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至尊宗喀巴大師傳▪P9

  ..續本文上一頁情況等。所有這些,是超越一般凡夫的言說境界的。關于這些曆代轉生的懸記等,除一些明白的史事已在上文概略寫出外,還有一些史事,其詳細的根據尚未覓得,其他著名的班智達和大成就者的史事,別的書中巳有明白的記載。因此,在這裏恐繁文累篇而未寫出,于此作中間插頌說: 

  成佛仍現菩薩相,

  隨時作業事千樁,

  如同虛空難知曉,

  諸稀有中最奇相。

  或現如來莊嚴容,

  或現登地菩薩裝,

  羅漢成就班珠等,(班爲班智達之縮寫,珠爲大成就者之縮寫)

  各種化身廣難量,

  如百容器中月影,

  任運自然皆現朗,

  合衆生機作幻舞,

  所有皆爲佛主張。

  文殊化現宗喀巴,

  即文殊故悲智業,

  若以佛道作衡量,

  與真文殊無別樣,

  此情尊卑衆普揚。

  譬如完成複贅作,

  想望依此受生史,

  修成大德豈敢商,

  但爲利益掘智門,

  寡聞本性暗未央,

  未見未聞因作祟,

  生起邪知諸人故,

  可信合量寶懸記,

  無垢理論作飾裝,

  結合具義諸史話,

  略開我喉歌史揚。

  現在述說宗喀巴大師來生中的情況。于此階段就程序說來,顯而易見應先寫完此生傳記,然後再寫關于未來傳生中諸懸記。然而懸記大都將往昔和來生中的史迹一並順序地述說下去。如《噶丹教法史》也是一並順序地述說。其它諸傳記中,也有以先後不定的方式(即往昔與未來史迹前後程序不定而說)敘述的。不僅如此,大都對來生中史迹只粗略述說,而不繁述。因此,在這裏我(著者)也一並順序地寫完(往昔和來生的情況)後。繼後詳述(宗喀巴大師)此生的史事,並按照容易導知和廣略有條不紊的方法而撰出之。

  說到宗喀巴大師來生的情況,先是由喇嘛邬瑪巴向至尊文殊啓問至尊一切智宗喀巴大師的前後生中等情況時,文殊指示的懸記說:“宗喀巴的下一世當轉生兜率天[29],在彌勒說法近前飽享大成無量法味,名妙吉祥藏菩薩。”將這一史事問于宗喀巴大師時,大師也親口說,關于我此生的後一世將轉生往兜率天,這是我的上師邬瑪巴和上師恰多哇(意爲金剛手)等異口同聲說過的,實際也是如此。至于上師恰多哇所說的情況是:至尊洽多哇向秘密主啓問羅桑紮巴後一世將往生何處?秘密主回答說:“將往生兜率天,在彌勒近前,名爲妙吉祥藏菩薩。此後爲利益有情,將轉生于贍洲(即此世界)他處(言西藏以外)爲一法王,作無量利益衆生事業。第叁世轉生于贍洲印度東方的布日紮寺,成爲班智達,名雜納西,聚會徒衆二千人,諸徒衆盡都是住于資糧道和加行道(五道中前兩種)者。”又在至尊洽多哇所著《密傳拔除邪見與黑暗》中說,有一次(洽多哇)向本尊祈禱並供獻曼遮[30]而啓問:我的弟子修行達到究竟者能有若幹?請明示此諸懸記。此時秘密主前來指示說:“羯摩金剛(師對弟子的稱呼)!你的應化弟子中,將有若幹修行成就者,你自己也能知道。但是在關鍵之處能繼承師傳的弟子將有很多,其中情況如下:

  羅桑紮巴無等倫,

  釋迦佛前發勝心,(勝心即利益有情、願意成佛的菩提心)

  于此振興顯密教,

  此後轉生兜率天,

  妙吉祥藏彌勒子,

  迅速得成佛世尊。”

  又在秘密主的懸記中說: 

