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場第十五
這一品是大願第四十一“樹現佛刹願”的成就,介紹道場樹。道場樹與其他地方的樹木,實在沒有什麼兩樣。道場樹怎樣莊嚴,其他所有一切樹木都是這樣莊嚴。佛用這種方法,將西方世界依報真實莊嚴,逐步爲我們介紹。
“道場”有叁義:第一、指佛成道的處所。像印度菩提道場,是釋迦牟尼佛當年示現成佛的處所,我們稱它爲道場。第二、修行的方法。研習、修學的方法也可以稱爲道場。第叁、供佛的處所。佛雖然不在世,我們供養佛菩薩形象的場所,也可以稱爲道場,還有,學道的地方也能稱爲道場。在中國社會,普遍稱寺院爲道場。
此地講的道場,就是阿彌陀佛講經說法的處所。阿彌陀佛講經說法的處所在那裏?西方極樂世界那麼多人,數都數不清,阿彌陀佛只有一位,他講經,我們怎麼去聽?不要說別的,臺北市不過兩百萬人,總統只有一位,總統在那裏講話,我們兩百萬人都能去聽嗎?站在後面,聽也聽不到,這個問題就嚴重。西方世界那麼大,阿彌陀佛講堂周邊,有幾個人一生能見得到。國土大的時候,多少人一生沒有進過京城,連皇宮都沒有見過。在美國也一樣,美國雖然交通便捷,還有許多美國鄉下人沒有到首都華盛頓去過;白宮是什麼樣子,只有在電視、報紙上看到照片,沒有親自見到過的人太多了。
這麼一講,我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不是一樁容易的事。但是,他那個世界很特別,阿彌陀佛不是一個身,是無量無邊的應化身。阿彌陀佛有無量無邊的道場,他化現在一切大衆面前講經說法。那個場所環境就是這樣子。因爲境界隨著阿彌陀佛的心念,自然轉變,所以彌陀道場遍及國土,處處皆是。我們在《觀經》上看到的,幾乎每一處七寶樹下,都看到西方叁聖在那裏講經說法,處處皆是。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雖然多,沒有一個人不是天天在佛的身邊。佛沒有離開他,他沒有離開佛,這是不可思議,無比的殊勝。
又其道場。有菩提樹。高四百萬裏。其本周圍五千由旬。枝葉四布二十萬裏。一切衆寶。自然合成。華果敷榮。光晖遍照。
這一段是說樹的高大莊嚴,樹高四百萬裏。地球到月亮可能還不到四百萬裏,假如地球上有這棵樹,那就會妨礙月球的運行,這麼高的樹還得了!地球太小,容不得這麼大的樹。這麼大的樹搬到地球上,地球早就脫離軌道。所以,我講經常提醒大家,心量要大!爲什麼?小心量就生到小星球上,大心量才生到大星球。西方極樂世界是最龐大的星球,你心量小不能往生。要大心量,跟阿彌陀佛一樣,真的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樣才能往生。
贊佛偈裏常念,“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等”是跟他相等;“倫”是同類。沒有人能跟他相等。“白毫宛轉五須彌”是說佛的眉毛當中有兩根白毫,盤卷在一起有五座須彌山那麼大。樹要不這麼大,怎麼能配稱。我們此地原始叢林裏幾千年的大樹,在西方極樂世界是小草,你可能沒注意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身大,樹也大,那就不足爲奇。我們人身太小,這樣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有神通,如果沒有神通,他們要用高倍顯微鏡才看到,像微生物一樣,太小了。人家一根白毫就像五座須彌山,我們與他完全不成比例。假如他們人身像我們這麼大,則我們此身比螞蟻還要小,根本看不見。人身大,樹木當然就大。
曉得這些事實狀況,讀此經就不懷疑。極樂世界地比我們大,人長得比我們大,一切生物都高大。
複有紅綠青白。諸摩尼寶。衆寶之王。以爲璎珞。
此四色是原色,無量色彩都是此四種原色配起來的—紅色、綠色、青色、白色。此地只說原色,猶音樂只說五音。“摩尼寶”,“摩尼”是如意的意思,如意寶。能隨人心意,喜歡什麼顔色,它自然變現什麼顔色;喜歡什麼形狀,它自動會變什麼形狀,隨著心念變化。摩尼寶是“衆寶之王”。一切寶裏最好的、最殊勝的、最微妙的,稱之爲王。
“以爲璎珞”。“璎珞”不是挂在身上的,是挂在樹上的裝飾品。今天我們世間的富貴人家,有沒有把這些珍珠七寶瑪瑙挂在樹上?沒有見過。若有一點,趕緊收到保險櫃裏,家裏不安全,要送到銀行保險箱裏去。他們那裏是挂在樹上,太多了,不足爲奇。
雲聚寶鎖。飾諸寶柱。
“寶柱”是欄杆。一排欄杆在拐彎的地方都有一根柱子,比較粗一點的。“雲聚寶鎖”是什麼?是鎖接頭的地方。兩根木頭相接的地方,用金屬把它鎖起來,做一個直角型的,用螺絲兩邊一鎖就緊了,那就是雲聚寶鎖。西方世界此物是用珍寶做鎖、欄楯的飾物,非常之美。這些東西在古時候宮殿裏可以看得到,日本有很多大寺廟裏也能看得到。這是寶柱上的裝飾品。
金珠鈴铎。周匝條間。
“鈴”是鈴铛。“铎”也是鈴,比較大一點的。這些裝置在網與網之中,不但很美,風吹動時自然音樂,非常好聽。“周匝”,在枝條之間都有這些裝飾。
珍妙寶網。羅覆其上。
