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五六二卷)
諸位同學,請看「如來現相品」,大衆念請第七句:
【雲何是諸佛叁昧。】
前面曾經跟諸位說到「不思議品」裏面舉的十句,我們介紹到第二句,就是「一切諸佛恒在正定,于一念中遍一切處,普爲衆生說無我際」。這一句我們說得也比較多,因爲跟我們現前的修學關系很大,我們自私自利這一個障難不能突破,所以影響到我們修行,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功夫都不能得力。如果想功夫得力,想有成就,不能不放下自私自利,不要認爲眼前好象占一點便宜,虧吃得實在太大太大了。本來你在這一生當中,你可以作菩薩,你可以作佛,貪圖眼前一點小利益,一點小小的方便,蒙受的損失真正是無法思量的。我如果不能夠稍稍涉入經藏,這個事實真相我們沒有辦法理解。
第叁,「一切諸佛恒在正定,于一念中遍一切處,普入叁世」。由此可知,諸佛叁昧的德用,真正不可思議。「普」就是沒有分別,平等的普遍入叁世,「叁世」是過去現在未來。由此可知,叁世確確實實不是真的,是凡夫對于宇宙的觀察産生一種錯覺,我們講有過去現在未來,實際上沒有叁際,沒有叁世。「普入叁世」,就是叁世平等了,過去現在未來的界限沒有了,換句話說,就在現前,可以看到過去,也能看到未來。
也許我們的常識告訴我們,過去已經過去了,未來的變化它不是一個定數,爲什麼佛菩薩能夠看到未來?如果是個定數,這能講得通,不是定數,那就講不通了。我們如何來理解這個意思?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現前的這個念頭,雖然還沒有到來世,我們預想明年,預想後年,預想來生,我們現在在這裏想,它有現相,佛菩薩在定中看見了。明天我又是一個想法,我改變念頭了,明天他看到你來生來世,他又看清楚了。你怎麼變化,他都知道、都明了,所以境界是剎那剎那在那裏變的,剎那剎那只要你變,他全都看見,全都明了。這樣的解釋,這樣的認知,我能同意。譬如我們看一個建築物,這棟房子建成,原來這個地方沒有,現在建成了。過一、兩年,換了一個主人,他不喜歡這個樣子,拆了重建,我們又看見了。怎樣的變化,統統都看見,看見你明天,看見你後天,看見你下個星期,看見你下個月,看見你明年、後年,無論怎麼變化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入叁世當然知叁世事。
第四,「普入十方廣大佛剎」。我們從這些地方很明顯的體會到,諸佛叁昧確確實實是突破了時間與空間。時間叁世,空間十方,現在科學家講的不同維次的空間,全都突破了,這就是一真法界。十方叁世無量無邊諸佛剎土,如來叁昧能普入,菩薩叁昧也能夠普入;這個菩薩,我們常講的法身大士,他能普入。法身大士也有差等的,地上菩薩我們想決定是沒有問題,叁賢位的菩薩可能就要差一些。如果是阿羅漢、辟支佛,他們也有定功,也有禅定,就像前面我們舉《地藏菩薩本願經》所說的,阿羅漢要作意,也就是說他要入定,比不上法身菩薩行住坐臥都在定中,那個不一樣,都在定中,不必入定,不必出定。如來叁昧哪有出入?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入佛剎,當然見佛度生沒有障礙。
第五,「普現無量種種佛身」。證得如來究竟的果位,無論現什麼身都是佛身。像《普門品》裏面說的叁十二應,應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現佛身而教化之。如果說「應以童男童女身而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爲說法」,那個童男童女是佛身,是佛現的,這是現有情身。佛能現無情身,能夠現樹木花草。這棵大樹已經有幾百年、幾千年,有修行人看到這棵大樹,或者是聽到這棵樹聲音、風吹樹梢的音聲,他開悟了,這是佛菩薩現樹身而度化之。也許你說:這樹已經有幾百年,爲什麼別人見到它不開悟,這個人見到它他開悟?你要曉得,佛菩薩的示現,不是示現幾百年、幾千年等這個人,那就不叫做神通自在了。神通自在剎那之間,正是你那個因緣到的時候,我們一般人講靈氣,好象佛加持這個樹,樹加持這個人,這個人看到這個樹,忽然開悟了。有!有很多學人,乃至于看到自然現象,他有悟處,看流水,聽流水的聲音,甚至于聽人唱歌的聲音。禅宗六祖惠能大師,是聽人念《金剛經》的音聲。這都是屬于一切諸佛普現無量種種佛身。
第六句:「隨諸衆生種種心解,現身語意」,這就是現的有情身。前面第五句講種種佛身,這個範圍包括非常之大。由此可知,叁昧的作用太大了,我們凡夫無法想象,神奇莫測。能隨衆生心,那就是隨著衆生的根性,隨著衆生的機緣,幫助衆生,成就衆生。諸佛叁昧是圓滿的性體,是真實的真心,他的功能、他的業用不可思議。
