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無量壽經講記 濁世惡苦 第叁五▪P5

  ..續本文上一頁別人造的。自己變現地獄,自己去受果報。那個人不造惡業?既造惡業,業力就變現這個境界讓自己去受。所以,造善業,就享受善果;造惡業,就受惡報。果報不是別人給你的,沒有人製造,全是自己變現的,所以佛說是“隨罪趣向”。

  所受壽命。或長或短。

  壽命的長短,也是自己造的。造的業多,造的業力量大,你受的時間就長;你造的罪業小,造的罪業輕,受惡報的時間就短。長短也不是別人定的,皆是自作自受。諸佛菩薩雖然大慈大悲,也無法代你受罪。果報受完之後,還要還債。

  相從共生。更相報償。

  這兩句,如果我們參透了,今天在世界上受別人誹謗、侮辱、淩辱,我們的心就平了。因爲他爲什麼不毀謗別人,不欺負別人,單單欺負我?我過去生中曾經欺負他,曾經誹謗他。今天他對我,一報還一報,這帳了結,以後天下太平,再沒事了。所以,對于冤家仇敵,須知一筆勾消,心地清涼自在。知道這是報償,不應該再有報複念頭。要是有報複念頭,則冤冤相報,生生世世沒完沒了,這多痛苦。

  真正覺悟的人,從今天起一定不會把這些事放在心上。不覺悟的人,耿耿于懷,常常挂在心上,生生世世報來報去。現在是小的誹謗,將來就變成大怨;再大的就是鬥爭。了解事實真相,我們在這個世間,對人、對事、對物的態度,不必佛教導,自己就知道,決不與一切衆生結冤仇。佛家常講“冤家宜解,不宜結”,不管人對待我怎麼樣,我應當忍受,修忍辱波羅蜜,我能忍、能讓。縱然是很大的善事,不爲自己,更圓滿。爲一切衆生的事是好事,有人障礙,也讓;善事不成就,是衆生沒有福。我沒有緣,沒有機會做善事,我忍讓。樣樣忍,樣樣讓,把心定下來,成就自己。果報報了,以後沒有障礙。等待衆生有福,就是往生之後再回來度衆生,也不遲,不急在這一時,不急在今天。

  這個世界,日子長得很,這些衆生無論輪轉到那一道,只要自己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縱然下下品往生,自己的智慧、神通、道力都觀察得到。所以,這個時候沒有機會,要耐心的等待,不要著急。當知六道衆生相,無非是冤冤相報,欠錢的還錢,欠命的還命,決無逃脫之理。釋迦牟尼佛成佛,還要示現“馬麥之報”,在釋迦牟尼佛傳記裏記載著,托缽,得不到食物,人家用喂馬的飼料來供養他。孔夫子“在陳絕糧”,還有斷炊,沒飯吃的時候。大聖人也不能因爲這一生修善積德,就不受惡果報。果報是前生種的因。

  我們生活在此世間,人與人間的關系是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如果不是這四種關系,見面也不會打招呼。凡是跟自己往來的人,熟悉的人,一家人也好,親戚朋友也好,只要是認識的,都是這四種關系。這四種關系是自己前生造作業果的變相。明白事實真相,這才知道,原來人生在世,沒有吃虧的,也沒有占便宜的。我被人欺騙了,也歡喜,了一筆帳。大概過去世我欺騙他,現在又被他欺騙回去。這樣很好,此帳就了。被偷,也是我過去世偷他的,現在這事也扯平了,因果原本就是循環不息。明了真相,心開意解。我們生到這個世間來做什麼?作還債想,我報恩,我還債。常作報恩、還債想,我們的存心自然就厚道,德善才能累積。決不要動腦筋占人便宜,沒這回事。今天我若占人便宜,來生還要還他債,又何苦。債太多,沒還清,冤家債主那麼多,求往生也去不了。

  一個人臨命終時會看到許多境界,《地藏經》說,都是冤家債主,變現家親的面貌來誘惑人,讓亡人跟他去。他是來找麻煩討債的,如果現原來的面貌,當然亡人不會跟他去;變現家親的面貌,亡人很容易上當,就被他拖走。所以,人在臨終時見到家裏的親人,看到這個、看到那個,都是假的。讀《地藏經》就明了。

  殃惡未盡。終不得離。

  此句講墮落地獄,所造的惡業,沒有受盡,就不能出離地獄。幾時受盡,幾時才能出離。過去人造重罪的機會比較少;現在人造極重罪的機會很多。例如著作,現在寫書的人多,印刷很便宜,流通很廣泛。假如寫的是邪知邪見,誤導衆生,將來一定墮地獄,在地獄受罪。那些衆生吃虧上當,都是作者的罪業。什麼時候才能出離地獄?必須等書在世間完全消滅才能出來;只要還有一本在世間,就出不來。現代有錄音帶,假如錄音帶流傳很多,這個世間還有一卷存在,墮地獄就出不來。這是教我們說話不能不小心,決定不能誤導一切衆生,知道誤導一切衆生,業果之可怕,墮大地獄。

  這些錄音帶、書籍散到那裏,怎麼收拾?沒有法子收。太可怕了!從前印刷術不方便,很不容易流通,分量很少,很多東西失傳。好的東西失傳了可惜;壞的東西失傳,作者就從地獄出來。所以,今天這個社會,愈想愈可怕,真的步步是陷阱,都會掉到地獄去;一步一步都要小心謹慎。

