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学习到正直而且为他人着想的生活方式,那么社会其余的部分要建立起来都不是问题。对我来说,家庭的责任是非常庞大的。
61.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能够在家中获得真正的发展,在里头奠下他们的人格基础,成为行为高尚、意志力坚强、懂得互助合作、关心周围的一切、堪为他人典范的一群。这些孩子长大以后,不但会在他们的工作岗位上表现良好,还有能力继续教育下一代。就算成了老教授,戴着厚厚的镜片,他们还是能够保持着幼年时期的良好习惯——我对这个深信不疑。
62.为了让一个家庭能够成功地达成这样的任务,一开始,一个男人和女人的结合,就不应该只是光看对方姣好的体态、声音或其他外在条件,他们首先应该要好好地认识彼此。如果彼此都能够看到对方的众多优点,而且两人情投意合的话,这样的爱情才能够带来尊重和敬重,这样两人的结合才能够幸福而且持久。
63.反过来说,如果两人的结合只是基于单纯的欲望——一种性的吸引力,就有点像想去找妓女的冲动那样,对于对方的个性一无所知,也没有任何想要尊重他的感觉,那么他们的爱情必将随着欲望的减低而消失。一旦新鲜感所带来的兴奋变迟钝了,一旦彼此发自内心的敬重不能伴随着爱情而来,那么想要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将成为很困难的事情。这种爱情是盲目的,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它常常会变成和爱相反的东西。如果这一对夫妻还有小孩,那么孩子也可能会没有人关爱。当我们想要跟某人生活在一起,一定先要考虑到这一点才行。
64.有一次,我在旧金山碰见一个基督教的牧师,专门帮助年轻人步上婚姻之路。他建议他们应该先去认识很多男孩和女孩,然后再做出决定。如果只有和一个人交往,那么他们很可能会搅错。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
65.别忘了,从结婚的那一刻开始,你们就是两个人了。连你单身的时候,晚上的想法偶尔都会和白天的互相矛盾了,更何况是两个人,随时都有可能意见不同。如果其中有一个只在乎自己怎么想,而不去考虑他的另一半的话,这样的夫妻一定相处不来。
66.我们一旦和某人同住,就要去关怀他,时时关心他的想法,无论发生什么事,双方都要负起分内的责任——夫妻生活不能只是其中哪一个人的事。
67.男人应该要满足女人,女人也要满足男人。如果双方都不能达成对方的愿望,那么最后可能只有一条路:因为意见不合而分手。如果没有小孩,那么还不算太惨,两个人就去法院填一些表格,顶多浪费一些纸罢了;倒是有了孩子的话,他们一辈子都会因此不安而感到痛苦。
68.分手的夫妇大有人在,分手的理由也有很充分的。但是依我之见,最好先尽到最大的努力,看看有没有可能开开心心地继续在一起。当然,这么做需要很大的努力和很多的反省。如果非分开不可,原则上一定要和和气气的,不可以伤人。
69.如果你决定要跟某人在一起,那就先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不要操之过急。一旦两人真的在一起,就要去思考共同生活中必须尽到什么样的责任义务。建立一个家是很重大的事,要尽一切努力来让这个家庭快乐,满足它的需求:教育下一代,并且确保他们有个幸福的未来。
70.要重质量,这个原则可以适用于人生中的各种情况。一座寺庙宁愿只有很少僧人,但人人努力认真。一间学校,重要的不是招揽一大堆学生,而是该怎么样给他们好的教导。一个家庭,重要的也不在多子多孙,而是拥有身心健康、教养良好的下一代。
( 关于独身的禅思)
71.独身的形式有很多种。有些出家人发愿终身不嫁娶,有些在家人也不过夫妻生活;有些人独身出于自愿,有些则是迫不得已;有些人独身非常快乐,有些则在这样的境况中过得很不好。
72.夫妻生活虽然有很多好处,但是问题也不少:要花很多时间去陪伴自己的配偶和小孩(如果有的话),面对更沉重的开支、更大的工作量,还要和另外一个家庭维持关系等等。
73.那些独身生活的人,通常日子过得也比较简单。他们一人饱全家饱,没有什么责任,爱怎么做就怎么做。如果他们刚好又是在寻找,或追随某种修行法门的,他们就可以为了个人的追求,前往任何他们想去的地方。他们只需要一只行囊,在他们喜欢的地方,觉得该待多久就待多久。单身可以让我们有较多的时间和效率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从这点来看,它不失为一种有用的选择。
74.有些男人尽管拚命寻找,还是娶不到老婆;有些女人一心想碰到一个白马王子,却还是没有办法如愿以偿。他们的问题有时候是因为太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的要求也太高。如果他们能够渐渐地反过来对别人开放,同时不要把自己的问题看得那么重要的话,别人自然就会对他们有正面的回应。
