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中道-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談入中論▪P49

  ..續本文上一頁可以做乞丐。另外一個自在,叫做業的自在。不像我們,我們對于業最多用忏悔的方式減少,但是八地菩薩不僅可以改變自己的,還可以改變別人的業。另外一個是生自在,可以有任何他想要的方式出生,可以從蓮花裏面化生,可以從子宮裏出生等等,都可以。另外一個是願自在,如果他願意的話,可以把整個大地都變成黃金。另外一個是發心自在,他可以把地獄道、餓鬼道轉煉成極樂世界。另外一個是神通自在,他可以上身出水,下身出火。另外是智慧自在,如果他願意的話,可以在一刹那之間了解無靜的現象。另外是法自在,他可以按照不同衆生的需要,來教導不同衆生不同的東西,就是衆生需要的東西。

  實際上當我們談到第八、九、十地的菩薩,基本上是在談佛了,這實際上已經超越我們知識的了解了。在這個層次,我們搞不懂一個這樣的人到了那種情況下,爲什麼還叫做菩薩。這是八地的菩薩。

  第九地,九地的菩薩在座下修行力。當我們談到力的時候,實際上我們講的是一種定級的現象,沒有辦法比這個更好的現象。當我們修持波羅蜜的時候,當波羅蜜達到頂點,不能再好的時候,叫做力。這時候,有四種解脫的功德。第一,可以無礙來分別或者是了解法,還有它的意義,怎麼樣來表現這種詞句、語言,表達法的勇氣。這是九地。

  第十地,十地的菩薩,叫做法雲地。在這個時候,菩薩從一切諸佛得到大光明灌頂。這個菩薩就算在坐下,當然座下比座上來說,有點像打彈弓的。打彈弓的時候,所做的也是智慧。第六地講的智慧,是能夠了解法無我和人無我的智慧。由修行,前者我們所知道的智慧,最後能夠證悟到偉大的智慧或者是波羅,這種的智慧或者是波羅,是十地菩薩在座下時候的修持。當然也許大家在這邊希望知道,修大圓滿一向非常吹噓的就是這一點。大圓滿的修持是只保留給十地菩薩,十地菩薩才來修持的東西,這才是大圓滿。

  月稱菩薩很簡短地講從初地菩薩到十地菩薩,怎麼樣慢慢聚足佛的功德。當菩薩證到初地的時候,他們能夠見到一百個佛,一百個佛不只是他們能夠見到,這一百個佛也會加持他們。菩薩也會非常清楚、明明白白知道,並且接受佛給他的加持,沒有給他任何東西。見到一百個佛,得到一百個佛的加持,第一個,能夠見到一百個佛,第二,這一百個佛會加持他,第叁,他有能力完全接受一百個佛所給他的加持,而沒有損失掉任何的東西。

  初地菩薩的壽量長短,是一百劫這麼長。除了前面的功德,另外的功德,就是在這一百劫的時間長度裏,他的智慧可以知道過去和未來。初地菩薩在一刹那間可以進入,或者是安住在一百種不同的叁摩地。這可能是一個,已經有一百個這樣的功德了。第七個功德,他不但能夠在一刹那之間證入一百個叁摩地,同時可以在一刹那間離開這一百個叁摩地,這種離開或者是這種不執著,講起來容易,但是阿羅漢都做不到,這種功德我們不可能有,當然在座的有可能有的人有吧。初地菩薩能夠震動一百個世界,這又是另外一個。這個菩薩可以照亮一百個不同的世界、宇宙,剛才講的每一個一百,都是一種功德。這個菩薩可以在一百個不同的世界裏成熟一百種不同的衆生,這個菩薩也可以去遊曆到一百種不同的佛土。這個菩薩,自己的身體能夠化現成一百個不同的身體。而這一百個化身,每一個都有一百個菩薩圍繞。剛才說的12種,每一個都是100個初地菩薩的功德,月稱菩薩講,這些功德就像把一根草放在海裏,拿起來,草上有一點點的水,只能講出初地菩薩的一點點的功德。

  二地,就是每一樣都跟前面一樣,但是每一個都變成一千。剛才說你能見到一千個佛這一類的事。比如你會見到一千個佛,化身一千個化身,到一千個佛土等等。第叁地的菩薩,呈幾何基數增長,他可以見到十萬,比如他可以見到十萬個佛等等。四地,剩下的就是一百萬,然後就變成一億,然後變成十億。一百、一千、十萬,然後是一個一後面有七個零,然後再一百倍。初地是一百個佛,二地是一千,叁地是十萬,四地就是十億,可以見到十億個佛等等。當然我們只能談談,對我們來說,你能夠看到佛穿著拖鞋都不錯了。當然這樣說,有點像菩薩在吹噓了。一萬億就是一兆,一兆還不夠,是一千兆,可以見到這麼多的佛。(提問:是不是成百的乘?)不是,我們也不知道是呈什麼樣的序列在增加,就是一千兆的一萬倍。這還不夠,它的一萬倍再一百倍,就是一百萬倍,就是一千兆的一百萬倍。我們想象看,第七地的菩薩可以在一刹那間看到這麼多的一千兆的一百萬倍的菩薩,受到這麼多佛的加持,他也沒有完全接受佛的加持,沒有損失掉任何的,他壽命的長度是這麼長。在這麼長的一個時段,就是一千兆的一百萬倍的時間裏,他的智慧可以這樣前後移動。

