出来的,不要操心费力,自然现前。西方大地宽广平正,不像地球上有丘陵、坑坎、沙砾。西方亦有水,但与我们的水不同,称为“八功德水”,可以往上流,随心所欲。“唯以自然七宝,黄金为地”,西方是宝地,宝有光有香,而且是透明的,香光是自性中本来具足的,我们迷失了自性,此项德能丧失了,到了西方,因心清净,心净则土净。经上说:“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发菩提心是信愿,一向专念是行;三资粮具足,往生有望。

  所有一切物象,皆由基本物质所组合,叫它原子、电子、核子均无不可。佛法中称之为“微尘”。一切万物皆由基本物质所组成,因其排列方程式不同而各异,惟其基本元素则一。金刚经说的“一合相”,这个“一”就是基本物质。如组合顺其自然,其德能完全显示出来;如不顺其自然法则,则其组织就变更了。我们今天的组织就不自然,因我们有妄想。宇宙大组织如何产生出来?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常想到身心愉快,身内组织就正常不生病;如想身体那里不对,不久就会生病,所有一切生病的根源,统是由妄想分别执著而来。我们的心健康,身就健康,身心健康,环境就正常,风调雨顺。整个世界一切所有的变化都与人心息息相关。

  西方世界微妙奇丽,清净庄严,超踰十方一切世界。十方诸佛世界是佛的愿力与众生善恶无记业力所变现出来的。西方世界是佛的愿力以及念佛往生者之功德愿力所成就者。因不一样,果就不一样。凡是往生者只修净业,善业尚且不修,何况恶业。

  阿难闻已。白世尊言。若彼国土无须弥山。其四天王天及忉利天。依何而住。佛告阿难。夜摩兜率。乃至色无色界。一切诸天。依何而住。阿难白言。不可思议业力所致。佛语阿难。不思议业。汝可知耶。汝身果报。不可思议。众生业报。亦不可思议。众生善根。不可思议。诸佛圣力。诸佛世界。亦不可思议。其国众生。功德善力。住行业地。及佛神力。故能尔耳。阿难白言。业因果报。不可思议。我于此法。实无所惑。但为将来众生。破除疑网。故发斯问。

  阿难听了佛上面一番开示之后,颇有疑问,于是对佛说,假如彼国没有须弥山,其四天王天及忉利天依何而住?阿难对西方世界的情况不甚明了,认为西方亦应有须弥山。佛反而问他:夜摩兜率及四禅天四空天依何而住?夜摩以上是空居天,不在地面。科学家说,人是在三维空间内。如在四维五维及无数维空间,他们的境界,人类无法了解。我们自己的果报,众生的业报均不可思议。还有众生的善根亦不可思议,每人都有善根,蚊虫蚂蚁毒蛇猛兽都有善根,说不定来生它得生人道,遇到佛法,他就成佛作祖。诸佛本愿威神功德不可思议,你善根成熟,佛自会来帮你成就,生到西方见到阿弥陀佛,即得平等身业,与阿弥陀佛一样。闻名得平等口业,口中只一句阿弥陀佛。遇到光消除业障,增长智慧,即得平等意业。心地清净光明,无所不知,即入如来家,住弥陀行业。即使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亦复如是。业因果报不可思议,阿难统统明白,他是为了众生破除疑网,所以发问请佛开示。

  光明遍照第十二

  佛告阿难。阿弥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诸佛。所不能及。遍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若化顶上圆光。或一二三四由旬。或百千万亿由旬。诸佛光明。或照一二佛刹。或照百千佛刹。惟阿弥陀佛。光明普照无量无边无数佛刹。诸佛光明所照远近。本其前世求道。所愿功德大小不同。至作佛时。各…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亲闻记(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