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五七四卷)
請看「如來現相品」第二個大段,光召有緣: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
長行一共分爲十個小段,這是第一個小段,剛才念的這一句。諸菩薩心裏面的疑惑,世尊都知道。光召有緣,這是放光的意義,是因爲佛明了。菩薩呈獻的供具,供具出聲贊頌,這個我們都能夠明了,所以這裏就不提了。『念』,這是疑法,對于宇宙人生的真相有許許多多的疑惑,佛沒有立即解答而放光,這是什麼意思?清涼大師給我們解釋,這是「現相答」,所以教學的方式非常善巧,對于利根的菩薩用一個表示他就明白了。世尊用這種方式來答複,這是佛叁昧力加持放光。他方世界的菩薩很多很多,無量無邊,菩薩見到這個光明,這個光明召集大衆,就是光召有緣。緣是什麼?根性成熟,換句話說,入華嚴境界這是有緣,沒有入這個境界那就沒有緣。我們要問,世尊現在有沒有放光?有。我們這個世間的菩薩有沒有參與華嚴法會?有。爲什麼我們不知道?我們沒有緣。我們爲什麼沒有緣?我們的心不清淨,我們二障沒除,煩惱障跟所知障障礙我們,我們見不到佛光,聞不到佛說法。現在的科學技術還不到家,科學現在還不能製作一套儀器讓我們看見佛光,不能發明一個機器讓我們收聽到佛的音波,道理在此地。《華嚴》這一會是盡虛空、遍法界,哪裏會把我們少掉?我們在其中。我們要想參與這個法會,不是不可能,依教奉行。我們的心想依教,但是行完全違背了教誨,這怎麼行?
我這一次從香港到新加坡一直到這裏,我每天都在溫習《沙彌律儀增注》,我很仔細的看,過去曾經講一遍。現在我用新的本子看,我還是用紅色、綠色的筆在畫。我跟你們不一樣,你們往高處走,我往低處走。爲什麼?根本要練好,我有根本我才會有受用,我的腳跟紮在最低的地方、最踏實的地方。思相見解接近《華嚴》,我們沒入這個境界,沾到這個氣氛,這是得力過去十幾年,過去十幾年我把這個經講了一半,沒有講完,現在從頭講起,境界跟往年完全不相同。往年可以說講的是文字,講的是注解,清涼大師的《疏鈔》,依文解義。現在這麼多年來已經有一點氣氛,我自己很清楚、很明白,因此愈感覺到根本的重要、德行的重要。只有在這上真正下功夫,透徹的明了,圓滿的落實,我才有救。我懂得如何爭取往生的品位,我明了這一點,這是我一生第一樁大事,佛法裏面常講大事因緣。這些經教說老實話,對我來說變成小事,不是大事。
有許許多多老太婆、老阿公不認識字,一生沒有聽過經,不知道教是什麼,他能夠以善心善行做人,老老實實念佛,這一句佛號念個叁年五載,人家能站著往生、坐著往生,預知時至,講《華嚴經》的法師不如他,真的不是假的。你看谛閑法師贊歎他那個鍋漏匠的徒弟,那幾句話值得我們反省,值得我們深思。他說:「名山寶剎的方丈住持比不上你,講經說法的大法師比不上你!」預知時至往生,沒有病苦。站著走的,走了以後還站叁天,等谛閑老和尚替他辦後事。那是什麼人物?我們不能不知道。那是搞真的,回過頭來看我們這一套,我們是搞假的。假的一文不值,真的不可思議。所以大家一定要曉得,我講這個經用意在哪裏?給誰講的?自己心裏要清楚、要明白。
放光主要的意義召集有緣的菩薩,召來的菩薩也是言答前面所講的十問,到經文我們就知道了。
【即于面門衆齒之間】
清涼大師爲我們解釋這是光的依處。「面門」口放光,『面門衆齒之間』,這個光是從口放出來的,它表前面念請的四十個問題。《法華經》裏面說得很好,說一切菩薩,菩薩是佛的學生,這些學生的智慧、學生的德能是「從佛口生」,佛天天教導他,「從法化生,得佛法分」,得佛法分就是入佛境界。四十問,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釋迦牟尼佛叁十二相牙齒是一相,他有四十顆牙齒,我們一般平常人是叁十六顆牙齒。四十顆牙齒表這裏四十個大問,光從口發,這個意義很深很廣。
【放佛剎微塵數光明】
這是顯光之體。『佛剎微塵數光明』,佛現身說法沒有自己的意思,都是隨順衆生,就像《楞嚴經》上講的「隨衆生心,應所知量」。十方佛剎的菩薩,真正是「佛剎微塵數」,菩薩有多少數量,佛就放多少光明。光明絕對不是有念放出來的,不是說有心,你來了叁個我放叁道光,你來了四個我放四道光,這不是佛菩薩。爲什麼?你有作意,也就是說你有意思在裏頭,這個不行,你已經落到意識裏面去了。佛菩薩所放的光明是自自然然,沒有意思在裏頭,沒有說要想放多少,沒有!完全是感應。下面列出光明的名號,名號都是從體性作用上說的,諸佛菩薩都沒有名號,光明哪來的名號?所以這些名號都是爲了覺悟衆生方便說的。
【所謂衆寶華遍照光明,出種種音莊嚴法界光明,垂布微妙雲光明,十方佛坐道場現神變光明,一切寶焰雲蓋光明,充滿法界無礙光明,遍莊嚴一切佛剎光明,回建立清淨金剛寶幢光明,普莊嚴菩薩衆會道場光明,妙音稱揚一切佛名號光明。】
