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理精華緣起理贊▪P5

  ..續本文上一頁像樹一樣,根壞了就沒用了。不但你以前修的功德成就全沒有了,而且你這個人的法流也壞了。

  ..............

  我們藏傳佛教的每一個教派裏都有很多的成就師,傳記相當多,一代一代整個成就下來的,每一個傳記看了以後鄱叫人肅然起敬。他們的這種求法、修行,他們的慈悲,他們的處事的態度及他們的貢獻,我們看了以後確實非常無感動。那麼爲什麼其他的地方就少,幾乎沒有無呢

  我覺得根本的問題就是:對上師法依止的無信力不夠。所以其他的法都變成世俗的學問無了,而沒有了佛教的特點。像世俗的學問一樣,無我想怎麼搞就怎麼搞,甚至于拿上一個法本,我無可以不要上師嘛,我自己就可以學嘛,我也可以無給別人講嘛。

  ..............

  佛法是一種無形的思想,佛的法身就像陽無光和空氣一樣,無處不有,哪裏有利于衆生,哪無裏就有佛的法身。佛並不是能用佛像或者是佛無法的幾本書這類有形的東西所能代表的,佛是無一種度化衆生、拯救衆生的力量。佛指的是一無種教,並不是住在空中的一個光環。

  .........

  我前面講了:正見比生命和戒律更重要。如果無我們沒有正見的話,那麼邪道門就很容易牽著你的鼻子走。正見就是你自己要有理信。漢地有些群衆求法的時候,根本沒有一個正確的觀點,不管是哪個教派的,只要是聽到來了法師了,就去求教,就去皈依,很輕率地就把自己的命運交給一個不認識的人,這樣確實是不好的。從理性上說,如果你要皈依的話,首先你應該先聽一聽他的法講的怎麼樣,他究竟講了些什麼,他講的這個法是不是對的,對了,我就服從你的理,我就皈依你,若不對,我可以走開,不信你的那一套,這就是有理性的人做的,這個非常重要。皈依一個教派以後,我們就不能反對、誹謗別的教派,但是正見必須要堅持,不能隨便把自己的正見放棄,而服從另外一種不同的說法。如果那樣做的話,你就錯了,正見比生命還重要,不是隨便玩耍的。“維護奉行絕不松馳”就是這個意思。

  ............

  

  《隆唐瓦菩提心修持八法》簡介

  

  隆唐瓦多傑森蓋(公元1054一1123)是噶當格西布多瓦的弟子,精通叁藏,一生主修噶當派密傳菩提心修養法,成就高深,被後人視爲菩提道修證典範。他將修行原則歸納爲八條,寫成了偈頌,就是這著名的“隆唐瓦菩提心修持八法”。原文八法共有八頌,六十四句。我又將八頌的要點,歸結成了八句話。現依次簡介如下:

  一、 愛敬一切衆生如珍寶

  意思是說,要想成佛,首先必須從思想深入,熱愛衆生,敬重衆生,要把一切衆生看成最珍貴的如意寶。爲什麼要視衆生爲如意寶呢

  因爲衆生是自己成佛的唯一條件,這是因爲,成佛首先要發利衆菩提心,沒有利衆心、菩提心的種子就像缺乏必須的濕度和溫度一樣不能發芽;其次,一切成佛的善行要靠衆生完成;第叁,成佛後,可以稱其爲佛的主要原因是利樂衆生,如果放棄衆生,就和自求解脫的小乘羅漢無異,就不能稱其爲佛了。因此,修佛道,自始至終要把衆生放在第一位,把衆生看成修福成佛的主要條件。

  二、謙虛和順恭敬諸衆生

  意思是說,修行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尊敬別人,要把衆生看作父老師長、兄弟姐妹,要始終把自己的地位放在別人的最下邊,要把自己看作最無知,德性最差,看別人的優點,學別人的長處;要把謙虛和尊敬別人,待人和順,看作菩薩的美德;把驕傲自滿,妄自尊大,視自己聰明、別人愚笨,瞧不起別人,認爲自己一切都好,別人一無是處的看法,看作是自己愚蠢和思想素質低下的表現。

  叁、煩惱一露苗頭就拔除

  意思是說,修行的人就像防止賊寇入侵,毒蛇入屋那樣,時時刻刻觀察自己的思想意識,是否産生貪、嗔、癡、慢、疑、邪見等煩惱惡毒,如果煩惱一露苗頭,就要像滅火和治病那樣,一發現就要撲滅、醫治,絕不能讓它蔓延和發展。因爲煩惱是人們的最大的敵人和致命的巨毒,徹底戰勝煩惱就是阿羅漢,就是解脫境界。

  四、對待惡深苦重更慈悲

  意思是說,以慈心熱愛衆生,以悲心同情受無苦的衆生,是大乘佛教的根本,但罪惡深重,苦無難深重的衆生更需要人們的憐憫同情和支持幫無助,修行人就應該更加關注那些罪惡深重,下墮惡趣,苦難深重,生活艱難的衆生,應更加熱愛同情,竭盡全力給予支持和幫助,實現解救衆生苦難的菩薩誓願,並把這種行爲看成最好的修善積福的方法。

  五、自己吃虧便宜讓給人

  意思是說,慈悲利衆是菩薩行的根本,因此,要培養慈悲寬容心、忍讓心,別人無論怎樣對待自己,如無端找麻煩、造謠誣蔑、欺壓侮辱、打罵陷害等等,都視爲對方的無明煩惱所致,更應可憐和同情,受煩惱毒害,失去良知的對方,就像忍受精神病患者的行爲那樣,不計較,不生氣,不記仇恨,不進行報複。把取勝、得利、占便宜看作是災禍的根源,把失利、吃虧看做是免災消禍;把一切利益,幸福快樂,便宜讓給別人,心安理得地承擔承受別人的困難。吃虧、吃苦。

  六、恩遭仇報視爲修忍緣

  意思是說,忍辱、忍苦、堅忍不拔是偉人和勇士的莊嚴品德,行慈行善,幫助別人,拯救別人,別人不但不領情,知恩不報,反而爲敵、恩將仇報,這種情況,並不少見。修行人遇到這種情況,不但不應灰心喪氣,反而更應該感激對方爲自己提供了修忍德的有利條件。阿谀奉承,一切順心的環境中修不成忍德,別人爲你提供修忍德,做偉人、勇士菩薩的條件,難道不應該感激嗎?

