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彌陀佛誓不成佛。他現在在西方世界成佛已經十劫,可見這一願也兌現了。這是四十八願裏的第二十一“悔過得生願”。
在此處,我還有幾句話要補充。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兩種方式:一種是積功累德,依教奉行的;一種是臨命終時念佛忏悔往生的。把這一願與第十八願合起來看,是臨終忏悔往生的。這有兩種情形:一是他有宿惡,在臨終時候才聞名;一是在平常作惡業的時候聞名。平常造作很多惡業,現在聽到阿彌陀佛,能夠信受奉行,改過自新,這是這一願包括的。平常造作惡業,沒有機會聞到佛法,到臨命終時遇到善知識勸導他,他才聞到,立刻就能相信,發願求生,一心執持名號,也是悔過,爲道作善往生的,即是十八願所說的。所以,包括的境界非常之廣。
總而言之,一個人要天天都能覺察自己的過失,才是覺悟,佛門稱爲開悟。今天一天都沒有過失,這是愚昧,是糊塗!怎麼會沒有過失?只有成了佛才沒有過失,等覺菩薩每天都還有過失,我們怎麼會沒有過失?知道過失是開悟,把過失改正過來是修行,是功夫。你要想有功夫,當然知過才能改;過失都不知道,從那裏改起?所以,我們做早晚課,早課是提醒自己,晚課是反省。我們晚課念《無量壽經》叁十二品到叁十七品,一面念,一面要依照經文隨文作觀,依照經文檢點自己的身心有沒有犯過,有過要改正,希望明天不要再犯。馬上就能改,這是修行。所以,念經念佛都還不是修行,改過自新才是修行。
修行是從內心做起,形式是其次。《華嚴經》上不重視形式,重視在內心,這是大乘法跟小乘法不一樣。小乘重視在形式,論事不論心,所以小乘人不能明心見性。大乘人論心不論事,心地真正清淨光明,斷惡修善。
我作佛時。國無婦女。若有女人。聞我名字。得清淨信。發菩提心。厭患女身。願生我國。命終即化男子。來我刹土。十方世界諸衆生類。生我國者。皆于七寶池蓮華中化生。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這一段包括叁願,第二十二“國無女人願”,第二十叁“厭女轉男願”,第二十四“蓮華化生願”。這一品經從第十八願到第廿四願,都是說聞名得益,而且得最殊勝的利益。
第二十二願在經文裏只有一句:“我作佛時,國無婦女”。極樂世界沒有女人,我們現在看見有人畫極樂世界圖有女人,這跟經義不相符,就不可靠。圖中畫的阿彌陀佛特別大,觀音菩薩小一點,往生的人就更小了,這跟經義也不相符。經上講,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跟阿彌陀佛身相完全相同,面貌身材都一樣。極樂世界是平等世界。我們看到變相圖裏畫的不平等,但是佛教我們依法不依人,一定要以經典作依准。
爲什麼極樂世界沒有婦女?我們想,一定是阿彌陀佛在修因的時候,看到許多世界有男生、有女生,鬧了許多不愉快的糾紛,就決定他的國土不收女生,都是男生,就省掉很多的麻煩。必定是這個道理,因爲他參觀考察了許多刹土。實在講,這個世間因爲男女糾紛所造成的困擾,所造的業障,所造的果報,是任何造作都不能相比的,這是事實。我們展開報紙,打開電視,天天廣播全世界的動亂,決定離不開男女關系,這是很嚴重的問題。阿彌陀佛有智慧,如果西方極樂世界有男生有女生,西方極樂世界也不會安甯,也不會清淨。我們要知道,這絕對不是輕視婦女。
佛門十大宗派,有一個專修持戒的律宗,創立這個宗派的祖師是唐朝道宣律師,他住在終南山,這是佛門非常有名的一位大德。他曾經引經說,“十方世界,有女人處即有地獄”,但是引那一部經他沒有說明,我們就不知道他引的是什麼經。道宣律師是持戒很精嚴的人,決定不會妄語。經典在中國譯得多,當然大多數都流傳下來,還有少數經典散失、失傳了。譬如《無量壽經》總共有十二種譯本,流傳到今天只有五種,七種失傳。唐朝譯經還非常之盛。道宣跟玄奘大師是同時代的人,那時佛教在中國是最興盛的時代,他看到經上有這麼一句話。
現在是末法時代,末法時代樣樣都顛倒。有一些出家的女衆,對于我講經講到末法事實真相,她們很反感,說我不應該貶低出家人,擡高在家人,她們很不服氣。我收到好幾封這樣的信,也無可奈何,我就沒有回答她們。實在講,這是事實。
在正法、像法的時候,學佛男衆多過女衆,當然與社會背景、政治製度有很大的關系。中國跟古印度,自古以來確實是重男輕女,男衆受教育的機會多,女衆很少有受教育的機會。特別在政治上,男子參政,女人幾乎沒有參政的機會,這些都是事實。佛教是非常深廣的教育,沒有相當好的學說根基,沒有辦法入門。所以,佛法傳到中國來,接受佛法的是士大夫階級,就是知識分子。從前知識分子,沒有現在這麼普遍,他們對于社會有很大的影響力。中國自古以來對讀書人非常尊重。士、農、工、商,在社會上,讀書人的地位最高,他們有很大的影響力。由于讀書人學佛,國家社會一般大衆普遍跟著學習,所以是男衆多,女衆很少。釋迦牟尼佛在世,他的常隨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人裏沒有女衆,最後他的姨母出家,才收比丘尼,很小心、很謹慎,收了五百比丘尼。有些經典裏講,因爲收了五百比丘尼,所以佛的正法打了對折,本來有一千年,結果只有五百年,可見確實是有障礙。
