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弥陀佛誓不成佛。他现在在西方世界成佛已经十劫,可见这一愿也兑现了。这是四十八愿里的第二十一“悔过得生愿”。
在此处,我还有几句话要补充。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两种方式:一种是积功累德,依教奉行的;一种是临命终时念佛忏悔往生的。把这一愿与第十八愿合起来看,是临终忏悔往生的。这有两种情形:一是他有宿恶,在临终时候才闻名;一是在平常作恶业的时候闻名。平常造作很多恶业,现在听到阿弥陀佛,能够信受奉行,改过自新,这是这一愿包括的。平常造作恶业,没有机会闻到佛法,到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劝导他,他才闻到,立刻就能相信,发愿求生,一心执持名号,也是悔过,为道作善往生的,即是十八愿所说的。所以,包括的境界非常之广。
总而言之,一个人要天天都能觉察自己的过失,才是觉悟,佛门称为开悟。今天一天都没有过失,这是愚昧,是糊涂!怎么会没有过失?只有成了佛才没有过失,等觉菩萨每天都还有过失,我们怎么会没有过失?知道过失是开悟,把过失改正过来是修行,是功夫。你要想有功夫,当然知过才能改;过失都不知道,从那里改起?所以,我们做早晚课,早课是提醒自己,晚课是反省。我们晚课念《无量寿经》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一面念,一面要依照经文随文作观,依照经文检点自己的身心有没有犯过,有过要改正,希望明天不要再犯。马上就能改,这是修行。所以,念经念佛都还不是修行,改过自新才是修行。
修行是从内心做起,形式是其次。《华严经》上不重视形式,重视在内心,这是大乘法跟小乘法不一样。小乘重视在形式,论事不论心,所以小乘人不能明心见性。大乘人论心不论事,心地真正清净光明,断恶修善。
我作佛时。国无妇女。若有女人。闻我名字。得清净信。发菩提心。厌患女身。愿生我国。命终即化男子。来我刹土。十方世界诸众生类。生我国者。皆于七宝池莲华中化生。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一段包括三愿,第二十二“国无女人愿”,第二十三“厌女转男愿”,第二十四“莲华化生愿”。这一品经从第十八愿到第廿四愿,都是说闻名得益,而且得最殊胜的利益。
第二十二愿在经文里只有一句:“我作佛时,国无妇女”。极乐世界没有女人,我们现在看见有人画极乐世界图有女人,这跟经义不相符,就不可靠。图中画的阿弥陀佛特别大,观音菩萨小一点,往生的人就更小了,这跟经义也不相符。经上讲,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跟阿弥陀佛身相完全相同,面貌身材都一样。极乐世界是平等世界。我们看到变相图里画的不平等,但是佛教我们依法不依人,一定要以经典作依准。
为什么极乐世界没有妇女?我们想,一定是阿弥陀佛在修因的时候,看到许多世界有男生、有女生,闹了许多不愉快的纠纷,就决定他的国土不收女生,都是男生,就省掉很多的麻烦。必定是这个道理,因为他参观考察了许多刹土。实在讲,这个世间因为男女纠纷所造成的困扰,所造的业障,所造的果报,是任何造作都不能相比的,这是事实。我们展开报纸,打开电视,天天广播全世界的动乱,决定离不开男女关系,这是很严重的问题。阿弥陀佛有智慧,如果西方极乐世界有男生有女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不会安宁,也不会清净。我们要知道,这绝对不是轻视妇女。
佛门十大宗派,有一个专修持戒的律宗,创立这个宗派的祖师是唐朝道宣律师,他住在终南山,这是佛门非常有名的一位大德。他曾经引经说,“十方世界,有女人处即有地狱”,但是引那一部经他没有说明,我们就不知道他引的是什么经。道宣律师是持戒很精严的人,决定不会妄语。经典在中国译得多,当然大多数都流传下来,还有少数经典散失、失传了。譬如《无量寿经》总共有十二种译本,流传到今天只有五种,七种失传。唐朝译经还非常之盛。道宣跟玄奘大师是同时代的人,那时佛教在中国是最兴盛的时代,他看到经上有这么一句话。
现在是末法时代,末法时代样样都颠倒。有一些出家的女众,对于我讲经讲到末法事实真相,她们很反感,说我不应该贬低出家人,抬高在家人,她们很不服气。我收到好几封这样的信,也无可奈何,我就没有回答她们。实在讲,这是事实。
在正法、像法的时候,学佛男众多过女众,当然与社会背景、政治制度有很大的关系。中国跟古印度,自古以来确实是重男轻女,男众受教育的机会多,女众很少有受教育的机会。特别在政治上,男子参政,女人几乎没有参政的机会,这些都是事实。佛教是非常深广的教育,没有相当好的学说根基,没有办法入门。所以,佛法传到中国来,接受佛法的是士大夫阶级,就是知识分子。从前知识分子,没有现在这么普遍,他们对于社会有很大的影响力。中国自古以来对读书人非常尊重。士、农、工、商,在社会上,读书人的地位最高,他们有很大的影响力。由于读书人学佛,国家社会一般大众普遍跟著学习,所以是男众多,女众很少。释迦牟尼佛在世,他的常随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人里没有女众,最后他的姨母出家,才收比丘尼,很小心、很谨慎,收了五百比丘尼。有些经典里讲,因为收了五百比丘尼,所以佛的正法打了对折,本来有一千年,结果只有五百年,可见确实是有障碍。
