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普照”金匾。
後思慮到要撰寫曆世大德的傳記,並擺脫聲名之累和人世喧鬧,大師遂決定不再外出,從他45歲以後輪流住錫本寺和靜修院,閉關靜修,以證道果,其間撰寫出一些專著。
土蛇年(1809年),因嘉木樣赴西藏深造,僧衆擴大會議請大師出任法臺,大師婉辭。從這年8月13日開始朝聖,大師輕車簡從,像遁世者那樣,除幾頭騾子外,行裝很少,先後到青海夏瓊寺、塔爾寺、賽珂合寺、卻藏寺、瑪藏崖寺(白馬寺)、瞿昙寺、塘爾垣寺、巴州寺、甘肅永靖羅家洞、白塔寺、安剛寺、炳靈寺等安多的主要佛教聖地進行朝拜供施、發願回向,視察各寺院的教學情況,向僧俗傳授灌頂、教敕、隨許,廣結法緣。
鐵馬年(1810年)四月起,向來自塔爾寺、文都寺等處的兩千多僧人傳授“彌紮百法”灌頂。是年,西藏攝政濟隆丹貝貢保來信請他出任九世達賴喇嘛的經師,清朝皇帝也通過西甯辦事大臣兩次傳旨敦請,大師堅辭,隱居不出。
木狗年(1814年),撰寫《對話劇本·引入正道之遊戲》、《正法檀板》等。
大師晚年,除潛心修持、勤奮著述外,還向四方信衆廣施法雨,爲具緣弟子授戒,向各寺廣作布施,蓮足兩次莅監安多藏區南北各寺,督導寺院教學。
水羊年(公元1823年,清道光叁年)五月十叁日示寂,終年62歲。其靈骨舍利,奉安于銀製靈塔(現存于貢唐寶塔之中)。
叁世貢唐倉大師學貫叁藏,法行高潔,學識淵博,好學樂施,平生致力于教務,多次外出巡視督導,對佛教教育貢獻巨大,位居中國藏傳佛教曆史上最著名的大活佛之列。大師才華橫溢,勤于著述,著作等身,許多作品至今被譯爲英文、德文出版。12函作品中除宗教論著外,《水木格言》等文學作品,脍炙人口,廣爲流傳。
第四世貢唐倉大師貢卻·丹貝嘉措
第四世貢唐喇嘛貢卻·丹貝嘉措于藏曆木猴年(公元1824年,清道光四年)十一月十一日誕生在拉蔔楞寺鄰近的紮油,姓董氏 。土牛年(1829年)四月十五日,由第叁世嘉木樣·久美嘉措主持認定爲上世貢唐倉的轉世,于九月初叁日迎請到寺,登席繼位。
鐵虎年(1830年)正月,在嘉木樣大師座前受沙彌戒。木羊年(1835年)春,入聞思學院,思維敏捷,對教理領悟甚快。
鐵鼠年(1840年)春季學期升級穿插辯論時,屢挫辯論高手,嘉木樣大師十分喜悅。夏天,爲了赴西藏求學,前往青海河南蒙旗及歐拉、上下阿樹、安曲查理寺及寺屬八大部落。各地舉行盛大宴請,並饋贈豐厚程儀。
鐵牛年(1841年),18歲,赴藏深造。與火爾藏倉·丹貝尼瑪一起前往禮供大昭寺釋迦牟尼佛像,參加十一世達賴喇嘛凱珠嘉措登席慶典,敬獻白銀、乘馬等禮品,拜見攝政察道爾諾門汗、達察濟隆華丹益西,第穆呼圖克圖等顯要和大德。冬季學期正式入哲蚌寺郭莽紮倉學經。
水兔年(1843年),到江孜、紮寺倫布寺朝禮。七月初一,在七世班禅丹白尼瑪座前受近圓戒。後朝禮了納唐寺、大慈寺等勝迹。
