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嘉瓦仁波切禅思365▪P3

  ..續本文上一頁學習到正直而且爲他人著想的生活方式,那麼社會其余的部分要建立起來都不是問題。對我來說,家庭的責任是非常龐大的。

  61.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們能夠在家中獲得真正的發展,在裏頭奠下他們的人格基礎,成爲行爲高尚、意志力堅強、懂得互助合作、關心周圍的一切、堪爲他人典範的一群。這些孩子長大以後,不但會在他們的工作崗位上表現良好,還有能力繼續教育下一代。就算成了老教授,戴著厚厚的鏡片,他們還是能夠保持著幼年時期的良好習慣——我對這個深信不疑。

  62.爲了讓一個家庭能夠成功地達成這樣的任務,一開始,一個男人和女人的結合,就不應該只是光看對方姣好的體態、聲音或其他外在條件,他們首先應該要好好地認識彼此。如果彼此都能夠看到對方的衆多優點,而且兩人情投意合的話,這樣的愛情才能夠帶來尊重和敬重,這樣兩人的結合才能夠幸福而且持久。

  63.反過來說,如果兩人的結合只是基于單純的欲望——一種性的吸引力,就有點像想去找妓女的沖動那樣,對于對方的個性一無所知,也沒有任何想要尊重他的感覺,那麼他們的愛情必將隨著欲望的減低而消失。一旦新鮮感所帶來的興奮變遲鈍了,一旦彼此發自內心的敬重不能伴隨著愛情而來,那麼想要快樂地生活在一起,將成爲很困難的事情。這種愛情是盲目的,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它常常會變成和愛相反的東西。如果這一對夫妻還有小孩,那麼孩子也可能會沒有人關愛。當我們想要跟某人生活在一起,一定先要考慮到這一點才行。

  64.有一次,我在舊金山碰見一個基督教的牧師,專門幫助年輕人步上婚姻之路。他建議他們應該先去認識很多男孩和女孩,然後再做出決定。如果只有和一個人交往,那麼他們很可能會攪錯。我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

  65.別忘了,從結婚的那一刻開始,你們就是兩個人了。連你單身的時候,晚上的想法偶爾都會和白天的互相矛盾了,更何況是兩個人,隨時都有可能意見不同。如果其中有一個只在乎自己怎麼想,而不去考慮他的另一半的話,這樣的夫妻一定相處不來。

  66.我們一旦和某人同住,就要去關懷他,時時關心他的想法,無論發生什麼事,雙方都要負起分內的責任——夫妻生活不能只是其中哪一個人的事。

  67.男人應該要滿足女人,女人也要滿足男人。如果雙方都不能達成對方的願望,那麼最後可能只有一條路:因爲意見不合而分手。如果沒有小孩,那麼還不算太慘,兩個人就去法院填一些表格,頂多浪費一些紙罷了;倒是有了孩子的話,他們一輩子都會因此不安而感到痛苦。

  68.分手的夫婦大有人在,分手的理由也有很充分的。但是依我之見,最好先盡到最大的努力,看看有沒有可能開開心心地繼續在一起。當然,這麼做需要很大的努力和很多的反省。如果非分開不可,原則上一定要和和氣氣的,不可以傷人。

  69.如果你決定要跟某人在一起,那就先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不要操之過急。一旦兩人真的在一起,就要去思考共同生活中必須盡到什麼樣的責任義務。建立一個家是很重大的事,要盡一切努力來讓這個家庭快樂,滿足它的需求:教育下一代,並且確保他們有個幸福的未來。

  70.要重質量,這個原則可以適用于人生中的各種情況。一座寺廟甯願只有很少僧人,但人人努力認真。一間學校,重要的不是招攬一大堆學生,而是該怎麼樣給他們好的教導。一個家庭,重要的也不在多子多孫,而是擁有身心健康、教養良好的下一代。

  ( 關于獨身的禅思)

  71.獨身的形式有很多種。有些出家人發願終身不嫁娶,有些在家人也不過夫妻生活;有些人獨身出于自願,有些則是迫不得已;有些人獨身非常快樂,有些則在這樣的境況中過得很不好。

  72.夫妻生活雖然有很多好處,但是問題也不少:要花很多時間去陪伴自己的配偶和小孩(如果有的話),面對更沈重的開支、更大的工作量,還要和另外一個家庭維持關系等等。

  73.那些獨身生活的人,通常日子過得也比較簡單。他們一人飽全家飽,沒有什麼責任,愛怎麼做就怎麼做。如果他們剛好又是在尋找,或追隨某種修行法門的,他們就可以爲了個人的追求,前往任何他們想去的地方。他們只需要一只行囊,在他們喜歡的地方,覺得該待多久就待多久。單身可以讓我們有較多的時間和效率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從這點來看,它不失爲一種有用的選擇。

  74.有些男人盡管拚命尋找,還是娶不到老婆;有些女人一心想碰到一個白馬王子,卻還是沒有辦法如願以償。他們的問題有時候是因爲太以自我爲中心,對別人的要求也太高。如果他們能夠漸漸地反過來對別人開放,同時不要把自己的問題看得那麼重要的話,別人自然就會對他們有正面的回應。

  (關于團體生活的禅思)

