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我受了这种种的刺激之后,对于人世间起了更大的厌离之心;因为决定了舍弃家宅和田园,心中反而觉得坦然无事。所以我就立刻想到护马白崖窟去修行。这一个崖洞是我开始修行以至日后获得成就的地方,所以后来被大家称做“发足崖窟”。
“第二天,我拿着卖田所得的物品和随身所带的零碎东西,在人未起身天尚未亮的清晨步行到了护马白崖窟。白崖窟是一个很适宜居住的崖洞。到达以后就把一张硬毡子铺起来,上面垫了一个小垫子,作为禅座。布置定当,我就唱了一首誓愿歌:——
我未证道前, 誓志常住此; 即令冻饿死,
不往觅衣食。 疾病宁至死, 不下山求医;
忍苦宁舍命, 不下山寻乐。 乃至一刹那,
不以此色身, 寻求世间利; 唯以身口意,
争取大觉位。 祈请上师尊, 十方一切佛;
赐予大加持, 令此誓不违。 祈请胜空行,
及护法守者; 助我以胜缘, 令此誓成办。
“接着我的又发誓道:“我若是不得成就,不生殊胜的证解,纵使饿死也不为觅食下山,冻死也不为求衣下山,病死也不为找药下山。决定澈底舍弃今生与俗世有关的一切一切。三业(身业,口业,意业为三业,身口意不为一切诱惑所摇动,故名三业不动。)不动,一心修行成佛,请求上师本尊空行护法加持此愿成就。如果违背此誓,与其留着一个不修正法的人身,不如即死。所以如果我一旦违誓就请护法大海众立刻断绝我的生命。我死之后,还须请上师本尊加持得投生一个能修正法的人身。”发愿毕?着着又唱了一首决心歌:——
圣那诺巴子传解脱道,
加持穷子得山居;
不为世间散乱扰,
由定修观得增长。
安住无散三昧地,
开放无生胜观花;
不为熙攘戏论扰,(离戏——有无、是非、断常、一多、来去、染净及生死涅槃一切法一切见皆是戏论,如小儿言无足轻重。离戏者,离却此一切戏论直趋真如不可说境也。此处所谓绿叶者譬喻也,接前句与后句成为花叶果三种譬喻。)
愿离戏绿叶增长。
崖居一心无二意,
愿结证解觉受果;
不为魔障所中断,
我心决定克服之。
于方便道不生疑,
父传宗风子承继;
圣不动自性大悲者,
加持穷子得山居。
“自立誓起,我每天只吃一点点的糌粑,日复一日地苦修下去。
“我的心分虽然有大手印的把握,但是因为食物太少的缘故,体力不足,气息不调,毫不生暖乐(“暖相”及“乐相”为一切定的共相,“拙火定”更为显著。),身上寒冷非常。就一心祈请上师。一夜,在光明的觉受中,好似看见马尔巴上师,有许多女郎围绕着行会供。其中有人说:“那个密勒日巴,如果生不起暖乐,怎样好?”马尔巴上师说:“他应该如此如此的修。”着说就把修的姿势做给我看。醒后,我就依法结六灶印(“六灶印”即一种特殊之坐式)。以求生体乐,调匀呼吸,以命根风(“命根风”即命气也,八识之所依也。)而束语业,以法尔解脱方便调伏妄想,心趋宽坦。这样修行以后,果然生起了暖乐。
“如是过了一年,心里就想到外面去散散步,到村庄上去走一走。正准备要走的时候,忽然想起我从前所发的誓来,就自己唱了一首警策自励歌:——
大金刚持马尔巴, 加持穷子得山居;
蜜勒日巴尔怪人, 自唱自听自策励;
无人伴居无人语, 欲出散心寻攀谈。
世间火宅烦恼窟, 岂有遣心解忧诀;
勿动勿动住本然, 心若浮飘招恶缘;
勿散勿散持正念, 心散恐被恶风牵。
勿行勿行洞中坐, 外出当被业石绊;
莫望东西莫抬头, 抬头张望心散乱;
勿睡勿眠勤精进, 贪睡则烦恼算。
“歌唱毕,自己勉励自己,便愈加书夜不息地勇猛精进,道行更渐增长。这样又过了三年。
“我虽然一年只吃一开糌粑,但是过了这几年以后粮食也就要吃完,最后终于一点没得吃的了。眼看着这样下去只有饿死一途。我想世人以宝贵的人身孜孜于求财,得了一点就欢喜,失去就苦恼,真是可怜。以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黄金,比之于成佛的事业,实在藐不足道。若是不成佛而白白舍弃了这个身体,真太可惜。那么,我是不是要去找一点食物来维持这个生命呢?同时我又想起了从前的誓言,究竟应不应该下山去呢?思之再三,觉得现在出去,并不是因为贪玩,而是为了要得到修法所需的资量,所以此行非但不算违背誓言,而且是应该做的。为了求得一点苦行的资量,我于是就走到了护马白崖窟的前面。
“那个地方,一望宽阔,日光温暖,溪水澄清,遍地长着茸茸青草和绿色的野荨麻。我一见之下,大为欢喜,心里想:“这样就不用下山去了。就可专食荨麻好了。”从此以后我就以荨麻度日,继续修行下去。
“再过了很久,外面穿的衣服破烂得连一片布都不剩了。因为专吃荨麻没有一点其他的食物,身上也弄得只剩下了一付骨架,头发和毛孔因为吃荨麻的缘故也都变成了绿色。
“我想起上师给我的锦囊信符,我把信符顶载在头顶上,心里说不出的高兴,虽然一点吃的也没有,但是就好像吃了甘美的食物一样,我感觉到非常舒适满足。我想打开信符看一看,可是有一个兆头表示,拆开信符的时候尚未到。所以就没有打开。这样又过了一年。
“一天,一群猎人带着猎狗,在行猎的时候,什么都没有打到,无意中走到我的洞前,一见我,吓得大叫:“你是人是鬼啊?”
