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大乘無量壽 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親聞記

  佛說大乘無量壽 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親聞記

  (節錄)

  淨空法師講述

  常聞佛具足無量智慧,無量德能,此二句話究竟是事實還是贊歎?如果是事實,我們要問,一個造極重罪的人,照佛經說應墮地獄,佛是否有能力使其立刻成佛?如其不能,則佛並沒有無量智慧德能。根據淨土經典說,佛確有此能力,問題就看對方信不信,接受不接受,這個法門就是“念佛往生”。阿彌陀經講的很明顯,如有人能于一至七日念佛,一心不亂,即能圓滿成就。可惜這種殊勝法門,很少人相信。佛菩薩在悟,我們在迷,迷悟只在一念之間。“一念”這個名詞很不易懂,念頭很複雜,一念是清淨的。禅家說:萬法歸一,一歸何處。“萬法歸一”之“一”字是“任一”。華嚴經說“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因此八萬四千法門,門門平等,任何一法都能教你明心見性,對任何法門都不能分別執著。我們無始劫來,心理精神思想見解受到汙染的程度,人人不一樣。有些法門修起來很容易,有的很難,總之要契機。一般人學佛總難免有些障礙,例如參禅不能得定,不是亂想就打瞌睡。學密口念咒,手結印,心觀想,而叁密要能相應,亦不容易。咒語在大藏經中刊載不少,但以方言關系,音不准確,殊少效驗。咒語有許多是鬼神的言語,另有一部份只有聲音,並無含義。佛在世時,教人念咒可以治病。人身如機器,那個經絡有障礙,用聲音振動其障礙部位,使其暢通,亦合乎科學。咒語一定要口傳,傳教到現在已有叁千年,輾轉口傳,音質有變,到今天已經不太靈了。李炳南老師抗戰期間在後方從青海西藏的活佛學了兩百多個咒語,沒有一個靈的。他曾學隱身咒,他說,我念了十幾遍隱身咒,但是你們還能看見我。他花了八年時間學密,到最後無效。又學了八年禅,亦未得定,所以全部放棄。後來因緣殊勝,遇到印光大師,乃專修淨土。他希望我們不要走他的冤枉路,再不要浪費時間。只有念佛法門,不要斷見思煩惱即可出叁界,不但一般人難信,佛菩薩都說難信。密宗儀規太繁,參禅躺在床上不能參,念佛行住坐臥均可念,念到“念而無念”,念到“能所雙亡”;即入了佛的境界,一超直入,這是很難體會。其他法門修因得果不同時,唯有念佛是因果同時,所以淨宗又叫“蓮宗”。植物都是先開花後結果,蓮花特別,花果同時,因此用蓮花代表淨土宗。佛在華嚴經、圓覺經中都說,一切衆生本來是佛,不過是迷失了。迷失有時間性,一旦覺悟,即時成佛。一切衆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一定可以成佛。我們遇到這個法門,依教奉行,能否成佛,關鍵在于你相信不相信這兩句話:“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如果你念佛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一定成功。假如念佛還想參禅、想學教、又想學密,就是夾雜。一夾雜,心就不淨。一定要“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平常六根皆向外攀緣,要把它收回不再向外攀緣。習慣看電視,現在不看了,專心念佛。佛在遺教經中說:“製心一處,無事不辦”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日常社會上應處理的工作,仍負責照做,並不是不管。做完了不要再去想,立刻把佛號提起來。有人說從事各行各業,不想,那怎麼行。須知妄想是第六意識分別心起作用,不想反而處理得恰到好處。禅家說,參禅不可用心意識參。處世待人也不應當用心意識,不分別、不執著、不落印象,純用理智,不用情識,這樣處理業務必更正確更圓滿。有人常常想,現在專修淨土,只供一尊阿彌陀佛,從前供的佛菩薩會不會怪我呢?這種念頭已把佛菩薩當作凡夫,把他們看低了,這個罪過可不小。應知供養不是請他們享受,供花供果就聯想到因果,供水表示清淨心,提醒我們清淨平等。供燈表示光明,我們心要正大光明。油澄表示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供養是警惕自己,佛菩薩並不需要這些。佛菩薩在世間莫不是舍己爲人,明白此意才是莊嚴自己。如認爲佛菩薩貪圖我們的供養,乃是大錯特錯。經此反省就是覺悟,悟後起修,修正我們的行爲、思想、過失、見解,一天修一項,叁年就成爲一位賢人。真正修善行,鬼神都敬畏。我們這個心一天到晚打妄想,把它收回來專想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包含之內容無量無邊。第一必須把經念熟,想他當初的發心、求學、修行,建立極樂世界、接引衆生。想久了與彌陀功德就相應了;把他的功德變成自己的功德。如不能念全部就念第六章四十八願,念到自己的心願與彌陀的本願合一,把彌陀的行持變成自己的行持,樣樣學阿彌陀佛如何對人、對事、對物,學的完全一樣,你就變成阿彌陀佛了,不想的時候就念佛號四個字“阿彌陀佛”。想人我是非、過去未來,就是造六道輪回業。念頭一轉,再不搞六道輪回了。一切法從心想生,口念佛,心想佛,當然成佛。