木龍年(1844年),參加七月柔紮法會辯經,獲得格西學位,西藏地方政府官員、郭莽紮倉襄佐(襄佐,主持全寺政務)等贈送禮品,表示祝賀,冬季學期般若班結業辯論時,主考人員交口稱譽他爲“對答如流的格西”。從十二月起,前往後藏、薩迦、夏魯、沃喀、桑日唐瑪等寺、雅隆叁勝迹,以及桑耶、甘丹寺、色拉寺進行朝禮、供施。
木蛇年(1845年),與火爾倉一道啓程返裏。先到科才拜見了嘉木樣大師,抵寺後向寺院贈送成套法舞舞鞋和許多禮品。後在火爾倉多仁巴座前聆受有關中觀的論述和釋難,並開始修習密宗總義。
火馬年(1846年),向襄佐念智嘉措、堪欽·圖丹嘉措等五百喇嘛、僧人傳授綠度母等的隨許。是年,貢唐黃樓竣工,賜名“妙善之源吉祥殊勝殿。”
土猴年(1848年)八月,出任甘加白石崖赤巴,恢複該寺教學製度,給予多方護持,至翌年11月,辭去該職。
鐵狗年( 1850年)五月,應青海河南親王紮西旺傑之請,就任烏爾蓋寺赤巴之職。其間,向四方信衆傳授灌頂、隨許,弘揚教法,廣結法緣。並拜智貢·丹巴熱吉爲師專門學習聲明學。十一月,卻藏·圖丹熱吉前來調解隆務熱貢與拉蔔楞的紛爭,大師作爲拉蔔楞寺的主要代表,通力協作,使紛爭冰釋,衆生和睦,並主持儀式祝賀調處成功。
木兔年(1855年)八月至土羊年(1859年秋),履任拉蔔楞寺第四十八任總法臺。大師在就職演說中,強調“製度之本在于嚴守紀律”。一再重申:委任執事人員,不准鑽營,不得提攜親信,並大刀闊斧、鐵面無私整肅僧紀。從糾察僧人和大小活佛的隨侍人員中清查出一批不良之徒,對其中涉嫌灑色偷竊的叁人,張榜開除其寺籍;一部分勸其退寺;大部分品行有汙的人難以混日而自動離寺。這樣前後讓一百多個違犯戒律者還俗,從而徹底清除了寺院的汙垢。大師經常強調環境和殿堂、住所的衛生,督導寺院執事人員到寺院各處巡視,檢查衛生,使寺院經常保持清潔,時常督促僧徒注意衣著。由此,拉蔔楞寺衛生和僧貌成爲其他寺院的楷模,被稱譽爲“威嚴貢唐之聖教二潔”(即僧紀嚴明、僧貌整潔)。
五年任期內,大師從未放棄教務而前往他處。每一個月學期中親自講授教程500頁,同時主持各種考試,獎優罰劣,使全寺出現好學上進的風氣,教學成績,有目共睹,在此期間拉蔔楞寺湧現出衆多格西和各種專業人才。任期內,對夏季學期的講經法壇進行擴建,對丹貝仲美大師的德樣宮進行改裝修飾,重編了藏經樓經書目錄,補充缺書,奉獻經書包袱。對本寺印經院、貢唐印經院、佐蓋新寺印經院的印版和字體一直精心監管,大量印製教材,並使印刷質量大有提高。在繁忙的教務之外,還向本寺和外地來的僧衆傳授多種灌頂、教敕、隨許,並應一些寺院和村莊之請,前往弘傳教法。
大師的著作思想深邃,文辭優美,著名的有:《現觀壯嚴論注解及章節》、《入中觀論提要》、《林賽詳說》、《佛本生補遺》、《上師喇嘛和相應喇嘛甚深瑜伽要義大全》、《第叁世嘉木樣大師圓寂紀念日禱辭》、《密集喇嘛瑜伽傳承誦念法》、《蘇尼特右旗夏珠達吉林寺清規·摩尼寶飾》、《叁十五類意義修飾習作》、《聲明學散論》以及遊記等多種。