第七句:「說一切法離欲真際」。真際就是我們今天講真理,離一切法。我們凡夫跟佛菩薩恰恰相反,凡夫在一切法裏面起妄想分別執著;諸佛菩薩、法身大士他們在一切法裏面得大自在,恒在正定,換句話說,恒住正受,這是真的,這是事實。我們今天的受,也是恒住苦樂憂喜,六道凡夫不能像佛菩薩一樣恒住正受,永離苦樂憂喜。《無量壽經》偈子講,「離欲成正覺」。阿羅漢離見思煩惱成正覺,菩薩離塵沙見思成正等正覺,你要是不能舍離,那是六道凡夫,永遠在六道裏面輪轉。佛在經上形容這個事情「生死疲勞」,沒有法子出頭,沒有法子離。這個事實真相,這裏面一些道理,佛能爲我們說明白,就是在這一切大乘經教之中。
第八句:「演說一切緣起自性」。這是幫助我們破所知障。一切衆生都有求知的欲望,科學家爲什麼要到太空去探險?求知的欲望。千萬年來人類看到太空,生起無量無邊的幻想。說幻想是真的,這裏面還夾雜著無量的神話。我們今天以爲是神話,很可能那些神話裏面有許許多多是事實,我們沒有法子解釋,世間之大無奇不有。講到我們貼近之處,我們周邊也發生許許多多的神話。在中國古代文學名著裏面,《聊齋志異》,這比較近,隋唐時期的傳奇小說,乃至于紀曉岚的《閱微草堂筆記》,《夷堅志》。我看了之後,我不以爲它是神話、是鬼話,我以爲裏面許許多多都是事實。到哪一天我們也有少許叁昧,把時間空間的維次突破了幾層,神話小說裏寫的東西果然看見了,是真的不是假的。這要靠我們自己修行功夫。
這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如果不是我們佛弟子去讀誦受持,依教修學,世間人看到這個,以爲是小說、神話小說,以爲是佛學家的狂想曲,哪有這等事!佛家的教學,最值得人敬佩的,佛給你講的這些事情,並不是教你完全無條件的接受,那不叫學佛,佛給我們講,然後教我們去證實,這就是現代講的科學精神求證。佛今天給我們講華藏世界,給我們講諸佛如來依正莊嚴,要我們證實。用什麼方法證實?你只要依照他所說的修學方法,你就能證明。這是真實的學問。我們跟不同維次空間的生物,最容易溝通的是鬼道,他們的頻率跟我們的頻率相當接近,容易溝通。學佛或者學道,乃至于學巫術,與鬼神溝通需要多少時間?你果然依照這些方法修行,大概半年的時間你就有這個能力。你看到這些鬼故事,你就肯定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在早年有一個同學,跟我關系很密切,抗戰時期我們在福建同學,到臺灣之後我們又同事,我學佛之後他跟我學佛,我出家之後他也出家。我在臺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學經教,他也很歡喜,常常給我說:「講經說法是不錯,現在人不相信,講到口舌枯幹,人家還是半信半疑。如果有神通多好!我現一些神通,他就不能不相信了。」他爲了學神通,到大溪跟屈文六上師學密,依照密法修學。他真精進,真用功。上師規定他的時間,要磕十萬個大頭,這是基礎。他修學不到半年,他來告訴我,他見到鬼,每天黃昏的時候,街上零零落落就有很多鬼出來,到夜晚十點鍾、十二點鍾,好熱鬧,鬼全出來了。最初時候害怕,到以後習慣就很正常了。跟鬼打交道做朋友,他來跟我講。我說:「不行,我還是不相信,你見到我沒有見到。」學個大概兩、叁年,我看到他的情形不大對,爲什麼?臉上是灰色的、黑色的,看起來好象陰氣很重,很不正常。我到臺中把這個事情告訴李老師,李老師歎一口氣:「人各有因緣,我們幫不上忙。」沒有多久他就過世了。走算走得相當之好,沒有病苦。他自己覺得身體不舒服,到榮民醫院挂急診,半個小時就走了。他乘公共汽車一個人去的,走得這麼快。這個人心地善良,持戒守規矩,很難得的一個出家人。
我常常跟同學們講,我有兩個朋友,跟我是叁個人,我們同年。算命先生講,我們叁個都過不了四十五歲。他們四十五歲那一年走的。我們叁個人,法融法師二月走的,他是五月走的,七月我在基隆大覺寺夏安居裏面講《楞嚴經》,七月我得病了,病得很嚴重。我一想到,我們叁個人兩個走了,二月走了一個,五月走了一個,七月輪到我了。我沒有恐怖,我也不看醫生,我也不吃藥,爲什麼?醫生只能醫病不能醫命,我一心念佛,求生淨土。念了一個月,病好了。好了之後,我再恢複講經。他們兩個,這個關口沒有過去。我沒有求壽命,只是念著大乘經教沒有人弘揚,我發心來做這樁事情。所以真正禅定功夫,最容易突破的是餓鬼道,你就曉得那些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
《地藏菩薩本願經》裏面所說的,過去每一個地方都有城隍廟,城隍廟裏許許多多的故事,閻王殿,都不是假的,都是事實。現在我們學佛,我們很容易接受,爲什麼?我們明白道理,這個道理就是「一切法從心想生」。境界是「唯識所變」,識就是心想,既然有這些想法,它就會有這些現象。不想,不想是不是沒有?你這一生不想,你前生曾經想,你粗念雖然不想,你細念還在想,這就難了。我們一般人只能覺察到粗念,覺察不到細念,微細的念頭覺察不…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五六二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