  輾轉其中。累劫難出。難得解脫。痛不可言。

  這是總結叁惡道。“輾轉”是在六道裏輪回,無法超越。以時間來講,“累劫”是極長的時間,想出離很難。墮入進去容易,出來太難。所以,佛在《楞嚴經》上跟我們講六道的狀況,其他五道說得不多,講地獄道就占整個六道經文的二分之一。爲什麼佛說得這麼詳細,就是告訴我們,地獄太容易進入,最難出來。真正是苦口婆心教導我們,希望我們小心謹慎,千萬不要誤蹈地獄門。我們讀了,不能不感激。惡道之苦痛是無法形容的。經上說,阿羅漢有“宿命通”,知道自己過去生生世世的事。阿羅漢的能力,能知過去未來五百世事。他想到從前造惡業墮地獄,在地獄受苦的狀況,尚且心有余悸;提到地獄,身上就出血汗,還嚇得這個樣子。一般人遭到極大的苦難,想到身上發冷汗,阿羅漢是流血汗。這是經上告訴我們的,皆是事實。

  我們過去在地獄裏,那個人沒墮過地獄?人人都墮過地獄。現在又到人間來,只因隔陰之迷,前世的事忘得幹幹淨淨,都不記憶。現在我們還拼命在造惡業,還不覺悟,這有兩個原因:第一、我們過去世是從惡道來的,惡道“習氣”還在,還有造惡的習氣。有人天生純善。我這次在新加坡遇到一位同修,他每天來聽經,帶著他的小孩,十一歲,天生善良。電視上凡是打架的、暴力的,他都不看;遇到這些鏡頭,轉身就走。這就是天性純善,沒有惡習氣。不像有些小朋友看到暴力,愈看愈喜歡,還模仿,學打架,而他不忍心看這種鏡頭。從這個地方看,他是經上所講從善道來的,家裏沒有人教他,天性善良。從惡道來的,仍帶著惡習氣,不需要人教。

  第二、社會環境,這是“緣”。今天社會環境的緣不好,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身體接觸的皆是惡緣,不是善緣。今天在這個社會,講仁義道德,人家會罵頭腦太舊,落伍了,應該被時代淘汰。今天的頭腦要狠、要毒,什麼壞事都敢做,以爲這樣才是現代人。這怎麼得了,惡習氣加上惡緣,怎麼不造惡!造作惡業,待壽命到時,又回到惡道去,就與《地藏經》說的一樣。地藏菩薩辛辛苦苦在惡道裏勸導,好不容易回頭,動了一個善念,出離惡道;沒過幾天又回去了。地藏菩薩很辛苦,地獄衆生很難度。雖出離了,但很快就返回。到人間打個轉,又造許多惡業,麻煩事在這裏,這就是“難得解脫,痛不可言”。像這些事實,都是世間六道輪回的真相。

  佛在經上這樣說,如果我們冷靜觀察眼前的社會,將生活環境與佛經一比照,佛說的一點都不錯。古聖先賢的文字能流傳到後世,都是勸人爲善。所以,後世的善人,或者得利益之人,爲了感激,爲了報恩,將這些著作輾轉流通,使大家都能得到善言的勸導,能冷靜的反省,改過修善。這是大德、大善。

  下面經文,說明所以然的道理。前面所說是就事論事。

  天地之間。自然有是。

  “自然”就不是人造的;人造的就不自然。不是人造的,是自然有的。怎麼會有?由自己心裏變現的。造惡之人,晚上作惡夢;人修善,晚上作好夢。人念佛,作夢也念佛。夢境從那裏來的?“自然有是”,不是造作的。地獄叁途也是自然有,是業力變現的。今天世界上有很多人幻想,想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要是問他想的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到底有沒有?我們學佛的人會說,有,因爲“一切法從心想生”。學“唯識”的人對這個道理更清楚、更明了、更透徹。要是什麼都不想,就什麼都沒有,永嘉大師說得好,“覺後空空無大千”。大千世界都沒有了,因爲妄想斷了。“覺心離念”,真正覺悟的心,心裏沒有妄念,有念皆妄,覺心沒有妄念。當知想什麼,變什麼。想好,還是不想好?想多了,太複雜,太麻煩,太苦了;想得愈少愈單純,生活愈舒適。十方一切衆生,想得最少的,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他們除了一句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不想,所以世界名爲極樂,一切萬象真常不變。

  雖不即時暴應。善惡會當歸之。

  這就是常說的“因果不虛,必受其報”。大乘經上常講,“菩薩畏因,衆生畏果”。菩薩是覺悟的人,他怕造不善之因。衆生迷惑顛倒,不曉得是非善惡,天天造作惡業,果報現前,雖害怕也來不及了,害怕還是要受。“雖不即時暴應”。“暴”與果報的“報”是相通的。此經是漢朝時翻譯的,當時文字少,有許多字是通用的。後來造的字多了,才分開使用。“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人、對事、對物,起心動念要謹慎,要覺察,決定不能迷惑。迷心就糟了,造的業,不論是有心造的,無心造的,都要受報。無心造的是過,報得輕一點;有心造的是罪,報得就重,沒有不報的。

  佛法講“果報通叁世”。第一、“現世報”。現在這一生受報,這是善惡造得重大的,這一生就把命運轉變,就得到報應。第二、“生報”。指來生受報,果報不是在一生。第叁、“後報”。後報就不定是那一生那一世,也許是千萬億劫以後。因爲果報一定“因緣具足”,才會有報應。現在造的是因,若緣不具足,…

《無量壽經講記 濁世惡苦 第叁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