  爲什麼我要這樣來算這個數?當然也可以很快不斷地增加,一句帶過,爲什麼要這樣做?實際上月稱是用一個非常好的方式告訴你,實際上根本沒有什麼東西叫做數字,數字是根本不存在的。前面的這些,我們叫做七個不清靜的菩薩的七地,現在,我們聽聽另外剩下叁種清靜的、偉大的菩薩是什麼樣的。

  我們算宇宙,用中文說是大千世界,就是叁千大千世界。把這個乘上一百倍,就是30萬個宇宙,這30萬個宇宙,再乘上一千倍,就是叁億。八地的菩薩,我們說的叁億個,或者說是宇宙,或者是大千世界,裏面所有的塵土,把塵土一個一個算清楚,他可以在一刹那之間見到這麼多的諸佛,從這些諸佛得到教授等等。任何一種語言裏,都有計數的單位,像中文有百千萬,萬以上,萬是一個單位,我們可以說十萬,但是基本上單位是萬,萬上面有億、兆。英文有個位、十位、百位、萬,那個字相當于百萬的數字。印度文裏,萬、億、兆,這種的數字單位有60個,60個單位或許叫做無量。第八地菩薩的功德是什麼?第九地的菩薩,我們剛才說八地菩薩能夠見到佛或者是功德的數量,能在一刹那之間見到叁億個大千世界所有塵土數量的諸佛,但是這個數量以印度的數量來算,等于是第一個計數的單位,就是中文的個位。九地菩薩可以算到第60個計數的單位。那樣的話,我們算成一百萬個。剛才說的60個計數的單位,當作一個,這個數量的一百萬倍,是九地菩薩在一刹那能夠看到的諸佛的數量。但是,月稱菩薩說我們還可以再算,所以這還不是令人驚訝的。當你證到十地菩薩的時候,真的是無量,沒有辦法算。月稱菩薩要贊美、稱頌十地菩薩。

  舉一個例子,爲什麼說十地菩薩是超過我們的語言所能形容的。從初地菩薩一直到九地菩薩的數量,大家記不記得?從初地菩薩到九地菩薩所有的功德加起來,以十地菩薩來說,把這些當作是一個,你算一個單位、兩個單位等等,你還是沒有辦法算。還不只是這樣,前面講從初地到九地這麼多的菩薩,實際上是十地菩薩一個毛孔裏就有這麼多的佛,每一個佛都有成佛的經曆。希望這個至少讓大家有一種受到鼓舞、激勵的感覺。這一切的功德,只要簡單做一件事就可以全部得到,就是證悟到真理,就這一件就可以了。如果這樣看,大概就知道我們少看了多少的東西。所以,當我們了解到這個的時候,我們就知道,我們就是爲了小小的一個早餐、午餐,小小一雙鞋,一點點的友誼,我們損失了多少的東西。在這樣的功德之下,就算同時看到一百個頻道的電視,都是可以看得到的。

  提問:您開始講到執著是生存的本能,當你在了無一切的時候,執著還是存在的,因爲它是生存的本能,是不是這個意思?

  回答:這樣的看法表示出來,我們對這個問題還沒有真正了解。 對于看山這件事,或者你要到山那邊去這件事,光看山還不夠。當然,對很多人裏說,連山都看不到,就算是這樣,我們在這邊實際上也沒有看到山。我們這邊所談的,實際上是告訴你山大概是一個什麼樣的。

  提問:我們講到見修行的時候,我認爲見可能不如修和行重要,因爲修和行實際上是做各種各樣的,如果我們在做的時候,怎麼樣知道這樣做是對的?

  回答:我們現在讀這本書,就是讓我們知道在修行的時候,不會有做錯的狀況。

  提問:我們讀這樣的書,不了解它,不知道對不對?

  回答:所以說世親菩薩講過,要了解它,必須經過聞、思、修叁個步驟。

  提問:在前面講當我們把不真實的東西當作真實的,會有很多的痛苦,有些時候,我們可以說有些東西不是真實的,對于別的,我們還是沒有辦法知道它是真實的。

  回答:在這個時候,所以我們必須要習慣于知道所有的現象都不是真實的。因爲對我們來說放棄某些東西是可以做到的。比如一雙襪子穿舊了,可以丟掉,但是別的東西不一定能這樣做,所以我們要經常修持,這樣做。你講的是很對的,修行是非常困難的。尤其如果你希望以修持的方式來破壞平常所謂的嘗試,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爲,我們從小受儒家的教育,這些嘗試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很注意它。

  中觀應成哲學或者是見地,並不是讓你讀一遍就束之高閣的東西。這本書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種見地,然後以這個見地爲基礎,做行持修持,以行持修持來改變自己、改變一生,以及改變對所有現象的看法。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一點,我們所謂中觀應成和中觀自續,他們之間的差別就是因爲要建立見地的結果,才會分出兩個不同的中觀的派別。我們同時也要知道,佛教的一個派別建立主要的命題和見地、行持的方法,這是兩樣東西。當然,它的見地或者是哲學立場,實際上是他修持的一個引導。修道這件事,就是我們修持的方面,就像是月稱菩薩在前面一章已經重複講過好多次,修道永遠是相對一方面,不是究竟的。

  月稱菩薩說,愚笨的衆生做各種各樣的惡行,因爲惡行,他就落入地獄。有一些愚笨的衆生,會造善業,造善業就升天堂。具有智慧的人,超越過善行,也超過惡…

《入中道-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談入中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中觀四百論廣釋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