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五六叁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五六叁卷)

  

     諸位同學,請看「如來現相品」,大衆念請第九句:

  

  【雲何是諸佛自在。】

  

  清涼大師注解裏面告訴我們,要依據後面的解答以及贊頌裏面,是說「佛自在」,這個意思是講諸佛如來「所作任意,無礙成就」。我們讀這些經文,實在說,無限的羨慕向往油然而生,什麼時候我們也能夠得到像如來果地上這樣殊勝的果德?諸佛自在,清涼說得好,「廣有無量」,說不盡的自在;「或說百種,謂于衆生自在等,各有十故」;爲了說法方便起見,《華嚴》依舊是用十來代表,說了十種自在。如「離世間品」說,「不思議品」也說,都是講十種。在「離世間品」裏面就是本經第五十五卷末後,第一種叫「命自在」,這一條恐怕是我們世間人最想知道的。因爲六道衆生壽命不自在,爲什麼?被業力所拘,哪裏會自在?六道衆生到這個世間來受生,我們一般講來投胎,誰主宰的?業力。我們到這個世間來投胎,壽命長短全是業力在支配,我們得不到自在。諸佛菩薩,業盡情空,所以他沒有業力了,他的現身、他的壽命,一切隨緣,到我們這個世間來應化,就隨順這個世間人壽命的長短。爲什麼?這個道理我們要懂,如果不隨順我們世間的長短,釋迦牟尼佛確實有能力,從叁千年前一直住世到今天他真辦得到。如果這樣作法,教化衆生恐怕就收不到效果,爲什麼?我們會把釋迦牟尼佛當神仙看待,「你能做得到,我們做不到」。

  

  

  佛可以說,念念都是爲衆生著想,幫助衆生覺悟,沒有別的。衆生要是覺悟,換句話說,佛果上那些無量無邊的功德,衆生不就都得到了嗎?智慧德相原來是一切衆生本來有的,它不是本來無。現在,本來有的爲什麼沒有了?業障障住,只要把業障消除,問題就解決了。所以佛到世間來沒有別的,幫助衆生消業障而已。佛在天上同天人的壽命,彌勒菩薩表現的就給我們做證明了。彌勒是等覺菩薩,說老實話,也是早已成佛來示現的。示現在兜率天,他就同兜率天的壽命,兜率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四百年,這個時差相當大了。兜率天人的壽命是四千歲,天上的四千歲,也像我們人間一樣計算方法,一年叁百六十天,他的一天相當于我們人間四百年,四千歲合人間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壽命到的時候,彌勒菩薩在兜率天就過世,到我們人間來作佛。所以諸佛菩薩命自在,他到哪一個世間能夠與那個世間人壽命一樣,實在說他不生不滅。壽命,在《百法》裏頭是不相應行法,是我們凡夫妄想産生的。不相應行法,用世間的話說,是個抽象的概念,不是事實。如來得究竟圓滿的自在,菩薩也得自在了。

  

  第二是講「心自在」,心是智慧,智慧能入無量叁昧,這是智慧。爲什麼?無量叁昧簡單說一說,就是在世出世間一切法裏面得自在。爲什麼說智慧?智慧觀照一切法相有體無,所以世出世間一切法,實實在在給你講無所有、不可得,于是佛菩薩的心在萬事萬物裏面,他不起心動念,他沒有分別執著,心就自在了。我們凡夫心爲什麼不自在?牽腸挂肚的事情太多了。你心裏挂念些什麼?挂念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常常念著這個東西。這個心怎麼會得自在?如果你挂念得愈多,你的心就愈苦。佛講這個心的受是憂喜,實在講喜事少,憂慮多,無量無邊的憂慮都是你的牽挂。對你的家親眷屬的牽挂,對你的財産的牽挂,對你功名利祿的牽挂,對你親朋好友的牽挂,不得了!無量無邊,你的心怎麼會自在?佛在《金剛經》上給我們講宇宙人生真相,他說「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這講真話。

  

  哪些是有爲法?《百法明門論》裏面就講得很好,八個心法,五十一個心所法,二十四個不相應行法,十一個色法,這統統叫做有爲法。什麼叫有爲?有生有滅。心,心一個念頭滅,一個念頭生,這個心不是真心是妄心,八個識五十一個心所全是生滅法,生滅法叫做有爲法。無爲法就是不生不滅的法,沒有生滅現象,像虛空,虛空是無爲法。無爲法有六個,說老實話,只有一個是真的無爲法,真如。其余五個就像虛空一樣,爲什麼說它是無爲法?因爲我們覺察不到它有爲的現象,所以叫它做無爲法,但是它並不是真正的無爲。永嘉大師《證道歌》就講得好,「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換句話說,除了真如之外,這五個無爲法,到什麼時候你才真正了解它的真相?明心見性,明心見性之後你才曉得這五個無爲法不是真的無爲。但是在我們沒有能夠明心見性之前,你肯定覺察不到。這是講的心自在。由此可知,我們的心自在不自在?關鍵就是在你能不能放下,果然能夠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了,你心就恢複自在。

  

