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無量壽經玄義講記 五 所被根機▪P4

  ..續本文上一頁念經是斷煩惱。用這個方法修叁年、五年,你可以得到心清淨,煩惱輕,智慧長。智慧透出來了,再聽經就會有悟處,功夫好的就證果。

  我們今天修學一輩子,連一點消息都沒有,還是迷惑顛倒,原因在那裏?方法錯誤了,我們不斷煩惱就學法門。所以,諸位要曉得真正善知識教不教你?不教你,狠狠的教訓一頓,叫你出去,不許你來見。爲什麼?你沒有資格學。你的煩惱太多,妄想太多。不是他不慈悲,是你沒具足修學的條件。

  昨天我們到臺中萬佛寺,參觀了南普陀。我心裏有個念頭,將來機緣成熟,希望辦個小型的佛學班。學生要考試。考什麼?背《無量壽經》,把《無量壽經》從頭到尾默寫一遍。錯一個字扣一分,六十分及格。這一部《無量壽經》一萬多個字,錯四十個字,就不要這個學生了。至于“淨土五經”,總得出幾個題目考一考。考試及格了,就收這個學生。有一個學生就收一個,有二個學生收二個。我不要很多學生,很多學生沒用處。真正修學,真正發心。黃老居士希望淨宗真正出現幾個大善知識,佛門才有前途,衆生才有福。到這個佛學班來參學的,在家、出家不限定,只要考試及格都歡迎。所以,同修們若發心弘法利生,一、二年的時間應該來得及。《無量壽經》一天念十遍,一年叁千六百遍,大概差不多。沒有這個根底,什麼都不能談,所以基礎教育非常重要。

  你要這樣用功去修學,先斷煩惱,再學法門。這一、二年的功夫是教你斷煩惱。煩惱真正斷了,才有資格學佛法。然後你真正覺悟了,對經上的這幾句話:“至圓至頓,無上法門”,你才懂得,才能體會這話裏的真正意思。

  “圓”是圓滿到了極處。《華嚴經》是圓教,天臺的《法華經》也是圓教。《法華》、《華嚴》跟《無量壽經》一比,《無量壽經》是十五的月亮。《法華》、《華嚴》是十四的月亮,雖然圓,不是真正的圓。這部經才是真圓。“頓”是頓超、是快速。像周廣大念佛叁天叁夜就往生了,那有比這個法門更快?所以說“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我們凡夫思惟不到的,分別不到的,“故曰深妙”。深妙的意思,各位要不能深深契入,很難體會。但是方法簡單。

  但蓦直念去,不假方便,不落思量。

  你只要死心塌地一直念下去。“不假方便”是不必藉其他方法來幫助,一切法門皆用不著。這句話重要。我們現在作意研究討論,都落在“思量”上,結果是邪知邪見。還搞這個就錯了。

  有人講,我們這個道場不搞一點熱鬧,信徒都不來了。我要問你,你的目的是要大家來湊熱鬧,還是要往生淨土?如果要湊熱鬧,舞廳熱鬧!真正修行,人愈少愈好。黃老居士的話,“同修貴精不貴多”,你要人多好看,這個觀念是大錯特錯,這是妄想。真正是志同道合,在一處共修。不是志同道合的,勸他到別處去,不必到道場來。這個道場是成佛的道場,叁個人修成叁尊佛,四個人修成四尊佛,這還得了!道場人再多,若是些妖魔鬼怪,那有什麼成就。

  直起直用,自得心開。當下破盡戲論,蕩除一切計度分別。

  “破除戲論”是指教下;教下講經說法,皆是戲論。正如黃念祖居士說,我們談論六、七個鍾點,都是廢話,沒有一句正經話。正經話就是一句“阿彌陀佛”。

  “蕩除一切計度分別”是指宗門的參禅,參話頭,也都是計度分別。淨宗的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老實念,直起直用,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何其直捷痛快。

  是能直下承當者,肉身大士也。

  念佛往生不退成佛,乃十方諸佛度生第一法門,你能“直下承當”,依照這個方法去念,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決定求生西方,你現在即是肉身菩薩。“大士”是大菩薩、地上菩薩的稱號,不是普通人。

  叁、《要解》雲:“故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于五濁惡世所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衆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竟,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裏這一段話,也是說這個法門的當機不可思議。這一段話,有許多人聽了之後疑惑,何以這句阿彌陀佛,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在五濁惡世修行成佛的方法。“所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法”,就是證得成佛的方法。釋迦牟尼佛原來是念“阿彌陀佛”成佛的。這以前沒聽說過!這句話出在那裏?其實就在《阿彌陀經》裏。我們天天念《阿彌陀經》,把這麼要緊的一樁事情疏忽了,實在是讀經時太大意了。

  蕅益大師的《要解》、寶靜法師的《親聞記》,你去研究,確實是如此。我們在《無量壽經》裏也得到證明,就是釋迦牟尼佛念阿彌陀佛時,他的精神光彩就特別殊好。阿難尊者感覺到,那麼多年爲佛的侍者,從來未曾見過。這個意思,我們在講席中,也曾經跟諸位說明過。世間法常講“相隨心轉”,心裏歡喜時,相貌就特別好看;心裏不高興時,相貌就很難看。佛的相貌,叁十二相、八十種好,已經是殊勝莊嚴到極處了。佛再念“阿彌陀佛”,你想,他那個相貌當然是不可思議了。在理上、事上,我們都能想像得到的。

