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晚晴集之研習▪P13

  ..續本文上一頁希望一切人不要與我這樣壞的遭遇,這個是菩薩度衆生的本願,大慈大悲。同體大悲,無緣大慈,就在這個地方看見。

  「凡見善事,則念阿彌陀佛以贊助之,願一切人皆爲善行;」在日常生活當中遇到順心的事情、歡喜的事情,也要念阿彌陀佛,使這個好事更圓滿,更能夠普遍,讓一切衆生都能夠遇到善事。所以念佛以佛的本願威神加持,善事能夠快速的成就。願一切人皆爲善行,這個跟華嚴淨行品裏的發願是一樣的義趣。

  「無事則默念阿彌陀佛,常在目前,便念念不忘;」我們念佛有定課,有散課。定課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定課不要定得太多,定課是決定不能夠少的,決定不能缺的。所以你定的是愈少愈好,容易作嘛!所以最好用十念法,早晨起來叁十分鍾就作完了,晚上睡覺前用十念法作定課。散課愈多愈好,這個地方講的無事的時候,沒有事情時候,佛號就提起來,這叫散課。常常觀想著,就是心裏想著阿彌陀佛在我的眼前,時時念佛,時時想佛,心裏頭就沒有雜念了,就沒有妄想了,這樣念佛功夫容易成就。

  「能如此者,其于淨土決定往生。」這是王龍舒居士講的,這當然往生。王龍舒居士是站著往生的,可見得他念佛實在是有功夫,這是他把他自己平常念佛的方法教給我們。

  第五十七段,「人生能有幾時?電光眨眼便過!趁未老,未病,抖身心,撥世事;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時工夫,修一時淨業;由他命終,我之盤纏預辦,前程穩當了也。若不如此?後悔難追!」這也是真正覺悟、真正醒了的人,才有這個見地,才能夠說的出來。人生確實非常短暫,六十歲以上的人對于這一句話體會的更深刻,想想壯年、想想少年、想想童年的事情,就如同昨天一樣,這一年一年過得真快啊!想想自己年輕那些朋友玩伴一個一個都走了,這什麼時候就輪到自己啦!所以有深刻的體會。年雌揪漁伬唌A把這個事情忘掉了,所以作小孩的時候盼望過年,好久好久才盼望這個年才到了;老年的時候,怎麼沒有幾天,怎麼又過年了,這是感觸不一樣。電光眨眼便過,電光是比喻光陰過得太快啦。覺悟的人趁著你現在還沒老,老了你想用功,精神不夠用了。你說念佛,我們講打個精進佛七,精進佛七是七天七夜佛號不停哪!要體力,身體強壯的人行啊!老人不行啦!這個體力精神支持不了。所以修行要趁年少,千萬不要誤會這個修行是年老的事情,你知道你會老啊!這黃泉路上無老少,你怎麼知道你會老啊!你知道你能夠活個七老八十,不見得啊!人命在呼吸之間,這個是真的,是事實。未老、未病,這個身體強健的時候,要抖擻精神,把世事放下;不是世間不必要的事情,統統放下;那些事情不必要呢?除了穿衣吃飯,想想看,還有那個事情是重要的?成天忙來忙去都是不要緊的事啊!這個是實實在在的。如果只爲了衣食生活,不必那麼忙,這個日子不難過啊!

  我有一次在臺北市,我從杭州南路到景美圖書館去,坐了一個出租車,那個出租車的司機給我訴苦,日子難過;我就告訴他,我說日子有什麼難過?現在憑你們這個收入,如果我們只是爲了穿衣吃飯,一個月用不了幾個錢,他想想這是對的;我說不要跟人家去爭,我說你做一件衣服,這件衣服五年一定穿不破;我說你家裏買一個冰箱,好好保養可以用十年,對啊!假如你要看那個新的産品,叁個月一個新的,要去換一個了,那你日子當然不好過嘛!看到這個流行的衣服,你要去添衣服,要這樣要那樣,那你這一個月賺的不夠用。假如你要是不跟外面境界走,老老實實過日子,我說你做一個月工作,可以休息兩個月行不行?他點點頭行,日子好過啊!所以我過去曾勸人,你們學佛同修工作一年辭職,休息一年念佛,這好方法啦!所以現在像在美國、在臺灣,日子的確好過,不難過,不要去把自己光陰浪費掉了,這叫真可惜。

  經裏頭常常講的這個妖魔鬼怪,這妖魔鬼怪是什麼?你們認不認識啊?一切誘惑我們的,都是妖魔鬼怪。舉一個例子,服裝設計師那就是魔首,每一天給你想花樣,這花樣出來了,那個不流行了;那個衣服才作沒穿兩天,不流行了,趕緊要作,你看你的心被他抓住了,錢都被他拿去了,那叫魔,魔首。現在這個電器也是魔首,你看那個電器産品,每隔兩、叁個月,新産品出來了,後面淘汰了,落伍了,那就是妖魔鬼怪,搞得你慌慌張張,心絮亂七八糟,身心不甯,都是被這些魔擾亂的。你看穿了,這一些魔,遇到我就一點辦法都沒有,我這一件衣服要穿十幾、二十年,一樣東西也用個十幾、二十年,所以心是定的,不會受外面境界的誘惑。凡是誘惑你,都是妖魔鬼怪,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要警惕的。要把世緣放下。

  「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時工夫,修一時淨業;」唯有這一樁事情是真實的,其它全是假的,要覺悟啊!覺悟的人他就回頭,回頭是岸。平常能這樣用功,到臨命終時,心安理得,他沒有恐怖,他沒有慌張,爲什麼呢?該預備的,早已經預備好了,一切事都辦好了。「前程穩當了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辦的是穩穩當當。世界上這叫真正有智能,真正聰明人,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若不如此?後悔難追!」那是真的,到臨命終時,災難現前的時候,後悔莫及啦!