  也許初學同修要問,學佛如果把家親眷屬一切都放下,這似乎太不近人情。這種佛還能學嗎?這個話乍聽起來好象也有道理,其實不然。我們縱然念念牽挂在心,能不能解決問題?不能。能不能幫上忙?也不能。所以你的憂慮牽挂,解決不了問題。怎樣才能幫助家人真正把問題解決?要修道。佛法裏面對于這個事情講得太多太多了,如果你修行證果你能證得阿羅漢果,你就有能力幫助你所牽挂的一切人事,這是真能解決問題的,真能幫上忙的。如果你能證得菩薩果位、如來果位,我們講如來果位不是講究竟的,是法身菩薩、分證佛位,你能夠幫助你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的家親眷屬,不是這一生!我們實在講智慧能力太有限,過去生中的父母我們就不知道了,過去兩世叁世,愈遠愈不知道。

  

  現在西方人常常用催眠的方法,這個我們聽說很多,在催眠狀況之下他能夠回到過去世。催眠功夫很深的時候,他能夠回到前兩世、前叁世,我聽說過有能回到前五世,五世再前面就沒有辦法了。從接受催眠的人,其中當中有我們學佛的同修,他們有這個經驗來告訴我,知道過去生中是在哪一道,生活狀況、姓名、居住所在。雖然知道了,催眠醒過來之後他不知道了,要放錄音給他聽,聽了之後他父母在哪裏還是找不到,還是幫不上忙,遠遠不如阿羅漢。實實在在講不必到阿羅漢那樣的境界,小乘叁果、二果都有能力,但是他這個能力還比不上阿羅漢。要知道叁、五世家親眷屬的狀況做得到,無論他在哪一道都能幫得上忙,用什麼方法來幫忙?自己修行的功夫,把這個功德回向給他,他得受用。所以自己修行,功夫愈深,證的果位愈高,生生世世的家親眷屬都沾光。我們想幫助現前的父母,你的父母還在世,你修行得很好,有道德有學問,幫助許許多多衆生破迷開悟,讓許許多多衆生離苦得樂,你的父母不但受人尊敬,確確實實他受到諸佛護念,一切善神擁護,他身心健康,生活不會缺乏,許許多多人照顧。我能夠照顧一切大衆,一切大衆自然照顧我的家親眷屬,這是事實。

  

  我老母親在世的時候,她住在上海,許許多多念佛的同修常常去看她,送一點東西給她吃。自動去的,去的那些人我都不認識,多半都是看到我們印的書,聽到錄音帶、錄像帶的。現在老母親往生了,遺體葬在故鄉,我們是清寒人家,所以葬在那個地方,那個墳也很小,我要不是家裏人帶著我去,我找不到。所以在前年我立了一個碑,去年,現在講是去年,實際上大概是叁四個月之前,我們家鄉的父老,以及南京這一帶的同修們,這些念佛的同修們,我們家鄉也有個小廟,實際上這個廟從前不小,現在很小了,最興旺的時候,這個道場差不多住六、七百人。這個小廟是漢朝時候建立的,大概有一千七百年的曆史,現在也算是古迹。有人到那邊去朝山拜佛,順便到我父母墳墓上去看,看了之後他們要發心把這個墓重修。地方政府也很難得,就在這個土地上撥了叁十畝地,中國的叁十畝合英畝爲五英畝,一個英畝是中國六畝,五個英畝的地做爲墓園。

  

  我聽到之後很感動,這是大家自動自發的,不是我的意思。既然做成墓園,大家有這個意思,地方政府也這樣作法,他們畫了個圖寄給我看。這個墓園四周都是石頭的欄杆,我就想到,我們佛經裏面很多好的句子,我寫了很多,讓他們刻在這個欄杆上。什麼意思?機會教育。人家到那裏參觀的時候,阿賴耶識裏頭落印象。我寫了很多,淨業叁福十一條、六和敬、六波羅蜜。《梵網》、《璎珞》裏面四條很重要的戒條,我都寫上去了,「不作國賊,不謗國主,不漏國稅,不犯國製」,讓大家看看,機會教育。印光大師教導我們十六個字我也寫上去,「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老實念佛,求生淨土」,希望以後到墓園去參觀的時候,這些經句他都能在那裏看一遍,這是教育。所以自己要認真修學,家親眷屬他就得好處。

  

  過去我們在海外,也常常想著家人,不知道他們過的是什麼生活。中國大陸在過去諸位都曉得,叁反五反、文化大革命,許許多多人民受了很大的苦痛。我跟家人整整叁十六年沒有聯系,到改革開放聯系之後才曉得,他們都沒有受苦。佛菩薩保佑,我意想不到,平平安安度過去。所以佛菩薩教我們,我們認真努力如教修行,心裏對于家親眷屬、親人朋友不必去操心,他們自自然然得佛力加持,我這一點小小例子可以跟諸位同學做證明。我們在此地講經,前天北京同修打電話給我,他們在北京看到,在網路上看到,好事情!所以我在攝影棚裏頭,真的,網路螢光幕前面全世界許許多多的同修,我希望我們在一起學習。今天我們住在這個地球上,我們是地球上的人,凡是住在地球上所有一切的生物,跟我們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我們一定要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照顧、互助合作,共同來創造安和樂利的社會,幸福美滿的生活。《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多元文化的教科書,教學的目的就在此地,所以我們生活在二十一世紀不能不學,一定要學。正是歐陽竟無大師所說的話,「佛法非宗教非哲學,而爲今世所必需」。他的話我們可以得到肯定。

  

  第叁「資具自在」,資具就是…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五六叁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