“我说:“我是人,是一个修行的人!”
“他们说:“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啊?怎么混身是绿的呢?”
““因为吃荨麻吃久了,才这个样子的。”
““你修行的粮食在那里呢?把你的粮食借给我们吃,我们以后还你钱。你要是不拿出来,我们就把你杀掉!”他们就在洞里到处看了一遍,狠狠的威协我。
““我除了荨麻以外,什么都没有。如果有,也用不着隐藏,因为我相信对于修行人,只有供养粮食的,而决没有抢修行人的粮食的!”
其中有一个猎人说:“供养修行人有什么好处啊?”
“我说:“供养修行人会有福气来的。”
“他就笑着说:“好!好!我就来供养你一次吧!”说完,就把我从座上抱起来向地上一掼,又提起来向上抛,跌下来,又一掼。这样的抛和掼,我瘦弱的身体自然不能禁受,痛苦万分。但他们虽然这样侮辱我,我心中却对于他们生出了慈悲,十分可怜他们,不住的流下泪来。
“另外一个坐在一旁没有折辱我的一位猎人就说:“喂!你不要这样做。他倒真是一位修苦行的行者啊!就算他不是一个修行的人,把这样一个骨瘦如柴的人拿来欺侮,也不算是英雄好叹哪!何况我们的肚子也不是因为他而饿的。这种不讲道理的事,快不要做了!又对我说:“瑜珈行者啊!我实在佩服你。我没有扰乱你,请你回向保护我。”那个欺侮我的猎人说:“我已经好好献上献下的供养过你了。你也应该回向保护我呀!”说着哈哈大笑的走了。
“我倒没有放咒术,也许是三宝处罚,也许是他自己作恶的报应,以后听说过了不久,为了一件事,法官将那猎人判了死刑,除了说不要欺侮我的那个猎人没有受罚之外,其余的人都受到了很重的处罚。
“又过了一年,所有穿的衣服实在破烂不了堪了,姑母因卖田而送给我的那件皮袄也和死尸皮一样了。我想把这几件东西缝起来做一个座垫。但是又一想,人命无常,也许我今天晚上就会死,还是多修一点定吧。就把那件烂皮衣垫在我身底下,下身随便用一些什么东西遮住;那个破巴口袋的一块皮就披在上面,一块烂布就补在身上必要的地方。可是那块布实在太破太旧了,没有法子用。我想把它缝一缝,但是又没有针线。最后我只得用毛草作了一根绳子,把这三样东西扎起来,捆在上身和腰间,下身也稍微遮盖着一点。就这样将就的过下去。晚上把皮衣和烂垫子又用来应付过夜,依然每日静坐思维。这样又过了一年。
“一天,忽然听见人声嘈杂,有许多人跑到洞前来了。他们向洞内一望,看见一堆绿茸茸的人形,吓得大叫道:“有鬼!有鬼!”说完飞也似的掉头就跑。后来的人不信说:“青天白日之下怎会有鬼?你们看清楚了没有啊?让我们再来看看。”他们走近一看,也怕起来了。我就对他们说:“我不是鬼,我是在这个洞里修定的行者啊!”就详详细细的把自己的来由告诉给他们听。
“起初他们不相信,等到在洞内仔细看过一遍,发觉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些荨麻,他们才相信。于是就给了我很多巴和肉,并且对我说:“像你这样的修行人,我们实在敬佩,请你超度我们所杀的动物,净除我们的罪业啊!”随即虔诚礼拜而去。
“我这么多年以来,这是第一次得着人做的食物,心里极为高兴,就把肉煮来吃了。立刻身体觉得非常安适,健康也改进了,智慧也敏锐了,道行上生起了又深又广的证解,与以前不同的空乐也产生了。我心中想:供养大量财宝与世间上养尊处优的法师,远不如供养真正修行人一碗饭的功德来得大啊!世人锦上添花的多,雪里送炭的少,真是可叹!
“我很节省的吃糌粑和肉,过了一些时,未吃完的肉上生满了虫;我想把虫弄掉再吃。但仔细一想,这又是违背菩萨行的,把虫在吃的东西抢来吃是不应该的,所以仍旧只好吃荨麻了。
“有一夜,一个小偷想得着我的粮食和财物,偷偷地跑进洞来到处摸索。我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我说:“喂!朋友!我连白天都找不到,你晚上还想找得着什么东西吗?”他想了一想也跟着大笑起来。过了一会,很不好意思地悄然溜走了。
“又过了一年,我的家乡嘉俄泽的猎人们,什么野物都没有打着,跑到我的洞前来了。见我绿茸茸地缩成一堆,披着三块布,形如骷髅地坐在那里,便吓得战战兢兢的拉开弓向着我,颤声问道:“你是人吗?还是鬼?是…
《密勒日巴尊者传 第七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