  七、苦難自受快樂給“母親”

  意思是說,修行人應該像孝子對待慈母那樣對待衆生。建立“衆生是母”和“衆生如母”的思想,思母恩以報母恩的思想發慈悲利衆心是生起菩提心的必需條件。母愛是最無私、最偉大的愛。衆生輪回,無始無終,每一生都有父母,因此,在衆生相互之間,有可能構成不止一次的母子關系;其次,人類的生存、生活環境條件,如衣食住房、醫藥衛生、知識教育、交通道路、生活用品、安全保衛等物質條件都是衆生創造,衆生提供的,因此,每個人的生存直接和間接地與衆生有關系,因此,一切衆生,恩同父母。修菩提心的人,就應該把快樂和幸福,奉獻給如母衆生,衆生的苦難自己承受。

  八、八病不染破除實執妄

  意思是說,修慈悲利衆菩提心,恰恰不能離開破除實執妄心的見空智慧正見。如修上述菩提心,首先必須要遠離“世俗八病”,“八病”是世俗之人所患的八種致命的思想病症。即喜歡的東西得到就高興;失去就不高興,獲得光榮就高興,受到恥辱就不高興;聽到別人說自己的好話就高興,聽到別人說自己的壞話就不高興;逢到稱心如意的事就高興,遇到不如意的事感到苦悶不高興。這種思想情緒,都是無明虛妄心理的表現,實際上得與失、榮與辱,稱與毀,樂與苦等用智慧觀照,都如夢如幻,患得患失等毫無意義,修菩提心的人,應對得失、苦樂等等量齊觀,擺脫世俗虛妄心的控製擺布,修菩提要遠離追名逐利的貪心虛榮和得到成就高興,受到挫折灰心喪氣等思想執著。

  上述八法,其中前七法,是修大悲心法,後一法是修性空智慧法;前七法是廣行般若,後一法是深見般若;前七法是修方便行的基礎,後一法是修解脫智慧。佛說八萬四千法,歸結到一起就是方便智慧二法。將方便智慧二法的修行原理歸結爲八法,這就是隆唐瓦修行八法的非同一般的絕妙之處。若能在“八法”受到一些教益,就不算妄轉善界、虛度人生了。

  隆唐瓦菩提心修持八法

  多識 編譯

  一、愛敬一切衆生如珍寶;

  二、謙虛和順恭敬諸衆生;

  叁、煩惱一露苗頭就拔除;

  四、對待惡深苦重更慈悲;

  五、自己吃虧便宜讓給人;

  六、恩遭仇報視爲修忍緣;

  七、苦難自受快樂給“母親”;

  八、八病不染破除實執妄。

  八病:得與失;榮與辱;稱與毀;樂與苦。

  上師瑜珈

  多識編譯

  虔誠皈依上師與叁寶,

  發願爲利衆生成正覺,

  學修菩薩大行六波羅,

  現證事理二種菩提心。

  (誦叁遍)

  自喜足天彌勒胸心生,

  皎潔如酪層疊之雲頭,

  遍知一切法王洛桑紮,

  衆聖簇擁冉冉而光臨。

  前方虛空獅座蓮月上,

  至尊恩師喜悅慈祥容,

  作我心中無上之福田,

  爲使聖教昌盛住百劫。

  囊括萬法性相智慧心,

  有緣喜聞妙音善解語,

  瑞相光華籠罩莊嚴身,

  見聞思念受益我敬禮。

  甘美水供絢麗多姿花,

  沁脾熏香燭光百花露,

  實陳意設千百萬供雲,

  誠心獻給無上福田您。

  我自無始以來所造作,

  一切身言意之諸罪業,

  尤其違犯叁禁戒過失,

  潛心深悔從此誓自律。

  身處濁世博學勤修持,

  八病不染人生有作爲,

  救主您的生品與偉業,

  我等生起萬分隨喜心。

  功滿行圓至尊諸上師,

  法身高天廣布悲智雲,

  在那相應化機田野上,

  普降深廣大法甘露雨。

  在下所作一切善功德,

  資助衆生幸福教昌盛,

  尤其使得稱慧大法王,

  聖教精華顯揚永住世。

  祈請神聖佛寶根本師,

  坐在我的頭頂蓮座上,

  大發慈悲盛恩攝持我,

  賜我身言意之諸成就。

  頭頂一朵雪白千層蓮,

  蓮心皎皎明月如水晶,

  月上端坐上師金剛持,

  洛桑紮華童子比丘相。

  身著叁衣頭戴法壬冠,

  相貌清秀含情帶微笑。

  雙手胸前結作宣法印,

  持蓮高舉慧劍與寶典。

  額前顯現大悲觀世音,

  四臂雙手舉寶持珠蓮。

  項間光芒四射黃文殊,

  右手持劍左手托寶典。

  胸間勇猛無敵手金剛,

  青色手持金剛縛魔索。

  上師胸中射出萬道光,

  化度衆生供養十方佛。

  光中攝取…

《佛理精華緣起理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