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傳心法要

  傳心法要

  淨空法師講述

  陳傳淨居士整理

  一、道的真相—十德:

  真誠 清淨 平等 正覺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隨緣 念佛

  二、擇法要精當——契機·契理

  叁、心門

  四、行門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于新加坡居士林·對第二屆弘法人材培訓班講話)

  一、道的真相——十德:真誠 清淨 平等 正覺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隨緣 念佛

  世出世間法,都很重視道;“道”究竟是什麼?傳道弘道,你弘的是什麼道,必須要有很清楚的概念。我們將佛的教誨,佛法的教學歸納成: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這十句二十個字。當然每一個人歸納的不盡相同,雖然不盡相同,正如古人所謂:“瞎子摸象!”都摸到了。無論是摸到哪一部分,都沒有錯,雖然只是全體的一部分,也都能成就,都能證得圓滿的無上菩提,因爲方向、目標沒有錯,都是純正的。因此有種種說法,像古時候印度的部派、中國佛教的宗派,都是純正的佛法。純正的佛法決定能夠幫助人明心見性,幫助人成就無上菩提,所以都叫正法。也正是世尊在《金剛經》上所說的:“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這是我們首先要肯定的,然後就不至于懷疑了。

  二、擇法要精當——契機·契理

  我們修學淨宗,特別是現代人,世尊所說的經論,浩如煙海,我們在這裏面要怎樣取舍?取舍要精當;精是精華、精要,當是恰當。精當這兩個字並沒有標准,原理原則在哪裏呢?“契機”,契機就是精當。古人的根機跟現代人的根機不一樣,中國人的根機跟外國人的根機也不一樣。如果是同一個根機,那麼大家的取舍應當是相同的,爲什麼在印度是部派,在中國是宗派呢?從這裏就曉得取舍是個人取個人的,只要對他適用就好。

  世尊在經裏面常常作譬喻,將佛陀譬喻作大醫王,將佛所說的一切法譬喻作藥,九法界衆生都是病人;要怎麼樣取舍才是精當呢?取這個藥如果對症就精當。對症了,藥到病除;如果藥不對症,那就不精、不妥當了,可能還會使病情加重,也可能病人吃了這個藥,起反作用死了,那就不當了。所以諸位要曉得精當,是因時、因人、因處叁番審機,“契機、契理”才是精當。

  叁、心門

  1、真誠

  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衆生的根機是怎樣的,我們要很清楚、很明了;如何在佛法的大海裏來作選擇,以對治現代人的毛病,對治現代人的習氣,這些都是取舍的原則;而這十句就是對治現代人毛病習氣的良藥!

  第一個是真誠。現代人常常虛僞、作假,這兩個字真是一副良藥啊!我們是現代人,我們的心真不真,誠不誠呢?不真、不誠!我們也搞虛僞,也搞假的,所以這副藥拿來,先治自己;治自己很有效,我們才有把握說這個藥不錯——你的病跟我差不多,大概你也可以用用。這是基礎的基礎。我們學佛,學佛就是想作佛;作佛哪有作假佛?佛怎麼能作假呢?無怪乎善導大師教我們:“一切要從真實心中作!”你看他老人家講這一句話,在《觀經四帖疏》裏重複好多遍。重複的遍數多,沒有別的用意,就是希望你看一遍注解,其他的也許都記不住,只要記得這一句就行了,這是最重要的一句。

  縱然別人對我們虛假,整個世界的人對我們都虛假,我們對一切人還是要真誠。爲什麼?我們要作佛。他們爲什麼虛假呢?他們搞六道輪回。我現在學佛覺悟了嘛!覺悟,就是從今之後,我再不搞六道輪回了,我決定要脫離六道輪回。脫離,憑什麼脫離呢?憑真誠。如果你不從真誠上做功夫,那麼無論你怎麼樣修,修得再好,盤腿面壁可以一年不出定,也沒有什麼了不起,依舊是六道輪回;你講經講得天花亂墜,還是搞六道輪回,這一點很重要!我們以真誠心待人,不要怕吃虧,不要怕上當。吃虧上當,你活到一百歲,也頂多吃虧上當一百年。一百年時間很短的啦!只要脫離六道輪回,那你的福報太大了,這一百年吃虧上當,值得,太值得啦!

  明白之後,你爲什麼不肯吃虧?爲什麼不肯上當呢?何況你們都曉得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你到底吃了什麼虧?上了什麼當呢?人家欺騙你、要你的都是名聞利養,名聞利養不是你出生時帶來的,你死了也不帶去。所以你要是真的看清楚了,哪有什麼吃虧上當!吃虧上當是個錯誤的觀念,不是事實。誰真的吃虧?誰真的上當呢?虛假的人真的叫吃虧,真的叫上當了。不但搞六道,還要墮叁途。假使全世界的財産都是我的,統統都給你騙光了,也無所謂。你就是全部得到了,你還是搞六道叁途。

  2、能舍·肯放下就能超越輪回

  我能夠舍,能夠放下,我就能出六道輪回;一出六道輪回,那生活的空間就大了。六道是一個範圍,超越六道,你的活動空間盡虛空、遍法界。你想不想超越呢?何必在輪回裏打滾?輪回都是苦沒有樂啊!欲界叁種苦具足,不必細說你們都知道;色界雖然沒有苦苦,但是行苦、壞苦具足;到無色界天,連身體都沒有了(我們一般人講“靈界”),沒有身體當然也就沒有壞苦,但是他有行苦。所以佛講叁界通苦啊!六道裏哪有樂呢?樂,不過是你受苦稍稍停一下,讓你感覺好像是有樂。事實擺在面前,每一個人一天吃叁餐飯,一餐沒有吃,就餓得很苦了。由此可知,吃一餐飯就等于病人服藥一樣,你不服藥餓病就發作;短短的一天,就要治療好幾次,有什麼樂呢?你樂在哪裏?人就這麼愚癡,事實真相擺在面前還不知道,迷戀在這個苦海之中!

