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一叁七二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一叁七二卷)

  

     諸位同學,請看「菩薩問明品」,寶首菩薩偈頌第二首,我們把經文念一遍:

  

  【譬如淨明鏡,隨其所對質,現像各不同,業性亦如是。】

  

  清涼大師在《疏鈔》裏面給我們說了很多,我們前面學到大師引用《起信論》裏面所說的四種大義,第一種「如實空鏡」,第二種「因熏習鏡」,第叁種「法出離鏡」,我們學到這個地方。今天我們繼續再看第四,「四者緣熏習鏡,謂依法出離故,遍照衆生之心,令修善根,隨念示現故」,這個意思非常之好。依法出離,這是緊接著前面第叁,出離之後不是沒有事情了,這個諸位一定要明了。佛法不是消極,佛法更不是迷信,佛法確實是給我們說出做人的本分,絕對沒有逃避。

  

  我們看六道叁途,今天我們是親身經曆,六道叁途太苦了!如果你要肯定因緣果報,你看到現在的因,你就知道將來的果。現在這個世間衆生造作極重罪業,他自己不知道。我們常常講人與人的關系,這個在佛法裏面講四種緣,人與人的關系都是這四種緣,緣更深的就變成一家人,父子、兄弟、夫婦,這一家人。哪四種?佛在經上常講,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幾千年前佛就講得很清楚。我們看看自己,首先要想自己,我在這一生當中,我是用什麼心態對人,是布施恩德,還是跟人家結怨?是時時想著損人利己,還是想著損己利他?我們有沒有做過這樣的反省?如果我們跟衆生念念都是貪圖眼前的便宜,傷害別人,這個事情就麻煩,麻煩在哪裏?冤家太多了,你占別人便宜實在占不到,你在負債,換句話說,討債的太多,這個日子不好過。報怨的來了,討債的來了,爲什麼?沒有布施恩德,哪有報恩的?我們沒有舍己爲人,哪有還債的?你說這個事情麻不麻煩!

  

  我們學佛了,絕對不做損人利己的事情,叁世因果我們很清楚,世間人不相信,我們相信。別人占我們的便宜,我們歡歡喜喜,絕不計較。你說爲什麼?布施,我們歡歡喜喜布施,來生他恭恭敬敬供養,來生他來還債,一飲一啄決定逃不出因果的定律。所以我們吃了虧,上了當,第一個念頭起來作還債想,如果過去生中我們欠他的,還了,很好;如果不欠他的,他將來還我。宇宙之間,十法界裏頭,誰能占誰的便宜?沒有,絕對沒有這回事情。你要想通了,是心安理得,道理明白之後,心就安了。

  

  最怕的是殺生,殺生裏頭最嚴重的就是現在的墮胎。這個小孩到你家來投胎,投胎四種緣,你要把他墮胎,把他殺掉,如果他是來報仇的,仇上又加仇恨,來生可麻煩大了,仇太深了。如果他來報恩的,你要把他殺掉,來生變成報仇的,你說這個事情麻不麻煩!來還債的,不錯,好!你把他殺掉了,變成什麼樣?變成了仇敵、仇人。他來討債的,你要把他殺掉,將來又欠錢財,又欠命債。你現在迷惑顛倒,你來生的日子,或者你晚年的日子,有的時候這個果報不到來生,晚年就現行。你今天墮胎殺掉這個人,二十年之後他又投胎,他又變成年輕人,你老了,你碰到這些人都是冤親債主,你的日子還能過嗎?你要明白這個道理,你才曉得是愈想愈恐怖,這個事情怎麼敢做?

  

  現在這個社會,墮胎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我們從這上來說,二十年之後這社會怎麼辦,還能住嗎?二十年之後我已經不在了,你們四、五十歲的人還能趕上,那個日子就難過了。社會比現在加速度的亂動,爲什麼?人與人之間沒有恩義,只有仇恨,只有怨結,這還得了,這成什麼社會!所以挽救之道就是聖賢教育。現在我們看到聖賢教育看到一線光明,有些年輕人,二、叁十歲的年輕人,難得他們覺悟了,舍身奉獻來從事于拯救世人的工作,這值得我們尊敬。

  

  所以出離,出離之後自己已經得度了,得要倒駕慈航,回到這個世間來幫助苦難衆生。清涼大師在此地這是引用《起信論》上所說的,「依法出離故,遍照衆生之心」。你看這個時候你出離了,出離了就是法身菩薩,這個出離不是講出離六道,是講出離十法界,出離十法界就是法身菩薩。法身菩薩照見五蘊皆空,他沒有妄想分別執著,照見,遍照衆生之心;這個衆生是十法界的衆生,心是念頭,起心動念。一真法界裏頭就不起心、不動念了,這是無明煩惱他伏住了,見思、塵沙斷了,無明沒斷,伏住了。無明要到如來果地上才斷盡,等覺菩薩還帶一品生相無明,這是我們學佛不能不知道的。

  