  普賢文殊代表華嚴,同時普賢菩薩亦代表密宗,密宗初祖是普賢菩薩。密宗傳持的比較晚,在佛滅後六百年,出了一位龍樹菩薩,生在北印度,聰明絕頂,華嚴是他從龍宮取出來的,他在印度開鐵塔,打開之後,遇到金剛薩埵菩薩,金剛薩埵是普賢化身,亦稱金剛手菩薩,把密法傳之于龍樹,普賢在此經代表密淨不二。密宗亦有准提菩薩,是觀世音菩薩化身,他是西方叁聖之一,亦表示密到後來也要歸于淨土。彌勒菩薩是無量壽經的當機者,接受佛教學的代表人物,彌勒菩薩現在在兜率天,將來下生成佛,照世間年月計算,要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才降世作佛。彌勒菩薩即是當機者,佛又叫他護持這個法門,可以想像,將來他來作佛,一定宣講這個法門,勸大家念佛求生淨土。有人響往彌勒菩薩,想生到兜率天,將來彌勒下生,隨他來此弘法,其志可嘉,而想生到彌勒內院可不簡單,彌勒是法相唯識學專家,有一部重要經典瑜珈師地論就是彌勒菩薩造的。他的門檻很高,“唯心識定”非普通人所能修成功的。不如往生西方,彌勒常往西方上課,若生到西方可以與彌勒天天見面,隨他到兜率內院,當無困難。我們現在所處的大劫謂之“賢劫”,有一千尊佛出世,釋迦是第四位,彌勒是第五位,還有九百多位將來成佛,他們均在這個法會中接受佛的教誨,(最後一尊佛是韋陀菩薩)將來沒有一尊佛不弘揚淨土法門。這個法門的確是殊勝無比。

  現在地球,人口大約五十多億,若人人都修善,世人還會有苦嗎?今世作惡者多,作善者少,念佛是修淨業,少之又少。念佛能消衆生之業,此時災難多,衆生所感,如此地區念佛人多,讀誦大乘者多,此區災難可減緩,如有十分之一的人念佛,即可化解共業。真正佛號只有四字,“阿彌陀佛”,“南無”是歸依的意思。蓮池大師在世時,有人問他,你老人家教人念佛如何教法?他說:我教人念“南無阿彌陀佛”。又問他:你自己呢?他說:我自己念“阿彌陀佛”。我真信、真願,我這一生決定求生淨土,執持名號就可以了,恭敬話可以免了。一般人未必真想往生。加一句“南無”客套話,與阿彌陀佛結了善緣,將來他想往生,這個種子會成熟的。“至心”是真誠之心,一絲毫懷疑都沒有,完全聽佛的教訓,非常喜歡這個法門,以及西方極樂世界。念佛以凡夫言,念得愈多愈好,因爲你不念佛必定打妄想,一切人我是非、貪嗔癡慢全來了,所以不念佛,就要搞六道輪回。念阿彌陀佛,念得清清楚楚,沒有妄想,也沒有無明。一句佛號,不但破妄想,也斷無明,作用不可思議。念一句佛號,西方人縱然是下下品往生的人,也聽得很清楚,西方衆生統統歡喜,他知道你要成佛了。不但如此,十方世界諸佛護念,那些護法神能不擁護你嗎?有人念佛而仍遇到魔障,是你心不清淨,猶豫不決,念佛還要想別的,與佛菩薩沒有感應,魔看到你同你開個玩笑。如有堅定求生西方之心,魔不敢來擾亂,自然遠離或對你反而生起尊重之心。在此亂世,苦不堪言,災難很多,無法預測,認清處境,除了這一方法,無其他方法,可以解救我們,且此法確實有效、穩當、快速。二六時中念佛,就是不可思議的善根,一有機會要報佛恩,一有機會即將此法門推薦與旁人。所以經典我們月月在印,分送與人,他只要念一句佛號,金剛種子已經爲他種下去了。所有作的大小善事,一律回向莊嚴淨土。臨命終時,十念一念都能往生。但是有許多病人臨終時昏迷,連家人都不認識,如何能念?若想臨終時得力,平時要用功,千萬不可圖僥幸,且須具備叁個條件:第一、臨終時,頭腦清楚不迷。如遇不到善知識,他也不會墮叁惡道。所謂好死好生。第二、臨終有善知識提醒,趕快念佛。第叁、一聽到馬上覺悟接受。這叁個條件,千萬人中難得有一個。所以平常要放下,臨終時才有把握。每天睡覺時就想到我要往生了,天天想,到了真有一天,佛來接引,歡喜得不得了,哪會有恐怖感。黃念祖老居士在往生前兩個月,全心全力的念佛,一天念十六萬聲佛號,這是示範。在國外受生活的限製,早晚課不能間斷,如時間不夠,即用十念法,盡一口氣念佛,謂之一念,念多少聲不拘,連續十念,所用時間不多,早晚兩次,此最簡單的早晚課。如一生中一次不缺,亦符合經中所講的“一向專念”。此爲定課,散課是隨時念佛。至于臨終十念是只念十聲佛號。“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如果只犯五逆而不誹謗正法亦能往生,觀經中曾有提到,“誹謗正法”者是他根本不相信,不接受念佛法則,當然不能往生。蕅益大師說,能否往生要看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在于念佛工夫之淺深。工夫淺的是“工夫成片”。“成片”是心裏佛號成片,除佛號外無其他念頭,而貪嗔癡慢是非人我仍在,但不起作用,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假如見思煩惱斷了謂之“事一心不亂”,生方便有余土。更深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是圓教初住以上菩薩的境界,謂之“理一心不亂”,生實報莊嚴土。再上去爲佛的境界,謂之常寂光土。同常生活中要看淡,並非不負責任,否則要把佛法的形象破壞了。如不負責任,令社會人…

《佛說大乘無量壽 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親聞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