  3、成道的根本——真誠·不自欺·無不可告人之事

  我們學佛要從哪裏學起?從真誠!

  印光大師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不但佛法,世法也是如此,一定要以誠敬待人。真誠從哪裏修起?從不自欺、不妄語修起。今天全世界,連法律都講求要有隱私權,你就曉得世間人,沒有出離六道的意念;不但不想出離六道,連出離欲界的念頭都沒有。爲什麼呢?他有私心啊!私心重,強烈的執著五欲六塵,生色界天都沒有分。色界天人的心比我們清淨太多了,沒有那麼濃厚的欲望。你參禅爲什麼不能得定呢?欲太濃了。因爲堅固的執著,所以他修定也不能生初禅天。因此你就曉得隱私權的害處有多大!既然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有哪一樣不能公開?有什麼秘密要瞞人呢?有不能告人的事,都不是好事。好事哪有不能告人的?所以你要問學佛從哪裏學起?修行從哪裏修起?就從這個地方。你還有不可告人的事,你在佛法裏還能有成就嗎?念佛一天念十萬聲佛號,喊破喉嚨也枉然。你念佛不能往生,參禅也不能得定,更不要說開悟了,研教也不能開解,修“道”你沒有分啊!只是跟佛法結個善緣,種一點善根而已,要到哪一生才成就呢?遠之遠矣!這一生沒指望啊!

  我們要想在這一生成就,就要把虛僞、作假的毛病習氣連根拔除,處事、待人、接物要用真誠,我們從這裏做起。首先要記住:不怕吃虧,不怕上當。實際上,你絕不吃虧、絕不上當。心裏頭沒有憂慮、沒有牽挂,你的心快樂啊!真正得大自在!你沒有煩惱,然後你才能作一個真正正常的人;世間人不正常,因爲不真、不誠就是不正常。

  4、極樂·華藏無量莊嚴人人具足

  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五句,都是講心,也就是佛法講的菩提心。“真誠”是菩提心的體,後面這四句是它的起用;從體起用,用也就是享受、作用。接連的叁句,就是《無量壽經》的經題:“清淨、平等、覺。”佛在《無量壽經》上,給我們提出修行的總綱領,就是:清淨、平等、覺。而經題前半段,“無量壽莊嚴”那是果報。所以這個經題有因有果。無量用一個“壽”字作代表,不僅僅是無量壽命,還有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才藝……,樣樣都是無量,世出世間哪一個人能相比呢?“莊嚴”則是指美好到了極處。

  那麼這個果報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呢?是理想的?還是誇張的?給諸位說皆不是,性德本來如是。自性裏面的德能嘛!本來就是這樣。西方極樂世界也不是人工造的,你們念《華嚴經》,應該明白毗盧遮那佛的華藏世界,也不是人工造的,是性德自然變現的。《無量壽經》你們都念過,經裏的八個自然,那裏頭的味道無有窮盡啦!古人常講“本有家珍”,那是本有,不是從外來的。華藏世界的莊嚴,西方極樂世界的莊嚴,人人都有;我們還不能說人人都有分,而是人人都具足啊!有分,這個話說得不妥當,是本來具足,本來就是。我們今天變成窮光蛋,窮苦到這個程度,爲什麼?就是我們的真誠心沒有了!一切唯心造,我們的心不正常了、迷了,所以本有的德能也改變了,真正是依報隨著正報轉。

  佛教我們修清淨、平等、覺,你就能恢複無量壽莊嚴。世間一般人沒有這個福分,沒有這個“機會”,佛法講緣,無緣啊!現在一般人講沒有機會,遇不到佛法;遇到佛法是大善根、大因緣!遇不到佛法,不能明白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無量莊嚴,是華藏世界,是極樂世界!一般人不知道用什麼方法去恢複自性,這真正叫可憐憫者!

  5、清淨心是真誠

  真誠心的表現就是清淨,清淨心是真心,是誠心。曾國藩在《讀書筆記》裏,給“誠”下了一個定義:“一念不生謂之誠。”這個說法好!你有一個念頭,已經不誠了。有念都是妄念啊!佛法注重在修定,定就是清淨心,清淨心裏沒有一個雜念。中國儒家過去非常重視修身的功夫,他也講定,但是佛法講定,講得更清楚、更明白、更具體。定就是清淨心,要懂得修清淨心。從清淨心來說,決定不爲一切境緣所染汙;“境”是指物質環境,“緣”是指人事環境。什麼叫染汙呢?你在這個環境裏,動了心,起了念,六根接觸境界的時候,心裏起了貪嗔癡慢的念頭,你的心就被汙染,就不清淨了。一被汙染,你的心就不誠、不真了;真心、誠心本來是清淨的。我們通常講真誠,有些人說:我是真心的,我是誠心的;我想罵就罵,想打就打…

《傳心法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