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一叁叁四卷)
諸位同學,請看「菩薩問明品」,覺首菩薩偈頌第六首看起:
【又如衆地界。展轉因依住。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
清涼大師在注解裏面跟我們說的是「第四(這是第四個比喻)依地有任持者,喻妄爲真所持」,這是說明這個比喻是比的什麼。大地,在中國古人常說,一切衆生無不爲「天所覆,地所載」,持就是載,上面是天,下面是地,這就是任持的意思。任有自然的意思,任運自然,就是前面清涼大師給我們說的,法本自爾。本來就是這個樣子,這個裏面沒有理由的,本來就是這樣的,這句話的意思很深很深。
爲什麼法爾如是?你一定要了解諸法實相,《金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要真正懂得這個意思,你才曉得法本自爾的意思。法爾如是,你聽了你會點頭,你會認同,不會有疑惑,確確實實是這個樣子。前面我們也讀了不少,都是講的這些諸法,真相是什麼?剎那生滅,並皆速滅。水喻裏面前引後排,不但彼此不相知,說老老實實的話,彼此都不存在。那我們今天看的這個存在是什麼?看到這個現象的存在,是眼睛看花了,六根在境界裏面産生錯覺,錯覺造成的現象,確確實實不存在。
就如同我們在電影院裏面看電影,在銀幕裏面看的現相。你細心想一想,你在銀幕上看的現相,這現相在不在?不在。你心裏面還沒有動念頭,幻燈片已經換掉了,一秒鍾二十四次,我們六根跟不上,它太快了。它雖然是離開了,那個印象留在我們的眼根裏頭;音聲已經沒有,滅掉了,可是那個音聲印象留在耳根裏頭。一切法實相無不如是,可是你要懂得妄依真起,爲什麼我們會有這個印象?相已經滅了,可是印象不滅,印象不是不滅,印象的時間稍爲長一點,那個速度沒那麼快。
我們現在知道,真正的現相的生滅確確實實是億萬分之一秒,不是《仁王經》上所說的二十一萬六千分之一秒,這《仁王經》上所講的。我們今天光的速度是一秒鍾叁十萬公裏,就是光走一公裏,速度是叁十萬分之一秒,走一公裏。所以我們在算,它走一百公尺,它走十公尺,它走一公尺,一公尺有一百公分,它走十公分,它走一公分,它走一毫米。你這樣去算你才知道,億萬分之一秒!現在科學家又告訴我們,光的速度在宇宙之間不是最快的,還有比光速更快的。不管快到什麼樣的程度,總而言之,沒離自性,這是自性的起用,法爾如是,法本自爾。
下面我們看清涼大師的開示,「叁義同前,初地界因依,有二種義,一約自類,二約異類」。我們先看第一個,約自類,自類實際上就是講我們這個地球,先說地球。「從金剛際,上至地面」,這是佛經上告訴我們,金剛際是什麼?地心。從地球的地心到地球的表面,這是地面,他講的是金剛際,也確實是有道理。現在科學家告訴我們,地球的地心是什麼?火。我們從火山爆發,就知道地面裏面的東西,往外噴,溫度之高確實連金剛都溶化,在這個高溫裏面。這裏頭有許許多多的礦物,佛用這個名詞。
說「皆上依下」,上是地面,下是地心,地面依地心。我們今天講地球上的陸地,我們這些動物可以依靠居住生存,這是地球的表面。「下持上」,這個任持,下是地心,地心持著地面。「展轉因依,而得安住」,這是說大地,大地何以能夠安住?其實大地還是有變化,變化密移,我們這些芸芸衆生實在講粗心大意,不夠敏銳,很遲鈍,見不到這個現象。但是現代的人聰明,發明了許許多多的儀器,這些儀器感應非常敏銳。像現在探測地震的儀器,很遠、很深的地下,或者是海底,有了變動,這個儀器有感應,就告訴我們。而我們人是沒有覺察到的,儀器覺察到。它的變化不大,所以我們依然感覺到這個地方可以安住。
有沒有重大的變化?有,曆史上沒有記載,爲什麼?曆史的記載已經毀滅了。地表面産生重大變化的時候,地面上的生物幾乎都滅亡了。到喜馬拉雅山探險的人,登到地球上的最高峰,已經有不少人去過。他們告訴我們,在這個高峰上看到水族的化石,貝殼。這些都是海裏面的,怎麼會在這個高山頂上?那就是說明,這個山頂從前是海底,湧上來它變成高山。那就很顯然的,我們能體會到必然有大的陸地沈到海底,這不只滄海桑田,大變化!