  “舍此身時生兜率,

  彌勒身前聞教法,

  妙吉祥藏是其名,

  彼將究竟十地位,(第十地法雲地菩薩)

  慈悲一切諸衆生。”

  此外《蓮花遺教》中說:

  “文殊化身教法主,

  羅桑紮巴持顯密,

  宏揚顯密經八代,

  此土逝後彌勒前,

  一生成佛繼傳承, 

  自然大劫出現中,(彌勒將到此世成佛時的大劫) 

  證得羅漢定無疑。”(那時宗喀巴爲彌勒佛前的大阿羅漢)

  又,竹欽桑傑以“淨相”(定中)前往邬仗那(古西印度一地名),在阿阇黎(蓮花生)座前啓問道:“西藏疆土中,法王羅桑紮巴有大名聲!他是何時發心?逝後往何處?阿阇黎答道:

  “釋迦座前發勝心,

  一切生中利衆生,

  因一大願千萬衆,(因大願法會,許多嫉妒者對宗喀巴譏毀)

  對彼菩薩作毀名,

  嗚呼衆生實可悲!

  結合具義有志者,

  叁藏師徒衆繞圍,

  護興佛陀正教法,

  濁世時中堪歎驚!

  禁避邪穢耀魔類, 

  壽命將生災障時,

  勤修頂髻尊勝母,

  諸尊災軌免災生。

  暫往彌勒之座前,

  金花菩薩名遍稱。” 

  “金花菩薩”與“妙吉祥藏”同一義。這是《噶丹教法史》中所說的。此等懸記與許多新舊懸記都相符合。有一些還須在下面次第述說其意義。正由于宗喀巴大師在今生之後轉生兜率天,在等候成佛的彌勒怙主座前,名妙吉祥藏菩薩,飽享大乘正法甘露,因此一切智克珠傑所著《吉祥叁域篇》中有偈頌說: 

  “佛之近前菩提行,

  兜率妙吉祥藏稱,

  雪域此間善慧名,

  首要佛子前祈請。”

  又,妙音法王紮喜貝丹(意爲吉祥具德,以下不贅)所作偈頌說:

  “兜率彌勒法王前,

  妙吉祥藏佛子名,

  由文殊與秘密主,

  明示懸記指師尊。”(紮喜貝丹稱宗喀巴爲尊師)

  此後之情況,在諸懸記中,明示有真名者,如上文所引“將受生于贍洲他處爲一法王……之後生于贍洲印度東方,成爲班智達,名雜納西”等說法。真名不顯者(指不顯說受生後之名),如密秘主的懸記中說:

  “羯摩金剛持密子,(本尊對弟子稱呼) 

  從昔與你常親近,

  羅桑紮巴此賢人,

  彼是諸佛之化身,

  受生班智達身後,

  宣說顯密教義明,

  迅速成佛決定真,

  印度漢地尼泊爾,

  衛藏多康諸方隅,

  彼皆前往去受生, 

  引導衆生解脫道,

  至尊文殊是本尊,

  妙音佛母作業印,(密宗手印) 

  唯一決定證菩提,

  集會徒衆皆聖稱。”

  轉生的地方雖然全在贍部洲,但地區有印度、漢地、尼泊爾等,西藏內部,又分衛、藏、多康等。此諸處,示現無邊智者和大成就者而作利益衆生事業。不僅如此,在《迦當寶籍》的《祖師問道語錄》二十六篇之一中,仲敦巴所獻的供養頌問中有未來懸記,說:

  “有一大德我化身,

  暫時化現比丘僧,

  彼于其土作撫育,

  有時化現孩童身,

  有時複現乞丐相,

  時化雞犬畜生身,

  時現祈禱美妙音,

  時化陀羅尼字形。

  具有聲名之比丘,

  教法住時彼常來,

  彼與傳承系同等,

  彼由具戒得加持,

  獲得叁士大義真,

  體驗其事經百次,

  能于彼土修禅定,

  于彼亦略正見損,

  欲魔信號時發生,   

  禅定貪嗔等失盡。

  但由化身所加持,

  天及人等供施處,

  定成堪受崇敬人。

  總之于彼諸勝地,

  最初掌管恤紮寺,

  後來二千五百僧,

  具足叁學[31]釋迦學,

  成爲衆生怙主尊,

  于此諸方及方隅, 

  集會僧伽無量數。

  遍滿十方有緣人。

  外部諸海量同等,

  百川流注亦難滿,

  若幹時中不減盈。”

