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親友書講記 第六講▪P3

  ..續本文上一頁中,生中輪。大輪,生中大輪,這是第一輪。第二輪是依善友。何爲依善友?就是親近了善知識。依就是依止,親近。親近了善知識,這樣才稱之爲依善友。那依善知識有什麼好處?能夠增長自己的功德,咱們《上師供》裏說:上師,造福德和智慧資糧的最好的良田是什麼?一切功德之基。上師,就是一切功德之基大恩師。一切教證二法的生長功德的基礎,那就是上師。如果你依止善知識,一定能夠增長功德,這時候想起這些事情我就想哭,你們知道,你們的師父我,沒有備得什麼好的東西,但是我感到自我非常感到滿意、非常自豪的地方在哪裏?我是如法的依止善知識的。在親近善知識這個問題上,我絲毫沒有疏忽過。雖說我也是活佛,我的師父當中也有些不是活佛,是格西。但是有些是活佛,比如說我的根本上師榮丹仁波切,我在他面前呆的時間最長,盡管我就坐在他的旁邊,天天都在他的旁邊,只要我的師父起來的時候,我絕不坐。馬上就站起來,低頭,就這樣呆著,直到師父走完,或者進來坐下爲止。師父一起來之後,我第一個是找師父的鞋在何處,馬上拿過來給他穿上。有一次我到寺裏面去學習,我離開了師父大概一個多月吧,閉關去修,我閉關的時候拿了師父的一個照片,我修的時候一看到師父的照片,我就哭啊哭啊,簡直是沒辦法坐下去的。最後,我閉完關以後,我回來的時候,我就到師父那裏磕了頭,把師父的腳放在我的頭頂上我就哭哭哭,哭了一個多小時。也許我二十歲的時候。回來的時候,以後到理塘,每當我遇到艱難的時候,師父一定會在夢中出現了。然後我就把這個難題說給師父聽,然後師父指點我,你應該這樣坐在那裏。一直到現在爲止,都會有其他的師父也爲我受過一些教法,我也把他們當作真正的根本上師,非常虔誠的信仰。所以,我這一生當中,感到最驕傲,感到最自豪的,也是我今天真正認認真真的做到了,就像菩提道次第裏邊所說的,和《上師五十頌》裏面所說的那樣依止善知識,要感到非常的高興。所以,現在我的弘法利生各方面非常的順利,非常的成功,無論我遇到什麼問題,自然就會解決。我深信不疑的相信,一定是因爲我依止善知識比較如法,由此而得到了這個加持力,真的是這樣。所以,咱們學佛法,最根本的基礎,就是從依止善知識。就像龍樹菩薩所說的,增長功德者非要依止善知識不可。所以,要依善友爲大輪,這是第二個輪。第叁大輪是正願,發一正願。我們要發一正願,而我們具有發這種正願。其實你們知道嗎?除了打坐修行之外,每當修行完了之後回向,每當到了供有加持力的佛像和廟裏邊,這種發願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他幾乎會左右你的今後的前途。帕繃喀大師曾經在《掌中解脫》裏邊一再提到,他說從小他就無論到哪裏去,他就是都依照四句話。這四句話是什麼?宗喀巴大師《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後邊回向文當中依照如來教法,如來教法的如意寶,在沒有的地方,我能夠讓他要變成有,比較虛弱的地方,我能讓他變成爲弘揚廣大,以慈悲的心,如來正法曾經有過而切十分活躍的地方,或者曾經沒有過的地方,或者變得很微弱的地方,都能能夠弘揚廣大。他就發這個願,而我小時候十叁歲的時候,我開始看到了這個《掌中解脫》,我到哪裏去,我就發了這個願。不過,比較特殊了,當初我十六歲的那一年,第一次拜見班禅大師的時候,我是以個小和尚的身份去拜見班禅大師的,但是,我拜見的時候那天我看到了比較特殊,到了現在爲止沒辦法說清楚這個班禅大師究竟有多大,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我看見班禅大師的面孔大概有那麼叁個平方米左右那麼大,可是我看他身體也並不是不成比例,還是跟他很對稱的。可是我看他並不是因爲大,而我就變成了很小很小,就跟人一樣。事先我已經准備好了幾句話,我到了那個班禅大師那裏的之後,就是大聲的喊叫出幾句話,說什麼呢?我說:無論是殊勝的成就,還是共同的成就,一切的成就依賴于依止善知識。我深知其中的道理。所以,無論是賠上生命,還是付出再大的代價,我一定要做到。根本上師之事,滿根本上師的願。大概是這麼個意思。我那時候才十六歲,但是,我大聲的念這個,班禅大師哈哈大笑。然後,那天排隊有十萬個人,一個一個的加持。可是他特意的把我的耳朵好好的去揉了一兩下。我估計雖然我已十六歲,但是我很瘦很小,所以他看到這麼小的一個小孩嘴裏冒出的這些句話,我估計他會想到這個吧。所以,我現在記憶在心,就是那天我是念了這個,就說這個願,確實是很重要。後來我依止善知識確實就像在班禅大師面前所發願的那樣,我祈禱的那樣,我確實也是做到了那樣,心裏也是非常的高興。所以說這個願,正願非常的重要的。我們一定不要發邪的願,一定要發正願。什麼是邪的願呢?在七、八年前,沈陽的太清宮的裏面的一個老太太,說不定在你們當中的一個人,拿著香,她說,我的兒媳對我不好哇,希望她早些得到報應吧!我就哈哈大笑,雖然當時我不怎麼懂漢語,可是這句話我聽懂了。我就想,哦,她是這麼信佛的,你看她信佛信得多邪呀!所以,如果願自己真正得到證道得到快樂,應該要有非常好的發願。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行爲一定要走向一個正確的道路,所以,一定要發正願。這就是正願輪。第四是先身爲福業。何爲先身爲福業?不但是今生我們造過福業,前世我們也造過許多許多福業,所以,具備了第四個大輪。我們怎麼能知道我們前世也造過福業?要是我們前世沒有造過福業,我們今天怎麼能得到八暇十滿的人身?是不可能得到的。我們今天活的很好,今天我們的生活狀況很好,今天我們的各方面的條件很不錯,說明我們的過去的努力還是很好的。所以就有今天的成果。所以,先身爲福業,造完了,這就是四大輪。全獲,就是全部獲得了,因爲他獲得了這樣的四大輪。我們應該不要浪費這四大輪,所以要作到能夠修自己的心,要達到自己的內心除掉一切所知障和煩惱障,到達永久安樂的佛陀的果位。那爲什麼他要打輪子的比喻?這輪是什麼東西?其實輪子實際上並不是說簡單的車輪,實際上說的是馬車。在古代的時候,馬車可是個大東西,就像我們今天的火車。如果說有這馬車道,那麼就像我們現在的高速公路一樣。在兩千多年前常常拿這個馬車和馬的道來做比喻。爲什麼?因爲他是一個很好的東西。你看今天我們的高速公路和那個豪華的那個車一樣,他有四個輪,我們要修煉佛法也有四個輪,是什麼?生中央是輪,依止善知識是輪,發正願是輪,先身是福業是輪。不就有四個輪子了嗎?既然有了四個輪子了,我們不就是走很長的大路了嗎?大概是這個意思。

