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個女孩是漂亮的,現在兩個人在爭論說,某一個特定的女孩子是漂亮還是不漂亮,中觀自續派講,辯論的雙方必須同意,這個對象必須是一個女孩子才行,但是,中觀應成派會講,沒有必要雙方都同意,只要你承認她是一個女孩子就行,我們就可以辯論。
現在討論中觀的主題。主次是什麼呢?是芽。芽是我們想討論的主體。中觀自續派會說,必須要雙方都同意有一個芽,我們這邊討論自生、他生等等的。這邊的目的是要向對手證明,這個芽是非自生,它不是自生的。這是我們講的第二個,對象。中觀自續派會加一個字,叫做芽,它不是究竟的自生的,他們會加上“究竟”。但是中觀應成派不會加這個字,中觀應成派會講,就算是在相對的層次,任何東西都不會自生的,所以沒有必要加上究竟兩個字。
第叁,很重要的,也是我們討論的主題,也就是你想建立的一個主要的見解,我們想建立什麼呢?我們這邊想建立的是任何一個事,或者是任何一個現象,都不是自生的。中觀自續派會說這個現象是非自生的,這個是中觀派的一個主要的見地。中觀應成派說不是,他們會這樣講,我們之所以建立一個事情、現象,是非自生的,只有當我們辯論的對手說他認爲現象是自生的成見的時候,我們才建立起現象非自生的主題來跟他辯論。但是這並不表示,除了這個之外,我們並不是說現象是非自生的主題。
第四,有什麼理由,理由是什麼呢?因爲它存在,芽是實存的。中觀自續派又講,這個理由必須要辯論的雙方互相都同意。中觀應成派說這種對于這個主題的成見是只有在對手的心裏才會有,所以我們並不需要有一個雙方都同意的原因,只要找出理由可以破對方心裏的成見就可以了。就像是一個瓶子,同樣,這個瓶子也是中觀自續派必須要辯論的雙方都同意,但是應成派不同意,只要一方接受就可以了。自續派說辯論的邏輯必須要辯論的雙方都同意,應成派講沒有這個必要,只要我們辯論的對手相信這個邏輯系統就可以了,我們用他的邏輯系統駁倒他就行了。
第一個是主體,第二個客體,第叁個是討論主題,第四個是理由,第五個是舉的例子,第六個是辯論的方法。這六點就是中觀這兩個派別,就是究竟真理的不同的地方。至于剛才講的第二點,他們對于相對真理怎麼樣來談論,
最先,簡短地介紹一下主題。“彼非彼生豈從他,亦非共生甯無因,這個表示他既不是他生,也不是自生,也不是無生。現在我們開始駁斥自生。下面這一句是佛護非常有名的句子,“彼從彼生無少德”,如果一個東西已經存在了,要自己再生,這是沒有任何理由的。也許有的人聽了這個,完全不知道在講什麼。我們談的是自生,從自己生出來的。這邊我們的對手是印度教的數論派,芽不是自生,因爲這個芽已經實際上存在了。舉一個例子,像瓶子一樣。因爲這邊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當你講到自生的時候,什麼是生,什麼是産生,至少要有兩個東西,從這個生出另外一個,才有所謂的生。
現在講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各位現在在學邏輯,而不是哲學。我們在這邊並不是企圖要破壞任何相對現存的原則,並不是這個意思。但是在邏輯的討論裏,你講出任何一句話,裏面每一個字,講出的字就是那個意思,沒有任何假設的空間在裏面。當你說自生,就是一個東西是自己産生,你講的這個東西就是一個東西,不是兩個東西,因爲是自己産生,這是一個東西。今天早上我的朋友跟我說,冰融化成水,所以科學家會講,因爲水和冰的分子的組成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水是由冰塊和自己産生的,所以是自生,這是一個很好的懷疑。這種懷疑在後面也會看到,數論師有同樣的懷疑,同樣的辯駁,他們說牛奶做成乳酪,這是同樣的,所以是自生。
但是,前面我講過,我們現在學的是哲學,哲學用的是邏輯,在邏輯裏,你講的話就是那個意思。如果您是說相同,你要對相同有一個定義,依照月稱菩薩的意思,就是它的時間、位置,所有一切的東西都完全一樣,這個叫相同,其中有任何一點不一樣,不就是叫相同。所以剛才講的不能叫自生。對月稱菩薩說,你說冰,冰就是冰,不是水,水就是水,不是冰。如果您算是一個平常的人,你去找月秤的話,他是你最好的朋友,如果你身爲一個哲學家,那就不一樣了,你是一個哲學家,你講的每一句話的每一個字就是那個意思,不能改。像我們一般科學家上的假設,認爲水和冰的分子組成結構是一樣的,這對月稱菩薩來說是相當淺薄、不能接受的假設。對他來說,如果你說是相同,就是一切的時間也要一樣。你會發現,月稱菩薩用的邏輯非常簡單,有的時候近乎幼稚,但是這種非常簡單的邏輯,經常會讓你覺得不舒服,會覺得很難過。
這就是剛才這個記誦講的,“彼從彼生無少德”,既然已經在那邊,什麼叫自己生出來,已經在了,何必還要再生,沒有那個意義了。如果因和果是相同的話,時間、地點什麼都是一樣的,這樣的話,什麼叫再生出來,意義是真正?你不要瞧不起我們的對手,剛才講印度教的數論師是非常偉大的哲學家。他們所謂的自生理論並不是一個人想了兩叁天就想出來的怪主意,他們是經過幾個世紀的討論,才研究出這樣的哲理。前面我也講過,這種數論師的概念,實際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你會講,你跟去年完全一樣,沒有變。如果你到月稱菩薩那邊,跟他說,我們去年見過,今年還是一樣,他會馬上笑你,身爲一個哲學家講這種話。他會說,如果你跟去年完全一樣,你爲什麼還要來看我,什麼叫做你現在來看我?爲什麼你需要再來見我呢?因爲你改變了,所以你需要再來見我,如果你從來沒有變,你不需要再來見我,這是佛護所講的一個理由。
下面的記誦,是月稱菩薩自己寫的。剛才佛護說前面兩句,就是“彼從彼生無少德”,另外一句,就是“生亦複生亦非理”。理由就是前面講的,如果說是完全相同,就沒有生的道理了。月稱講下面一個記誦,如果說生了以後會再生,不能再出芽,一直生,因爲是自生,一直生,生的都是種子。如果你說的是自生,就是已經在,再生出同樣的,這種情況下,絕對不會生芽出來。爲什麼?芽爲什麼會生?因爲種子滅,芽才會生。照我們的對手講的,種子並沒有滅,爲什麼說沒有滅呢?因爲是自生。所以說“靜生死繼爲死生”,不管多久,都是種子。在這種情況下,怎麼可能有芽從種子生出來,怎麼可能?