(关于团体生活的禅思)
75.团体生活,如果是出于自愿的话,在我看来是件很好的事情。团体生活之所以必要,是因为人类本来就是互相依赖的。团体就有点像是一个大家庭,可以满足我们的需要。
76.我们会加入一个团体,那是因为我们觉得它还不错。大家一起来努力,每人每天都有分内的工作要完成,都有团体给他的配额可以领。我觉得这种做法很实在。
77.一个团体中,会冒出一些互相矛盾的观点,我认为这是好的。我们碰到的不同意见愈多,就愈有机会对别人产生新的理解,进而改善自己。如果我们和那些想法不一样的人起冲突,那就麻烦了。不要固执己见,要用一种非常开放的态度去跟别人对话,这样我们就能够在分歧的意见中做出比较,并得出新的观点。
78.不管是在家中,还是在社团里面,交换意见都是很重要的。从我们做小孩子的时候开始,如果跟人吵架了,就要避免马上产生一些负面的想法,譬如想说“我要怎么样来除掉这个家伙”。也不用到要求自己去助对方一臂之力的地步,但是至少先听听他怎么说。要养成这样的习惯,在学校、在家里,一旦有争执发生,就要马上坐下来谈,趁谈话的时候好好地想一想。
79.我们通常以为,意见不同,就一定会产生冲突,有冲突,就有输赢,或者说,就会有人的自尊受到侮辱。大家不要落入这样的窠臼,要不断去寻求可以达成共识的地方。最基本的,是要马上能够对对方的观点感到兴趣。这个想必大家都办得到。
(关于富裕生活的禅思)
80.我每次碰见一些有钱人,就会跟他们说,根据佛陀的教诲,富裕是种好现象。因为他们过去很慷慨,所以现在能够享受这样的果实。然而,富裕并不等于幸福,不然的话,愈有钱的人应该会愈快乐才对。
81.作为一个个体,有钱人基本上和大家都一样,就算他们家财万贯,他们也只有一个胃,不能吃得比别人多;手上也没有多出几根手指头,可以戴上更多的戒指。他们当然可以喝最好最高贵的酒,尝到最美味的食物;不幸的是,他们也常常因为这样而破坏了自己的健康。很多不用从事体力劳动的人,都要花很多力气来做体操,就是因为怕胖或怕生病。像我,很少出去走动,每天就待在屋子里踩室内脚踏车!仔细想想,如果这就是有钱人的下场,那还真不值得。
82.当然,能够对自己说:“我是有钱人!”那种感觉是很令人振奋的。这句话可以让人精神百倍,让我们可以在社会上投射出一个正面的自我形象。但是不是因为这样,就值得那么汲汲萤萤地去赚钱和累积财富呢?这样不但家顾不好,也忽略了社会上的某些现实,并且让别人起妒心和歹心,让自己一天到晚提心吊胆,老是防东防西。
83.有钱的唯一好处,依我之见,就是更能够帮助别人,因为我们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更重要,因此影响力也更大。如果我们的想法正确,可以做很多好事;相反地,如果我们心存歹念,那么我们引起的破坏也就更大。我常说我们要为这个地球负责。譬如说运用我们的财富去做一些有用的事,如果我们有能力,却又不去做,那就是麻木不仁了。
84.我们每天都在吃别人种出来的食物,使用别人为我们制造的设备。一旦大家可以不愁吃穿了,就应该轮到我们去帮助这个世界上其他的人。丰衣足食过一辈子,却不去帮助那些不能像自己这么幸运的人,还有什么人生比这样子更可悲?
85.有些人真的非常穷,穷到没有东西吃、没有地方住,更别提下一代的教育或医疗保健。如果我们很有钱,却只想到自己,那些过得那么苦的人会作何感想?那些从早做到晚,却只能换取微薄薪资的人,看到有人竟然能够四体不勤而丰衣足食,又会有什么反应?他们是不是会觉得不是滋味而感到妒忌?我们是不是在慢慢地把他们推向仇恨的暴力?
86.如果你有很多钱,最好的花钱方法就是用它来帮助穷人和那些受苦的人,换句话说,就是为世人解决问题,让他们过得更快乐。帮助穷人的意思不是只有送他们钱,更重要的是给他们受教育和就医的机会,让他们有能力自力更生。
87.自己过得丰衣足食,丝毫不会想到别人,这样子一点用处也没有。与其把时间花在一引起虚荣的排场上,挥金如土,还不如去帮助别人。如果你很喜欢炫耀自己的财富,或花大把大把的钞票去赌博,一旦这些钱不是偷来抢来,而且你也没有碍到谁的话,没有人可以说你什么,但是你这样只不过是在欺骗自己,浪费生命罢了。
88.如果你很有钱,别忘了你毕竟还是个人,当一个人的话,你和那些穷人也没有两样,你们都需要那种内心喜悦所带来的富足。而这样的喜悦是买不到的。
89.今天,拥有太多的人和一无所有的人,两者之间的鸿沟不断加深加剧。一九八二年的时候,全世界的亿万富翁只有十二个,二十年之后,他们的人数至少又增加了五百个。这些人当中有一百个以上的亚洲人,然而亚洲通常被当成一个贫穷的地方。在这个同时,欧洲和美洲也出现了无以数计的贫民。这样的现象早已经超出了东西方的对立。
9…
《嘉瓦仁波切禅思365》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