土羊年(1859年,清鹹豐九年),甘肅蓮花山修複聖山佛殿,再叁邀請大師前住主持開光和嘛呢丹丸修供儀軌。守關的漢官張貼告示,曉喻民衆:“貢唐倉佛爺在此住錫其間,漢藏香客不得酗酒鬥毆;修供期間要斷絕酒肉、蔥蒜及黃煙等物。”五月初,大師抵達聖山,主持嘛呢丹丸修供儀軌。返寺後主持夏季法會的背誦考試,充任七月柔紮法會施主,發放布施。八月初五日,主持秋季學期背誦考試返回後示現病象,且日漸沈重,遂于十六日辭去赤巴之職,十九日圓寂,終年36歲。念智隆多尼瑪主持焚化靈體,襄佐貢卻嘉措等敬造銀菩提塔奉安靈骨。
第四世貢唐倉大師聰明好學,法行謹嚴,赴藏深造,成爲有名的格西;返裏後曆任甘加白石崖寺、青海烏爾蓋寺赤巴,多方護持。任拉蔔楞寺總法臺期間,全力主持教務,極重學風僧紀,整肅寺院,功績卓著,嘔心瀝血,終于厥職。
第五世貢唐倉大師嘉樣·丹貝尼瑪
第五世貢唐喇嘛嘉樣·丹貝尼瑪于藏曆第十四饒迥鐵猴年(公元1860年,清鹹豐十年)五月四日誕生在科才部落(今夏河縣科才鄉澤偉村),父名德欽達吉,母名索南吉。四歲時由第四世嘉木樣大師認定爲上世喇嘛的轉世。木鼠年(1864年)十月十五日,迎至貢唐拉章,神降節之日,在喜饒嘉措大師座前出家,賜名嘉樣·丹貝尼瑪。後拜格桑嘉措爲誦讀教師。火虎年(1866年)四月十五日,在喜饒嘉措大師座前受沙彌戒,13歲,入聞思學院,拜多仁巴·頓悅嘉措爲經師。聆受五部大論,循規蹈矩,勉力求學。火鼠年(1876年)參加辯論時,與索智倉活佛的轉世索南嘉措一起就《悟慧論》立宗辯論,大師引經據典,妙語如珠,使衆多學者心折。
鐵龍年(1880年),請紮尼堪欽·阿旺圖丹嘉措到貢唐勒德樣宮,正式受近圓戒,五供節向僧衆奉獻盛大供養。
木猴年(1884年)五月,啓程進藏,其時正值喇嘛噶繞在藏,遂住錫策墨林寺。從十月二十一日起開始朝聖禮佛,依次朝禮蔡貢唐寺、紮耶巴寺、仁欽崗寺、曲科傑寺、拉摩朗錯神湖、桑日康瑪寺、鄧薩梯寺、桑耶寺、劄什倫布寺、納塘寺、大慈寺、聶塘寺等衛藏著名道場。
木雞年(1885年)祈願大法會期間,十叁世達賴喇嘛土登嘉措莅臨經會,大師以施主身份親致祝辭,敬獻白銀二十八錠,向萬名僧人供飯一天,並廣作布施、施舍。會供法會結束後,啓程返裏。九月初十日,在第四世嘉木樣大師座前聆受魯鄂哇教法之六十二尊勝樂金剛灌頂。
火狗年(1886年)夏季學期,就律學立宗辯論,受到密乘學者盛贊。秋,出任熱吉林新寺赤巴。翌年祈願法會後,回到本寺,在嘉木樣大師座前聆受教敕,在阿旺圖丹嘉措大師座前,先後聆受《噶當師弟問道錄》和熱振寺、八邦寺所傳許多稀見法流的傳授,向遠道而來的蒙古信衆傳授灌頂。後前往佐蓋,兼任日多麻寺赤巴,在新寺對誦經音調和印經技術進行嚴格考試,加強寺院教學製度的管理。
土鼠年(1888年)祈願法會後辭去日多麻新寺赤巴之職,二月十五日就任西倉新寺赤巴,認真主持背誦考試,嚴格各項教學製度。之後,前往車巴溝、西倉牧區和拉仁關等地傳法。
土牛年(1889年),因患疾病,遂遵嘉木樣大師的谕示,整年閉關靜修。八月底,其師阿旺圖丹嘉措示寂。敬獻沐浴承侍和赙儀基金;向西倉新寺呈獻公共基金後,辭去赤巴之職。
從鐵虎年(1890年)夏天起,在甘加白石崖寺長期擔任赤巴,整頓教學製度,製…
《金席大師貢唐倉》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