到今天末法時期,都顛倒了。黃念祖居士講的,我同意,我也承認。實在說,大家都看到這個事實,也不得不承認。已往學佛成就的排列順序,是出家男衆第一,出家女衆第二,在家男衆第叁,在家女衆最少,排在最末的。現在這個時代,恰恰顛倒。學佛的人數之多,態度之虔誠,學佛真正有成就,是在家女衆第一。你要不相信,看看我們現在講堂的聽衆,證明就擺在眼前!這是事實。你看看在家女衆多少,還用得著辯嗎?第二多的是在家男衆,第叁多的是出家女衆,最末尾的是出家男衆,沒幾個!所以末法整個顛倒。在家女衆成就的,確實占第一位。你要不相信,你看看《往生傳》,大陸上最近也出了一本《念佛往生見聞錄》,女生非常多。所以,女衆讀了佛經不要灰心,也不要歎氣,末法女生實在很幸運,現在是女生第一。在家的女生第一,成就之殊勝不可思議。
我們要知道,爲什麼西方極樂世界佛不收女子,其中有很深的道理。一般說來,古今中外,女生由于生理上的關系,比較重感情。“情”是地獄之根,情要不斷,出不了叁界,所以情是迷情。只要是情就迷,情愈重,迷得就愈深,它跟理智恰恰相反。佛法教我們要有理性,有智慧,把感情化成理智就對了。智是覺、是悟,情是迷、是惑。
第二十叁“厭女轉男願”,經文是“若有女人,聞我名字,得清淨信,發菩提心,厭患女身,願生我國,命終即化男子,來我刹土”。這幾句的經文都不難懂。“發菩提心,願生我國”,前面已經講過。只有一句“得清淨信”,前面沒有看過。什麼是“清淨信”?
第一、決定沒有懷疑,第二、決定沒有染汙,信心才是清淨。“懷疑”好懂。什麼是染汙?染汙很可怕。今天在社會,所接觸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接觸之後,你心裏落印象,就是染汙。你接觸的愈多,換句話說,你心裏落的印象就多,就雜,洗都洗不幹淨。所以,中國古來的教學,都是以孔孟爲教學的主流。從七歲到十二、叁歲,是小學的階段。小學老師教你什麼?教你灑掃應對,完全著重在生活、德行的教育。這是很有道理的,使他在很小的時候就養成習慣,習慣成自然。從小就養成尊重道德習慣,知道人與人的關系,人與人之間應該如何相處。怎樣對待父母,怎樣對待兄弟,怎樣對待朋友,這是教育,要從小養成。“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著重在品德上的修養。
除此之外,讀書不著重講解,就是教他熟讀。讀的時候計算遍數,老師只教句讀,一句一句教清楚,每一個字的音念正確,不講解的。教你念,教你背,會背了還要背一百遍,兩百遍,一天的時間就打發過去。因爲小朋友背經就不會胡思亂想。還要背得大聲,老師要聽得見;如果老師聽不見,小朋友又在胡思亂想。小朋友就想玩,他也會胡思亂想。
小學教育,就是佛家講的“戒定慧叁學,一次完成”。從小就教他修“定”,所以到十二、叁歲就很有威儀,像一個成年人一樣,一舉一動都有規矩。中國從前的教育,好像比不上西洋教育。西洋教育,小孩很活潑、很可愛。中國的是少年老成,年紀輕輕就像老頭子一樣穩重,但是社會的長治久安,全靠這種教育。雖然西洋教育小孩很活潑,一切動亂的根源都從這裏發生的。所以,中國人看得深,看得遠,從小修戒定慧叁學。利用年幼的時候,記憶力最好,所有的東西教你背過,你永遠不會忘記。到了八十、九十,無論應付什麼事情,寫文章引經據典,隨手拈來不要去查書。這是我們現代人沒有想到的。
從前教育方法非常之好!佛法教學也是用這個方法,這是真正的教育。小學完成了,就入大學,跟佛門裏參學的意思相同。大學是著重于講解、研究、討論。這個時候學生智慧開了,有能力辨別是非,辨別邪正,辨別善惡,可以參加研究討論。老師講解,講完之後,學生提出意見,研究討論,教學相長,這是完全著重後得智的圓滿成就。
智慧的教學跟現代學校不一樣。現代教育徹底失敗,才招致社會動亂不安。我們過得這麼辛苦,想想還是從前的教育方式好。現在把倫理道德完全舍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知道,這怎麼得了!再高的科技也不會帶來幸福。個人、家庭、社會都沒有幸福可言。現在人與人之間是怎樣的關系?“利害”。這太可怕!今天有利,互相利用。明天無利可圖,就是冤家,就是敵對。這是什麼社會?實在講,連畜生道都不如!老虎、獅子吃飽了,小動物在它面前走,它理都不理會!它沒得吃才抓一個來吃。我們人吃飽,穿暖了,沒事還要製造動亂,這怎麼得了!所以連豺狼虎豹都不如,這…
《無量壽經講記 發大誓願 第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