  五十八條,「如就刑戮;若在狴牢;怨賊所追;水火所逼;一心求救,願脫苦輪。」這個是天如法師教我們,時常有這樣高度的警覺。刑戮是什麼呢?就像把你綁到、送到罰場裏面去,要殺頭了,這要命啊!你心裏頭恐懼;這時候要求救,一心求救。所以往往這個死刑犯在執行死刑那個時候他念佛往生,他真的去了,他真往生了,什麼原因呢?他那個時候念佛的心懇切真實,沒有一點妄想。不要以爲他一生作了許許多多的罪業,那是另外一樁事情;臨終念佛之懇切,一心,只是我們平常人比不上他的。大藏經裏面阿阇世王經,這個人在世的時候,這就是觀無量壽經裏面所說的,殺父親、害母親、破和合僧,五逆十惡他統統都作盡了,這個罪業是阿鼻地獄;他到臨終的時候,地獄相現前,這個生理生了大恐怖,這個時候念佛求生淨土,他心專心誠,他真的生淨土了。世尊告訴我們,他生到西方淨土是什麼樣的品位呢?在我們想的時候,還不是下品下生,佛說不是的;他是上品中生,不得了啊!所以我們才真正明白了,往生西方淨土是兩種人:一種是平時念佛,積功累德而往生的;另外一種人是造作許多罪業,臨終忏悔求生淨土的,忏悔他這個品位就看他忏悔的力量、忏悔心的真誠。他要是完全真誠之心,那個品位一下就提得很高,像這個阿阇世王有那麼高的品位,是我們一般人真是無法想象,他那是忏悔的力量而生的。這個是人在遇到極大災難的時候,往往他這個心能專能誠。

  「若在狴牢」,狴牢就是監獄,人坐在監獄裏面也是想求救。或者是「怨賊所追」,怨家債主在追逐你,在要你的命的時候,你在逃命的時候。或是「水火所逼」,遇到這個災難。這個時候是「一心求救」,一句阿錦悸礡A專念一句阿彌陀佛。「願脫苦輪」,往往在這個時候成就了。我過去在新加坡,新加坡許多死刑犯,他們現在還用吊刑,吊死的;這個死刑犯上斷頭臺的時候,念阿彌陀佛,真的往生了,那個瑞相非常之好。通常上吊刑的話,都是七孔流血;他們上吊臺的時候,面目端莊,火化的時候有舍利,舍利非常之好,我看過的,摸在手上像寶石一樣,丟在地下聲音非常清脆,不可思議啊!這個是新加坡李木原居士的功德,他是專門到死囚犯裏頭,勸他們念佛求生淨土。所以那些人聽了這個法門之後,死心塌地專修,那個人一百八十度完全改變,連那個監獄裏頭的典獄長見到他們都不能不佩服;家裏人來探監的時候,他都勸家人念佛,不要爲他傷心,他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很多啊!

  「于此土聲色諸境,作地獄想,苦海想,火宅想。」讓我們把這個觀念變一變。聲色是什麼?娛樂的環境,人都喜歡這種場合;修道人要曉得這是地獄,這是苦海,那叫火宅。佛說的話句句都是真實,這個地方是墮落的場所,決定不是一個好地方,它讓你的心不能清淨,讓你在這個裏面動感情,起貪瞋癡慢。

  「諸寶物,作苦具想。」世間人喜歡這些珍寶,我也常常說這些東西是什麼?叫破銅爛鐵。一個人真正自在,這身體什麼東西都沒有,才自在,才舒服啊!帶一個镯子,跟帶個手铐有什麼兩樣?所以我連手表都不帶了,那個也跟枷鎖差不多,不要了,時間也不要了;人家問我時間,幾點鍾呢?你們會告訴我,你們有時間,我沒有時間。我問的是你們的時間,我沒有時間;我問的是,你們是那一天幾月幾號,我幾月幾號沒有了。苦具,要這些東西幹什麼啊?所以要放下,身心世界一切放下。

  「飲食,衣服,如膿血鐵皮想。」我們現在畢竟功夫還不到,不能說不吃飯,這個飯還要吃;但是要少吃,要吃的簡單,愈簡單愈健康。這個世間人講求飲食,特別是中國人,做出來的花樣很多,結果吃的一身都是病,病從口入。外國人身體比我們健康,原因在那個地方呢?他們的飲食簡單。所以你細心去觀察,你會能夠發現,愈是簡單的飲食,那叫真正健康的飲食。中國大陸大家曉得貧窮落後,吃的都是很粗糙,但是人都長壽,九十歲左右的人很多,到處都能見得到;他爲什麼會健康長壽呢?飲食簡單,煩惱少,憂慮少,分別少,這個是他健康長壽真正的因素。在那個社會製度裏他沒得想,這個叁餐飯吃飽了,什麼事都沒有了。法師在此地教給我們,我們要把飲食看作膿血,衣服看作鐵皮,只要能夠溫飽就可以了,不可以奢求,我們的身心才會自在,才不會被外境所牽。

  再看底下這一段,「此界釋迦已滅,彌勒未生,賢聖隱伏。衆生奔波苦海,猶失父之兒。若不以極樂願王爲歸,誰爲救護?」此界是娑婆世界,就是指我們現在生活的環境,釋迦牟尼佛已經滅度了…

《晚晴集之研習》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