  這一懸記的“具有聲名之比丘”一句,顯然是說一切智宗喀巴大師的真實名諱。言其化身直至佛教能住存于何時,常常乘願而來,而且以不定的各種身、語、意的形態出現。依靠這些大悲和加持,對于叁士道能作聞、思、修的有情,數有千百,漸次集會更多的徒衆,而形成日窩格魯派教法,並廣大興盛起來。但是一些其他宗派由于難以容忍而對(格魯派)的見行教理,進行誹謗和責難;而許多信徒依然對福田(上師爲最上福田)虔誠敬奉,(格魯派)的一些聞思者和斷離世務者懈怠了聞、修之業,入于放逸和愛憎之流,雖然也有可能降到如此地步,但是由于至尊宗喀巴大師的加持和事業之力,所集會的徒衆仍能一心專注多聞,依照戒行精修者,對于人天衆生福田,圓滿供養而不減退。從“總之于彼諸勝地”句以下是說:總是指以色拉、哲蚌、噶丹叁大寺爲首要的諸方和方隅的僧院寺廟,以及內部的大寺和上下密院等。這些寺院中,最初僅四部分(小僧團),漸次廣大,漸次衆多起來,到後朔諸僧寺和紮倉中,多至八千或九千人,最少亦有二千五百人。這些僧衆對于叁學道、叁藏教法和四部密續[32]之講說和聽受,都能合一勤奮修學。由此成爲衆生的唯一救怙主。而且由于這樣的美譽名聲和事業。遂使漢、蒙、藏等諸方求學聞、思、修大義的人士猶如鴨群齊集蓮池,難以數計。此諸人士獲得豐富衆多的聞、修之寶,猶如到達寶洲覓得珍寶而各還自鄉。從此帶動其他諸方,廣大宏揚黃帽宗風,來往會集如流不斷。如是等同大海,百川流注,亦難見其有增減之象。由教法之門說來,這實際是預言(宗喀巴)各種化身的無盡無邊幻現,由如是化身而作利益衆生之事業。這僅是在此世界示現的情況,其它廣博無邊的十方佛土中,亦示現如是的化身和事業,直至輪回盡時(輪回是無盡的,化身和事業亦無盡期)。所有此種情況,即是一切智佛也難以詳說。如《華嚴經》中所說:“超越恒河所有塵沙數量的各個世界中,所有如來的身前,皆有聖文殊住坐並發勝心。”

  又,一旦依照應化有情的信願,再現成佛事業的情況,正如瑪吉諾尊[33]的懸記中所說:

  “女子汝問彼菩薩,

  彼是賢劫第七佛,

  現是大志菩薩名。

  濁世藏土邪行出,

  現稱楚僧紮巴名,

  他方成佛獅子吼,(宗喀巴將來在他方成佛,名獅子吼)

  威懾壞戒邪行類,

  戒律廢弛整戒行。

  首創善規持教印,

  能顯佛教比丘僧,

  無邊密續彼自在,(能自在通達于無邊密教中)

  爲令有緣皆飽滿,

  續部[34]海中取精英。”

  此中說的是賢劫第七佛成佛情況和獅子吼佛成佛情況。由于宗喀巴大師與至尊文殊同一心識,懸記中還講到宗喀巴大師成爲普照如來佛的情況。其中第一是就在此娑婆世界(即此世界)賢劫中示現成佛而說的。幾次成佛,若按人主绛伯央所著《噶丹教法史》中的說法,則是:“所渭未來時間…

《至尊宗喀巴大師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宗喀巴大師傳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