在這裏我們看到,羅網從樹頂上蓋下來。西方極樂世界一塵不染,要羅網幹什麼?純粹是裝飾。不像我們這個世界的羅網,作用是保護雕梁畫棟。這些美妙的藝術品怕灰塵,還怕鳥去做窩。羅網多半是用銅絲編的,編成紗一樣,罩起來,外面能看得見,鳥飛不進去,同時也擋灰塵。在從前,宮殿的建築物有羅網保護。西方世界寶樹上面皆有寶網。
百千萬色。互相映飾。無量光炎。照耀無極。一切莊嚴。隨應而現。
這是總說。“一切莊嚴”後面還要細說,特別是《觀無量壽佛經》裏講得最詳細。與《觀無量壽佛經》合起來看,西方極樂世界物質環境的美好,是本有家珍,不是向外求得的;你只要從心性當中求,自然就現前。色彩太多,美不勝收!因爲衆寶都放光,依正都放光明。“照耀無極”。西方極樂世界不需要日月燈明,所有萬物,連大地都放光明,所以它是光明世界,也稱爲“香光世界”,“香光莊嚴”。這都是世尊爲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的狀況,句句真實,沒有一句妄語。我們要完全相信。
微風徐動。吹諸枝葉。演出無量妙法音聲。其聲流布。遍諸佛國。清暢哀亮。微妙和雅。十方世界音聲之中。最爲第一。
這一段說明寶樹之德,奇妙不可思議。因爲枝葉花果都是衆寶所成的,微風吹動,音聲就像我們的風鈴。風鈴多半是用銅做的,如果是衆寶所成,音聲當然非常美妙,類似交響樂的音聲。我們這世間有,但是不能說法。彼土風樹音聲,不但有節奏,而且能說法。說什麼法?你想聽什麼,它就給你說什麼,這就妙,所以稱爲極樂世界,一切萬物沒有一樣不是隨人心意。
我們現在的世界苦不堪言,環境濁惡,人與人之間相處非常不容易。剛剛相處得不錯、很好,過幾天就有變化。俗話常說,“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香”,千日只不過叁年。再親愛的人,叁年也許就變成冤家,非常困難!做事也不容易。所以對人、對事、對物,都相當不容易。原因在那裏?是無量劫來,生生世世煩惱、習氣太重,這些道理一定要知道。西方極樂世界普遍人和。他們爲什麼和合,我們就不和?人家和睦的基礎是建立在一心不亂上,換言之,都是清淨心。什麼是清淨心?沒有妄想、執著,就是清淨。心裏有妄想、執著,心就不清淨。我們有沒有妄想,有沒有執著?當然有!不但我們有,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雖然沒有執著,還有妄想;沒有我執,有法執。到什麼時候妄想、執著才沒有?圓教初住以上,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離相離念,二執破了,但是粗的妄想、執著沒有,微細的還在。微細的妄想、執著要到什麼時候斷盡?要到成佛。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那就是他最微細的妄想、執著。這個問題很嚴重。
西方世界人人心地清淨。身心清淨才得往生。“信、願、持名”是方法,效果是要達到“身心清淨”。“心淨則土淨”,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曉得。雖然修信、願、持名,心要不清淨,還是不能往生,這就是一般人講,念佛人多往生人少的原因。他念佛念得不是不勤,爲什麼不能往生?貪、嗔、癡、慢的習氣沒有斷,沒有把它放下。所以雖然念,心還是不清淨。這樣念佛,也沒有白念,得到什麼?得六道裏的福報。
六道裏的福報,要看你自己本身的修養。如果你的品德高尚,修上品五戒十善、慈悲喜舍,你來生得天福,升天享天人的福報。如果你修的是中品五戒十善,來生可以得人間的福報。修下品五戒十善,是得阿修羅的福報。沒有修五戒十善,你所得的福報(念佛總是有福),則生到餓鬼、畜生道裏去享福。到餓鬼道作城隍爺、土地公。臺灣的媽祖、王爺,都是餓鬼道裏有福報的。畜生道裏有福的也很多,在臺灣不少,在外國更是常見。外國人飼養的寵物,真正有福報,我們普通人不如它。此是在畜生道裏享福。
學佛一定要曉得這世界確實是苦,一定要覺悟生死事大,無常迅速。遇不到念佛法門,那是無可奈何;遇到這法門,一定要求願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才是真正究竟圓滿,得真實之樂。
西方世界一切萬物,沒有一樣不是隨心所欲。所以,樹出音聲說法,想聽什麼法門,它就給你宣揚什麼法門。
“其聲流布,遍諸佛國”,就像無線電廣播一樣,音聲遍布,無論在什麼地方,頻道撥對,音聲就聽到了。我們這裏還要用機械調頻,西方極樂世界不必要,心一動念,想聽什麼,立刻就可以聽到,因爲法音流遍其國。這一段是講樹能說法。我們在《阿彌陀經》上念過,西方世界的衆鳥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這些樹也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所以樹說法,就是彌陀給我們說法。
“清暢哀亮,微妙和雅”,前句是音聲之美,後句是節奏一點都不亂,這才能啓發智慧,幫助我們斷除煩惱。斷除妄想,智慧就現前。
“十方世界音聲之中,最爲第一”。論說法,音聲美妙動人,容易令人開悟…
《無量壽經講記 菩提道場 第十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