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一叁四四卷)
諸位同學,請看「菩薩問明品」,覺首菩薩偈頌第八首,清涼大師《疏鈔》末後的一段,從「本有二義」這個地方看起。這段是講法性,法性是什麼意思,經典裏面也是含多義,有很多種說法,前面說過兩種,現在再看後頭這一段。「本有二義,一約不變,本謂源本,本來不生,隨緣故生」,這個境界實在說是不可思議。不可思議這句話,我們每個人看到、聽到,對它的理解也有淺深廣狹不同,這是肯定的。無論是什麼樣的事相,我們接觸到,或者眼見,或者耳聞,接觸到,感受不相同,體會不相同,領悟不相同。這是什麼原因?原因很複雜,正是像經上所說的,無量因緣當中最主要的因緣,是各個人的煩惱習氣不相同。
就我們自己一個人本人來說,《華嚴經疏鈔》,叁十年前我就開始讀它。叁十年前開始讀它的感受,二十年前讀的時候,不一樣,十年前讀它又不一樣,今天讀它的時候更不相同。這是什麼原因?叁十年的學習,我們也天天不斷在進步,經文還是這個經文,經本還是這個經本,領會的不一樣。所以,這個世間一切衆生,對于萬事萬法,體會是隨著你自己修行功夫,體會自然有所不同。祖師大德給我們的解釋,也都是從綱領上講,細說那要你自己去領悟。因爲法不是說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個樣子自己才得真實受用。
法性有不變的意思,有隨緣的意思,隨緣現相,無論現什麼相,本質不變。古大德在不得已的時候舉個比喻,譬如用水做比喻,水不變,它能隨緣。隨緣,圓形的杯子水盛在裏面,我們看水是圓形的,隨緣;放在一個方的杯子裏面,我們就看這個水是方的。方的也好,圓的也好,叁角的也好,多角的也好,它能隨緣,現種種不同的相,水沒變。法性空寂,前面跟諸位說過,它不但不是物質,它也不是能量。它能隨緣現能量的相,現物質的相,無論它變現是物質還是能量,它的自性不變。自性是什麼?是畢竟空、不可得,本無!宗門六祖能大師說得好,「本來無一物」,這是法性。本來無一物從哪裏講起?從種種幻相講起。這個經上問的是種種,雲何種種,種種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森羅萬象,就在這個裏面講。聰明人、根利的人,佛法裏常講上根利智,他看破了。什麼叫看破?真正看出「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不是說法滅了,你才看到這個現象,正在現前就是這個相!這才叫真的看破。
性相一如,性相不二,相在變動,性沒變動,這個比喻我們現在用電視螢幕、用電影的銀幕跟影像來做比喻,比喻得很貼切。我們電視打開,螢光幕裏面現的相剎那剎那在變化,真的是剎那不住,念念不住。可是能夠現相的要靠螢幕,沒有螢幕,相現不出來。螢幕什麼也沒有,本來無一物;幻相也是本來無一物,什麼都沒有,如果它真的有,它就把螢幕染汙了。如果我們畫個畫,在銀幕上畫畫,這一畫,銀幕上就有了,染汙了。可是我們放電視、電影,銀幕上絲毫沒有沾染,銀幕能隨緣,不變隨緣;影像呢?影像也是不變隨緣。這意思懂嗎?性相都有不變的意思,都有隨緣的意思,銀幕能隨現相的種種緣,種種也能隨銀幕不變的緣,它才會現相。所以隨緣跟不變相輔相成,這才顯示出法性意思,顯示出來了,我們從這個地方體會得什麼叫法性,萬法自性,如是如是。
下面這一句我們念念就行了,「二約隨緣,有此法來,本不自生,非待滅無。故下雲,無能現也」。偈子裏頭最後一句「無能現」,就是這個意思。無能現,它真的就現了,你要找那個能現的你找不到。所以前面說得好,這是真如隨緣,真如就是法性,法性就是真如。真,說它不是假的,種種是假的,法性是真的,真的它也能隨緣,它要不隨緣它怎麼會現相?能現種種就是隨緣,真如隨緣,真妄是一不是二!