這十種意思我們從前面一直讀下來,《華嚴經》表法的義趣我們明了,這個地方當然你就不難懂。『衆寶華遍照』,「寶」在此地是形容,什麼才是寶?真正的寶是法,法寶是什麼?總而言之,是戒定慧,佛在經上稱之爲叁無漏學,小乘證得無漏是證阿羅漢,大乘證得無漏是法雲地的菩薩。戒定慧從哪裏來的?戒定慧是自性本具的德能,慧就是本具的般若智慧,定是自性本具無量叁昧,戒是自性本具無量的德用。要是以四智菩提來說,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是大圓鏡智,大圓鏡是根本智,妙觀察是後得智,平等性是叁昧,成所作智就是戒律。這是真的寶。世間七寶不是寶,爲什麼?不能解決生死問題,不能幫助你脫離輪回,所以那不叫寶,這個意思我們要懂,我們要明了。真正覺悟的人、真正有智慧的人曉得,古聖先賢的教誨是寶,我們要珍惜。世間一切財物可以維系我們的身命,身命不是寶,身命非常脆弱,隨時可以失掉,這哪裏叫寶?慧命是寶,它永遠跟著你走,它不會失掉。身命有生滅,慧命沒有生滅,我們得認識清楚,世出世間法裏哪些是真的、哪些是虛妄的?戒定慧叁學,遍照光明,遍照十方叁世,光明裏頭有這個。
『出種種音莊嚴法界光明』,「種種音」是教化衆生的,不要說虛空法界,單單在我們這個地球上,一切衆生語言並不相同。在我們這個世間衆生的語言我看至少也有幾千種,澳洲的土著有兩百多種,他們的語言不相同,每一個族群有他們自己的語言,他們沒有文字。所以這些族群人數雖然不多,它不容易統一,爲什麼?它沒有共同的語言,好象一個族群就是一個大家庭,從他們的遠祖代代相傳,繁衍成一個族群,實在講一個族群就仿佛是一個大家族。像我們中國古時候的族姓一樣,同一個姓這是一個族,盡虛空、遍法界,我們就曉得一切衆生語言很複雜。在我們這個世間除了人有語言,我們知道動物也有語言,在《高僧傳》裏面記載就很多。許多這些修行有了成就的人,得叁昧的、開悟的,他們能跟鳥獸溝通,他們懂得它的語言。安世高就是一個例子,曆史上記載絕對不是欺騙人的,安世高聽鳥在樹上談話,幾只鳥在聊天,它們站得高,看到遠處有些人來了,「有幾個人挑著擔子」,它們在聊天。安世高聽到了告訴他的朋友,鳥在談話說從哪個方向有幾個人來了,過了一會兒果然那幾個人到了,是真的不是假的。鳥獸有語言,樹木花草都有神靈,他們之間也有語言,所以種種聲音「莊嚴法界光明」。
『垂布微妙雲光明』,這一句是講的自然現象,空中的彩雲。雲怎麼形成的?今天科學家從物理學的理論告訴我們,自然現象的形成,他也說了一套道理,我們聽了不能說他沒有理,但是他這個理是片面的。理是裏頭還有理,深一層的理、深兩層的理他就不知道,他只能看到表層。佛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人心向善,風調雨順,自然現象它能隨人心轉;人心要是不善,自然現象也就轉變成不善。我們今天所謂許許多多的自然災害,是人心的感應,這個道理深。我們細心去體會去觀察,你才知道佛講的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這一個地區人善良,這個地區少災少殃;這個地區的人不善,多災多難。我們看曆史,再冷靜觀察現實的這個世間,就明白聖人說的話有道理。
第四句,『十方佛坐道場現神變光明』,說「十方」自然就包括叁世。「佛坐道場」是講經說法,教化衆生。「現神變」是教學的善巧方便。像這個地方給我們講的原則,世尊答菩薩的疑問有現相、有言說,都是屬于「神變光明」。第五句,『一切寶焰雲蓋光明』,這是莊嚴具,也是最普遍的供養具,供養佛菩薩。民間習慣的是獻幡獻蓋,供養的幢幡寶蓋。寶蓋有兩個作用,一個是遮陰,一個是遮蔽灰塵,由此可知,它表法的意思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環保,防止汙染。寶蓋的表法,用現代的話來說防止汙染。最重要的是心理汙染,用什麼防止?佛法是用戒律,戒律的精神是防微杜漸。換句話說,幢幡、寶蓋我們看到這些供養具、這些莊嚴具,立刻就要想到清淨戒律、嚴持戒律,它表這個意思。
『充滿法界無礙光明』,這一句含義非常深廣,沒有一樣不充滿法界。像前面講的六根叁業,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叁業:身業、語業、意業;身業分出兩個:身光、放光,常光跟放光,充滿法界,諸佛如來如是,法身菩薩如是。回想想我們如不如是?說實在的話,我們亦如是。爲什麼?自性法爾如是,它本來就是這樣的。本來就是這樣的,但是現在不顯,顯示不出來,這是什麼原因?因爲現在我們心裏頭,心沒有那麼大,我們起心動念這個心想範圍很小,起心動念就想我個人,這範圍…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五七四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