有科學家告訴我們,在地球上確確實實在過去有過高度的文明,我們常常聽到西方人講的亞特蘭提斯的文明,是在大西洋。大西洋有一塊很大的陸地,沈下去了,一般人講是五萬年前的事情,這個文明的國土沈到海底。我還聽說有一個更古老的,印度洋的文明,在八十萬年之前,這更早,沈到海底,這個地方是現在的印度洋,都是科技發展到高峰。沈到印度洋的這塊大陸,我聽到的資訊比較少,而沈到大西洋的,這些報導比較多一點。說從前他們的科技比現在還要發達,他們使用的能源不是水,不是從地球表面或者是地球的地下挖掘出來的,不是的。他們是從太空,是高科技把太空的能源引下來,飛機、輪船、車輛使用這種能源,幹淨沒有絲毫染汙,也沒有噪音,比現在進步太多了。
由于科技的進步,人倫道德的觀念完全沒有,人變得自私自利,人變的奢侈,極盡其享樂。我們就能夠想到,這個社會充滿了邪惡、充滿了罪惡,導致整個大地的變化。這在佛經裏面講是講得通的,因爲佛法講,一切法從心想生。科學技術不是唯一的真理,真理,永恒不變的是道德,如果因科技發展,道德不要了,這比什麼都危險。這樁事情懂得佛法,懂得甚深緣起,他同意,一切法從心想生,心善、行善、言善。實在講,你看連日本江本勝博士水實驗裏面都證明出來,他告訴我,宇宙之間的真理就是愛跟感謝。十年的實驗,只有愛跟感謝的結晶最美,做過幾千次的實驗得到的結論。
所以聖人,無論是中國、是外國,是古代,還是現代,沒有一個不是講仁愛。中國的聖人,「孔曰成仁,孟曰取義」,這是儒家,仁愛、道義。佛法裏面講慈悲、講方便,慈悲就是仁愛,方便就是道義。西方宗教講「神愛世人」,「上帝愛世人」,「安拉是仁慈的」,真理!所以聖賢的教育不是別的,就是仁愛、道義的教育,這個教育是祥和的,宇宙祥和。從我們一個人來說,我們身心祥和,擴大到外面,世界祥和、宇宙祥和,大乘教裏面講真常。違背了仁愛,違背了道義,麻煩就出來了,自己內心裏面煩惱、習氣、矛盾、對立統統起來,這些東西佛在經教裏面給我們說,自性裏頭本來沒有。
自性是純真、純善,沒有這些東西,這些東西是什麼?這些東西是從煩惱、從習染裏面變現出來的。變現出來,它起作用,正如同水實驗報告裏面所說的,不好的思想,不好的念頭,我們加在實驗的水瓶裏面,它呈現的反應非常醜陋、非常難看,好象很淒慘的樣子。這就是什麼?我們的意念主宰著物質的世界。居住在地球上,人人都是善心,都是善意,這個地球所有一切物質表現的都美好,這就是佛法講的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從哪裏來的?善心、善行、善言變現出來的。所以,物質沒有善惡,但是它能夠隨著有情衆生意念變化,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古今中外大聖大賢這樣教導我們,現在科學家從實驗室裏面做出來證明。
我們今天要化解沖突,要祈求社會的安定和平,這個道理不能不懂。懂得之後要怎樣落實?要從我們自己內心做起,我們要把內心裏頭種種的不善除掉,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從這裏做起。首先直接受到影響的,就是我們自己的身體,身體是物質,我們身體每個細胞都變善了。如果我們煩惱習氣很重,心裏面充滿貪瞋癡慢,念念都想著怎樣損人利己,我們全身的細胞都變成不善。都帶著什麼?都帶著毒素,貪瞋癡慢是毒素,叁毒!所以外面這些病菌很容易感染,就是這個道理。醫學裏面講,你沒有免疫力,你免疫的系統壞了,我們一般人講你沒有抵抗力。
所以,佛在經教裏頭常常提醒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要常常想著佛的教誨,佛心清淨,佛告訴我們,我們的真心本來是清淨的。現在有沒有染著?沒有,染著是虛妄的,妄一定可以永遠把它排斥掉,真是純淨、純善,必定能夠恢複;除掉妄,真就現前,一定要懂得轉妄爲真,改往修來。金剛際又何嘗不是真心的表法,地是個圓球,地殼有,地心在哪裏?圓我們曉得它一定有心,可是這個心決定找不到。幾何裏面講的點,這是個抽象概念,沒有具體事實,心是空的,真空!那是永恒不變,佛用金剛際來形容、來表法。
「展轉因依」,無中生有,無中生有的程序就是法相唯識裏面所講的「叁細六粗」,是有次第,決定不會亂了秩序。但是它的速度太快了,快到我們,真是佛經上所講的不可思議,你念頭才一動,它不曉得已經生滅幾十萬次、幾百萬次了。念頭才動就有這麼多生滅,你怎麼能掌握得住?像放映機一樣,高速的放映機,不是一秒鍾二十四次的,一秒鍾百萬次的、千萬次的、億萬次的,這麼高速的放映機,那個幻燈片是多麼快速。你不能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尚不能,你還有什麼好說的?所以大乘教裏頭說,「開口便錯,動念即乖」,這個話是事實。諸法實相,唯證方知,不是言說,不是思惟,你要親證這個境界,你才真正明了你跟諸佛如來、法身菩薩沒有兩樣,要入這個境界。
我們再看下面的文,清涼大師給我們說的,「然上能依(地面依地心),皆離所無體而能知下,然下能持,皆亦離所無體可令知上」。這個意思就說,地心、地面沒有自體,沒有自體當然不能相知,所以說『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能持、所持是從地心說的,能依、所依是從地面說的,都沒有自體,這說明「各各不相知」。「然下能持(下是地心),皆亦離所無體」,所以它不能知上。「又上上能依,徹至于下,…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一叁叁四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