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密勒日巴尊者傳 第七章

  第七章

  “我受了這種種的刺激之後,對于人世間起了更大的厭離之心;因爲決定了舍棄家宅和田園,心中反而覺得坦然無事。所以我就立刻想到護馬白崖窟去修行。這一個崖洞是我開始修行以至日後獲得成就的地方,所以後來被大家稱做“發足崖窟”。

  “第二天,我拿著賣田所得的物品和隨身所帶的零碎東西,在人未起身天尚未亮的清晨步行到了護馬白崖窟。白崖窟是一個很適宜居住的崖洞。到達以後就把一張硬氈子鋪起來,上面墊了一個小墊子,作爲禅座。布置定當,我就唱了一首誓願歌:——

   我未證道前, 誓志常住此; 即令凍餓死,

   不往覓衣食。 疾病甯至死, 不下山求醫;

   忍苦甯舍命, 不下山尋樂。 乃至一刹那,

   不以此色身, 尋求世間利; 唯以身口意,

   爭取大覺位。 祈請上師尊, 十方一切佛;

   賜予大加持, 令此誓不違。 祈請勝空行,

   及護法守者; 助我以勝緣, 令此誓成辦。

  “接著我的又發誓道:“我若是不得成就,不生殊勝的證解,縱使餓死也不爲覓食下山,凍死也不爲求衣下山,病死也不爲找藥下山。決定澈底舍棄今生與俗世有關的一切一切。叁業(身業,口業,意業爲叁業,身口意不爲一切誘惑所搖動,故名叁業不動。)不動,一心修行成佛,請求上師本尊空行護法加持此願成就。如果違背此誓,與其留著一個不修正法的人身,不如即死。所以如果我一旦違誓就請護法大海衆立刻斷絕我的生命。我死之後,還須請上師本尊加持得投生一個能修正法的人身。”發願畢?著著又唱了一首決心歌:——

  聖那諾巴子傳解脫道,

  加持窮子得山居;

  不爲世間散亂擾,

  由定修觀得增長。

  安住無散叁昧地,

  開放無生勝觀花;

  不爲熙攘戲論擾,(離戲——有無、是非、斷常、一多、來去、染淨及生死涅槃一切法一切見皆是戲論,如小兒言無足輕重。離戲者,離卻此一切戲論直趨真如不可說境也。此處所謂綠葉者譬喻也,接前句與後句成爲花葉果叁種譬喻。)

  願離戲綠葉增長。

  崖居一心無二意,

  願結證解覺受果;

  不爲魔障所中斷,

  我心決定克服之。

  于方便道不生疑,

  父傳宗風子承繼;

  聖不動自性大悲者,

  加持窮子得山居。

  “自立誓起,我每天只吃一點點的糌粑,日複一日地苦修下去。

  “我的心分雖然有大手印的把握,但是因爲食物太少的緣故,體力不足,氣息不調,毫不生暖樂(“暖相”及“樂相”爲一切定的共相,“拙火定”更爲顯著。),身上寒冷非常。就一心祈請上師。一夜,在光明的覺受中,好似看見馬爾巴上師,有許多女郎圍繞著行會供。其中有人說:“那個密勒日巴,如果生不起暖樂,怎樣好?”馬爾巴上師說:“他應該如此如此的修。”著說就把修的姿勢做給我看。醒後,我就依法結六竈印(“六竈印”即一種特殊之坐式)。以求生體樂,調勻呼吸,以命根風(“命根風”即命氣也,八識之所依也。)而束語業,以法爾解脫方便調伏妄想,心趨寬坦。這樣修行以後,果然生起了暖樂。

  “如是過了一年,心裏就想到外面去散散步,到村莊上去走一走。正准備要走的時候,忽然想起我從前所發的誓來,就自己唱了一首警策自勵歌:——

  大金剛持馬爾巴, 加持窮子得山居;

  蜜勒日巴爾怪人, 自唱自聽自策勵;

  無人伴居無人語, 欲出散心尋攀談。

  世間火宅煩惱窟, 豈有遣心解憂訣;

  勿動勿動住本然, 心若浮飄招惡緣;

  勿散勿散持正念, 心散恐被惡風牽。

  勿行勿行洞中坐, 外出當被業石絆;

  莫望東西莫擡頭, 擡頭張望心散亂;

  勿睡勿眠勤精進, 貪睡則煩惱算。

  “歌唱畢,自己勉勵自己,便愈加書夜不息地勇猛精進,道行更漸增長。這樣又過了叁年。

  “我雖然一年只吃一開糌粑,但是過了這幾年以後糧食也就要吃完,最後終于一點沒得吃的了。眼看著這樣下去只有餓死一途。我想世人以寶貴的人身孜孜于求財,得了一點就歡喜,失去就苦惱,真是可憐。以充滿叁千大千世界的黃金,比之于成佛的事業,實在藐不足道。若是不成佛而白白舍棄了這個身體,真太可惜。那麼,我是不是要去找一點食物來維持這個生命呢?同時我又想起了從前的誓言,究竟應不應該下山去呢?思之再叁,覺得現在出去,並不是因爲貪玩,而是爲了要得到修法所需的資量,所以此行非但不算違背誓言,而且是應該做的。爲了求得一點苦行的資量,我于是就走到了護馬白崖窟的前面。

  “那個地方,一望寬闊,日光溫暖,溪水澄清,遍地長著茸茸青草和綠色的野荨麻。我一見之下,大爲歡喜,心裏想:“這樣就不用下山去了。就可專食荨麻好了。”從此以後我就以荨麻度日,繼續修行下去。

  “再過了很久,外面穿的衣服破爛得連一片布都不剩了。因爲專吃荨麻沒有一點其他的食物,身上也弄得只剩下了一付骨架,頭發和毛孔因爲吃荨麻的緣故也都變成了綠色。

  “我想起上師給我的錦囊信符,我把信符頂載在頭頂上,心裏說不出的高興,雖然一點吃的也沒有,但是就好像吃了甘美的食物一樣,我感覺到非常舒適滿足。我想打開信符看一看,可是有一個兆頭表示,拆開信符的時候尚未到。所以就沒有打開。這樣又過了一年。

  “一天,一群獵人帶著獵狗,在行獵的時候,什麼都沒有打到,無意中走到我的洞前,一見我,嚇得大叫:“你是人是鬼啊?”