提問:自己分成兩個,兩個都是一樣的?
回答:只要分成兩個,那就不是自己了。因爲對月稱菩薩來說,一樣的意思就是一樣,因爲你分成兩個的話,這兩個有兩個不同的方向。某一個東西的東邊是另外一個的北邊,兩個的方向不同。
回答:不是這樣的,因爲月稱是屬于中觀應成派的,他會問你,你說的相同,什麼叫做相同,如果你講相同這些都一樣,但是這個地方不一樣,如果這樣講,他立刻會有他的辯駁。這樣的話,你是屬于放牛的,不是哲學家,在那種情況下,他會同意你說的。爲什麼呢?他會說,因爲你對于你的世界有一個已經形成的成見。如果你是一個哲學家,什麼是相同?你必須要說在任何的層次都是同樣,那才叫做同樣。
回答:月稱並不是同意任何人意識形態的看法,有很多很偉大中觀的論師,可是爲什麼在這麼多的論師裏,他們會稱月稱爲冠冕上的那顆明珠,因爲他曾經講過了不起的話。他說在相對的層次上,我跟任何人都沒什麼可辯的。在究竟上,我沒有任何自己的立場,但是我會以對手的立場來駁斥他。我會問你,什麼是你定義的相同?如果你的定義是時間、地點等的相同,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已經把你逼到角落上了,如果你的定義是那樣的話,我馬上可以接下去說,在這種情況下根本沒有所謂的自生,因爲生就是兩個東西。我們說二,二就是分開的東西,分開就不是相同。否則的話,像剛才講的,是無境的。
回答: 對于這一點,月稱菩薩並沒有任何的駁斥,他從來沒有駁斥過種子可以長出芽,這一點他從來沒有駁斥過。
當我們講自生的時候,我們講因和果是相同的,這叫自生。所以剛才我念的月稱菩薩的記誦,“雲何彼能壞于彼,異于種因芽形顯”。如果那樣的話,你應該看到種子和芽之間沒有任何的顔色、味道、潛力,沒有任何任何的不一樣。下面這一句就是剛才這位小姐畫的,還有早上講的冰和水的比喻,下面是數論師用來證明的辦法。數論師講,原來是牛奶,我們經過某一個過程,變成了乳酪,所以牛奶的自性消滅了,乳酪的自性生起來了,是這樣的。如果你這樣講的話,當你是乳酪的時候,你留下什麼東西叫做牛奶的自性呢?下面一句就是“雲何說彼即此性”,月稱菩薩講,你說牛奶原來有自性,牛奶的自性消滅掉了,然後生出來乳酪,那牛奶的自性去哪裏了?如果沒有的話,什麼叫生?這是月稱菩薩跟數論派辯論的最大的勝利,超過了亞曆山大、成吉思汗的成功。
回答:月稱菩薩別的不需要聽,只要說一個變成兩個,聽這句就夠了。就算這個東西只要換一個小方向,就夠了,他跟你辯論就夠了。只要有兩個,你怎麼能說兩個是一個呢?你這樣講,本身就是矛盾的。
您是問我還是問月秤?對我來說,有的時候是一,有的時候不是一。
有很多的科學家是相信這種離子學,但是這個問題其實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其實可以解決,爲什麼?因爲當一個科學家講離子雖然它改變了,但是它是一樣的,其實他的意思是這是一個相續、繼續的東西。當你用這個詞“相續”的時候,這裏面就有時間在裏邊,時間是組合成的,時間有生、有駐、有滅。月稱菩薩講過,在我們第一刹那的離子,它沒有辦法在第二刹那生出一個完全相同的離子出來。我們如果用類似的方法跟科學家討論的話,我們相信科學家可以接受這個理論。如果說今天有一個科學家來,他相信離子是一個恒常不變的東西,這樣的情…
《入中道-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談入中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