  75.團體生活,如果是出于自願的話,在我看來是件很好的事情。團體生活之所以必要,是因爲人類本來就是互相依賴的。團體就有點像是一個大家庭,可以滿足我們的需要。

  76.我們會加入一個團體,那是因爲我們覺得它還不錯。大家一起來努力,每人每天都有分內的工作要完成,都有團體給他的配額可以領。我覺得這種做法很實在。

  77.一個團體中,會冒出一些互相矛盾的觀點,我認爲這是好的。我們碰到的不同意見愈多,就愈有機會對別人産生新的理解,進而改善自己。如果我們和那些想法不一樣的人起沖突,那就麻煩了。不要固執己見,要用一種非常開放的態度去跟別人對話,這樣我們就能夠在分歧的意見中做出比較,並得出新的觀點。

  78.不管是在家中,還是在社團裏面,交換意見都是很重要的。從我們做小孩子的時候開始,如果跟人吵架了,就要避免馬上産生一些負面的想法,譬如想說“我要怎麼樣來除掉這個家夥”。也不用到要求自己去助對方一臂之力的地步,但是至少先聽聽他怎麼說。要養成這樣的習慣,在學校、在家裏,一旦有爭執發生,就要馬上坐下來談,趁談話的時候好好地想一想。

  79.我們通常以爲,意見不同,就一定會産生沖突,有沖突,就有輸贏,或者說,就會有人的自尊受到侮辱。大家不要落入這樣的窠臼,要不斷去尋求可以達成共識的地方。最基本的,是要馬上能夠對對方的觀點感到興趣。這個想必大家都辦得到。

  (關于富裕生活的禅思)

  80.我每次碰見一些有錢人,就會跟他們說,根據佛陀的教誨,富裕是種好現象。因爲他們過去很慷慨,所以現在能夠享受這樣的果實。然而,富裕並不等于幸福,不然的話,愈有錢的人應該會愈快樂才對。

  81.作爲一個個體,有錢人基本上和大家都一樣,就算他們家財萬貫,他們也只有一個胃,不能吃得比別人多;手上也沒有多出幾根手指頭,可以戴上更多的戒指。他們當然可以喝最好最高貴的酒,嘗到最美味的食物;不幸的是,他們也常常因爲這樣而破壞了自己的健康。很多不用從事體力勞動的人,都要花很多力氣來做體操,就是因爲怕胖或怕生病。像我,很少出去走動,每天就待在屋子裏踩室內腳踏車!仔細想想,如果這就是有錢人的下場,那還真不值得。

  82.當然,能夠對自己說:“我是有錢人!”那種感覺是很令人振奮的。這句話可以讓人精神百倍,讓我們可以在社會上投射出一個正面的自我形象。但是不是因爲這樣,就值得那麼汲汲螢螢地去賺錢和累積財富呢?這樣不但家顧不好,也忽略了社會上的某些現實,並且讓別人起妒心和歹心,讓自己一天到晚提心吊膽,老是防東防西。

  83.有錢的唯一好處,依我之見,就是更能夠幫助別人,因爲我們在社會上扮演的角色更重要,因此影響力也更大。如果我們的想法正確,可以做很多好事;相反地,如果我們心存歹念,那麼我們引起的破壞也就更大。我常說我們要爲這個地球負責。譬如說運用我們的財富去做一些有用的事,如果我們有能力,卻又不去做,那就是麻木不仁了。

  84.我們每天都在吃別人種出來的食物,使用別人爲我們製造的設備。一旦大家可以不愁吃穿了,就應該輪到我們去幫助這個世界上其他的人。豐衣足食過一輩子,卻不去幫助那些不能像自己這麼幸運的人,還有什麼人生比這樣子更可悲?

  85.有些人真的非常窮,窮到沒有東西吃、沒有地方住,更別提下一代的教育或醫療保健。如果我們很有錢,卻只想到自己,那些過得那麼苦的人會作何感想?那些從早做到晚,卻只能換取微薄薪資的人,看到有人竟然能夠四體不勤而豐衣足食,又會有什麼反應?他們是不是會覺得不是滋味而感到妒忌?我們是不是在慢慢地把他們推向仇恨的暴力?

  86.如果你有很多錢,最好的花錢方法就是用它來幫助窮人和那些受苦的人,換句話說,就是爲世人解決問題,讓他們過得更快樂。幫助窮人的意思不是只有送他們錢,更重要的是給他們受教育和就醫的機會,讓他們有能力自力更生。

  87.自己過得豐衣足食,絲毫不會想到別人,這樣子一點用處也沒有。與其把時間花在一引起虛榮的排場上,揮金如土,還不如去幫助別人。如果你很喜歡炫耀自己的財富,或花大把大把的鈔票去賭博,一旦這些錢不是偷來搶來,而且你也沒有礙到誰的話,沒有人可以說你什麼,但是你這樣只不過是在欺騙自己,浪費生命罷了。

  88.如果你很有錢,別忘了你畢竟還是個人,當一個人的話,你和那些窮人也沒有兩樣,你們都需要那種內心喜悅所帶來的富足。而這樣的喜悅是買不到的。

  89.今天,擁有太多的人和一無所有的人,兩者之間的鴻溝不斷加深加劇。一九八二年的時候,全世界的億萬富翁只有十二個,二十年之後,他們的人數至少又增加了五百個。這些人當中有一百個以上的亞洲人,然而亞洲通常被當成一個貧窮的地方。在這個同時,歐洲和美洲也出現了無以數計的貧民。這樣的現象早已經超出了東西方的對立。

  9…

《嘉瓦仁波切禅思365》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淨空法師法語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