  他特別提示,依止善知識。他說,佛言近善友,全梵行是親,善士依佛故,衆多證圓寂。他這是什麼意思?我們要修煉佛法,一定要依止善知識。爲什麼?因爲依止善知識那是梵行。梵行是什麼意思?受戒律叫梵行,戒律清淨叫梵行。依止善知識是戒律清淨的,和修煉佛法,能夠最圓滿的主要的因。爲什麼這麼說?因爲佛在釋迦牟尼經典當中講了,說阿難,依善知識和善友乃是達到圓滿梵行的原因,阿難,生起一切善法乃依賴于善知識的引導和善友的引導,這樣方能脫離一切缺點,由于這樣的緣故,應該恒常依止善知識,或者善友。比如說依止佛陀,有無數的蒼生證得佛陀的果位一樣。依止了善知識能夠讓你不費力氣的脫離苦海,證得佛陀果位。這裏的梵行是什麼?到達解脫之道的一切戒定慧都在這個裏面,所謂的梵行尤其是戒學,世間的輪回的罪惡當中脫離出來到達永久的涅槃果位,所以叫梵行。那麼什麼是善知識?就是在大楞嚴裏面所說的十個條件。我們現在得到了尋求解脫的,遠離一切違緣的,非常殊勝的身體,這個殊勝的八暇之身,我們應該認真的依止善知識修煉佛法,求解脫。

  八暇是什麼?邪見生鬼畜,泥犁法不聞,邊地滅戾車,生便癡啞性,或生長壽天,除八無暇既已得,爾可務當生。是說我們如果出生在不相信因果、不相信解脫、不相信叁寶,也不相信前世與來世的這樣一種人,那麼就是持邪見者,這是其中第一個無暇。第一個無暇,邪見。這個邪見我們沒有執,真是非常幸運。爲什麼?你每天可以看到一千一萬個持邪見的人,不相信因果,不相信前世與來世、不相信叁寶,那太多了。我們爲什麼沒有像他們一樣。那就是因爲八暇。第二,鬼。鬼是什麼?餓鬼。如果我們一旦投生到餓鬼,我們受饑餓之苦,不可能有時間進行修煉佛法的,然而我們沒有投生餓鬼。第叁,畜生。什麼是畜生?就是牛羊馬等,包括海裏的動物,包括陸地的動物,他們都是屬于畜生,如果是那樣,我們會非常的愚昧,我們沒辦法聞如來正法,修煉如來正法更談不上了。第四,泥犁。什麼是泥犁?就是地獄,如果我們投生到地獄當中,無論是冷地獄,還是熱地獄,我們都無法忍受其痛苦和折磨,哪有心去修煉佛法,哪有機會去修煉佛法。叁惡道。第五,不聞法。不聞法是什麼?如來正法根本沒有的地方,曾經沒有過如來正法的地方,不聞法的地方,那我們如何才能夠得到脫離苦海之解脫之道?我們是永遠都不可能得到的。比如說我雖然是夏壩活佛的轉世靈童,但我如果出生在一個中東和阿拉伯某一個國家,那麼再有好的善根,那麼這一輩子也就算是完了,因爲那裏是不聞佛法之地,我也不可能學到很多佛法。第六,邊地。邊地是什麼?邊地就是即使曾經有過佛法,可是現你沒有辦法聽到佛法的地方。這個邊緣之地,那麼什麼是邊緣之地呢?就是佛法曾經擁有過,後來慢慢就沒有了,比如像阿富汗那,像那些地方曾經擁有過佛法,那現在全部都沒有了。像那樣的地方,那就叫邊地。第七,蔑戾車。既然你投生在中央地帶,但是,你是癡啞。癡啞是什麼?啞巴或者弱智。第八,欲界、色界和無色界當中的,色界或者無色界裏邊的長壽神。這個長壽神天,指…

《親友書講記 第六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