  “我說:“我是人,是一個修行的人!”

  “他們說:“你怎麼變成這個樣子啊?怎麼混身是綠的呢?”

  ““因爲吃荨麻吃久了,才這個樣子的。”

  ““你修行的糧食在那裏呢?把你的糧食借給我們吃,我們以後還你錢。你要是不拿出來,我們就把你殺掉!”他們就在洞裏到處看了一遍,狠狠的威協我。

  ““我除了荨麻以外,什麼都沒有。如果有,也用不著隱藏,因爲我相信對于修行人,只有供養糧食的,而決沒有搶修行人的糧食的!”

  其中有一個獵人說:“供養修行人有什麼好處啊?”

  “我說:“供養修行人會有福氣來的。”

  “他就笑著說:“好!好!我就來供養你一次吧!”說完,就把我從座上抱起來向地上一掼,又提起來向上抛,跌下來,又一掼。這樣的抛和掼,我瘦弱的身體自然不能禁受,痛苦萬分。但他們雖然這樣侮辱我,我心中卻對于他們生出了慈悲,十分可憐他們,不住的流下淚來。

  “另外一個坐在一旁沒有折辱我的一位獵人就說:“喂!你不要這樣做。他倒真是一位修苦行的行者啊!就算他不是一個修行的人,把這樣一個骨瘦如柴的人拿來欺侮,也不算是英雄好歎哪!何況我們的肚子也不是因爲他而餓的。這種不講道理的事,快不要做了!又對我說:“瑜珈行者啊!我實在佩服你。我沒有擾亂你,請你回向保護我。”那個欺侮我的獵人說:“我已經好好獻上獻下的供養過你了。你也應該回向保護我呀!”說著哈哈大笑的走了。

  “我倒沒有放咒術,也許是叁寶處罰,也許是他自己作惡的報應,以後聽說過了不久,爲了一件事,法官將那獵人判了死刑,除了說不要欺侮我的那個獵人沒有受罰之外,其余的人都受到了很重的處罰。

  “又過了一年,所有穿的衣服實在破爛不了堪了,姑母因賣田而送給我的那件皮襖也和死屍皮一樣了。我想把這幾件東西縫起來做一個座墊。但是又一想,人命無常,也許我今天晚上就會死,還是多修一點定吧。就把那件爛皮衣墊在我身底下,下身隨便用一些什麼東西遮住;那個破巴口袋的一塊皮就披在上面,一塊爛布就補在身上必要的地方。可是那塊布實在太破太舊了,沒有法子用。我想把它縫一縫,但是又沒有針線。最後我只得用毛草作了一根繩子,把這叁樣東西紮起來,捆在上身和腰間,下身也稍微遮蓋著一點。就這樣將就的過下去。晚上把皮衣和爛墊子又用來應付過夜,依然每日靜坐思維。這樣又過了一年。

  “一天,忽然聽見人聲嘈雜,有許多人跑到洞前來了。他們向洞內一望,看見一堆綠茸茸的人形,嚇得大叫道:“有鬼!有鬼!”說完飛也似的掉頭就跑。後來的人不信說:“青天白日之下怎會有鬼?你們看清楚了沒有啊?讓我們再來看看。”他們走近一看,也怕起來了。我就對他們說:“我不是鬼,我是在這個洞裏修定的行者啊!”就詳詳細細的把自己的來由告訴給他們聽。

  “起初他們不相信,等到在洞內仔細看過一遍,發覺什麼都沒有,只有一些荨麻,他們才相信。于是就給了我很多巴和肉,並且對我說:“像你這樣的修行人,我們實在敬佩,請你超度我們所殺的動物,淨除我們的罪業啊!”隨即虔誠禮拜而去。

  “我這麼多年以來,這是第一次得著人做的食物,心裏極爲高興,就把肉煮來吃了。立刻身體覺得非常安適,健康也改進了,智慧也敏銳了,道行上生起了又深又廣的證解,與以前不同的空樂也産生了。我心中想:供養大量財寶與世間上養尊處優的法師,遠不如供養真正修行人一碗飯的功德來得大啊!世人錦上添花的多,雪裏送炭的少,真是可歎!

  “我很節省的吃糌粑和肉,過了一些時,未吃完的肉上生滿了蟲;我想把蟲弄掉再吃。但仔細一想,這又是違背菩薩行的,把蟲在吃的東西搶來吃是不應該的,所以仍舊只好吃荨麻了。

  “有一夜,一個小偷想得著我的糧食和財物,偷偷地跑進洞來到處摸索。我不禁哈哈大笑起來,我說:“喂!朋友!我連白天都找不到,你晚上還想找得著什麼東西嗎?”他想了一想也跟著大笑起來。過了一會,很不好意思地悄然溜走了。

  “又過了一年,我的家鄉嘉俄澤的獵人們,什麼野物都沒有打著,跑到我的洞前來了。見我綠茸茸地縮成一堆,披著叁塊布,形如骷髅地坐在那裏,便嚇得戰戰兢兢的拉開弓向著我,顫聲問道:“你是人嗎?還是鬼?是…

《密勒日巴尊者傳 第七章》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