  法身菩薩怎麼修法?法身菩薩就是《華嚴經》上初住菩薩開始,十住、十行、十回向、等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十信位還不行,還沒有證得,還沒有出離,准備出離;十信心滿了,證到初住就出離。這是無論在理、無論在事,過去祖師大德常說,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有沒有能力辦到?肯定不能,這個我們要有自知之明。那怎麼辦?有辦法,什麼辦法?念佛求生淨土,末法時期不依這個方法那就太難了。所以萬萬不可以好高骛遠,你決定不能成就,八萬四千法門,除了這個法門之外,你有什麼方法出離?這個自己要問自己,你就會體會到你有什麼方法斷煩惱?大乘教裏頭常說八十八品見惑,八十一品思惑,品是品類,煩惱無量無邊,世尊教學爲了方便起見把它歸納。「見」就是邪知邪見,你錯誤的看法,歸納爲八十一品;思惑是你錯誤的想法,你的見解、思想錯誤,你說就說錯了,你做就做錯了。做錯就是造惡業,惡業就有惡報,就感惡報,惡報太可怕了。

  

  佛法裏面雖然沒有講末日,但是佛法裏面有講人的壽命,平均壽命在十歲、二十歲的時候,那時候所有一切惡習統統現前,真的叫草木皆兵。拿到草,就像刀箭一樣,就可以殺人,見到人沒有一點點愛心,人與人之間見到就想殺,就想打鬥,那不就是人間地獄嗎?我們現在,現在的人人壽平均是七十歲,這是從釋迦牟尼佛那時候算起。世尊當年在世,人壽平均是百歲,每一百年減一歲,世尊距離我們現在叁千年,就減了叁十歲,所以現在人壽是七十歲,一百年減一歲。再五千年之後,這個世間問題就嚴重了,五千年之後,佛家講人壽二十歲,再過一千年,人壽十歲。到十歲就到底了,然後每過一百年加一歲,一直加到八萬四千歲;人壽最高最長八萬四千歲,最短十歲。這一增一減就是一個小劫,佛法裏面講的中劫、大劫、小劫,這是一個小劫。我們現在是處在減劫這個時代,每一百年減一歲。

  

  這些事實真相搞清楚了,我們這一次得人身遇佛法,如果要不求出離,那你就真正叫大錯大錯!我們的出離方法就是念佛求生淨土,下下品往生也出離,也成就了,這樁事實我們一定要清楚。要想在這一生往生,有沒有秘訣?給諸位說,有!什麼秘訣?萬緣放得下。什麼時候放下?不是說你在臨終的時候,臨終來不及了,愈早放下愈好!這個世間什麼東西都是假的,連自己這個身體,要記住《般若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你只要能放得下,你念佛的功夫就得力。

  

  念佛功夫爲什麼不得力?放不下!自己沒有福報,更應該徹底放下,反正我什麼都沒有,老實念佛,真正求往生。當然外面助緣非常重要,修學環境。今天哪個道場是歡歡喜喜幫助你念佛往生?在中國我知道有兩個道場,南方浙江的東天目山,北方的長春百國興隆寺。雖然這兩個道場用的方法並不完全相同,都是正確的,誠心誠意幫助你念佛往生淨土。所以如果你是找不到好的環境,這兩個地方可以去看看,如果有緣,好,好事,難得!你這一生當中成就了。如果自己有福報,現在生活環境還不錯,你就要覺悟,我們能夠把福報減一分,多一分幫助一切苦難衆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彌陀經》上佛告訴我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所以有能力多修福。

  

  修福裏面最大的,這是大乘經裏頭佛常常講,修法布施。財寶布施,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比不上法布施,小小的法布施都超過世間七寶布施。但是法布施也需要用財,譬如現在最方便的,我們做個光碟,這個光碟內容是講經,這是法布施,你做這一片光碟也要錢,所以法布施裏頭有財布施;我們印經,印經也要錢;我們請法師來講經,也要供養,要供養法師,要供養大衆,請轉*輪,請佛住世。現在請轉*輪,請佛住世,比以往方便。以往怎麼樣?你真的要請法師來講經才行;現在如果請不到法師,我們建個講堂,講堂裏面免費提供大家來聽經,用錄相帶、用光碟、用大銀幕。不必到外面請法師來,我們就可以請許許多多法師大德的這些講經說法的錄相帶跟光碟,我們既請轉*輪了,又請佛住世,一舉當中有數得。

  

  又何況我們現在有了衛星電視,像我們學院,你看我們裝了個天線,圓形碟形的天線,每天二十四小時統統收到,不間斷。要怎樣勸人來聽?常住主人帶領大衆,常住主人做大衆的影響衆。這個經我已經聽過了,聽過了你沒有開悟,沒開悟再聽一遍。古大德說「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你要果然把這部經從頭到尾聽上一千遍,你很可能就開悟了。縱然不開悟,你的心已經定下來,你能聽上一千遍,心是定的,這個心不是散亂的;這種心念佛求生淨土,那是決定得生,所謂「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你那一念相應了。我們現在心浮氣躁,雖然一天到晚拿著念珠,一天念個十萬聲、五萬聲,它不相應,原因在這個地方。所以學佛,你要找到根在哪裏。

  

  我常常勸勉同學,我們淨宗修學的根是在叁福,「淨業叁福」。你功夫爲什麼不得力?你去反省一下,淨業叁福你做到沒有?有人說,我差不多都做到了,聽聽《弟子規》之後:我原來以爲做到了,現在才知道我差得很遠。《弟子規》講什麼?「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我希望你們同學學講《弟子規》,最好在講席當中把《十善…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一叁七二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