到今天末法时期,都颠倒了。黄念祖居士讲的,我同意,我也承认。实在说,大家都看到这个事实,也不得不承认。已往学佛成就的排列顺序,是出家男众第一,出家女众第二,在家男众第三,在家女众最少,排在最末的。现在这个时代,恰恰颠倒。学佛的人数之多,态度之虔诚,学佛真正有成就,是在家女众第一。你要不相信,看看我们现在讲堂的听众,证明就摆在眼前!这是事实。你看看在家女众多少,还用得著辩吗?第二多的是在家男众,第三多的是出家女众,最末尾的是出家男众,没几个!所以末法整个颠倒。在家女众成就的,确实占第一位。你要不相信,你看看《往生传》,大陆上最近也出了一本《念佛往生见闻录》,女生非常多。所以,女众读了佛经不要灰心,也不要叹气,末法女生实在很幸运,现在是女生第一。在家的女生第一,成就之殊胜不可思议。
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佛不收女子,其中有很深的道理。一般说来,古今中外,女生由于生理上的关系,比较重感情。“情”是地狱之根,情要不断,出不了三界,所以情是迷情。只要是情就迷,情愈重,迷得就愈深,它跟理智恰恰相反。佛法教我们要有理性,有智慧,把感情化成理智就对了。智是觉、是悟,情是迷、是惑。
第二十三“厌女转男愿”,经文是“若有女人,闻我名字,得清净信,发菩提心,厌患女身,愿生我国,命终即化男子,来我刹土”。这几句的经文都不难懂。“发菩提心,愿生我国”,前面已经讲过。只有一句“得清净信”,前面没有看过。什么是“清净信”?
第一、决定没有怀疑,第二、决定没有染污,信心才是清净。“怀疑”好懂。什么是染污?染污很可怕。今天在社会,所接触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接触之后,你心里落印象,就是染污。你接触的愈多,换句话说,你心里落的印象就多,就杂,洗都洗不干净。所以,中国古来的教学,都是以孔孟为教学的主流。从七岁到十二、三岁,是小学的阶段。小学老师教你什么?教你洒扫应对,完全著重在生活、德行的教育。这是很有道理的,使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从小就养成尊重道德习惯,知道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怎样对待父母,怎样对待兄弟,怎样对待朋友,这是教育,要从小养成。“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著重在品德上的修养。
除此之外,读书不著重讲解,就是教他熟读。读的时候计算遍数,老师只教句读,一句一句教清楚,每一个字的音念正确,不讲解的。教你念,教你背,会背了还要背一百遍,两百遍,一天的时间就打发过去。因为小朋友背经就不会胡思乱想。还要背得大声,老师要听得见;如果老师听不见,小朋友又在胡思乱想。小朋友就想玩,他也会胡思乱想。
小学教育,就是佛家讲的“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从小就教他修“定”,所以到十二、三岁就很有威仪,像一个成年人一样,一举一动都有规矩。中国从前的教育,好像比不上西洋教育。西洋教育,小孩很活泼、很可爱。中国的是少年老成,年纪轻轻就像老头子一样稳重,但是社会的长治久安,全靠这种教育。虽然西洋教育小孩很活泼,一切动乱的根源都从这里发生的。所以,中国人看得深,看得远,从小修戒定慧三学。利用年幼的时候,记忆力最好,所有的东西教你背过,你永远不会忘记。到了八十、九十,无论应付什么事情,写文章引经据典,随手拈来不要去查书。这是我们现代人没有想到的。
从前教育方法非常之好!佛法教学也是用这个方法,这是真正的教育。小学完成了,就入大学,跟佛门里参学的意思相同。大学是著重于讲解、研究、讨论。这个时候学生智慧开了,有能力辨别是非,辨别邪正,辨别善恶,可以参加研究讨论。老师讲解,讲完之后,学生提出意见,研究讨论,教学相长,这是完全著重后得智的圆满成就。
智慧的教学跟现代学校不一样。现代教育彻底失败,才招致社会动乱不安。我们过得这么辛苦,想想还是从前的教育方式好。现在把伦理道德完全舍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知道,这怎么得了!再高的科技也不会带来幸福。个人、家庭、社会都没有幸福可言。现在人与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利害”。这太可怕!今天有利,互相利用。明天无利可图,就是冤家,就是敌对。这是什么社会?实在讲,连畜生道都不如!老虎、狮子吃饱了,小动物在它面前走,它理都不理会!它没得吃才抓一个来吃。我们人吃饱,穿暖了,没事还要制造动乱,这怎么得了!所以连豺狼虎豹都不如,这…
《无量寿经讲记 发大誓愿 第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