十法界裏面,特別是我們今天講六道,六道裏面我們現在生在人道。從前人道像個人道,現在人道不像人道了。人是什麼意思?中國聖賢人講,人是仁者,仁就是仁愛的仁,有恻隱之心;用現在的話來說,他有憐憫心、有同情心,看到別人有災難,自自然然去幫助他。在佛法裏面講,人者忍也,忍是忍辱的忍,能忍,人能忍,所以這個世界叫娑婆。娑婆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叫堪忍,這個裏頭住的衆生能忍受得了。仁、忍這個意思多好,確確實實這是性德,自性本具的善德。所以我說從前的人還像人,現在的人不像人,這個話是什麼意思?現在的人沒有仁慈的心,現在的人也不能忍受,不能忍了。仁、忍既然是性德,爲什麼從前有,現在失掉了?從前有聖賢人教導,你接受聖賢的教誨,性德現前了,流露出來了。現在這個時代沒人教,正是《無量壽經》上所說的,「先人無知,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沒人教你,仁、忍都被煩惱習氣蓋覆住了。
在儒家講人的條件,一定要具足倫常人道,現在倫亂了,出了大問題;常沒有了,常斷掉了。東方人對自己的傳統文化喪失信心,學西方的,西方科學技術不斷的在發展,不能說沒有成就,可是今天社會危機浮現出來,大家驚慌。這怎麼辦?科學技術不斷在發展,人與人的關系一天比一天沒落。父子沒有親,夫妻也沒有愛,君臣也沒有義,統統沒有了。人與人關系剩下什麼?利害,有利暫時可以結合,沒有利立刻就分開了。
禽獸裏面,我們細心觀察還有情義,我跟同學們說過,去年我住在這個山上,Highfields這個山上。有一只鳥死了,在我的院子裏,死了之後我們就把它埋在院子裏頭。另外有只鳥,可能是它的配偶,就站在它埋的這個地方,叁天沒有離開,看樣子很悲哀的樣子。我們走近它旁邊,它也不飛,它也不怕,它就守著這個地方。鳥獸!配偶死亡它還有情有義,我們看了很受感動!早晚看到這個鳥就在那裏繞小圈圈,不離開,現在人不如鳥。學了佛法,我們明白了,依報隨著正報轉,正報是什麼?正報是我們的念頭,人心。人心善,所有環境都變善;人心不善,山河大地也變成不善,居住在這個環境地方身心不安,這就是我們中國俗話說的是風水不好,你在這裏居住身心不安。住在這個地方非常快樂,非常歡喜,這裏風水就好。凡夫心隨境轉,聖人懂得,不是心隨境轉,是境隨心轉。心清淨身就清淨,身心清淨,剎土就清淨,就是淨土!
西方世界阿彌陀佛的國土是淨土,什麼原因?佛身心清淨,居住在那邊每個衆生身心都清淨,清淨心所感的。極樂跟我們娑婆沒有兩樣,只是我們這邊的居民的心是極度不清淨,現在這個不清淨到了很嚴重的程度,我們幾乎看到居住的環境有嚴重災難要發生。災難從哪裏來的?從念頭變現出來的,我們要懂得。怎麼樣化解這個災難?消除這個災難?沒有別的,災難是果報,現在果雖然有征兆,還沒有爆發,換句話說,要救還來得及。只要我們這個世間人心轉變,人心能夠忏悔,能夠悔過,知道自己想錯了、說錯了、做錯了,首先要知過,知過要能改。
大多數人都覺悟了,我們錯在哪裏?錯在起心動念都爲自己,自私自利,這是根!一般人所講的本位主義、自我主義,這錯了,這是一切罪過的根源。只顧自己的利益,不顧別人的利益,甚至于在一起生活的妻子、兒女的利益都不顧,只顧自己的。夫妻兩個人各人都顧自己的利益,這夫妻能長久嗎?所以你要問,現在社會好象離婚很平常,離婚率很高。我聽有人告訴我,離婚率在現在這個社會上,差不多已經到百分之七十、八十,這還得了嗎?家庭是社會組織裏面最小的單位,像人身體一樣,細胞!現在人身體的細胞,如果說是有一半以上都出了毛病,這個人還能活得成嗎?必死無疑!如果我們這個社會上真的家庭破碎比例要超過一半以上,這個世間末日就降臨了。許多宗教裏面講末日,這能逃得了嗎?
宗教裏面講末日是講的果報,講的因跟果,它沒有講救治的方法;佛法裏有,可以救,只要災難還沒有真正的降臨,都還有救。怎麼個救法?不可以靠別人,也不能靠上帝,也不能靠佛菩薩,上帝、佛菩薩大慈大悲救不了。爲什麼?你自己造的業,你自己要受果報。你要想救這個災難,那正是諺語所謂「解鈴還須系鈴人」,這個罪業是你自己造的,你現在要忏悔,你現在要改過自新,就能化解。極重的罪業,五逆十惡,忏悔都能救!你要問爲什麼忏悔都能救?因爲十法界依正莊嚴從心想生,末日是極惡的心想、極惡的念頭現的果報,現在我把惡念換成善念,外面境界馬上就轉了,這是理論的依據,一點都不假。
我們可以從江本博士他水結晶實驗裏面得到證實,這就是佛經上所講的用科學方法來證明。外面物質境界,礦物、植物、動物都會隨著我們念頭在變。人,再惡的人,再不善的人,你用真誠心對他,正是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爲開」,決定能感動他。他有真性,中國人講天良,天理良心他有,他只是迷得深、迷得重,用極真誠的心能感動他。還感不動,要知道過不在他,過在我自己,我的真誠心不夠,沒有能感動他。要努力、要認真,把自己的真誠不斷向上提升,把自己的惡念惡習徹底的化解,因爲這些東西障礙了我們的真誠。我們不錯是有真誠心,但是還有不善的念頭,還有妄念,使真誠心不純不真,沒法子感動。
幫助別人是從自己內心裏面做起,真正發菩提心,真正行菩薩道,見人之善就是自己的善,沒有絲毫嫉妒,決定是全心全力成人之美。看到別人善的時候,自己心裏難過,這是罪業,這是嫉妒障礙,這個就能召來末日,末日是這個原因來的。所以,我們起心動念要常常反省,是不是真正跟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相應;我們的生活、處事待人接物,是不是真正看破、放下、自在、隨緣。早晨想一想,一天不能夠違背;晚上也想一想,我今天從早到晚有沒有做到,做到了幾成。佛菩薩教導我們…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一叁四四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