  要不是蕅益大師給我們點醒,我們念《阿彌陀經》,念一輩子也沒有把這樁大事看出來。經過高人一點,我們就明了。像我們這種根性的人,確實需要高人指點;沒有高人指點,往往當面錯過。

  我在講堂裏曾經說過,如果不是魏源把《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列在淨土叁經後面,我們不知道淨土叁經跟《華嚴經》是無二無別。他這麼一點醒,我恍然大悟,仔細一看,確實淨土叁經跟《華嚴》沒有兩樣。要不是印光法師把《楞嚴經》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列在四經後面成爲淨土五經。我們怎麼樣也不會發現《楞嚴經》上的那一章經文,是一切佛法的中心,至高無上的法門。

  讀《楞嚴經》的人很多,自古以來,不少祖師大德們贊歎《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很少聽說贊歎《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就是我們根性不利,往往當面錯過。印祖這麼做,我們就注意到了。仔細再看,才真正發現大勢至菩薩的一章經,二百四十四個字,是整個《大藏經》的心經。不僅是淨宗的心經,是整個佛法的心經。真正不可思議!不僅是釋迦如來一代的心經,也是十方叁世一切諸佛菩薩的心經。《圓通章》字很少,意思太豐富了,因爲十方叁世一切諸佛所說之法,都不出這二百四十四個字。這才知道真正不可思議。

  同樣的,不是蕅益大師爲我們說出來,我們念《阿彌陀經》也沒有注意這個問題,釋迦牟尼佛究竟怎麼成佛的?

  世尊出現在世間,是在叁千年前,這個世界已經稱爲“五濁惡世”了。實在講,那時的濁惡,沒有現在嚴重。“濁”就是染汙,“惡”是十惡。十惡業的染汙,稱爲“濁惡”。佛當年在世,也確實有。我們看史書上的記載,那時的社會狀況,經典裏也說到,如阿阇世王(在《觀無量壽佛經》中講的)聽了提婆達多的話,發動了一次政變,殺父親、害母親,造五逆之罪。這是增上貪嗔癡!使我們明了佛陀在世時,濁惡也是時有所聞,但是不像現在這麼多,這麼普遍,這麼嚴重,濁惡到了極處。濁惡是因,災難就是果報。

  這個世間能免得了大災難嗎?東、西方的預言都說到這個災難,距離我們愈來愈近了。西方古老預言說,一九九九年是世界末日。我們現在是一九九O年,還有九年,世界末日就到了。在基督教心目中,耶稣要下來審判世人。諸位記住,還有九年。中國古老的預言,說這個世界要再重新恢複秩序,人民能過幸福太平的生活,大概是在公元兩千零二十年到二千零叁十年之後。東西方的預言家沒有互相研究討論。在幾千年中,他們的推測相差不過二、叁十年,竟如此的接近,說明這一段時期,必定有很大的災難。這災難是全世界性的,無可幸免。世界濁惡到了極處。大乘經上常講“菩薩畏因,凡夫畏果”,只要仔細觀看現在人造的什麼因,即知將來有什麼樣的果報。這裏沒有絲毫迷信。

  再說實話,釋迦牟尼佛早已成佛,那裏是叁千年前才成的佛,那是表演給我們看的。佛在《梵網經》上說,他這一次在印度示現成佛是第八千次了。從這句話來看,釋迦牟尼佛再來,是示現成佛而已。但是他示現所含教育的意義非常真實,是不可以忽略的。示現就是教化,教我們成佛。真正成佛的法門是“念佛”,所以示現念阿彌陀佛,才證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翻成中文是“無上正等正覺”。這是念佛成佛,他在示現中,把這個不可思議微妙法門告訴我們。不僅是世尊用這個方法成佛的,十方叁世一切諸佛要成佛,都是用這個方法,沒有第二種方法。爲什麼一定要念佛才成得了佛?不念佛就不能成佛嗎?在這裏我告訴諸位同修們,不念佛決定不能成佛。你要問是什麼原因?

  大經《大方廣佛華嚴經》裏說,宇宙萬有的原理是“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心現識變的。你心裏念菩薩,就成菩薩。你念什麼,就成什麼。念佛當然成佛。不念佛怎麼成得了佛?念鬼就會變成鬼,念地獄就墮地獄,念畜生就變畜生。那裏還有人念鬼、念地獄、念畜生?有!你看看現在很多電視、電影,都化妝成鬼。你去看那個鬼,念那個鬼,將來就必定變成鬼。你明白這個原理,你就曉得,看那個人天天喜歡吃魚,他就想魚,將來死了,他就變成魚。

  趙松雪就是趙孟俯。趙孟俯是宋朝末年元朝初年的畫家,字寫得很好。他喜歡畫馬,天天想馬,結果還沒死的時候就變成一匹馬。他天天想馬的形狀,有一天他的太太走到他的房間,把蚊帳一打開,床上一匹馬。她驚嚇一叫,趙孟俯才恢複原形。原來他想馬,不知不覺自己已經變成馬。所以,想什麼就變成什麼。因此,你要想成佛,你得想佛,得念佛。你要不想佛,不念佛,你怎麼成得了佛?

  叁種淨業是叁世諸佛淨業正因。末後一條說“深信因果”。因果就是上面說的道理,然後才知道…

《無量壽經玄義講記 五 所被根機》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